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日出
文/徐志摩
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溟蒙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一一我的躯体无限地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地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地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
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一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
云海也活了;眠熟了的兽形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地向着我们。朝露染青的馒形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欢欣之临莅……
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地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
散发祷祝的巨人,他的身彩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地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阅读理解要点:
日出,是人们向往的壮丽景色,是文人墨客钟情的写作题材。徐志摩以他诗人的情怀和独特的感受描摹自己眼中的日出,更抒写了自己心中的日出。本文以诗人的强烈情感抒写泰山观日出的特异感受,可以说是“以诗为文”。
写作方法:
日出只是一个短暂的场面,但作者长于想象,文章紧扣泰山日出的壮观景象,通过幻想构图式描写,虚实结合,语言含蓄,妙笔生花,热情奔放、感染力强。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原名章垿,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