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第二课读后感精选

发布者:落花幽梦 2022-3-19 05:21

《青春第二课》是一本由王溢嘉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00,页数:2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春第二课》读后感(一):《青春第二课》读名人的青春历程有感

青春,永远是每个人向往和追忆的留在内心深处的时间碎片。

人生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和理解,因为出生不同,家庭背景各异,所以每个人对自己所经历的人生阶段的感悟也就各不相同。

我是果冻,一名教师。如果问我人生是什么?那么人生就是一所学校,也是一门功课。在学校所学的是青春期应用学习的知识,属于“青春第一课”,而非关于青春的知识。

《青春第二课》通过对古今中外的108位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列举,聚集于他们在青春年少时的某段特殊经历,意在让更多的青少年朋友学会自我追寻、自我认同、自我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这就是每个人的人生“青春第二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召唤,每一代的人青春都有他各自的特点,时代在进步,人类也在演变,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去看新一代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TA们对青春的理解和追求。

青春,需要的不是训诫,而是典范。

作为一名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做的更多的是关心和理解,少一些批评和说教。

所有的学生在此阶段,无疑是最骚动也最关键的时刻,内有剧烈的生理变化,外有检验学习成果的考试压力,而且还面临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认同”与“角色混淆”的关口。

古希腊戏剧家欧里庇得斯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青春,是让人成为富有的最佳时机,也是让人沦为贫困的最佳时机。”这里的“富有”和“贫困”不只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我每天面对的都是青春期的学生,TA们活泼好动,充满激情,朝气蓬勃,精神饱满,活力四射,和TA们在一起,你都会觉得年轻。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有问题“堵”不是办法,疏导才是根本,用老师真切的关怀,去理解,去开导,去帮助TA们解决学习或生活上的困惑,比如家庭上的,同学间的,青春期的恋爱观等等,TA们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TA们的感情世界是丰富的,但是需要老师正解的引导和开悟。

帮助学生把时间和精力在青春阶段用到做正确的事情上,在最美好的芳华里,展示最漂亮的自己,多读书,多积累,多注重内在的修行,让自己的青春期焕发独特的光彩!

人生最重要的功课是去发现、追寻、实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意义,而青春期正是对未来产生憧憬、开始编织梦想、动身去追寻的时刻。但如果说“青春第二课”就是要教你如何及早确立人生的目标、编织瑰丽的梦想、激发凌云的壮志、坚毅不拔地朝目标迈进的方法,那就冠冕堂皇得近乎迂腐,而且把问题过度简化了。

青春,其实也是一个极度混乱、骚动,让人感到非常迷惘、彷徨、挫折的人生阶段,没有什么“正确而统一”的知识和方法能为所有的人指点迷津。

《青春第二课》通过这些名人的青春历程,我们只是可以借鉴,而非套用,我们可以从这些过来人的身上去撷取,也可以阅读名人和伟人传记来参考和学习,我作为一名教师,经常推荐我的学生多读传记,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少走一些弯路,那么节省的时间就可以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所有的阅读都是在发现自己,阅读名人的青春故事不只在发现自己的青春,更要从中听到一种召唤,受到一些启迪,找到一条路径,然后满怀热情与期待,动身去追寻并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努力吧!少年!

青春之歌等着你去谱写出多彩的音符。

《青春第二课》读后感(二):押中各地中高考作文数10次,这108位名人的青春故事,值得一读

青春,是人一生中最为美好的年岁,这个阶段,我们逐渐从童年慢慢过渡到成年,身体、大脑、思维认知都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像原本青涩的花骨朵渐次舒展了瓣羽,生机勃勃,却又小心翼翼。

为什么说小心翼翼呢?因为在这样的花样年纪,孩子们的独立意识开始萌芽,原本的一些美好的东西可能会在他们心中渐次崩塌,他们越是好奇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若没有人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就越容易迷茫,甚至走上歧途。

其实,不只是普通人在青春时期有这样的感受,就连世界上很多颇有成就的名人,在年少时期也未曾摆脱青春带来的迷茫与困惑。在《青春第二课》这本书中,作者王溢嘉就讲述了108位不同领域名人,在面对青春迷茫时的应对和选择,就像是和当代青少年的一次对话,让我们的少年从同龄人的经历中,得到正确的指引。

为什么要给孩子读这本书?

1、同龄人更容易共情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有着肉眼可见的叛逆,却对同龄人格外的信任,因为童年时期父母是他们的英雄,可是渐渐的他们发现父母不过也是平凡人,而且很多时候他们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们,于是鸿沟就渐渐出现了。但是同龄人就不同了,他们有着相同的语言和思维模式、甚至是认知,在同龄人那里更容易得到认同。

而这本书中名人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每个故事最多两页面的篇幅,讲述的都是名人青春时期如何面对遭遇的困扰和挫折,以至于如何影响到了以后人生的成就,孩子们看了就像是跟同龄人在对话,更容易共情,并且从中借鉴经验待人处事的智慧。

2、学生的经典的作文素材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中学阶段,很多孩子在语文学习中最害怕的就是作文了,可是作文分数却又在考试中占比很重。

本书中的每篇故事,都算得上是中学生作文范本了,以故事入手,语言凝练生动,结尾处升华为人生哲理,可读性非常强,不仅是写作学习,还是当做写作素材,都是值得推荐的。

本书还被我国台湾地区、新加坡推荐为中学语文课翻转教学参考用书,而且其中有内容命中202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高考作文数十次,可见真的值得学生一读。

3、教育的意义,不只在书本

曾经看到有人说,教育的意义,是让人在离开学校忘记了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之外,还能留下一些东西。

对于这个看法我深以为然,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虽然从事的都不是自己专业的东西,但却无形间保持着在学校养成的为人处世的方法,比如好学的习惯、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为自己增值。

