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故事》是一本由《青少年红色励志故事丛书》编写组著作,19.60元出版的2012-4图书,本书定价:17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一):一生只干一件事
2021年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先生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长歌当哭,送别袁老! 在这时,为了怀念袁老,了解他的生平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可能他们只知道袁老是一名研究水稻研究了一辈子的爷爷,但是对于他的具体生平及所做的贡献并不是非常了解。 袁隆平先生出生于1930年,幼年时候的他有两大特点,一是游泳厉害,二是爱问问题。虽然小时候的他瘦小又笨拙,但是在骨子里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这种精神与他毕生执着于水稻杂交事业是分不开的。1949年,袁隆平先生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选择了听上去稍显土气的重庆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他去到湖南安江农校开始了教学生涯,在带领学生到农村学习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农民的吃饭问题,尤其是60年代挨饿的时期,农民们对大米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于是他开始带领学生通过“三系”的步骤实现水稻增产目标。即“首先利用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性,进而培养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为了培育出水稻实验品,袁隆平及弟子李必湖和尹华奇不辞辛苦像农民一样忙碌在田间地头,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却发生了“五一八毁禾案”,之后袁隆平先生又被扣上“科研骗子”的帽子。但是尽管经历了重重阻碍,他们仍然在1970年成功实现了不育系和保持系两个步骤,1973年又找到了恢复系,“三系”配套宣告成功!1975年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试种并成功实现增产!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在这之后袁隆平先生并未停止脚步,一直在向着更高更远的水稻增产之路进发,1997年更是提出了“超级水稻”的概念。在2019年袁隆平先生获得“共和国勋章”这一年,他还给自己定下了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的目标! 2021年3月,袁老摔倒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从此缠绵病榻,一卧不起。但是纵然是在病危之际,他每天都挂念着水稻,询问天气情况。水稻这件事就这样成了袁老干了一辈子、关心了一辈子的事。 回望袁老生平,怀疑精神与执着的品性仿佛善良的星星一般照耀着他的一生,这也是我们作为后辈所必须学习的。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二):《袁隆平的故事》,那些让我肃然起敬的细节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你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事业,真诚地爱着脚下的土地,你就能稳稳当当地站着,顶天而立地。”——《袁隆平的故事》 不可否认,在中国,努力科研攻关、造福人民的科学家们为数不少,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最可爱的人。 袁隆平先生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袁隆平去世后,自发送别的人们挤满了大街,网友们在线上的深切哀悼,一朋友感慨道,父母说起当年毛主席周总理去世时,听到消息父老乡亲们都痛哭不已,自己一直无法理解这种情感,但在袁隆平爷爷去世后,她突然就明白了这种心情。 为了更好的了解袁隆平的一生,我入手了湖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这本《袁隆平的故事》,这是一本以传记形式,记录了袁隆平生平求学、工作、科研以及家庭生活等。当读完这本书时,那些栩栩如生的小细节,真是让人感叹又敬佩。
例如,书中提到,30多年来,袁隆平和助手们冬天到海南培育水稻,次年4月间返回湖南再育两季。在袁隆平的随身行李中,有三家宝贝是随身必带:草席、蚊帐、水桶。——到了住地,用水桶提水冲澡;卸一块木板,铺上草席,挂上蚊帐,就能过上一夜。其余时间,都在争分夺秒的下田间,种植水稻搞研究。 而当试验田稻种即将成熟时,为了防止田鼠偷吃稻种,他们甚至要睡在田里,轮流在田间用手电照,用棍子打,驱赶田鼠。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每到收割的稻谷的季节,就要跟着大人去田里劳作,回想起田间那“夏日炎炎似火烧”的焦灼,很难想象,主动选择这么一个艰辛的研究环境,需要多大的勇气,但对于袁隆平来说,这似乎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对比干净舒适的实验室,他觉得脚踏实地的稻田才是他的归属。 成为杂交水稻之父,除了袁隆平坚定的信念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最重要的,他总能对自己的所知所学毫无保留的分享。
经历了师生三人8年的苦苦摸索,杂交水稻到了最关键的攻坚阶段——“野败”杂交F1代已经表现出非常优越的雄性不育保持功能,寻找保持系突破在即,但截止此时,只有他们3人知道它的价值,要做到技术保密非常容易。按照国际学术惯例,很少有研究者愿意这个时候公开研究成果,因为很有可能被别人弯道超车,率先突破,截胡成为成功的第一人。
