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下午茶》是一本由张璇著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21-9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推理下午茶》读后感(一):《推理下午茶》后记:回到“推理的原点”
2012年秋,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段程小青翻译的文言文福尔摩斯《海军协会》的译文,颇感兴趣,经查询,我发现这段译文出自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这套书收录于当时公开发表的福尔摩斯系列小说44篇,采用浅显文言文翻译,译者除程小青外,还包括语言学家刘半农,报人兼作家严独鹤等文坛名士。这些发现激发了我对“福尔摩斯何时被引进中国”这一问题的好奇心,借助于网络老旧报刊数据库资料,我了解到早在清代光绪年间(1896-1897年),维新派创办的报刊《时务报》就分期刊载四篇翻译家张坤德用传统文言文翻译的福尔摩斯探案小说,虽然这几篇译文受时代和译者认识的局限,存在种种不足,但这也是西方侦探小说进入中国的开始。
侦探小说虽然开创于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莫格街血案》,但真正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还有赖于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爵士的《福尔摩斯探案》。一百多年来,“福尔摩斯”几乎成为了“侦探”的代名词,即便是如今“推理文学大国”日本的热门推理作品,也处处有向“福尔摩斯”致敬的影子。
“福尔摩斯”还是影视界的宠儿,一百二十多年来,与他相关的影视作品多达二百余部,不同于日本推理影视作品只是针对于原著本身的翻拍,以福尔摩斯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已经超越小说本身,超越时代,超越国别,甚至超越了意识形态的藩篱。换句话说,福尔摩斯这个名字已经远超于一个英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私家侦探本身,而是属于全世界人民!
因此,我在创作中国和日本推理作品评论时,也不时会回到福尔摩斯这个“推理的原点”,去分析、揣摩其改编影视、作者背景和衍生作品。
如果说福尔摩斯探案是推理文学界的“月球环形山”,其影响力已经远远高于侦探小说本身,已经进入到文学和社会学的范畴,那么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堪称推理文学界的“珠穆朗姆峰”,在她笔下,不仅拥有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喜爱,和通过影视改编被中国观众熟知的波洛和马普尔小姐两大名侦探,更有《无人生还》 《控方证人》 《捕鼠器》等以舞台剧、电影、电视剧和电子游戏等各种方式享誉全球的非系列作品。阿加莎的小说如今的关注度远远和她并称为“推理小说黄金时代三大家”的埃勒里奎因和约翰·迪克森·卡尔的作品,也许就和她小说改编衍生作品的成功有关。
二战后,与日本侦探小说走向系统性,派别分类明确的“推理文学”不同,欧美侦探小说看似衰落,却以另一种方式融入了通俗文学和娱乐影视的各个角落,哈利·波特的作者,小熊维尼的作者都创作过侦探小说,著名的“007”扮演者罗杰·摩尔,皮尔斯·布鲁斯南都是以出演侦探剧在影视界崭露头角,《摩斯探长》及其衍生剧雄踞以青年观众为主的ITV第四频道三十余年,侦探小说虽不突出,但已经成为欧美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笔者这本推理评论集欧美篇的篇幅虽不及亚洲篇,但也希望能让读者窥斑见豹,领略到欧美推理别样的魅力。
《推理下午茶》读后感(二):吃了这波安利,累并且快乐着
《推理下午茶》。 饮了这杯茶,吃了这波安利。
其实一开始我是非常拒绝这本书的,因为我知道一旦打开这本书,就相当于打开了一个天坑,我会顺藤摸瓜,会觉得有好多东西都还需要去看去补,会觉得非常累。 后来还是没有拒绝的了Z总监金字招牌的诱惑,推理已经是难以拒绝,再加上影视,这三股力量扭在一起,向我发出召唤,我还是入手了这本《推理下午茶》。
果然从大众的柯南·道尔、阿婆、奎恩等到小众一些的高罗佩、毕格斯等,这一道茶茶丰富多彩,不仅引导你当场饮下,还用一缕缕茶香引逗着你延伸阅读这些作家的原著小说系列和观看影视改编系列,仿佛一根鞭子在抽打着你一样,让你忙并且快乐着。 我已经开始系统重看阿婆影视系列了,从《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开始,第一次按顺序系统看波罗系列,准备看完这个之后再把福尔摩斯系列也按顺序重看一下。 Z总监,吃了你这波安利。 在这本书中,我特别喜欢的两篇,和大家分享一下。
