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月亮》是一本由朱宜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月亮》读后感(一):“灵”
朱宜有一种诗意的灵性,浪漫的理想主义中掺杂着黑色幽默。她横冲直撞、古灵精怪,像精灵,收集着人世间各种细小的瞬间,然后延展出可爱的真实的卑劣的人性,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肆意挥洒着新时代青年编剧蓬勃的生命力……她的语言不华丽但是一次次刺中我的敏感点,展现的内容真实动人、激发着人们的共情能力而不俗气。喜欢《我是月亮》和《车祸》,一瞬间的美好定格,即使几秒也是共度余生,这种浪漫简直让我热泪盈眶。《特洛马克》里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女性主义渗透在冲突里但感觉融合得有点生硬,读来有割裂感,但是这种跨时代联动的奇思妙想非常具有挑战性也需要勇气,这和她的“灵”也是分不开的。最后一个故事虽然没给我什么触动,但是这种让戏剧走进生活、我演绎我的人生的实验性做法真的好有意思,不过目前好像也就流行于国外,不知道什么时候国内才有这种活动呢!
《我是月亮》读后感(二):《我是月亮》剧本观后简记
作者真的是奇思妙想、天马行空,这剧本真的不错。最喜欢《车祸》这篇了,其次是《蜂蜇》和《特洛马克》。看完好想去现场看哇!
《我是月亮》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朦胧美,距离产生美。
《特洛马克》 特洛马克说:“我走得越远,父亲就仿佛变得越陌生。我觉得我在渐渐失去他。妈妈,我觉得,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他们都在寻找与等待的过程中获得了意想之外却更难能可贵的东西,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当然这个故事里对女性婚姻,自由独立,地位权利等方面也做了阐述,觉得很棒!喜欢结局,哈哈哈完全没想到甚至有点搞笑。
《哥本哈根动物园里一头年轻健康的长颈鹿安乐死了》 这篇真的好讽刺啊,竟然还是真实故事…人与自然动物和谐共生,请问为什么可以做到自以为是的替其它物种来做任何决定?
《车祸》 在生命的最后几秒里,他爱上了一个人:“也许她就是我可以共度余生的那个人。”这个念头让他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爱一个人多么美妙。”下一秒,一扇车门砸中了。 救命啊,这篇好浪漫哦!!!那种瞬间即永恒的感觉,crush爱在转瞬即逝间。
《蜂蜇》 哇!这个结局惊呆了!剧本是14年的诶,疫情下看竟觉得有些应景。以此为证,爱只存于不触及自身利益情况下,才能叫爱。
《床上的故事》
好新颖的本子,看到最后有些感动。
《我是月亮》读后感(三):月亮是一团黄色的毛茸茸
收到书后一口气读完。每一部剧,或长或短都很精彩。这是我第一次读剧本,被亲临其境的剧场感带入,既有第三人的视角,也有当剧中人的带入。
《我是月亮》月球每一个陨坑都来自一次撞击,近视的人看月亮是一团黄色的毛茸茸。我们只看到了其他人生活的一个面,但是他们内里是幸福还是疼痛也许只有月亮知道吧。
《特洛马克》花了一辈子要等的人,后来其实发现并不需要。等待是虚无的,当越接近别人的真相,可能才更看清自己究竟是什么。古代与现代,神话与现实交错融合。
马里乌斯,源于真实事件,但是我总觉得作者是带着审视和讽刺的目光的。
对报纸上车祸的想象和共情是爱情产生的源吗?一开始我以为男女主是鬼。
床上的故事就是在家里的剧本杀吧。剧本可以改可以编,现实却可能经不起一问一答。
很棒的书 推荐大家看看。作者相当有才华。
《我是月亮》读后感(四):真正走进一个人的生活,像登月一样漫长而艰难
我是月亮
8.3
朱宜 / 2021 / 译林出版社
月亮在这里是一个怎样的意象呢?借由书中的话而言,就像是没戴眼镜的近视的你,看到了一团黄色的毛茸茸的东西,在清晰地窥见它的全貌后,依然选择奔赴的所在吧。
可是不久之前,我还很不理解开篇几个剧幕场景的联系,甚至有点厌烦剧本中第一人称的“我”。很可能是我还没有进入剧本中的世界,我依旧固执地以为我应当是台下的观众。
“我”是私密的,像是开头形容的难以名状的感受——
似乎是突然意识到,还是说找到了作者的提示,人都是矛盾的,都不止一面,习惯了伪装和隐藏自己的内心,甚至在独自一人时,也很难自处。也因为人是擅长幻想的生物,在幻想与现实投射到一人身上时形成的落差,充满了戏剧性。
人总是企图走进另一人的生活里,占有对方。回到最初的命题上,人总是在认识自己的路上,可是都没办法好好地认清自己,承认“我”内心深处的幽暗。所以,认识一个人,则更艰难。
《我是月亮》和传统的戏剧很不一样,给我的感觉是,找不到疾风骤雨的冲突性,像是轻轻地打了个水漂儿,只浮现了几圈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