可是袁隆平在学术交流会上,能做到毫无保留的分享,对比起荣誉,他更在意的,是早日取得攻关突破,这样,中国人民就早一天不用挨饿。 正是袁隆平这种无私的分享以及人格魅力,其他得益于袁隆平分享的研究者都自发的承认,是受了袁隆平的启发,就这样,“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位置,在人人有口皆碑中奠定下来。 “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谓也好,各种明目的科技大奖也好,都不重要。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和尊严。”袁隆平先生还是一贯的谦虚与大爱。 在昨晚陪儿子吃饭时,他突然蹦出一句“你看这米饭,是不是很大呀?!是袁隆平爷爷种的”,看着他人小鬼大的样子,好笑又觉得欣慰。 在富足生活条件中成长的一代,在中国已经实现全面脱贫的今天,挨饿的滋味已经极少再有体会,在感怀袁隆平先生之余,在书中感悟袁隆平的精神与品格,想想在这个富足的年代,我可以为社会贡献些什么?——是我合上书时心中久久萦绕的命题。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三):坚持梦想 国士无双
2021年5月22日,91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离开了我们。好像上一秒袁爷爷还在人民大会堂领取“共和国勋章”,还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噩耗袭来,九州万里同悲戚。不满足于教科书的简介,半个月后我拿到了这本《袁隆平的故事》,再来回顾袁老伟岸的一生。
禾下乘凉梦
抖音里的袁爷爷是俏皮可爱的,我以为那是历经世事后的调侃,原来袁隆平先生一直都是那个率真的孩子。
小时候的袁隆平喜欢听母亲讲故事,那些古今中外的传统故事给他的梦想种下了种子。初中时,有一次数学课老师讲到“有理数”,“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平不明白向老师提问,“老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
老师也被他问蒙了,只好说“同学们刚刚学习代数,只要牢牢记住这条运算法则,按照这条法则运算就行了。”
老师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学贵知疑”的袁隆平却一直想着刨根问底。50多年后,在领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前夕,袁隆平与另一位获奖者吴文俊一见如故。笑着问道,数学是科学之母,我初中时问老师为什么“负负得正”,直到今天还是不明白。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袁隆平培育出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穗稻比扫帚还长,梦里的袁隆平就在稻穗下乘凉。
拓荒人精神 薪火相传
学农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搞科研更是不容易,二十世纪的中国,农村的耕作方式还比较原始,稻谷的亩产量不过150公斤,而美国的玉米亩产量已经达到了350公斤。农民辛苦耕作一年却仍旧填不饱肚子,“以粮为纲”,学农的袁隆平决定向水稻发起挑战。
经历过文革,有过质疑,有过反对,经历过无数个日夜的钻研攻克,那些在试验田里耕作的岁月,数年如一日的钻研,才有了我国杂交水稻的领先。饮水而思源,在科技兴国的今天,在稻田默默耕种钻研的身影,正是拓荒人精神的体现。
从湖南到海南,三十多年来,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为了抢时间,冬天到海南培育一季水稻,次年四月返回湖南再育两季。那时候,从安江到海南,要到桂林乘火车到湛江,再转汽车到濂江,再换成渡船到海口,然后转车到三亚,单程需要7天。那时候转车难,买票难,往往经常要凌晨到车展买票,熬过一夜夜天黑到天明。
三亚的夜晚除了凉爽的海风,还有无数蚊虫,水稻成熟的时候,还要防止田鼠偷吃,30多年,袁隆平和他的助理们就是这样一天天熬过来的。
人民吃饱了,日子过好了,可袁老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向着更高的产量冲刺,九十高龄的袁隆平依然走在试验田中。中国人吃好了,世界还有很多需要他的地方,袁隆平也将“东方魔稻”的种子洒向世界各地,给世界人民带去希望。
社会变化快了,心也浮躁了,在这个娱乐丰富的今天,除了“内卷”和“躺平”,我们更应该学习先辈的钻研和执着。一粒粮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而一个人也可以为国家赢得荣誉和尊严,《袁隆平的故事》,是“国士无双”的真实写照。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四):他一生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让我们实现了“吃好饭”的梦想
2021年5月22日这一天注定会在浓墨重彩的历史上留下印记,“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长沙逝世。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让我看到那个时代青年人鲜活的样子,为了一个梦想,让我们这代人看到何为抱负,何为责任,何为胸怀,何为担当,就像弹幕写的那般,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而袁隆平院士的“造福世界人民是我的毕生愿望之一”的情怀,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甚至让如非洲一些国家的民众也能吃上饭。
《袁隆平的故事》完整记录了袁隆平院士的传奇一生,让我们真正了解袁老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袁老生于1930年,当时,新中国尚未成立,战火纷飞,年少的他与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也让他奠定了自己农业报国的种子。
