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国:晏子春秋故事、吕氏春秋故事》是一本由喻守真 / 吕伯攸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事中国:晏子春秋故事、吕氏春秋故事》读后感(一):物尽其用,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
文/沐恩佳音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这句话出自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意思是人的才能得到发挥,物品能得人所用,土地能被充分利用,货物能够尽可能地流通,这样才能体现出各自存在的价值。
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很难做到,尤其是看到漂亮得让人移不开眼睛的物品时,我们很容易忘掉“物尽其用”的道理。
沐恩最近看上一款某球星同款运动鞋,一直念叨着让我们陪他去商场看看。趁着假期,我们来到商场某品牌专卖店。我一看这双鞋的标价“2362元”,就开始有些犹豫。
原因是沐恩超级喜欢买鞋子,他的鞋子数量超过我们家其他三个人的总量,但是他的脚这几年长得非常快,几乎每年都要换一批鞋子。
去年春天我为他买了两双41码的新鞋,最多就穿两三次。前几天拿出来穿时,他已经穿不进去。我们到商场试穿新鞋,他已经需要穿42半的鞋子了。
专柜服务员看沐恩盯着这款鞋移不开眼睛,就跟过来说:“这双鞋是限量款,如果你们想买需要交全款预定。我们可以帮你把鞋子邮寄到你的家里......”
沐恩看着我的眼睛,拽着我的胳膊,希望我能帮他定一双这款运动鞋。我拽了拽他的衣角,走出那个专卖店。
“你的脚和身高一样,这几年是正长得最快的时候,你去年穿41码的鞋子,今年穿42半,明年最少需要穿43的吧?你今年买一双那么贵的鞋子,最多会穿三次,你不觉得有些浪费吗?”走出店门我小声问他。
“那直接定一双43码,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他气哄哄地说。
“明年万一需要穿43半的怎么办?”
“那就定一双43半的。”
“那你今年穿那么大的鞋子,走路时舒服吗?”
“我今年多穿几次,明年不能穿再送人呗。”
我不想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只能对他说我们回家再考虑考虑,问问爸爸的意见。
我郁闷极了,只能在心里嘟嚷:“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知道珍惜呢!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才4000元左右,要他们买一双2362元的鞋子,也要考虑考虑吧?可是沐恩连眼儿都不眨!”
回到家,他窝在沙发上生闷气,顺手拿起茶几上的《故事中国》开始翻看。
董先生悄悄对我说:“孩子这段时间喜欢买各类鞋子,过段时间可能就不喜欢买了,如果沐恩实在喜欢,就去商场给他买回来,别让孩子心里留着遗憾。”
听了董先生的意见,我心里舒服了一些,可是半个小时后,沐恩走进厨房平静地对我说:“妈妈,我想好了,那双鞋先不买了!过两年我的脚定型以后,如果我喜欢上哪款鞋子再说吧。”
沐恩说完就去自己的房间写作业了,我以为他忽然想通了,就没有放在心上。
晚上收拾沙发时,我发现《故事中国》被沐恩翻到了一篇文章《好重的一双鞋》,并被他折了页。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齐景公命鲁国的工匠为他制作一双鞋子,用黄金的链条做鞋带,用白银装饰鞋面,四周缀着珍珠,鞋头上镶着美玉,长一尺。
他在寒冷的冬天穿着这双鞋去朝听政,但是鞋子太单,让他的脚特别冷,并且鞋子太重,致使他不能自由活动。
晏子说,这个鲁国工匠不知寒暖的节度、轻重的分量,妨碍了一个人正当的生活,不仅耗费金钱,也毫无益处,于是命吏役捉拿那个鲁国工匠,又着人押送出境,永远不准他再入齐国之境。
齐景公虽然得到了一双贵重华美的鞋子,它空有好看的外表,却让他的脚不堪重负,不能物尽其用,除了浪费金钱,没有一点用处。
文字真的具有穿透力,并能疗愈人的心情,我忽然明白沐恩为什么会这么快就放弃买新鞋的决定。
《故事中国》丛书选材于先秦经典《孟子》《庄子》《左传》《吕氏春秋》《晏子春秋》,以及汉代以来的《史记》《说苑》《搜神记》《世说新语》等典籍。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经典文化,这套书中不仅摘录了原汁原味的原著文本,还使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进行了二次创作;不仅有“成语在线”,还有写“给孩子的话”;不仅有编者的感悟,还为孩子们带来了启发。
古文古话古韵味,新笔新彩新颜色。
这套图书既传承了古代经典的思想和意境,也通过不同时代的笔墨、画作反映出中国文化的丰富和鲜活。
孩子们阅读典籍里的故事,既可以熏染着书香,体味着古韵,也能很好地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这是一套适合儿童阅读的传统文化读物,更适合亲子共读,书中的内容对孩子的家国情怀、待人接物和人生导向,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故事中国:晏子春秋故事、吕氏春秋故事》读后感(二):《故事中国》:父母言行一致,孩子才会表里如一
前段时间,朋友小丽遇到了一件让她上火的事儿。
她女儿上中班,一次她带着孩子坐公交车去幼儿园,车上遇到一位老奶奶,站在过道旁紧抓扶手,一位母亲和她孩子占了两个位置,可孩子母亲对此视若无睹。
女儿很不解的问小丽,为什么她们不让一个位置出来,没想到被那位母亲呵斥:“让什么让,不需要你管闲事。”
当即,女儿眼睛红红的,下车就问小丽:妈妈,老师不是常说要尊老吗?她们明明有两个位置......