《戏里戏外的福尔摩斯之父》,过去看过柯南·道尔一些简单的资料,从来没有系统地了解过柯南·道尔本身的侦探生涯,更没有关注过影视作品中的柯南·道尔形象,在这篇文字中我们看到了柯南·道尔侦探方法的形成、日常生活中破获的两桩奇案,由于福尔摩斯大受欢迎,作家自己也成为影视作品的主角,在以他为主角的影视作品中融入了福尔摩斯系列的一些细节,让人观看的时候有一种脂砚斋般的快乐。脂砚斋由于掌握着曹雪芹的写作密码,时不时地会跳出来,友情提醒、神秘提醒读者,注意作者写作中的“真事隐”,让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也有追看偶像曹雪芹的快乐,如果你对福尔摩斯系列足够熟,那么你在这部福尔摩斯之父的传记电视剧《谋杀现场:真实的福尔摩斯之谜》中,一定也能享受脂砚斋的知情人的快乐。我在各个视频网站搜索这部电视剧,均未果,有哪位好心人知道请一定在下面给我留个链接啊,先谢谢了。
还有一篇一定要分享的就是《福尔摩斯的“对手们”》,这篇主推的电视剧,和篇名同题,有26集之多,讲述了20多位与福尔摩斯同一时代的知名侦探,这一篇的介绍里,有好多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侦探,不少也挺令人心动的。奥斯汀·弗里曼的《法医桑代克》,充分展示了法医的严谨,他随身携带的那个移动的实验室,让我对他的故事充满了向往。我本身就非常喜欢法医题材,这个曾经以一己之力,推动了美国纽约警察局建立化学实验室的作家,要记在小本本上了。小说要看,影视也要看。 看这本书看得好累啊。 累并快乐着。
《推理下午茶》读后感(三):总序:拓土沃土,皆为耕耘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推理小说这种来自西方的文学体裁逐渐被引进中国,一百二十多年来,中国推理小说的发展虽几经波折,但仍顽强生长。特别是在二十一世纪初,由于出版业的重视、类型文学杂志的创刊和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专题网站、论坛、豆瓣、博客、贴吧等为国内喜爱推理且有志于从事推理文学创作的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中国推理界开展了一场“原创推理复兴”。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原创推理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跟上世界推理文学的发展潮流。
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令创作者不敢承认却又不能不承认的是:除了一小部分推理小说的爱好者之外,绝大部分接触推理小说的读者甚至对这种类型文学的基本认知都存在着大量的误解。
文艺不需要“唯一标准”,但对文艺作品的评价却存在着基本认知。一部作品,每个读者对其文笔、语言、结构、思想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和评价,正所谓“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并源于自身的看法和评价对其给予臧否,就像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是完全正常的,但这种评价应该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基准上,那就是承认《哈姆雷特》确实是世界戏剧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如果连这一点都彻底否认,比如认为《哈姆雷特》直男厌女,幼稚浅薄,“还不如三流网文”,那么只能使具备一定文学素养的人无话可说。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看到,恰恰是这类缺乏基本认知的评价大量流布于网络甚至媒体,它们存在着令人啼笑皆非的基础错误,动辄对文艺作品进行歪曲和嘲讽,却因其简单、片面和富于煽动性的言辞,成为大众评判的引领者和风向标,无形中使那些优秀的、富于创新精神的作品或遭夭折,或被埋没,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无比痛心的事情——用稗草的标准来衡量稻谷并决定其翦薙,那么最终这片稻田里一定布满了稗草。