在大学期间,经常埋头于图书馆,阅读英语和俄文书籍,对世界知名生物学家米丘林、李森科、孟德尔、摩尔根等不同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并对他们每个人的学说进行比较和研究,而且在这本书中,还让我们知晓袁老的嗓子不错,而且小提琴也拉得很不错,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从重庆行程1000余公里到达安江农校,开始了长达19个春秋的教学生涯,在带学生去农村支援春耕和双抢的日子里,才知道稻谷的亩产量不过150公斤远远低于美国当时的亩产量350公斤,他内心某出一个念头,要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人类自诞生以来就要面临的生存问题。
后来,接触了“无性杂交”,1966年,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从此在这条道路上执着地前行着,虽然经历了重重的的困难和失败,但是他带领着团队屡败屡战,到2019年初,超级稻计划的五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1530。76公斤,一串串数字增长的背后,是袁老这位科学家对梦想的执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也让我们看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30多个春秋的南来北往,袁隆平在研制杂交水稻的征途中,行程何止八千里路!他所遭受的磨难,与他取得的成就比起来,只不过是征程上的些许“尘”与“土”罢了。
这本《袁隆平的故事》,值得每一位华夏子女特别是青少年们读一读,这不只是袁老的故事,也是一代青年的故事,也是关于梦想的故事,虽然袁老已逝去,但是他拓荒人的精神,将会继续传承为一代又一代让提供前行的力量。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五):袁隆平: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2021年5月22日,袁老离世的消息经过发布、辟谣、最终确定的起伏历程,91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还是永远离开了我们。关于袁老先生的各种新闻也连续霸占了几天的热搜,数以万计的名众自发涌上长沙街头、殡仪馆,给让全国人名吃饱饭的科学家送上最后的祝福。 国士无双,伟人千古,关于袁老,也许很多人只停留在“杂交水稻之父”这个响彻神州大地的敬称,而《袁隆平的故事》 带你真正了解袁老的生平,当你翻开一页页袁老成长和科研的多彩经历,你会发现袁老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你会更加赞叹敬仰伟人的成就。
自从偶然在田间发现了天然的杂交稻后,袁老就没有停止过在各地稻田间的奔波。1966年2月, 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培育水稻“三系”,就此拉开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序幕。在那个总体技术水平落后的年代,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包括他的妻子在田里一株一株的人工搜寻,克服身体的劳累和高温的天气,大海捞针般获得了宝贵的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会上,袁隆平的发言正式宣布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袁隆平的成果也向全国推广,水稻平均亩产也一路飙升。但袁隆平并没有因此而满足,2000年,袁隆平团队培养出“两优培九”并制定了长选的产量提升目标。袁隆平曾说过:“从理论上讲,水稻亩产最高可达到1500公斤”。在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前,无论多大年纪,他都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2020年,袁隆平领衔最新培育成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叄优一号”,实现了早稻加晚稻亩产1530.76公斤死亡壮举,此时袁隆平已经90岁高龄,他仍然奋战在最一线,仍然想着下一个产量的目标。2021年3月,袁隆平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倒,后来转回长沙医院治疗仍不见好转,最终在那个细雨凄迷的5月22日,袁隆平永远离开了我们。袁老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稻田、给了全国十几亿人的肚子,在每日大口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在去年遭受重大疫情粮食都没有出现短缺时,任何人都无法忘记这是那个老人的功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前缀足够震撼,所获得的奖项也不胜枚举,但当年,他也只是个不被外人理解的学生。农学专业在如今仍然是相对冷门,在当年也是如此。袁隆平劝服了自己的父母,只身一人前往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选择了回归孕育人类的土地。在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的摧残后,袁隆平更加坚定了自己寻找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的科研之路,在被特殊时期打压、毁掉试验水稻、下放煤矿挖煤等等曲折命运的折磨之后,袁隆平仍然没有丝毫动摇依旧潜心钻研。书中还介绍了袁隆平其他方方面面,热爱文艺擅长小提琴,积极运动是游泳健将,还有他的婚姻生活、家庭关系、教书育人。袁隆平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所有人能够吃饱饭,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的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虽然他的追梦之旅以完美的成就收官,但是他教出的一代代学生终会继承他的衣钵,继续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谋求更大的利益。