的确,现在社会,从来就不缺锦衣玉食的富贵人家,缺的是一种高贵得体的家庭教养。
很多父母竭尽全力,只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基础,却疏忽了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家庭教育。
类似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超市里,家长一手提着东西,一手牵着孩子,寻到机会便立马两眼放光,趁乱插队。
在马路上,看见车不多,直接乱闯红灯,不遵守秩序,完全没有注意到孩子眸子里所流露出的恐惧之心。
……
舍本逐末,杀鸡取卵。很多父母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便抛弃了最基本的道德与修养。争取了一点小利的同时,却在不觉中为孩子作出了最差的榜样。
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定是一个端正的三观,良好的教养才是他以后立足根本。
为了正确引导孩子,将这些晦涩深奥的语言,讲得生动并让孩子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讲故事。
那要从哪里开始讲?又要怎么讲呢?
我的建议是从历史书讲,中国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史学印记,不同历史书为我们讲历史故事提供了多重维度。
说到历史书,很多人会觉得枯燥难读,但《故事中国》这套书为小朋友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这套“故事中国”讲述了《庄子》《孟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史记》《左传》《搜神记》《说苑》等经典作品中的故事,让小朋友在阅读故事的同时,直接对比着传统小古文,对于他们文化积淀和日后的课堂学习都有不少的帮助。
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画,不仅仅是故事的插图,更有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中国风插图。
我们很多人都听过《曾子杀猪明不欺》这个故事。
曾子的妻子外出买东西,小儿子哭闹着想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就哄孩子说:
"你先回家,等我回来宰猪给你吃。"
曾子的妻子买完东西回来,曾子便准备抓猪。妻子拦住他说:"我是为了哄孩子才说要杀猪的,玩笑而已。"
曾子却坚持不能够骗孩子,否则孩子会学着去骗别人。
曾子的育儿理念,就是强调的“父母言行一致,孩子才会表里如一”。
而《故事中国》之晏子春秋故事·吕氏春秋故事这册书里也有类似的故事:挂牛头卖马肉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灵公有一个独特的癖好:喜欢看女子穿男人的衣服,他觉得女人穿上男人的衣服另有一番风情,于是下令:内宫里所有的女子都女扮男装。
没想到,这成为了一个时尚标,女人穿男人衣服的风气,在全国的上下流行起来。
时间长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审美疲劳了,齐灵公认为长此下去有伤风化,便命令各地官吏:“凡有女扮男装的,一旦发现,一律撕裂衣服,扯断腰带。”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股女扮男装的风气仍然禁止不了。
一天,晏子拜见齐灵公,齐灵公好不容易见到能有办法的人,忙问:“寡人已经命令各地官吏,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可是女扮男装的人还是到处可见,为什么还禁止不了呢”
晏子笑笑说:“不知道大王见过没有,有的肉铺门口挂着牛头,案上卖的却是马肉。大王让内宫女人穿男服,却想在外面禁止女扮男装,等于是挂牛头卖马肉,怎么管得住呢?想要下面人听话照做,只有先让宫里人不穿。”
齐灵公听了恍然大悟,果然.一月后,女扮男装的风气就在全国刹住了。
这个故事有个家喻户晓的成语,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凡事只有身体力行,才能令行禁止。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一致性”。“一致性”包括两个方面。横向,言行一致;纵向,前后一致,对于我们孩子的某种行为家长不能今天鼓励,明天批评。
生活中,每位父母都会不可避免地会给孩子制订一些规则,比如玩过玩具后要收好,比如放学回来先写作业再看动画片,比如吃饭时不能挑食等等。
制定这些规则时,家长一要注意,自己是否能做到,这项规则是否能执行下去,否则就不要制订这样的规则。
育儿中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说话算话。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信任和尊重,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故事中国:晏子春秋故事、吕氏春秋故事》读后感(三):《故事中国》:为青少年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门
01 读典籍是找寻文明之根的捷径
主持人撒贝宁说过一句话:“打开典籍,就能知道文明的生命缘起于何处,文明的脚步迈向于何方。”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在那些流传千古的典籍中,不仅凝聚了先贤的智慧,更带给当代人踏上征途的勇气。
名士风骨,薪火相传。
