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是一本由刮刮油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2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读后感(一):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作者是豆瓣上关注的一个爸爸,家里两个孩子,哥哥和妹妹,经常在豆瓣写些和孩子们斗智斗勇的好玩段子,同时也是摄影爱好者,经常po一些哥哥妹妹尤其是妹妹的美照,每张都透露这爸爸对孩子们的爱。
很偶然看到这本书,一看作者原来是刮刮油,心想段子手也出书了啊,豆瓣评分也不低呢,就开始读了起来。
很多自己好玩的童年回忆外加现在和两个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组成了这本读起来很轻松的育儿书,虽然轻松,却也很受启发,尤其是做有趣的父母这一条很赞成!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读后感(二):一本让你笑中带泪的“家教”书
✏️作者刮刮油自称是一个不太常规的父亲,没有“爹味”,而这本书也不太符合常规的“家教”书。作者根据多年与一双儿女的博弈中,从学习、沟通、无条件的爱和共同成长四个方面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递家庭教育的核心。让你笑中带泪,捶胸顿足,心想这不就是我吗!哈哈大笑是认真的,之后的自省反思也是认真的。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家长只有放下自己的身份标签,把自己当成孩子,怀着好奇心,用平等尊重的心态去看待孩子,跟着孩子走进他们的世界,你才会懂得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他们想的也许没什么用、也许不着调,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亲子关系最好的境界不就是,你在闹,我在笑吗?
✏️温馨提示:本书不建议在饭后看,特别容易笑喷饭。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读后感(三):没有“爹味”的爹很帅
这本书上架的第一天我就买了,作为一个对网红博主以及“教人做事“类书籍持谨慎态度的人,实在是因为曾被他的文章直捣过几次心窝痛出眼泪。
但其实刮刮油其实是个搞笑育儿博主,他的广播或文章下面常常是“哈哈哈哈哈”热闹一片,以搞笑的方式写有趣的生活是他聚集人气的法宝,也是借此赢得了话语权,去输出一些值得当代家长反思的现象与观念——搞笑而真诚,谦逊但坚定,我觉得这样很帅!
说说阅读感受。
看到第二篇“樱花三月下扬州”的时候,我已经笑出鼻涕花儿了,惊到在一旁做自己事的小图把书夺过来要看看这书里究竟藏着什么魔性。
刮刮油可太“博闻强记”了,日常出门眼睛、耳朵都没闲着,带了那么些好玩的段子回来装进万花筒里给我们看——真实、生动、好笑、似曾相识,转着转着看见了曾经出现在自己身边的陌生人,转着转着又看见了某位同事、朋友、亲戚,再转,看见了父母、伴侣......看见了自己。
我果然是大千世界的一份子。
不是不心虚的,但作为一名“动机”良好的家长,愿意怀着羞愧看清自己做过什么,就此收手。
刮刮油也回忆了一些自己的童年往事,当然依旧不乏囧事搞笑事,可是显然他并不打算笑笑就过。
在抽丝剥茧般的回忆里,他去理解当年的父母,更拥抱了那个当年不被理解的男孩,并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真做到了“以史为鉴”。
“我妈那天的那一脚踢得一点儿也不疼,但我却哭得一塌糊涂。”
读到这段,就像上次读他的文章《求求你别冤枉我》,我也哭得稀里哗啦。说实话我的童年很幸运,几乎没留下什么痛苦的回忆,但我近距离见过另一个小男孩的委屈与伤心。
如果你真的尊重和爱一个人,你不会忽略他的感受,哪怕他只是个孩子,特别是他只是一个孩子。
此外有不少篇幅是刮刮油身体力行的育儿趣事精选,他认真当爹的过程和心理百转千回、跌宕起伏,但就是没爹味,好得很!
这本书呈现的不是一套完整的严谨的育儿理论,而是在天马行空的七扯八扯哈哈哈中,把亲子关系中的“理解、尊重、爱、有趣、快乐”等最基础的要素说清楚了,搞笑与说理自然结合,风格独特。
我很想把书推荐给亲朋,但是我很犹豫。
第一怕尴尬,读书听歌看剧这些纯属个人兴趣,你买了书送人家万一不合口味多尴尬!
第二怕误会:“你是不是暗示我哪里做的不对?”“你也不是很会教啊你哪来的优越感!”
第三怕争辩:“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来来来咱们辩一辩!”
天知道我怎么会是这样一个不自信畏畏缩缩的人!
