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路过杭州城西的湖畔花园。小区停车位紧张。一个民工骑着三轮车,上面装满装修垃圾。过道上停着车,但民工骑得太快,撞飞横在车外的铁管,“吱”的一声把一辆奥迪从头划到脚。
车子划得实在有点难看,车主说修理至少要两千多元,不能自掏腰包。本来这事事实清楚,没啥可以理论的。但现场的情况出乎我的意料,人越围越多,大家七嘴八舌,没有一个帮助奥迪车主,都站在了三轮车主这一边:你车子停得也不对;就这条划痕哪要两千多,到洗车店抛下光不就行了;人家骑三轮车哪拿得出两千多……不得不说,这一群极有爱心的评判者,他们非常同情弱者。
本来民工自己觉得理亏,可一看这情形,似乎理直气壮起来:这里不是停车的地方,是你影响我骑车了。
我的判断在那一刻突然发生奇妙的转变。我觉得民工说得有点道理:奥迪不停在这里,三轮车自然刮擦不到你。
但再想,我又哑然失笑。
在这一案例中,弱者的力量来自于哪里?不是他自己觉得正义在手里,而是大家的同情激发了他的力量。这里面,有许多难以用一两句话可以说清的社会灰色心理。
这不是仇富,但与仇富有关;这不是简单的同情弱者,但又与同情弱者有关。
我与一位企业老板谈起类似的话题。这位企业老板的公司年产值1000多万元,他至今有300万元银行贷款没有还清。去年不亏不盈,照他的话说,给银行打了一年工。但最近,他拿出30万元给了工厂所在的村子,作为一笔慈善资金发放给村里贫困户、老人,这样一下子,他的厂就亏了30万元。
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做。
他告诉我,工厂办在村子里,用水、用电都需要通过村子,车子也要经过村道。村主任提醒了他两次,村里的贫困户和老人让他多关心关心,他就一下子懂了。
弱者也有力量。这种“力量”是从强者那里分流出去的。它非常微妙,有时不可言喻。这种“力量”的产生不是来自弱者的身上,而是来自强者或是这个社会,为了某一种状态能够保持平衡。
(来源:《特别关注》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