炎黄子孙,总能在经典中汲取向上的力量,跟随典籍中的故事,一起穿越时空,对话先贤。
《故事中国》系列丛书,就是讲好中国典籍故事的一次出版实践,为青少年甚至是每个国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门。
《故事中国》系列图书从《尚书》《左传》《庄子》《列子》《孟子》《韩非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史记》《山海经》《搜神记》《说苑》《世说新语》等30多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提取了《女娲造人》《后羿射日》《曹刿论战》《庄周梦蝶》《庖丁解牛》《纪昌学射》《愚公移山》《自相矛盾》《拔苗助长》《晏子使楚》《毛遂自荐》《同舟共济》等285个经典故事,以浅白易懂、通俗有趣的语言讲述出来。
这些经典故事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更值得每个中国人阅读并铭记心间。
读懂典籍里的好故事,才能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02 自嘲的晏子,把面子留给国君
话说有一次晏子去鲁国拜访。
在回国的路上,国君景公大兴土木,要造大台。
恰好是严冬时节,工人们冻得瑟瑟发抖,不由地埋怨起来。
看到晏子了,这些工人就怪晏子不替百姓发声,应该去告诉景公,要停掉这个劳民伤财的大工程。
晏子听到这些话,没有生气,赶紧回到府中,收拾一下后就去参见了景公。
因为出使鲁国一切顺利,景公很开心,就给晏子接风洗尘。
晏子喝了几杯酒后,就把工人反对造大台的事情,编成了歌曲哼唱起来,唱完泪流满面,一脸悲戚。
景公看到就去安慰晏子,问他为什么如此伤心。
晏子沉默,景公突然意识到,晏子唱的就是他下令建造的大台。
于是他问晏子:“先生可是因为我起早大台的事情而伤心吗?那我立刻下令,让他们停工,先生就止住悲伤吧!”
晏子一听这话就给景公拜了两拜,转身就走了。
他去干什么了?
原来晏子跑到工地上,严厉地催促工人干活,这些工人饥寒交迫,看到晏子这样,心头更是怨恨晏子,没想到不一会,工人们就得到了景公传来的命令,大台停工了。
工人们特别开心,觉得景公是明君,晏子是个小人。
殊不知,晏子才是那个默默贡献,却不居功的人。
他宁愿自己承担骂名,也要把面子留给君主。
你觉得晏子这么做值得吗?
如果是你,你又如何选择呢?
03 你知道老子曾是国家图书馆管理员吗?
2500年前,学业有成的老子,入守藏室为吏。
用如今的话说,那就是老子进了国家图书馆,当了图书管理员。
在这里,老子将自身的学识和见解做了技术升级。
其中,“上善若水”就是老子最广为人知的智慧之一。
老子在守藏室工作期间,观水而悟道。
写下了洋洋洒洒五千字的《道德经》,言简意赅,令人震撼。
很多人将《道德经》反复诵读,依然觉得玄之又玄,难以参透。
04 好的书籍是指引方向的明灯
《故事中国》则用短小的故事,把深奥的道理说透说通,让人读起来轻松愉快。
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刘葵老师就是这么评价这套丛书的:“这套书可以让孩子们知道,文言文不是晦涩艰深的陌生文本,里面记录了很多有意思的好故事、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帮孩子了解古人丰富的想象力,感知古人生活的智慧,知道诸多典故的由来。”
家有孩子的,强烈推荐这套书。
全书深入浅出,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于一体,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普及传统文化。
它对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丰富语文的知识储备,以及了解传统文化都大有裨益。
不仅是孩子,成人也能看。
典籍里的故事,是数千年来中华文明赓续不断的根基,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开卷有益,这套书值得阅读。
--------------End--------------
文/鱼白
图片来源网络
《故事中国:晏子春秋故事、吕氏春秋故事》读后感(四):285个小故事,300多幅配图,这才是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时候念书上语文课,最怕的事情莫过于课文后那一句:“熟读并背诵全文”,尤其是那些从传统典籍里节选出来的古文,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如今成年了,再回想当时背过的那些古文,虽然已经蒙尘,却也是内心一笔无可替代的财富。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是通过一部又一部典籍来记载,又通过一代又一代人来传承的,而每一代人都是这传承中重要的一环。可当传承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肩上,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些年传统文化的再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们对其与时俱进的宣传形式,央视去年年初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档节目,舞台白话形式,让古文里刻板的平面人物形象一下子变得立体“复活”了,跨过古文的屏障,让我们穿越过相隔了几千年的时光,开始一场又一场近距离的的对话。
不仅仅是影视形式,出现更多的则是古文典籍的白话版,让传统文化的普及范围变得更广,而儿童、青少年传统文化绘本也正在担负起这一重要使命。