这样看来,学校和书本不过是媒介,在社会上,受过高等教育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般情况下差距很明显,但也不乏一些人,虽然没有很亮眼的学历,却能在社会这所学校里成为佼佼者。

所以,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虽然很多困难和阻碍现在看来毫无意义,但是放在人生这条长河中,它们都将变得有意义。

正如作者所言,青春需要的不是训诫,而是典范。

与其苦苦唠叨,不如让他们自己通过阅读去探索。

孩子们崇拜的是他们心中的超级英雄,这就是为什么追星的队伍中青少年占了重要一部分。在《青春第二课》这本书中讲的这些名人,几乎都可以算得上“英雄”,他们为世界各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足以让孩子们崇拜学习。

但是这需要做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帮助他们确立健康合理的认知和观念,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但最终独立的人格还并没有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到外界声音的影响,一旦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关怀,很有可能误入歧途。

《青春第二课》读后感(三):《青春第二课》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

《青春第二课》讲述了108位名人的青春历程,每个故事都以精简的文字,描述了108位名人的人生闪光点。

所有的阅读都是在发现自己,阅读名人的青春故事不只在发现自己的青春,更要从中听到一种召唤,受到一些启迪,找到一条路径,然后满怀热情与期待,动身去追寻并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作者王溢嘉,台湾省台中市人。王溢嘉在中学时代就常写文章投稿。在台大“大新社”,担任文书组长,后担任社长。毕业后,放弃医生的职务,立志以巡回演讲的方式为社会大众服务。他的文章包括散文、文化评论、科学论述等,也常翻译引介科学新知。其中,散文以探讨生命的意义为主,对于人生多有启发。

《青春第二课》

青春,需要的不是训诫,而是典范。

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都是网红、热搜、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等光环流量;而少了经过历史沉淀的榜样和模范。

人生是一所学校,也是一门功课。

青春,是让人成为富有的最佳时机,也是让人沦为贫困的最佳时机。这里的“富有”和“贫困”不只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青春的故事是人类所说过最动人的故事。——狄更斯

不管你有什么优点或专长,你都要有勇气和胆识去推销自己,让人家认识你的好。

鸡蛋从外打破是生命的结束,从内打破是生命的重生。有时候,有些经历,不一定所有都经历一遍、所有都体验一遍,但是通过阅读与学习,能够从前辈的丰富人生经历中,汲取正能量的经验,规避自己所走人生的弯路,也是历史留下痕迹的意义。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各自的矛盾、冲突和对立,弱者向下沉沦,靠药物或享乐来麻醉自己,而强者则向上提升,调和这些矛盾,开创更美好、更和谐的新局面。

有时候,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门。所以,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放弃,不自弃,不失希望,利用对立的东西创造和谐、创造新价值。

日本歌手、演员木村拓哉说,他最欣赏蒲公英,因为“种子不管飞到哪里,就在那里落地生根,只要有土地和水,就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现在的你也许无法预知你的未来,但不管你将来飞到哪里,要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你都必须先储备足够坚强而旺盛的生命力,并养成做好每件事的习惯,因为机会只和已经在舞池里的人跳舞。

每个人的人生旅程都不一样,都必须面对一些抉择的关口。考虑前辈的人生经验,会过滤一些我们没有想到或认为不重要的方面,这些考虑只要没有什么大妨碍,对我们总是利多于弊的。当然,更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选择,而是后来你对这个选择做了什么。

沃伦巴菲特的成功模式:先拟出一套计划或策略,如果事与愿违,遇到挫折,那就去分析失败的原因,重新拟订新的策略;而在尝到成功的果实后,又去找新的目标,面对新的挑战。

沃伦巴菲特说,不只赚钱,其他目标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是“享受动脑筋、花心血去克服困难,证明自己可以成功的过程”。

《青春第二课》这本书中,读到每位名人的故事时,感觉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大门,都有一种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希望与能量,促使后辈更加奋起,吾辈须努力,吾辈亦当自强。

欢迎关注我 一起学史明鉴,学史明理

-- 往期精选 --

《即兴表达》人生何处不舞台?1秒入戏,拒绝NG

推荐《拎得清》自我修复与精进的智慧之书

CEO的沟通心法,职场沟通指南,就在《沟通的方法》

《青春第二课》读后感(四):青春需要的不是训诫,而是典范

每到开学季都是父母们最忙碌的日子,对于家有中学生的家长来说,除了忙碌还会伴随着焦虑不安,因为随着升入中学的时刻,孩子们也进入了青春期的年龄段。

的确,青春是一个容易混乱的且让人感到非常迷惘、彷徨、挫折的人生阶段,没有什么“正确而统一”的知识和方法能为所有的人指点迷津。

因此,进入青春的孩子们在彷徨中探索着前行,家长们在焦虑中尝试着训诫,但效果微乎其微,孩子们在训诫中不断反抗,甚至更加叛逆。

如何才能正确引导青春期的孩子呢?

《青春第二课》一书中明确指出:青春需要的不是训诫,而是典范。

这本书在取材上丰富多样,包含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中108个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有男有女,家庭背景多样,性格不一,学校成绩参差不齐,后来从事的工作也是五花八门。

作者在书中聚焦于这些名人名家在青春年少时的某段特殊经验,并和他们往后的辉煌人生建立某种联结,从他们的青春故事里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会自我追寻、自我认同,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01、“正向性”选择比自己做主更重要

青春年少的孩子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想要自己当家做主人,在父母的底线内反复试探,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选择,尤其是面临繁重的学业,是否继续读书经常是他们脑海中反复斟酌的问题,也是令家长们最担心最头疼的大事。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经常面临重大的抉择,每个选择都会影响我们未来的人生。虽然有些选择我们做不了主,但比做主更重要的是选择的“正向性”。

