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朝最霸气的口号?
①
纠纠老秦,共赴国难。
老秦人其实是秦国本土居民的一种自称,就和北京人自称“老北京”一样,是一种自我认同后的产物。
值得注意的是,也不是所有时期所有秦国人都能自称“老秦人”的。老秦人的概念,起源于周朝建立初期,主要指那些跟随秦国嬴姓先祖一起西迁至此的部族们。
当然了,随着部族西迁至后来的秦地,这群人逐渐和当地人融合。
②
1、庸夫之怒,以头抢地尔。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2、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颜立于天下!对于那些为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如果有想隐退的想法,我嬴政如果这个条件都不应允,那么我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3、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他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秦始皇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
4、方圆百里之内,无论妇幼老少,猪犬牛羊,杀而焚之,化作焦土,万年寸草不生。大秦帝国立国之后,秦始皇巡游天下时在河北一带遇刺,盛怒之下,即诏令有司,下达了这么一道残暴的命令。
5、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秦始皇在回顾了一下自己生平的业绩之下,立下誓言,他去世之后,将化作龙魂,保佑华夏的龙脉和基业,让华夏万年不衰。
6、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
③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成语”三户亡秦”的典故出处。
这句产生于反抗秦朝统一的秦朝时代名言,出自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意为即使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也能灭掉秦国。
比喻即使弱小,团结一致也能成功。
它代表了一种情绪化的坚定信念。
楚王族姓芈,本支为熊氏,另分为昭(昭阳)、屈(屈原)、景(景差)三氏(三户)。
并非后世所指的只是几户人家,几个人。
二、大秦诗句?
1、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出自汉代辛延年 《羽林郎》
2、大秦遥可说,高处见秦川。
出自宋代苏辙《大秦寺》
3、何用问遗君,大秦明月珠。
出自明代李攀龙《铙歌 其十二 有所思》
4、瑟瑟大秦珠,珊瑚高八尺。
出自清代吴伟业《清凉山赞佛诗 》
5、悬腰灿火齐,充耳大秦珠。
出自明代《美女篇》
《古风. 秦王扫六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氏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三、魏冉在大秦帝国之崛起的语录?
尔等六国,龌龊之事尽干 自己衰败了与寡人何干?
尔等今天败了不是你们所导致,当然寡人今天胜了,也不是寡人一个人的功劳 尔等回国,好生吃喝,尽情享乐,六国说灭也便灭了。
四、《大秦帝国》中的诗或民歌出自哪里麻烦告诉我?
大秦帝国》中的这些诗歌,小部分直接来自《诗经》,一部分是在原诗基础上适当进行了修改和再创作,但更多则是孙浩辉孙先生自己创作的“诗经体”、“楚辞体”。
喜欢商鞅受刑前那首“天地苍茫,育我生命;一抔黄土,拥我魂灵”的坦然; 喜欢苏秦入秦时那首“天地悠悠,我独远游;家国安在,落叶作秋”的率然; 喜欢张仪别秦时那首“园有美桃,其实佳肴;心之怡也,我歌且谣”的悠然; 喜欢宣太后与乐毅决别时的那首“夸父逐日兮,我做河渭;行影大合兮,今生何期”的惘然; 喜欢赵括赴长平时那首“兵书千卷,雕弓天狼;九州烽烟,壮士何伤”的傲然; 喜欢屈原大秦版《山鬼》的那首“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的凄然;喜欢子楚《秦月关山》的那首“巍巍秦关,莽莽秦川;苍苍明月,迢迢关山”的怅然;五、读大秦帝国的好处?
古语曰:读史以明志,读书贵在指导生活,读《大秦帝国》,我被深深地震撼和激励了,大秦历代君主之坚毅刚强、惕厉奋发、宵衣旰食、精诚一心的为人为政作风。
每遇危难,“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口号如古朴雄浑的秦腔漫布在三秦大地。
一次次的频临绝境,一次次的化险为夷,是大秦帝国命数太好?非也!
从商鞅到白起,从秦孝公到宣太后,以及历代大秦子民,君臣股肱,无不殚精竭虑,共破强敌,奋发图强,纵然作者意图为大秦正名,反对暴秦这样的说法,历史的真相本身是个多面体,我等皆不可能窥得全貌,但读书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借鉴历史文明,取其精华用以激励自己,人不怕没有能力,没有经验,没有知识,人最怕的就是不自律,知识,经验可以学习之,大秦帝国之所以成功,从君臣到子民,无不自律,自律给大秦带来的是其文明之辉煌,其人才之济济,若星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