由天地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故事中国》丛书,是由多位文化学者以拳拳之心,专门为少年儿童编撰的一套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内容选材于先秦经典诸如《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以及汉代以来的《史记》《搜神记》《世说新语》等,白话文辅以大幅古籍插画、考古文物画和名家化作,丰富又鲜活的内容形式,让孩子们就像是在读故事书一样,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
与传统的翻译本不同之处有三:1、白话短篇幅,可读性强;2、知识点拓展,让积累变得简单;3、感悟引导,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如果家里有小学生,我特别建议给孩子读,
1、白话+有趣,可读性强
其实现在市场上白话的传统文化书籍有不少,各有特色,而《故事中国》,则是云集多位学者共同编撰,对于古文白话过程中的内容取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尽量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让内容的语言尽量浅明有趣,适合小读者的心理。
比如其中有一篇原内容是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鲁国国君鲁景公穿了一双金玉珍珠制作而成的鞋子向臣子晏子炫耀,结果炫耀不成反倒被晏子旁敲侧击谏言一番,最后景公懊悔自己的言行而纳谏。
这篇白话标题取为《好重的一双鞋》,再怎么看标题都觉得很现代化,而且又紧密贴合文意,可谓是拿捏到了这篇内容的精髓。
又比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的一篇内容,白话后的标题是“挂牛头卖狗肉”,一下子就知道内容写得是什么了;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报更》的一篇内容,白话标题为饿人报恩,直接点题,很是符合现代文的特点。
除了白话标题现代化之外,内容更是将经典中的精髓部分摘出来进行二次再创作,在尊重原文文风的基础上进行润色,每一篇的篇幅都不是很长,可以碎片化阅读,不会让小读者读着读着就腻烦了。
2、知识迁移拓展,让积累更简单
在每一篇白话的旁边都会附上古文原文,而古文中出现的历史知识,书中会有单独的详解,包括古文中经常会遇到的常识性知识点、人物、事件、成语知识、物件。
比如在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的内容,白话后的标题是“挂牛头卖狗肉”,顺便在旁边给小读者们解释了与之相近的成语“挂羊头卖狗肉”的解释,并且将这个成语与本篇内容进行迁移应用和解释,让孩子更容易理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积累。
而在选自《搜神记·卷十九》的一篇内容中,李寄在劝说父母将自己买了去祭大蛇时,引用了缇萦的故事。而在旁边的“学点知识”板块,就为小读者将知识迁移到“缇萦救父”这个成语,并且做了解释。
平常我们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成语、每个常识知识点都是一样,需要日常的积累,而不是要用的时候采取搜索查询。这对于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在情境中潜移默化,比死记硬背可轻松多了。
3、价值观引导,摆脱了守旧的迂腐,紧跟新时代
《二十四孝》是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一,可是前两年某地景区的二十四孝雕塑却没能经得住舆论的冲击,最后被拆除了。既然传统文化要弘扬,又为什么要拆除与之相关的雕塑?
究其原因,并非倡导“孝道”有错,而是现代人和古代人关于孝道的价值观和行孝方式产生了巨大冲突,古时候很多行孝的方式在当今时代已经不再值得大肆提倡。
而《故事中国》这部书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摆脱了守旧的迂腐,没有一味的提倡小读者向故人学习,而是引导孩子们独立思考。
比如在“冰河跃鲤”这一篇中,讲述的是一个叫楚僚的人很孝顺,因为生病的继母梦见自己必须要吃鲤鱼,不然很快就会死,楚僚便在腊月时节跳进结冰的河里去捕捉鲤鱼。
在传统的孝道文化的宣扬下,大多数人肯定会教育孩子要向楚僚学习,尽自己所能孝顺父母,但是如果父母真的爱自己的孩子,肯定不会乐意孩子为孝顺二字承担丢掉生命的风险的。而本书的编者们就人性化很多,在“给孩子们的话”这一板块,他们虽然肯定了楚僚的孝道,却很客观的评价说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因为对身体有害,也反问小读者,为了孝顺父母而使自己受伤,让父母担心,也算不上孝顺了。
读书不能死读书,而要学会思考,这是老师曾经经常教导我们的。可是要思考什么呢?
我想,大概是学会将知识迁移,知识应用时学会变通,而对于孩子而言,想要学会思考,还是需要父母来做引导的,至于如何引导,《故事中国》就给出了蓝本。
本套书共8册,内含285个独立的故事,360余幅配图涵盖历代名家画作 考古收藏画卷 古籍刻本插图,多名特级教师推荐,让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同时,直接接触中华文化典籍,相信对他们以后的课堂学习也会大有裨益。
文字是死的,但我们读它们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去阅读,去理解,去运用,这才是将阅读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