很多人不想读书、放弃学业,美其名为“选择”,其实是在逃避功课的压力,这是“负向性”的决定。

在《青春第二课》一书中,作者用邓丽君的人生经历为我们讲述了正向性选择的重要性。

邓丽君则是为了积极发展自己在歌唱方面的才华(比读书来得忙碌而辛苦),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不得不忍痛放弃学业。

这样的选择才是更有意义且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初如果不是苏黎世技术学院的校长和教授慧眼识英才,特别通融,爱因斯坦很可能会因为分数问题而被拒于学院门墙之外。所谓的入学分数,指的通常是“各科总分”。

学校教育希望每个人又会物理,又会写诗,既能唱歌,又能打球,也就是想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全人”或“全才”。这样的“教育理想”看起来虽然用意良好,但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是-种“折磨”。

学校的音乐课逼一个不会唱歌的人在众人面前唱歌,换来同学的讪笑,这无异是在提早扼杀、摧毁他将来接受音乐熏陶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欢或学不来的科目,如果你因此而受人奚落、陷入苦恼,那就让爱因斯坦来安慰你吧!

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没有罗盘的航行,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个追求的目标。目标既定,似乎就应该奋力朝目标迈进,不必再瞻前顾后。

但问题是这个目标往往来自羡慕别人或被别人所灌输,并不见得真正适合自己;即使是自己“心向往之”,也可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社会上,每个人都需要从事某种工作,扮演某些角色。但你渴望的通常不是某种工作或角色,而是它们背后的东西。

譬如说想要当医师的人,他们真正渴望的并非“医师”,而是想通过医师这个职业来满足他救世济人、赚大钱或拥有崇高社会地位等需求。

换句话说,不管你是想当足球健将、演说家、医师,还是画家,它们都只是满足你内心更基本的渴望的工具、手段或媒介而已。

02、贫穷是好是坏,取决于你的回应

家庭的经济条件无疑是困扰青少年的一大难题,在家境贫寒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是容易自卑、胆怯,缺少积极向上努力争取的勇气。

很多人因为出身贫穷之家,觉得自己在人生的起跑点上就落后人家一大截,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甚至怪罪父母不好好赚钱。

在《青春第二课》一书中,作者以著名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为例,讲述了家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同时也教会孩子们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家庭。

安德鲁·卡内基和家人刚到美国时,可以说是三餐不继,穷得没有立锥之地,但卡内基却认为他继承了“最丰厚的遗产”、因为贫穷使他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滋生改善生活、努力上进的雄心,也因此珍惜每一个日子、每一个机会。

就是靠着这些“遗产”,他后来胜过所有的富家子弟。

在人生的阶梯上不断攀爬的结果,是他后来不仅成为享誉全世界的钢铁大王,而且是仅次于洛克菲勒的世界第二富豪。

卡内基后来意味深长地说:“个年轻人能够继承到的最丰厚的遗产,莫过于出身贫穷之家。”

出生于贫穷之家,到底是“负债”还是“资产”,主要看你对它作出怎样的回应。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条件都不相同,但不管什么环境或条件都有其利弊得失,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像威尔森这样。也许你无法改变你的环境和条件,但你可以选择对自己有益的态度和做法。

卡耐基以切身经验告诉我们,先认清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么,再决定以什么可行的方式去实现它,才是真正的幸福之道。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人生是不可预测的。对各种机会、各种可能,我们都应该以开放、有弹性或有条件的态度去尝试、去选择。

所以,对任何事情,不要一开始就先人为主地认为“我看就讨厌”或“非要如何如何不可”,这样你才能有更宽广、更开阔的人生。

人生最重要的功课是去发现、追寻、实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命意义,而青春期正是对未来产生憧憬、开始编织梦想、动身去追寻的时刻。

《青春第二课》一书中,作者用108个故事提供了108个典范,在他们不同的成长经历中涉及了青少年们遇到的各种难题和成长困境,以他们的成功为目标指出了正确处理青春难题的态度和方法。

这本书通过名人案例提醒读者:人生是非常多样的,成功的道路也是非常多元的。

希望处于青春彷徨、迷惘的孩子们,能从这些名人的青春剪影里“看到自己”,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己的观念和做法,然后兼容并蓄,用他们所提供的知识排列组合出引领、照亮自己青春的之路。

《青春第二课》读后感(五):《青春第二课》:读108位名人的青春故事,感受炽热的青春力量

文|顾子鱼

01.

青春——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它是一个人的生命含苞待放的时期,生机勃发、朝气蓬勃;它意味着进取,意味着上升,蕴含着巨大希望的未知数。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戏剧家欧里庇得斯就说过:青春,是让人成为富有的最佳时机,也是让人沦为贫困的最佳时机。

这里的富有与贫困涵盖了方方面面,就是说一个人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在青春期里会是一个很明显的转折点。

我们在青春里做了多少人生功课都是至关重要的,除了我们应知应会的书本知识以外,我们的青春第二课也不容忽视。

青春第二课指的是一个人青春期里除了课本知识以外,对自我更高层次的追求,去发现属于自己独特的生命意义,并为之不懈努力,直到达成自己所愿。

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然而青春期有时候是迷茫的、慌乱的、甚至看不到方向,很多人会迷失自己,最后耽误了前进的脚步。

而那些成功人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在青春期的时候,已经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清醒的认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才不辜负自己的青春。

02.

《青春第二课》这本书讲述了108位名人的青春期的故事,这些名人来自世界各地,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有男有女,有些人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

在读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们最敬爱的袁隆平院士的青春故事时,更是感慨万千,他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饭,不再挨饿,也帮助了世界上更多的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袁隆平院士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花花草草很感兴趣,因为这个爱好,这个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也如愿考取了西南农学院。

他毕业以后就主动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他一边教学生,一边做研究,一做就是30年。

他默默工作,终于研究出了高产量的杂交水稻种子,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袁隆平把“所有人不再挨饿”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他通过科研和实践,让这个梦想照进现实,他不但让中国人吃饱饭,还帮助其他国家的人不再挨饿。

袁隆平曾经说自己有点痴,认准了事情一定要做到底,他坚持了自己的方向,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院士的青春第二课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坚守自己的梦想,相信科学的力量,绝不妥协。

03.