品读袁隆平的故事,珍惜现在优渥的生活,学习国士的优质品格。民族复兴正是因为袁老这类科学家的默默奉献而慢慢实现,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共同去追求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六):国士无双
您认为,何为国士?我以为,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而在2021年5月22日,在湖南长沙,细雨凄迷,“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与世长辞,国人泪目,哀伤的情绪弥漫在长沙的城市上空。国士无双一词,在这一日下午刷屏,这一词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足以概括其全貌。因为袁老心中更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近期,我阅读到了青少年红色励志故事丛书编辑团队出品的《袁隆平的故事》,该书从袁老23个重大人生节点,详细概述了他的60个励志故事,对91年的岁月,对传奇的一生完整记录。
是什么让袁老对稻田如此眷恋?在书中我们能详细了解到,这是大的情怀与梦,“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袁老曾在心中种下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这是在其科研领域的宏愿;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保障国家和世界的粮食安全,这是其心怀国之大、心怀世界人类的伟大。在袁老的心里,国家利益重,科学事业重,名利却最轻。他一生扎根在稻田之间,实现了千百年来人民心中最朴素的愿望,攻克了曾经绊倒半个地球的难题,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
袁老曾在一次开学典礼上寄语大学新生,“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话更是敲响了无数我辈中国青年人之心。我辈青年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但总是能被袁老人格中的“真”所击中,真如少年这最朴素的力量却无穷。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在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在获得“共和国勋章”之日,他依旧内心挂念试验田里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在袁老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开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时,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我被媒体对他的这段评论而深深感动: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袁隆平毕生的梦,就是消除饥饿。正如2004年《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中所说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袁老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袁老在人间播种子,在天上洒甘霖,袁老种下的稻田梦,未来由我们一杯杯青年继续来实现,感谢您为祖国做出的贡献! 一缕米香,一阵稻浪,一亩禾田。致敬袁老!当群星闪耀时,您是那夜空中闪亮的星!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七):《袁隆平的故事》他的人生就像一粒种子,扎根于万千中国人的心中
5月22日袁隆平老人不幸离世,各大媒体平台迅速发布消息,满屏的悼念与不舍,很多人甚至冒雨前去现场和他的遗体进行最后的告别。建国70多年来,能获得人们如此悼念的人屈指可数,他在人们心中可谓重于泰山。
小的时候,听父亲讲,村里有个家境贫穷的单身汉,某日去邻居家串门,正好赶上邻居家蒸黏豆包。邻居象征性地客气一下,留他一起吃饭,单身汉可倒好,半点都不客气,一口气吃了人家30多个黏豆包,撑得直翻白眼!当时我还无法理解,成年人怎么能掌握不好自己的饭量,单纯地认为他是占便宜没够。直到后来,看完电影《活着》,那里面有个大夫被饿得连路都走不了。福贵为了让他救自己女儿,把馒头拿给他吃,老大夫看到食物疯狂地往嘴里塞,后来也是噎得翻白眼。饥饿是对人类灵魂的拷问,挨饿的岁月里没有人不对食物充满敬畏之心。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是可想而知的。袁隆平通过九年的探索和实验,终于在1995年,取得两系法杂交水稻的成功,这个品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增产5%~10%,而且米质较好。杂交水稻的推广,大大地提升了中国的粮食产量,切实地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在中国大地上,不乏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但人们依旧对袁老爱戴有加,也主要是因为民以食为天,食是命之源。
