一棵风中的树

发布者:简单文坊 2021-11-13 03:27 原作者: 王芳来自: 读者

引导语:我就十分琛的勇气和毅力,真实一颗屹立在风中的树,只有经历了风吹雨打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含义

1

上元节一过,春节也就过去了,一切热闹绚烂皆归于平静。

我没有想到,正月十六晚上按响门铃的,会是琛。以她往年行事之风,无论如何也会赶在春节前来看我,最迟也不会超过上元节。

这一次,琛的身边多了一个男孩,高大,文气,笑容温暖。琛一进屋便说,其实应该早来的,可是村镇的工作变数太多,常常令人措手不及,一拖,竟迟了。

琛还是老样子,短发、微胖,弯月一样的眼睛,很亮,穿列宁装外套,用宽屏手机。只是,她的笑容里,明显少了阴霾,多了明丽。她在沙发上坐定,和我聊天。

琛今年二十六岁,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从未名湖畔博雅塔下,来到田间地头烈日狂风之中;从繁华的北京,来到广阔肥沃的黄土地上;从一群意气风发要在世界闯出一番天地的青年里,走到埋头苦干挥汗如雨的农民中间,琛要经历多少犹豫、徘徊?脱离自己擅长的学术,做一些实事,又要有多大的勇气!身为优秀本科毕业生的她,同时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人民大学研究生保送资格,研究生毕业后,又被北京一所高校录用,每一个认识她的人都没想到,最终她会选择回到家乡,到她并不熟悉的农民中间,做一个大学生村官!

2

我不禁回想起这许多年陪她一起走过的岁月。

琛读小学四年级时,我正读大学,迫于生计,我利用周末去市里做家教。琛的母亲说,无论如何,请你挤出时间来,教教我的琛。

若干年后,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我当时的惊讶与不安。因为琛的聪敏远近闻名,而她母亲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培养女儿上,这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我尚未有过教学实践,要我教她,实在是一件极冒险的事,不知这位母亲何以相中我,又何以在长达十七年的交往中,一直对我抱有极大的信任。

第一次去她家,她母亲准备了整整一果盘的糖果,花花绿绿的糖纸令人目眩神迷。我竟然一边看她的作文,一边吃着软糖,吃了近一半,剥了一桌的糖纸!

她回来看到那些糖纸作何感想我不得而知,但她推开门进来的模样我至今依然记得。风,随着她推开的门进来,将她包裹住。她比同年龄的女孩明显要高些,也壮实些,穿着厚厚的长袄,短发,朝我微微笑了下,问她母亲,是您说的王老师吗?她母亲在厨房里回答,是的。我站起来朝她微笑,她也微笑着叫道,王老师好!我说,你好,我看了你所有的作文。她很惊讶地看着桌子,桌子上有她的作文本,和一大堆糖纸。

我们长达十七年的交往从此拉开了序幕。

因为是市里最好小学的大队长,她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言,几乎所有的发言稿,她都会请我过目。有时为了一两个词语,有时为了稿子更富文采,她都会反复征求我的意见。渐渐地,她的演讲口才受到了老师的重视,她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级别的演讲赛、作文大赛,捧回各种奖杯。而她的成绩居然并未受此影响,依然名列前茅。

除了我,所有人都只看到她的光鲜、优秀,而没有感受到她的隐痛。她并不能集中精力做事,给她上课,她总是一会儿喝茶,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吃零食,一会儿又干别的。每一篇要求完成的作品,都是在最后时刻赶着完成,完成后她也不喜欢精益求精,而是丢给我去斟酌。更要命的是,她与她母亲的冲突非常激烈——知女莫若母,这些缺点,怎么会是母亲愿意看到的呢?(文章阅读 www.lingdz.com)

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刻,我就与她在一起。不过那时,她已经是初中生了。其间,我们失去联系一年,她母亲辗转许多人才找到我。再次见到我,她兴奋不已,拖着我看申奥,当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升起时,她在荧幕前站得笔直,跟着高唱国歌。那时我便隐隐感觉到,虽然一直处在叛逆浮躁的状态,但某些骨子里的东西决定她最终将走向她该走的路。至于这条路到底是什么,以我的见识,尚难以设想。

有一段时间,她几乎不能与她母亲相见,一见面就是母亲指责她,她反抗,严重的时候两人像两只斗鸡,竖起每一根毛紧盯对方,一分不肯相让。有一次,她母亲要求她在家将即将参加比赛的演讲示范一遍,她示范时出现了小的错误,神态也显得不屑一顾,母亲对此忍无可忍,拿着荆条来抽她,她顺手抄起一把椅子就扔向她的母亲,幸亏我及时接住。