贝聿铭,被称为现代主义的建筑大师,很多人没见过他本人,却见过他的作品,比如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等等。

他少年时期在十里洋场的上海上学,可他却非常喜欢苏州的中式园林,每过一段时间,他就要回到狮子林园林住几天。

他的祖父在这里教他识字读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他每次回来,都有一种“回乡”的温馨感觉。

他喜欢狮子林里的太湖石,这种石头是被养出来的,它们原本是火山岩,经过简单雕琢以后,放到水里,经过长年累月的侵蚀和涤荡,石头的那些棱角已经被磨的圆润,形成了优雅的风格,看起来像智慧老人。

贝聿铭说自己就像是一块被石头,被丢在河里或者溪里,期待能与周遭的水流旋涡契合,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贝聿铭终归没有辜负自己的梦想,他用一个个独特而又完美的建筑作品惊艳了全球。

写在最后:

《青春第二课》里的每一个名人故事都是典范,每一个故事都很精彩,虽然成功没有固定的轨迹,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的。

阅读是为了发现自己,我们在阅读名人的青春故事里也能找到自己青春的影子,希望我们不辜负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这本书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来阅读,作为家长,可以用这些名人故事来引导孩子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梦想。

作为学生来说,书中的这些名人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同时这些名人故事都是自己写作时最好的论据,非常具有说服力。

这是一本具有非常正能量的书,我们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力量,感受到青春炽热的力量。

THE END 图片来自网络作者 侵删

作者简介 :顾子鱼,自由撰稿人,一个温暖的人,期待与你在文字里相遇。

《青春第二课》读后感(六):《青春第二课》: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

作为家长,我们都知道孩子到了青春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冲动、叛逆,自我意识的觉醒,渴望独立、渴望认同,又很迷茫。

为此许多家长朋友非常苦恼,自己的孩子明明不差,可为什么就是忽然难管了?不听话了?作为小大人的他们,渴望脱离父母的约束,在自己的世界里翱翔。又羽翼未丰,内心苦恼而烦躁。

怎样才能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让他们能够明白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远大抱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这是每一位热爱孩子的家长们共同苦恼的问题。

这本《青春第二课》,囊括了108位名人的青春历程,是给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自辉煌人生的召唤与启迪。

名人的青春时期,原来和我们如此相似

在德国慕尼黑,有这样一个被父母留在老家的留守少年,他对学习希腊文没有一点兴趣,也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老师奚落他,劝他别浪费时间,干脆离开学校。

后来他去了父母所在的意大利,报考了一家不要求高中文凭的技术学院,却因为语文和生物不及格落榜了。

幸运的是,他的数学和物理分数奇高,这个十六岁的孩子被校长发现,要他再读一年高中,毕业了可以直接入学。

躲过升学考的少年终于进了技术学院,但歌唱、体育和军训课又让他心里发麻。

这个少年就是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闻名世界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他的少年时期是不是像极了初、高中生时期的我们。总有一些科目是我们不擅长,也不喜欢的,与其因此而陷入苦恼,不如像爱因斯坦一样学有所长。是金子总会发光,终有一日,你会为你的坚持与努力庆幸。

青春第二课:自我认识,自我觉醒

“我能做什么?”,“我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所喜欢的事情,能不能成为我终生的事业?

许多孩子在青春期上迷茫的,并不知道将来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当然,作为家长的我们也不知道。但帮孩子梳理思维,正确的引导非常有必要。

有一位非常喜欢看足球赛的少年,他的梦想是将来成为一名足球健将,因此他申请加入学校的足球队。

然而教练看着他孱弱的身体,说那无疑是“痴人说梦”。

但少年依然希望自己的梦想成真,他收集各种有关足球的信息,规划如何让梦想成真。但是经过深入分析后,他发现自己真正渴望的并非成为足球健将,而是足球健将所获得的名声与喝彩。

原来自己对足球的喜欢仅仅是因为想成为明星而已。而成为明星有许多途径,为什么要用在自己最不擅长领域呢?

他开始思索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发现自己喜欢演讲,而且口才极佳。于是他转而在演讲上下功夫。最后他获得了非凡的成功。

这个少年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演说家戴尔·卡耐基。

作者在书中有句话写得非常好:“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没有罗盘的航行,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个追求的目标。目标既定,就应该奋力朝目标迈进,不必再瞻前顾后。”

“卡耐基的切身经验告诉我们,先认清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么,再决定以什么可行的方式去实现它,才是真正的幸福之道。”

既然现实能摧毁梦想,那么梦想也能摧毁现实

说起齐白石,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蜚声国际的画家、大师。但他的绘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少年的齐白石是一个小木匠。有一次,他跟随师傅回家,路上遇见三个也背着工具的木匠。师傅侧垂手站在路旁,满脸堆笑向他们问好,但对方却态度倨傲,对师傅爱理不理。

少年齐白石很惊讶,他想不明白,同样都是木匠,师傅为什么要对对方如此恭敬。

师傅解释说,咱们做是做大型家具的,而对方却会雕花,做精致小巧的东西,这些都是聪明人才能学成的。

齐白石很不服气,不但学会了雕花的小器作,而且每晚临摹画谱,立志要成为画家。

后来他的画作终于引起了注意,胡沁园、王湘琪等大师纷纷收他为门生。他也一步一步踏进了高雅艺术的王国。

由于家贫,只读过一年书的齐白石,没有因为自己学的是粗陋的大器作而自卑,反而励志要学会精细的小器作。还为自己立下了成为画家的梦想。

就是这种不服输的志气,召唤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升,最终达到了至高的境界。

就如英国哲学家莫尔所说:“现实能摧毁梦想哪,为什么梦想就不能摧毁现实?”