袁隆平从第一次邂逅“杂交水稻”开始,就一直致力于对水稻的培育和改良。在这条道路上他执着前行,经历过困难,遇到过失败,但他都一次次地挺了过来。带领团队屡破超级水稻的单产世界纪录,从单产700公斤、800公斤、1000公斤再到1149公斤,他和他的团队就是这样,为解决水稻的高产、高质在不断地突破自我。
“杂交水稻”这项技术早已获得国际上的认可,这项技术让世界知道中国有个的袁隆平,袁隆平也将这项技术进行积极的推广,让研究出来的好水稻能长在需要它的地方。如今杂交水稻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种植面积已达到800万公顷,让千百万人成为受益者。
袁隆平不仅关注水稻种苗的培养,更关注对农科人才的培养,迄今为止他已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超14000名杂交水稻方面的专业人才。人才就是传播的火种,可以照亮未来更广阔的天地。
坚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并把它做到极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看袁老的一生,我们不得不说他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
曾经看过一段视频,鲁豫说自己很想采访袁老,但几次邀约采访都被袁老委婉拒绝。还好有一个机会她和袁老在节目中同台,鲁豫当面邀请,最后才有了与袁老访谈的一期节目。
袁老是一个只想低调地做自己的人。信息化时代,各大主流媒体都很想宣传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但是袁隆平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事业上,很少出现在镜头面前。
在采访中,鲁豫问他,都认识哪些当红明星,袁老表示自己认识得很少。一天只有24小时,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他把心思都都放在工作上,自然就没有时间关注其它的事情。任何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往无前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谈到财富的话题,袁老说自己是一个精神上的富翁,研究成果能给人类带来超过一千多亿的收入,可是自己每个月才挣6000多元的工资。生活中总有那样一类人,像黄牛一样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为人民带来福祉的人,会被人民永远纪念爱戴,但那个低调做人,努力做事的人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拜。
读《袁隆平的故事》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今天的良田美景,赏心乐事,都离不开那些曾经为改善我们生活付出过辛勤汗水的人。饮水不忘挖井人,袁隆平就像一粒种子,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万千百姓心中,被人民深切怀念!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作者介绍:豆浆
喜欢读书、写评,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好读。
∽˜欢迎关注˜∽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八):我有一个梦想——禾下乘凉
自古以来,就是民以“食”为天。没有经历过挨饿的人,是不会体会到那种悲哀的。而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足的年代。
还是从我父母那里知道,他们经历过饥荒,每天别说米饭,就是大碴子这种粗粮都没有多少。只能吃土豆、地瓜这样的东西来饱腹。上顿吃,下顿吃,吃到怀疑人生。要说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从哪里来的?原来我还真不知道,只以为是现在的年代好。
其实,这都要感谢一位种粮的科学家,他,就是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人们总是会这样,得到的不曾珍惜,而失去的却又会懊悔。而我,也是一样,避免不了人性的弱点。当我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我从来不知道,这样的一碗米饭,是经历过了多少磨难,才送到了我的面前。
直到今天,有幸读了这本《袁隆平的故事》,才从这些故事当中,从那个贫困的年代,知道了这个英雄传奇的一生。我想,再多华丽的词语,都比不上他的丰功伟绩。
如果有人持反对意见,那么,他一定是不了解这个慈爱的老人,不了解这个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的老人,“一不小心”地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的老人。我一定一定要建议他来读这本书,这本完整记录袁隆平院士一生的书——《袁隆平的故事》。
讲真,这本《袁隆平的故事》是我含着热泪读完的,书中的任何一篇文章,你拿出来读,都能读到让你热血沸腾,让你激情澎湃,让你感动莫名。
当所有的人都在关注袁隆平老先生,现在所拥有的荣誉的时候,我却在书中看到了袁老先生的年少时,所拥有的坚韧而又聪慧的品质。还有他那优秀的父亲袁兴烈和同样优秀的母亲华静。
父亲袁兴烈是一位知识分子,当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朋友共同捐献了500多把大刀给冯玉祥的部队。母亲华静,是个扬州姑娘,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生活在这样一个知识家庭里,可以想象得到,袁隆平小时候受到的家庭教育该是多么的好。
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袁隆平对土地的热爱,最开始的源头,让我记忆深刻。就是,当所有的孩子都有好奇心的时候,小时候的袁隆平也不例外,他好奇地问母亲:“人是从哪里来的?”这要是现在,妈妈可能都会说,是猿猴变的。孩子们还会继续往下问,为什么猴子会变成人?