其实刮刮油在书里也说:“因为知道孩子是自己的,所以懂得养得好与不好都远达不到推己及人的程度,于是在别人问时也不敢多说——并不是吹牛,而是不敢误人。”
但是,他把书写出来了,把我一直认可的和后来才懂的道理说明白了,那获益的我只是写一小篇无剧透无金句无扩展的素评来稍微推动一下善意的扩散,也是挺愿意呢。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来自没有“爹味”的爹,阅读舒适。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读后感(四):教育子女其实也是一个自我教育和反省的过程
刮刮油的文章在豆瓣大家都不算是陌生的,作为一个全网”知名育儿博主“,此处为什么我要打个引号呢实在不是因为对此有任何讽刺的意思,而是我认为作者自己应该也不想把自己套进这个标签里。做家长的,不管是以育儿知名还是无名,都应该抱有一种谦虚好学的心态。
除了大部分是在育儿当中遇到的好笑的事情,作者有时也会在公众号发一些比较严肃的话题,虽说大家在读完他的文章后基本都是笑到鼻涕泡都冒了出来,但也从中能体会到,真的可以和子女”平起平坐",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对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做到的。即便是作者本人,也能从文章中看到,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犯一些错。当然没有完美的家长,但在有了这样一些苗头了以后,可以立马意识到问题并且进行反思,我认为这也是很多家长需要学习的地方。
从我女儿还没出生的时候开始,我已经读了一些育儿类的书籍,中外的都有,经常想着以后等孩子出来了我应该怎么怎么教育,怎么怎么培养,一定不能当那种爹味十足的中国式家长,而是要跟自己的孩子做朋友等等……想了很多。而在后来的实践中,自然也明白真的到做到这样是有多难,有时候也会犯错误,比如下意识说出了命令式的话,或者讲出“如果你不XXX,我就XXX”这种话。有时自己马上有意识到,有时是没有意识到的。育儿当然不是照本宣科就可以做得好,读了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同时自己也有这个意识,也未必就能达到心中想要的效果。
我们一直听到,育儿就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这话的确不假。不仅是对家长耐性和脾气的修炼,还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修炼(否则很快知识水平就无法辅导孩子写功课了),我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再小心翼翼自己都是不为过的,因为孩子的确是需要小心呵护对待的。
这里我指的小心呵护对待并不等同于事事都帮孩子做好的包办型溺爱(溺爱不是爱),而是指家长对于自己说出的话,一定要想一下会不会对小孩有负面的影响。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你这么不听话,我不要你了”之类耳熟能详的威胁类语言,或许是习惯了,根本没想过这种话对小孩是怎样的打击,尤其是才三四岁的孩子。也或许就是他们知道,这样说可以精准打击到孩子的心,从而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但是他们可能不会去想,这种方式或许可以暂时让孩子“听话”,但ta心理上已经受到伤害了。
在刮刮油的文章里,我们经常被他过度的老父亲式的脑补所逗笑,因为往往在他被自己的脑补所感动以后换来的必然是妹妹童言无忌的打击,以及哥哥“无情的嘲笑“。但在笑过之后我觉得,作为家长,我们正是非常欠缺像刮刮油这样”过度“的脑补啊。
比如刮刮油最著名的“成年人不要老瞎jb灵机一动和转念一想”里面的老父亲丰富的内心活动:
虽然最后差点被冯起红整出了神经病,也给广大网友增添了许多笑料,但不得不说,这一系列丰富的内心活动在好笑的同事我们也能看到一个成年人,一个家长对孩子选择的尊重,这一点非常宝贵。
在卖玩具的地方我们也常会看到有家长对于孩子想要的玩具不屑一顾,觉得孩子拿的这个玩具没啥用,转而给孩子拿了一个所谓的益智类玩具——而孩子看来对此并不感兴趣。这一点刮刮油在文章中也有提到过。也看到过一些男孩的家长或者只是店员,在看到男孩对那些”女孩玩具"(芭比娃娃,可爱的东西之类)感兴趣的时候,会来一句:这些都是女孩子玩的东西!然而男孩就真的都会喜欢汽车和恐龙,女孩就都会爱玩娃娃和化妆吗?抛开孩子的性别,首先尊重她/他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难道不才是更重要的吗?如果这些家长,在一口回绝孩子的要求之前,能像作者一样,老父亲老母亲式地脑补一下,那孩子们可能就会更快乐一些吧。
或许有的人要问,要是跟孩子相处都要这么战战兢兢,生怕说错了一句话给造成了什么心理阴影,那日子还怎么过?其实也不是完全如此,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偶尔犯错,或者下意识说出了不太妥当的话也是时有可能发生的,为此也不必过多自责,但经常自省一下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
说到自省,在亲子关系以外的地方是不必过多如此的。比如工作中,恋爱关系中,要多找找对方的原因,不要老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狗头)。但是在与子女的相处中,比起在孩子身上找错处,父母更应该多想想是不是自己太过以家长的身份自居,而忽略了将对方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格看待?做家长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这样的觉悟,那就真的应该在决定要孩子之前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