108位名人的励志故事,书写着他们传奇的人生。然而青少年时期的他们,也和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们一样,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幸运的是,他们选择了更加美好的人生,他们的青少年时期也为日后他们的成功,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愿这本书能给孩子们更多的启迪,激发出 潜藏在他们身体里的巨大能量。愿他们回首青春的时候,对得起“无悔”二字。

这本书中的小故事,也是中高考非常适用的作文素材,随手采撷,以备之需,何乐不为!

《青春第二课》读后感(七):“正向”思维和 “专注力”对青少年人生会有重大影响,《青春第二课》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作者┃师至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二级职业指导师

简介:心理学硕博修炼。持续从事青少年心理成长咨询、生涯指导、员工职业心理咨询、压力管理、高管心理咨询15年,总辅导人数超过8000人以上。现为全总职工心理健康培训导师。北京久月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

新的学期开始了,新初一、新高一的孩子们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旅程,家长们也在陪着孩子长大的路上再次往前迈了一步。

与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们相比,家长们的“功课”不减反增,因为青春期孩子的特点要研究、陪伴方式要研究、应对策略要研究,最重要的,是要在孩子们懵懂时期,引导孩子们的“正向”思维,陪伴成长中,要协助孩子们的“专注力”塑造。如果说青春期发展是孩子和家长共同的一课,那“成长”就是《青春第二课》。

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在哪些方面能支持到孩子的成长呢?

现实生活中,能看到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不够自信的一面。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我胆子太小,我不行”、“我不善于言谈”、“我很容易紧张”、“我过于谨慎”、“我太粗心”、“我多愁善感”“某某同学比我涨得好看”等;有了这些想法后,就不断地用消极标签暗示自己:“我胆子小”、“我不会”、“我不行”“我不如别人好看”等等,自卑心理由此产生,自信心也因此不断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青春常有的心理特点造成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意大利女孩。出身于贫苦家庭。14岁的时候。参加了一次选美大赛,虽然进入决赛,但是并没有胜出。16岁的时候想要独闯天下,当个演员。但是在第1次试镜的时候,摄影师就对她的长相和体态有意见,说她的嘴唇太厚太阔鼻子太过突出。胸部虽然吸引人,但臀部却长得有点怪。摄影师建议她如果真的想当演员,最好先去做鼻子和臀部整形。

但是她却说:“我不打算换鼻子,如果摄影师不喜欢灯光打在我脸上的效果,那应该改变的是摄影师打灯光的方式,我喜欢我的鼻子,它必须保持原状。至于我的臀部那也是我的一部分,我只想保持我现在的样子。虽然我不漂亮,但我觉得自己很有特色”。也许就因为她这种坚持做自己的特点,使得导演们对她另眼相看,不仅给她演出的机会,而且还让她在电影里充分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她就是索菲亚.罗兰,后来成为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和终身成就奖的国际巨星。她的这种成就都是她努力的结果,她对自己的坚持都是对自己自信的呈现,这就是“你的感觉取决于自己。”

青春期的自信心这个时候其实非常重要,这是我作为一个中学生家长的感受。怎么样正确引导孩子像上面故事的主人那样正确看待自己的特点,很重要。要能把自己的特点认定是自己“独特的优势”。还可以从兴趣、特长、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发掘孩子与众不同的一方面,持续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自信心去打败迷茫期的自卑感。

青春其实也是一个极度混乱骚动,让人感到非常迷茫彷徨挫折的人生阶段,没有什么证据而统一的知识和方法,能为所有的人指点迷津。不过,家长可以根据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启发和引导孩子用正向思维去看待任何一件事。

在人生的旅途中,经常会面临一些重大的抉择,每个选择都会影响我们未来的人生,虽然有些我们做不了主,但重要的是选择正向性,这些是要靠我们家长去引导的。如果能做到引导孩子,家长首要理顺的就是跟孩子的“关系”,也要处理好日常关系。关系处理好了,你的引导就容易有效。当然,家长需要首先保持“正向思维”模式。

专注力不仅仅在小年龄段需要训练,尤其是青少年阶段更是如此。我一直没寄希望于各种课外班举办的专注力训练,因为那些只能让孩子的行为暂时得到控制和转变,但持之以恒的效果,一定是家长需要深度参与进来的。《青春第二课》中曾介绍过一个家长培养孩子养成专注力,并最终帮助孩子成长成功的故事——

在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上,一个少年看着眼前的小白球,正准备挥杆时,忽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他转头看见站在身后的父亲,正用手将口袋里的硬币把弄得叮当作响,而且还露出一脸笑容。

“我正在打球,您这是什么跟什么呀”孩子生气地瞪了父亲一眼。谁知道父亲竟和颜悦色的说“你打你的球,我玩我的”。后来他才知道这是父亲对他的训练方式之一,不管周围环境当中出现什么声音都不要分散注意力,而应该专心,心平气和的打一个球。慢慢的他在准备挥杆的时候,就不再注意也不再听父亲在旁边做什么事情、鼓捣出什么声响了。

克服声音的干扰以后,父亲又为他提供了各种视觉的干扰,比如说在挥杆的时候,一个小白球忽然滚到他右边的视野里,等他在果岭上读线时,好多小白球却在前面乱滚一通。久而久之,他对这些事外的干扰都能做到视若无睹。

更重要的是他能不受自己的情绪感染,有一次打球很不理想,发火将球扔在地上,父亲静静的问:“球打的不好,是谁的责任?”,他一听立马露出悔意,将球杆捡起来。

这个少年就是老虎伍兹,后来成为扬名国际的高尔夫球好手。他的老父亲栽培很得法,不像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费心又贴心地为子女提供最宁静最舒适的学习环境,反而将儿子抛入最具挑战性的复杂环境中,他深知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到更多更扎实的东西。这就是你想当“大将军”,必须专心而宁静,不管想要做什么事想要有成就,都必须专注。

