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幸福是变化的需求
8岁的时候,我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会停电。
我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小地方,那时供电不稳定,看电视剧《西游记》常常是唐僧被妖怪抓走,孙悟空和妖怪精彩搏斗的时候,停电了。
悬念留置,让人生出意犹未尽的怅然若失。
不停电,让我知道《西游记》里的妖怪是怎样被降服的,是那时候我最幸福的。
15岁时,我对幸福的期望值是:考上大学。
从小,我被教育“知识改变命运”。只因阅历尚浅,无法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含义。
渐渐地,我知道了“高考”,知道了“外面的世界”。
每年暑假,县里的高中和镇政府的大门口,会张贴考上大学的学生名单。这些学生成了当地的“名人”,自己的名字能写在大红纸上向众人“展示”,是无比光荣的事情。
我渴望获得这份荣誉,渴望通过这份“荣誉”去认识和探索不一样的世界。
大学录取通知书,是我青春年少里最浪漫的期待。
21岁,我的幸福感来源是:好好工作。
这时候的理想情怀包裹着现实主义的外衣。
工作就像动物的铠甲,像坚果的外壳,像城堡的基石,成了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重头戏”。
孙燕姿《完美的一天》里唱着: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户,阳光洒在地板上,也温暖了我的被子……
这也正是我向往的生活。
它虽在遥远的“彼岸”,我坚信可以做勇敢的“水手”,划着“工作”的小船乘风破浪而至。
今年我31岁,幸福感的核心是:过好小日子。
不做“急之国”里的“穷忙族”和“橡皮人”,在小地方做一个小人物。
和家人相聚,与四季并肩,在一饭一菜里过一种平安喜乐的生活。
02 欲望是内耗,不是梦想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模糊不清。
进,看不见曙光。退,没有回头路。像是卡在夹缝中求生存,离自己想要的生活始终有一米阳光的距离。
年少的烦恼能够具象化,失恋,没考好,迟到……总有具体的原因。
如今烦恼是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像大雨前不断低飞的鸟,始终盘旋在心头。让人慌张,急切,焦虑。
有一年元旦和朋友聊到新年的愿望。
朋友说:“我没有新的愿望,和去年一样就好。”
我很诧异:“难道不是要一年比一年好?或者定个小目标之类的?”
朋友接着说:“我现在拥有的,就是我想要的。这并不表示我开始停滞不前,我同样接受新鲜的东西。只是守住拥有的,比追逐得不到的更重要。”
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欲望其实不是梦想,我一直在混淆它们。
梦想可以接近,甚至抵达,而欲望永远也无法靠近。它像一辆没有终点站的列车,需要不断地提供能量才能维持运行,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可以追逐梦想,但不能被欲望裹挟。否则就会像一个被抽去空气的真空包装袋,干瘪,丧失活力。
我学着朋友“撒网捕鱼,见好就收”的心态,慢慢地,觉得天变晴了,地变宽了,心变亮了,生活变顺了。
03 生活不是故事,学会与自己握手言和
白岩松说: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
认清自己,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多问几遍“为什么”就行。
与自己妥协与和解,却没那么轻易“做得到”。
每个人的心中需要有一杆秤,掂量自己“能做什么”和“做不了什么”。
巴菲特的长子霍华德,被问及作为父亲的接班人有何感想时说:“接受这个任务没问题,只要让我能继续种田就好。”
霍华德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不可能成为比父亲更成功的人,不如专注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当好“农夫”。
生活不是故事,不会有那么多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开美颜,加滤镜的桥段只是大家偶尔向生活撒个娇而已。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被虚荣蒙蔽了双眼,羡慕别人,不如过好自己。
与自己握手言和,不被虚无的幻景所欺骗,珍惜身边人,做好眼前事,过好小日子。
作者简介:毛小六,愿做一个温柔的人,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