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丝瓜
文/季羡林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下来,一起坠到地上。
然而今天早晨,我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阅读理解要点:
文章通过写孩子们种下丝瓜,“我”看到丝瓜蓬勃生长的旺盛生命力和择优而生、择地而长的有趣现象,表达了对丝瓜旺盛生命力的赞叹,激发了读者的探索欲望和兴趣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写作方法:
文章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顺序来写丝瓜的长势和看到的现象,以及由看到的现象引发的思考,思路清晰,结构紧凑,看似平实的语言,实含深厚的文字功底与深邃的思想。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翻译家、史学家。精通梵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等12种语言,翻译了大量作品。2006年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