老虎伍兹

在孩子的青春期,身体发育的变化、心理成长的因素,身心不平衡的影响等,都会对青春期的孩子带来一些情绪方面、行为方面的干扰,耐心应对,协助成长,陪伴支持等,就是我们家长这个阶段可以帮助孩子做的事情。帮助孩子上好这《青春第二课》,会助力孩子们未来的发展。

雏鹰,需要老鹰护航

《青春第二课》读后感(八):学习“青春第二课”,助你开出更美丽的人生之花

现在的孩子们无疑是幸福的一代人,他们不曾挨饿受冻,不曾风餐露宿,犹如温室里的花朵。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需要什么,父母家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满足他们,仿佛一切是那么地水到渠成、无忧无虑。

然而,在物质丰盈的年代,为人父母的我们也不要忘了教育下一代人“吃苦耐劳”“不怕贫穷”的优秀品质。

让孩子们懂得穷苦并不可怕,反而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力和战斗力,让人生散发出别样的光彩。

他把教育单位为各个阶段的学生所准备的各种课程,统称为“青春第一课”;而把关于自我追寻、自我认同相关的课程,称为“青春第二课”。

简而言之,“青春第二课”就是引导学生们去确立人生目标,激发斗志不断进取、朝着所设立的目标不懈努力的方法。

它还教会我们勇于面对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苦难和困境,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克服一切阻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而对于很多人而言,最重要的人生课程便是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的天性就是趋利避害,都想一帆风顺,都想事事遂如己愿。

然而,这注定是一厢情愿。

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世界上哪里有事事如意的美事儿?

从小让孩子认清生活的本质,是对孩子最好的人生教育。

为人父母,都想庇护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会离开我们去外面闯荡。

因此,从小就要教会我们的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能吃苦,有韧劲,这样未来的路才会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广。

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便会发现很多名人名家光鲜亮丽的身份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往事。

正是这些不堪回首的过往,一直激励着他们奋勇前进,排除万难,在领域内不懈进取,作出傲人的成绩。

安德鲁·卡内基最贵为人知的是他作为世界钢铁大王的美誉,他还是世界顶级富豪,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穷苦的童年经历。

卡内基一家人因为在苏格兰生存不下去了,才移民到美国。家境贫寒的他,为了贴补家用,13岁就去纺织厂干苦力活。

那时候的他,每天都要在烘烤闷热的锅炉边烧火,要在令人作呕的油池里浸纱管。

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磨炼了卡内基不怕苦、不怕累的秉性。

后来,卡内基还担任送电报的信差工作,这份差事需要熟记匹兹堡的所有街道。

卡内基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赚钱养家的机会,他从上班第一天开始,就斗志昂扬,不仅很快熟悉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他更是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收发电报的技术。

此外,他还到图书馆借书,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正是卡内基不怕吃苦的韧性和热爱学习的斗志,让他一步一步地攀爬在人生的阶梯上,为他后来成为世界钢铁大王和顶级富豪打下了扎实的人生根基。

其实,对于每个人而言,人生不仅仅局限于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还要磨练心性,提高自己抗挫折的能力。

因为,在人生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容易二字,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于很多出身于优渥家境的人而言,或许成功是听从父母之命,继承家里的万贯家财。

然而,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我们没有与生俱来的财富与地位,相反来自清贫之家的我们,不得不为了自己的明天而拼搏、努力。

很多人因为出身贫苦之家而心生自卑,觉得自己一开始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因此而自怨自艾,责怪自己的父母。

其实,贫穷并不可怕,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出身,接纳自己平凡的背景。

只有做到接纳,心里才会释怀,才能给自己注入积极的人生正能量,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从而激发努力学习、改善现状的雄心壮志。

而心态上的积极转变,让我们学会珍惜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珍惜每一个到来的机会,厚积薄发,发挥极致,为人生获得先机。

反观现实中的成功人士,稍微留意一下,便会发现他们背后都经历过不为人知的心酸过往。

之所以做到了云淡风轻,无非是曾经努力付出后心里的坦然罢了。

如果不努力,人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沉沦。

相反,如果你不懈努力,人生便有无限可能,而这就是:成功。

为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去激励、引导孩子们获取人生的精神食粮,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获得勇于面对苦难的勇气与斗志。

人生不是非黑即白,除了分数、除了升学,我们还需要锤炼关于人生的课题,比如克服困难、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真诚善良等等。

有了它们的滋养,我们的人生才能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END-

欢迎关注@三姐爱读书,分享更多好书、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爱看书、爱写作,每天进步一点点。

《青春第二课》读后感(九):阅读108位名人的青春故事,让孩子体会成长的力量

文|弥小木

有“中国居里夫人”之称的吴健雄,从小喜欢阅读,阅读的范围非常广。在一次看过《拿破仑传》后,吴健雄的内心有了非常大的触动。读人物传记,能给阅读者带来一些精神上的力量。在别人的故事中,我们能看见自己。对于孩子们来说也一样,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起大人的唠叨,或许他们更愿意从阅读中吸收力量。最近给我家老大入的这本《青春第二课》里,有老母亲想对青春期孩子说的话。

《青春第二课》里,讲述了108位名人的青春故事,作者王溢嘉出这本书的初衷是给青春期的孩子们,一份典范的力量。取的书名也很有深意,《青春第二课》,是给青春期孩子们的一份礼物。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身体在成长,精神也需要一些正向的引导。在名人青春期的故事中,发掘榜样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慢慢地发现自我。