3

如此步履维艰地又走过许多时光,直到她进入大学。她母亲常说,大浪淘沙,留在河床里的是金子。本科与读研的七年,她依然坚持她的特长——演讲和写作,只是身上的浮躁之气已经渐渐褪尽。我每见她一次,都能从她眼神里明显感受到她的成长。比如,她的稿子渐渐也可以不需要我的修改便直接拿上台去,并赢得满堂喝彩;她对待母亲,不再事事反对,多半时候是体贴与理解;她喜欢看的书渐渐趋向于社会科学,而她做的社会调查也越来越关注当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尽管如此,还是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如此优秀的女孩会甘心回到家乡的农村做一名村官。她母亲倒是坦然——相比那些人人都争着抢着去的地方,我更愿意她回到土地上,扎根于土地深处。这样,正好可以去除知识分子的孤高自许,培养起对土地的热爱,要知道,土地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她这一去就是将近三年。有好几次,我与她相聚,说话到晚上十点,还有村人打电话来。她电话一接就至少半个小时,与乡人说话非常和气、耐心,直到完全解除对方的疑惑为止。要不是她眉宇间的那股英气和她在大众场合说话时脱不掉的书卷味,谁也不能把她与一个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联系起来。

她的微信背景用的是去年抗旱时穿的一双沾满泥的雨靴的照片,因为要深入大地深处才知道大地的苦难。那天,她冒着烈日走了二十多里路,全是晒得开裂的田地,偶尔还有湿处,便沾了泥;而她的微信图标,用的则是她伸出去要抓住蓝天的双手的照片,这双手还是那么白皙,是她最美的青春标志。

我问琛,在边远的乡村,根本用不上你读研时的知识,你后悔吗?

她笑了。没有一样知识,是表面上用得上的,但是,没有那些知识,我做不到今天的笃定。就像风每天摇撼着树,表面上看去,树应该很快被摇光了叶子,甚至倒下,但树不是花,它有伸入土地深处的根,给它输送着令它稳固的养分。

那个男孩也笑了。因为她是树,风吹不走她,所以她闯进了我的视野。

我们习惯把女孩儿称作花,美丽、芬芳,却脆弱,一夜风雨,便可使其凋落成泥。为什么不能是树呢?琛说,我要做,便要做一棵在风中摇曳的树,也美丽,也芬芳,更可以经冬历夏,始终坚定地站着,站成一道风景。

上一篇:先弯腰再抬头

下一篇:错的都是我的

推荐阅读
  • 成功不是偶然!那些改变人生的励志故事

    成功不是偶然!那些改变人生的励志故事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成功似乎常常与运气挂钩。但其实,许多伟大的成功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奋斗历程。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那些历经磨难却依然坚持追梦的人,他们用...

    01-29

  • 人生跌落谷底别怕,这些励志故事助您绝地反击

    人生跌落谷底别怕,这些励志故事助您绝地反击

    #能送给我一句处在低谷期激励的话吗#人生恰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漫长征途,道路蜿蜒曲折,起伏不定。在这趟旅程中,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会遭遇坠入谷底的至暗时刻。彼时,...

    01-29

  • 今日头条爆款文章(励志篇):10个励志正能量小故事

    今日头条爆款文章(励志篇):10个励志正能量小故事

    破茧成蝶:从平凡到非凡的逆袭之路在生活的舞台上,总有一些人,用他们的坚持与勇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他们从困境中崛起,从平凡走向非凡,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束光,...

    01-29

  • 激励人心的励志故事

    激励人心的励志故事

    在生活的长河中,励志故事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无尽的力量和勇气。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几个充满正能量的励志故事。有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叫小李。...

    01-29

  • 向榜样致敬!他们的故事将一直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向榜样致敬!他们的故事将一直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用奋斗托举大国长剑,用坚守擦亮胜战底色,这是我们身边最好的榜样!”日前,火箭军某旅高级军士群体的先进事迹在朋友圈刷屏了新华社、央视新闻、解放军报等权威媒体纷纷...

    01-24

  • 这些励志故事,99%的打工人看了都充满能量!

    这些励志故事,99%的打工人看了都充满能量!

    1. "每个努力的瞬间,都在为未来铺路。加油,打工人!"2. "生活不易,但你的坚持让一切变得值得。"3. "不管多难,都要相信,明天会更好。"4. &#34...

    01-22

  • 从平凡到非凡:那些激励人心的逆袭故事

    从平凡到非凡:那些激励人心的逆袭故事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着。有些人出身显赫,一开始就站在了人生的巅峰;而有些人,则是从最不起眼的角落出发,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

    12-29

  • 胡蝶的励志故事:在事业与家庭间从容前行,值得借鉴

    胡蝶的励志故事:在事业与家庭间从容前行,值得借鉴

    胡蝶,在央视舞台上那可是相当亮眼,大家是不是都特别好奇,她到底是咋一步步走到今天,成了众人焦点的呢?今儿个,咱就好好唠唠她这精彩的人生故事。1983 年,胡蝶在陕西...

    12-26

  • 临淄这个12岁女孩的故事,太励志了!

    临淄这个12岁女孩的故事,太励志了!

    临淄融媒讯 在皇城一中,每当清晨,一位中年妇女骑三轮带着一位女孩,到达校门口,妇女将女孩抱到轮椅上,推着她一起走进校门,风雨无阻,已成为皇城一中一道固定的“风景...

    12-25

  • 这些90后大国工匠的故事,很励志!

    这些90后大国工匠的故事,很励志!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今年10月,...

    12-2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