而袁隆平母亲的回答,特别有智慧。是这样的,母亲告诉他,西方《圣经》故事说,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始祖,他们都是上帝用泥土造的。中国呢,也有“女娲造人”的传说,女娲用她那双神奇的手,把黄土和成泥,然后捏成一个个人,之后朝这些泥人吹口气,于是,泥人们就有了生命。而从这两个故事中可以知道,不管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归根到底,我们人类的根源都是黄土地。
母亲告诉他:我们吃的粮食是从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我们穿的衣服是从黄土地上收获的棉花织成的布做的,我们住的房子是用黄土烧成的砖盖起来的……总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所以说,土地是生命之源。
而我们的袁隆平先生就从那个时候,就听懂了母亲的话,悟出其中的道理,“土地是生命之源”。所以,从那时,袁隆平就对土地有着一种神圣的敬意。为以后的种水稻打下了精神上的坚实基础。
其次,袁隆平老先生选择种水稻,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中国上一个世纪60年代,发生的三年困难时候,出现了空前的粮食危机。农村严重缺粮,农民连糠菜杂粮都吃不上,纷纷去山上寻野菜吃。他亲眼目睹过一位的少女,因吃了观音土,被活活憋死了。
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和周总理也带头节食,才真切地让他感受到“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说得那么实在。但是哪朝哪代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中国人民解决吃饭问题,是他这学农的知识分子的天职。
所以,从那以后,他深入研究水稻的种植技术,从三系水稻到两系水稻,接着又研究单系水稻,他和他的学生们研究的水稻技术,领先于世界各国水平。为我国赢得了多国的尊重与荣誉。
特别是当他发现还可以继续研究新的课题时,别人都劝他别再冒险,砸了现有的牌子就不好了。但是袁老先生,不会因这些外在因素而躲避困难,反而是坚持研究。带领团队屡破超级稻单产700公斤、800公斤、1000公斤、1149公斤等世界纪录。
最后,袁老先生他也有家,也有父母,但是当亲情与工作发生冲突的时候,他通常都是选择了后者。1975年,当他结束实验,从海南经长沙风尘仆仆地回到家,回到妻子的身边时。才知道他的父亲已经过世了,而他毫不知情,没有回来尽孝。妻子对他说,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正在攻克难关,耽误一刻,或许就是耽误一年。亲人们都认为国事为大,家事为小,因此都体谅他的难处,没有告诉他。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这是多么让人悲伤的事情啊!袁老先生听了妻子的话,只觉体内燃烧起了熊熊火焰,发誓,要以优异的科研成果来告慰父亲。
袁老先生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哪一个故事中体现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跟他的卓越的品质相比,哪种语言都黯然失色。如果你也读了这本《袁隆平的故事》,欢迎一起来交流一下感想。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九):“国之脊梁”崩塌时,更要呼唤那执着挺立坚持一生的精神长存
2021年的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这一天,长沙哭泣,全国哭泣!
