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短美文|坞台古韵
作者 崔洪国
说明:本文曾收录在作者2010年出版的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中,人生经历苦短,如今再看,文字非常青涩,但别梦依稀,曾经的青涩早已积淀在漫长的人生履历中,渐近的渐行渐近,渐远的渐行渐远。
村庄的后边是一段不长的柏油路,笔直的通向村后不远处秦口河防潮的堤坝。秦口河经历了长途的跋涉和奔波,离入海的归途已经不是很遥远了!那一河的碧水便以下游特有的宽展和坦荡展现出优雅从容的丰姿来。
河面很宽,水流很缓!河的两岸是经年累月冲积沉淤的河滩,大约是久无大潮回溯激荡的缘故河滩里非常的干燥。春天还在路途上,漫滩里枯干的芦苇的断茎映衬出冬去春还未来的时节特有的荒凉和清寂。那漫滩芦苇的枯茎不规则的延展到河的两岸视野的外边广袤的滩涂上—迤逦旖旎的风景在当时的时节还只是招摇着人们的梦想。
于是,在不远处,一处留着人工痕迹的很大的坑塘,一条锈迹斑斑的古船,便很突兀的映入眼帘。坑塘清挖过的痕迹还依稀可辨,形似河水流到此处裁出的一弯新月,与秦口河亲近的依偎着。古船就在坑塘旁边的河滩上默然的躺卧着,日复一日静静的遥望着无边的苍穹。
听当地人说,古船所在的地方是一处废弃的船坞,是用来泊船和修船的。早些年的时候,渔业发达,渔船很多,每天都有出海或归来的渔船停泊在坞台处检修。听的多了,我的脑海中便即勾勒出当年阜盛德情景来:每天都有来往的船停靠了,河滩上很快就响起了斧子锤子叮叮当当的交汇声,等待的船夫便坐在河滩的草丛上,抽着长长地烟管,哼着俚俗的小调,沉然的望着身边的碧水和远处深蓝深蓝的天。船修好了,另一群汉子,黝黑的肩上搭着汗湿的带着咸睲味的毛巾,一起用力的把船推入深水,然后一起望着驶入很远很远的云天……
想来这种情景是很久很久不见了,当我再次身临其境的时候,那条古船依旧孤独的静卧着。经历了风吹日晒和岁月的剥蚀,古船已经成为一堆废铁和一块朽木。东西和南北延展的三条滑道虽湮没在荒草中,但隐约可见。几间小屋也早已破败不堪,除了断壁残垣便是遍地的瓦砾。
感叹岁月无情的同时我也感到有些怆然——为了坞台昨天的繁荣阜盛和现在的落寞荒凉,好在现在时令还早,春的脚步刚刚切近,孤独的坞台,那条锈迹斑斑的古船,亦或与曾经似锦的繁华失之交臂了,但和今年的春天也许有个注定的约会。过年那会我就听说了,开发的热浪很快就在秦口河畔绘出另一番锦绣的风光,也许用不了多久,密织的芦苇会在那广袤的河滩上丛生出无边的翠绿,海风来的时候,瑟瑟的吹着,在细碎荡漾的流波里,坞台和古船不再是突兀的孤零零的风景,注定有好多的号子,好多的船,好多陌生熟悉的面孔装点另一种让人心怡的风物——和早些年的坞台和古船一样。
还有,这地方说不定会成为一处富有人文底蕴的旅游景观,真是那样,我一定做第一批虔诚的游客。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写作学会散文评论委员会委员,济南市作协会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崔洪国散文精品集》长篇非虚构纪实作品《列车前方到站徐家店》《胶东散文十二家.崔洪国卷》,在报刊、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书评400余篇。
壹点号 风过林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