每个人对阅读的定义不同,除了消遣,阅读还有很多的层次。懂一些阅读的技巧,对于阅读还是很有好处的。像我家老大阅读量还算可以,却从不做笔记。有一天她对我说,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懂一点,但是却又没什么系统。听到她这样的话,作为老母亲其实有点高兴,在这个年纪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阅读量大,是好事,除了扩大视野的阅读层面外,也需要静下心读一些经典内容。就目前来说,我家老大虽然阅读面广,但很多时候追求的是数量,而不是阅读的质量。《青春第二课》里有分享,那些名人在青少年时期的阅读方法。

比如,日本“古文辞学派”创始人荻生徂徕。荻生徂徕在14岁时,因父亲的原因,全家被流放到偏僻地区。在那个贫瘠的年代,荻生徂徕在10年的时间里,将家里的那本《大学谚解》读得滚瓜烂熟,不停地读、写、默。没想到的,这一本书锻炼了荻生徂徕阅读古文的能力,成就了他后来的人生。

荻生徂徕只是10年精读一本书的人之一,很多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的大师,他们都有自己精读的书本。对于孩子来说,现在也不需要10年读一本书,只是,如果能真正静下心去读一读经典的书籍,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很有益的一件事。

享受阅读,读完后,若能适当做一些笔记,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比如《青春第二课》 里提到的,发明发电机的迈克尔·法拉第,阅读时一直保持着勤做笔记的习惯。这些笔记,在后来还帮了迈克尔·法拉第很大的忙。

做阅读笔记,对于平时阅读,几乎不做笔记的孩子来说,比如我家老大,似乎是很艰难的事情。不知道在看到迈克尔·法拉第的故事时,是否会对做阅读笔记有所触动。

阅读分层次,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时,能适当做一些笔记,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希望孩子能从《青春第二课》名人的阅读方法中,得到一些启发。

青春期阶段,孩子有了很多的梦想,却不太愿意花时间去练习。一提起“练习”,亲子关系就会变得紧张。可是,不付出,梦想就能轻而易举实现了?想和孩子聊“练习”,几乎都聊不下去,话还没开口,孩子的耳朵已经关闭。《青春第二课》里,讲述的人物故事,他们有后来的成就,都离不开勤奋地练习。

比如会魔术的刘谦。孩子们喜欢看魔术,对刘谦也有所了解,却并不知道他的魔术能表演得出神入化,除了热爱,还离不开背后的辛苦练习。《青春第二课》就提到了刘谦的成长历程,因为着迷魔术,8岁时找书籍、节目自学魔术,甚至能两天两夜练习同一个动作。

上台表演失败,刘谦会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之后继续研读相关技巧的书,每天练习。刘谦能成为一名魔术师,靠的可不仅仅是一腔热爱,更离不开不间断地练习。不止刘谦通过练习有了成就,环顾身边的朋友,也会发现他们的成就,都经历过枯燥练习的积累。

经过练习,能有所成就,刘谦不是唯一的一位,在《青春第二课》里,还有其他的名人的青春期故事。希望孩子能了解, 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梦想,为未来做储备是少不了的一个阶段。

有次姐弟俩玩耍,弟弟跪下来,姐姐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刚好我在旁边,问了一句,那女的呢?

没想到这个问题,姐姐和自己的小伙伴们曾经讨论过。她们给出的答案是,男孩不能跪,女孩可以跪。问及原因,觉得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听闻孩子的回答,我又多问了一句,大家都认为的,就一定对吗?

权威、大众的观点未必是唯一的答案。就如《青春第二课》里,分享的15岁的胡适。胡适不认同孟子、荀子对人性的主张,继而展开自己的论述。15岁的胡适,对于知识有自己的思考。

除了胡适,对于权威有自己的思考,还有于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阿尔伯特·史怀哲。虽然阿尔伯特·史怀哲的家里,有很浓厚的宗教氛围,甚至他的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牧师,阿尔伯特·史怀哲依然能对《圣经》的内容,提出质疑。

胡适也好,阿尔伯特·史怀哲也罢,他们对任何一种观点,都有自己的思考,哪怕是权威、经典。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有独立思考的大脑,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另外对于一些刻板印象也要有所察觉,比如“男儿膝下有黄金”这句话,思考后,孩子们得出的结论是,男女是不一样的,这其中有对女性的一种刻板印象。关于女性的刻板印象,我找了不少的书,期望孩子对于性别会有不同的认识。可是,目前来看,远远不够。

《青春第二课》特别打动我的,是里面的名人们,包括很多的女性,她们有的所处的环境,并不友善,有的并不具备良好的条件,可是她们都突破了自我。所谓的女性刻板印象,在这些女性的生命中,是不存在的,她们更多地展现了女性力量。希望孩子在阅读《青春第二课》里,能看到关于女性刻板印象的突破。

从阅读,到练习,再到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这些是希望孩子在阅读《青春第二课》 时,能体会到的一部分内容。《青春第二课》 里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内容,比如关于勇气、境遇等等。

想对孩子说的话有很多,可孩子已经到了嫌我唠叨的年龄。那么就少说话,孩子喜欢阅读,那不妨从阅读《青春第二课》 里的名人故事中,懂得一些,感悟一些吧。

《青春第二课》里,108位的名人青春期故事,背后有不同的成长主题,至于具体能读出什么味道,只能将书交到孩子手中,让他们自行体会。

也许,《青春第二课》里108位名人故事中的某一位,能带给孩子一些力量。就如曾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的李远哲,在病中读过《居里夫人传》之后,看到居里夫人和自己相似的经历,有了走出困境的勇气。

我是弥小木,家有两娃,爱阅读。

《青春第二课》读后感(十):青春第二课:108位名人故事,引领走出青春迷茫,拥有广阔未来

九月开学季,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如期播出,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讲述了诸多守护理想的感人故事,还很特殊的将课堂搬到了太空,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里,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天地连线”。

中国首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作为“航天员英雄群体”代表,给学生们上了开学第一课的航天课程,激励学生飞得更高更远,期待更多的学生向着航天事业迈进。杨利伟还提到自己原来的梦想并不是航天员,而是一名卡车司机。