致敬袁老
随后的日子里,网络上迅速发起了向袁老致敬的活动:“感谢您,让我们吃饱了!”而每一天的饭点,朋友圈都可以看到类似“一粒米当思袁老”的内容,“国之脊梁”崩塌,举国哀悼!
是袁老,让14亿的中国人都吃饱;是袁老,让我们看到一位老人执着的一生!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到极致,做到生命的最后!
《袁隆平的故事》封面
了解袁老的故事,我第一时间下手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青少年红色励志故事丛书》编写组编写的《袁隆平的故事》。
《袁隆平的故事》内封
这是出版社为了缅怀袁老专门打造的特别版本,内封典雅黑卡纸烫银沉稳庄重,非常惊艳,朴素中却又闪闪的记录着袁老的思想精髓。
《袁隆平的故事》目录
这是一本完整记录袁隆平院士传奇一生的书,23个重大人生节点,60段人生历练故事,接地气地还原袁老执着的一生,是青少年励志成长的优秀读本,也是公众近距离了解袁隆平,触摸杂交水稻研究的脉络,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难得的读本。
袁老的梦想有两个,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禾下乘凉梦
1930年出生的袁隆平,童年时代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烽火,和家人颠沛流离的辗转于祖国各地,受尽苦难。
1949 年 8 月,19 岁的袁隆平高中毕业。执意想要学农的他说服了父母,毅然回重庆去读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他说:“很多人对学农有想法,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学农”。
纪录片《时代|我》
1953 年 8 月毕业,袁隆平大学毕业,在留校继续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和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一生之间进行选择,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去最艰苦的地方。
在湖南省农业厅报到后,他坐着烧木炭的汽车一路颠簸,到了离黔阳县城安江镇 4 公里的安江农校。
这一待,就是 16 年。
纪录片《时代|我》
动荡的岁月里,袁隆平像个种子,扎根在农校的土壤里,一边担任教学工作,一边效仿孟德尔孤独却又执着的坚持着自己的科研工作。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
我还记得在腾讯新闻出品的人物系列纪录片《时代|我》中,记录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袁隆平的故事。
纪录片《时代|我》
这个被称为“当代神农氏”的老人,是自由散漫的“90”后、是梗王、更是火爆全网的表情包达人。他深爱自己的妻子,每年纪念日都不忘给她准备礼物;他兴趣多多,游泳、小提琴、打麻将都是一把好手;他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这句话践行到他91岁在试验田中摔倒卧床不起……
看《袁隆平的故事》这本书,纪录片里那些影像背后的袁隆平越发清晰了起来。
纪录片《时代|我》
他是一位乐学善思的人,所以才能在多年的摸索中找到杂交水稻的培育优势,在不断的试错中最终培育出了越来越高产的杂交水稻;
他是一个坚持执着的人,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累积经验,数年如一日的累积着杂交水稻培育的经验;
袁老
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为他付出一生一直站在他背后的妻子,一直坚持跟随他的诸多弟子,曾经帮助过他的,他都一一记在心上有机会就给予反馈;
他是一个大爱无疆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却绝不吝啬,乐于助人,无私的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分享给世人;
袁老在水稻田
他是一个不求名利的人,明明身价超千亿,却穿着35块的衣服,像个地道的农民一样蹲在田间地头只专注于自己的梦想……
袁隆平的一生,是生动多彩的,是执着追求的,更是光明磊落的。
这是一位无比可爱、可亲、可敬的科学巨人,是当之无愧的“国之脊梁”!
袁老的题字
我每天想的主要的还是日思夜梦,梦希望这个产量很高。我叫做禾下乘凉梦。就是我的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稻穗比扫帚还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好高兴,我就跟我的助手们,在那个稻穗下乘凉。——袁隆平
世间浮躁,“国之脊梁”崩塌时,读这本《袁隆平的故事》,薄薄的一本传记,写尽他老人家普通又传奇的一生,呼唤他那执着挺立坚持一生的精神长存!我是宸妈,2020年读书160本、一周至少读3本书的读书人。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