这种现象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源于文艺批评的式微。成熟的文艺体系,本来应该是作品和批评并重,前者作为后者的模板和依据,后者成为前者的阐发与鞭策,互为助补,但在喧嚣浮躁,以市场成功为“金标准”的年代,那些严谨认真的争论和批评,只会被声嘶力竭的争吵和鼓噪所掩盖——而创作者则厕身其间,无所适从……因而,当务之急,不仅仅在于创作者们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同时,也亟待涌现出一批真正对推理小说及其衍生品给予理性的、思辨的、发人深省的文学评论,使这样的声音成为主流,引领大众在广泛阅读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促进中国原创推理文学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应该说,近年来中国原创推理界逐渐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开始有所发力,Z总监(张璇)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Z总监是国内知名的推理文艺评论家,她对中外推理作家和作品、推理类影视作品、推理动漫和漫画等诸多领域均有广泛的涉猎和深入的研究,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在各类媒体上发表了上百篇优秀的评论作品,为推理文化的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这些评论作品被精选成册,结集为《推理的盛宴》和《推理下午茶》两本书,在我有限的视域中,这应该是中国大陆作者的第一部个人推理评论作品集。于Z总监个人而言,这是一次欢欣鼓舞的丰收,而从中国原创推理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不啻为一次载入史册的创举。丰收固然可喜可贺,而创举更足以引风气之先,作为她忠实的读者,我真诚地向所有推理小说爱好者和创作者推荐这两本文集,并希冀未来的人们能永远铭记:拓土沃土,皆为耕耘。
呼延云
2021年10月2日
【作者简介】:呼延云,中国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代表作有“真相推理师”系列、《黄帝的咒语》、《乌盆记》、《扫鼠岭》等。
《推理下午茶》读后感(四):侦探背后的侦探
推理文学的诞生时间并不长,却焕发了惊人的生命力。一代又一代的小说家们这这类作品的形式上推陈出新,读者们也对小说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故而推理文学评论性作品也应运而生。
我们国家的推理文学、影视起步较晚,虽近年来已有不小的提高,但离目前主流的欧美、日本仍有差距,了解他们推理文化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学习推理文化。
《推理下午茶》书如其名,是一本在阅读推理小说或观看一部推理影视作品之后帮助读者更好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评论性文集。
这一类书籍之前我只见到过欧美、日本有过类似的作品,国内的推理评论性作品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全书阅毕,Z总监的阅读量和观影量实在惊人,我自诩为一个推理爱好者,但对一些经典作品的了解不及Z总监十分之一。
日本一直有公式书文化,一部作品在创作之余作者还会专门写一本公式书交代故事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灵感来源等一系列故事外的故事,而这本书就像是欧美推理文化的公式书。
全书评论的是欧美推理文化作品,另还有一本《推理的盛宴》则是评论日本作品。从阿瑟·柯南道尔到黄金三大家再到J·K罗琳、A·A米尔恩、马克吐温的推理副业,Z总监都如数家珍,完全就是一本推理小说种草指南!
我小时候看的第一部推理影视作品就是福尔摩斯探案记(大概是这个名吧,确实记不太清楚了)。我爸妈也是两个推理迷,家里那套群众出版社的福尔摩斯都被翻脱页了,还经常在家看希区柯克的电影。但我没想到福尔摩斯影视居然还有这么多种版本,甚至于还有给儿童观看的动物版。小时候看一些悬疑、推理剧觉得又刺激又恐怖,其实是不太敢看的,而这方面欧美确实有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全年龄段的爱好者们都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推理作品。
读完之后我发现欧美作家笔下几乎都会有一名相当有特色的侦探角色,家喻户晓的夏洛克·福尔摩斯自不必说,波洛、马普尔小姐、007、大唐狄公案的狄仁杰、华人侦探陈查理也都是特点鲜明的角色,不得不说一个出色的人物甚至可以撑起一些较平庸的故事。就算是阿婆、高罗佩这样的大作家也不会每篇都出彩,但当这些“名侦探”跃然纸上时,读者也会感到心满意足。
书中附录了最早翻译的福尔摩斯小说,甚至还是文言文
当你开始喜欢阅读推理小说、观看推理剧集,那么一定要读读这本书,了解一下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那么你会发现一个更有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