小时候的杨利伟就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放学回家,他是同学的领队;打仗游戏,他是“冲锋陷阵”的英雄;上课学习,他也是优良的楷模。

但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杨利伟开始显露青春期的叛逆,有一次上课,不专心听讲的他拿着笔转来转去,被老师没收后,他又不服气的拿出一只继续转。就在这样和老师的抗争中,杨利伟被没收了几只笔。

老师也被气得火冒三丈,将事情告诉了杨利伟的父母,严厉的父亲将他打了一顿,打完却语重心长地对杨利伟说:你可以调皮,但是要遵守有形或者无形的规则,在一定的限度内,老师、家长或者社会可以容忍,但是超过了这个限度,你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这个代价有可能是大家对你的失望,也可能更为严重,而你必须独自承担后果,接受应有的惩罚。

这一番话让杨利伟记忆深刻,更是在以后的人生中时刻铭记,这些青年时候从教训中得到的体悟,让他在从事航天工作中严格遵守规范,取得了首位飞天的成绩。

这才是榜样的力量,“要想成为英雄,一个人就必须先对自己下命令。”家有家训,校有校规,国有国法,在家我们要听从父母正确的教诲,在学校我们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长大成人更要遵纪守法,做一个有品格、负责任、有尊严的好公民。

《青春第二课》里这篇杨利伟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人做事,都欣然接受并遵守必要的规范和纪律。

开学第一天,一位接受媒体采访的小朋友火了,采访者问:你害怕开学吗?小朋友回答:随便!又问:那你对学校有什么期待吗?答:没有!问者十分不甘心,再问:为什么?小朋友淡定回答:不知道。

对于孩子而言,上学变成了父母给的任务,毫无喜悦之心,也无梦想可谈,但有一个人他把每一天都变成一种新的尝试,辛苦送完报纸去上学,他把自己装扮成林肯的样子,头上带着用纸做的帽子,嘴边还粘贴了两撇小胡子,来到教室背诵林肯的演讲,一时兴起的校长竟然把他带到每一个教师巡回演出。

他还组织同学演出短剧,幽默而极具创意的短剧经常赢得同学们的喝彩,每一天的学校生活都充满了乐趣,他就是后来创办了“迪士尼公司”和“迪斯尼乐园”的华特·迪士尼。

少年时期的迪士尼为了生活,经常凌晨三点半就要起床,挨家挨户地去送报纸,然后再急匆匆赶去上学,但他却不以为苦,反而用自己的好奇心找到许多有趣的事情,并且将这份欢乐带给了许多人。他说:只要你好奇,你就会发现一大堆有趣的事可以做!

《青春第二课》用迪士尼的故事告诉我们:人间处处有惊喜,保持好奇和乐观的心情,等你把生活变有趣后,再困苦的生活也会变容易。

在抗战时期,一位少年跟着父母东迁西徙,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他就分别就读了八所学校,但小时候参观武汉郊区的私人园艺场,他给自己树立了学农的目标却一直没有改变过。

高中毕业,他选择了农学院,毕业后,他又在祖国最艰苦的地方任教30年,但这30年他也没有放弃自己对农业的研究,一种不起眼的东西——水稻的种子,占据了他的一生。

他就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中国,每年收获的稻谷六成以上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在农校任教时,袁隆平目睹席卷全国大饥荒的各种惨状,他将“所有人不再挨饿”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

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水稻的优产育种研究,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培育出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良种,解决了中国人吃的问题,如袁老所愿“中国人再也不会挨饿了”。

袁隆平说: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一定要走到底。而正是因为袁老的一个“痴”字,造就了他毕生成就,造福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

《青春第二课》用袁隆平“痴”的故事告诉我们,痴不只是认定目标后坚持到底的毅力,更包括不像大家一窝蜂想做大事,去大地方,而是坚守在一个领域,默默做小事,研究小东西,重要的不是你干什么,而是你是否持久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你以为平凡的日子,会因为你不经意的选择,最终走向不同的结局,在青春迷茫的岔路口,需要正确的指引,让他们驱散迷雾看清前路。

在学校所学的,是青春期应该学习的知识,属于“青春第一课”,而作者王溢嘉的《青春第二课》收集了古今中外108位,不同领域、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也曾青春,他们也曾迷茫,但最终他们走出了自己的正确之路。

青春需要的不是训诫,而是典范,108个故事提供了108个典范,愿每一个阅读书籍的人都能从中听到一种召唤,受到一些启迪,找到一条路径,满怀热情与期待,去追寻并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推荐阅读
  •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有一个鸡蛋,非常天真的和石头在一起了,磕磕碰碰,身上伤痕累累,但鸡蛋一直坚持着,终于有一天,鸡蛋受不了了,离开石头。后来鸡蛋遇到了棉花,棉花对鸡蛋的每一个拥抱,...

    12-24

  • 生活.美文

    生活.美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溢满生活滋味,让人沉醉其中。季节终点,冬日晚风凉,斜阳渐矮只影长。 孑然一身,独吟天上月,自顾自盈缺,揉乱琵琶弦,一碗红尘一盏烟,冷暖交杯是...

    12-18

  •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在书海中徜徉,偶尔会遇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书名,但翻开之后却发现内容大失所望。这种感觉可不太好!不过,今天我要推荐的这三本书,书名可能让你感到意外,但它们绝对不...

    12-10

  •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10日,星期二。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跟生活认输,不向岁月低头,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题记在这悠长的人间旅途中,我们...

    12-10

  •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5日,星期四。多做上进的事,拥有乐观的心态,人生就会变得更灿烂和美好。—《人民日报》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步履匆匆,仿佛被一只无形...

    12-05

  •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一】不要与任何一个人去争,爱你的,不用争,不爱的,争来也没用,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二】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

    12-05

  •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些情感,它们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守候的故事,名为...

    10-18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