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批判》读后感精选

发布者:煎饼了 2022-3-16 05:17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一本由[德]米夏埃尔·海因里希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2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后感(一):想读的契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补充德语原文:Eine Gesellschaftsformation geht nie unter, bevor alle Produktivkräfte entwickelt sind, für die sie weitgenug ist, und neue höhere Produktionsverhältnisse treten nie an die Stelle, bevor die materiellen Existenzbedingungen derselben im Schoß der alten Gesellschaft selbst ausgebrütet worden sind.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后感(二):一个“矛盾”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时间被确立为价值的唯一尺度,而对劳动生产率的不断追求却使创造价值的活劳动越来越多地被机器所取代,真正能实现价值增值的可变资本的比例在预付资本中不断下降。这一矛盾马克思曾认为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解体:“于是,资本也就促使自身这一统治生产的形式发生解体。” 而在《资本论》中,这一矛盾仅仅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单个资本家出于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动机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劳动力价值降低,剩余价值率提高,通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获得了更多的剩余价值。这甚至能够表现为同时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和被剥削程度:工人在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的情况下生活水平本应(如果剥削程度不变)获得相比于以前,比如说两倍的提高,而现在却只被提高了1.5倍。这样,尽管产品价值降低了,但资本家却从工人身上榨取出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因此这个“谜”--“一方面,资本家们只对交换价值感兴趣;但同时另一方面,他们又总是寻求降低他们产品的交换价值”,并非是那个最终会使资本主义解体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作者认为马克思没有一种崩溃理论,无论是机器对劳动力的统治或经济危机,亦或是某种预想中的阶级斗争,这些都并不必然地导向资本主义的崩溃。资本主义的真正限制仅在于其自身目标的单一:一切为价值增值服务。作为最核心范畴的抽象劳动其实本身就暗含了一种暴力逻辑--产品中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在交换关系中被化归为可比较的不同量的抽象劳动。放弃崩溃理论意味着我们无法躲在决定论背后等待对手的倒下,行动的必要性被大大提高了。因而,“这里没有任何确定性,有的只是结局待定的斗争”。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后感(三):《资本论导论》

《政经批判》——资本主义透视 一、总论 本书一共十二章,章章短小精悍,粗线条地刻画了资本主义总过程的模型图,这其中,土地、资本与劳动“三位一体”,各种形式的拜物教由此衍生而出。在后面两章附带讨论了生产关系结构意义上的阶级之分、国家之论,对这种结构意义上的阶级能否自然发展出一种共同的“阶级意识”与向革命性转变表示质疑。作者认为,恩格斯、列宁的观点即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种工具主义国家观,而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没有受到革命威胁时,实际上各种资本家的利益反而可能是对立的。当然,这不意味着否定国家维护资本主义总利益的倾向。 二、各论 第一章 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剥削”现象早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就已经存在,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有其完全不同的基础,从而表现出新的特征:第一,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是基于一种人身依附关系,比如农奴对地主的依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人身依附被自由平等的理念所取代,虽然这种自由平等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就是说,只存在于法律条文之中;第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其目的主要在于生产出产品,以满足统治者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消费需求,但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满足消费已经不再是生产的唯一目的,满足资本的价值增殖才是“不忘初心”。 通过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比较,可以初步回答“什么是资本主义”的问题:资本主义,即一种以实现资本自身的价值增殖为目的经济形态。而资本主义的产生,则是以人与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的分离为总前提,对于这一点,十六十七世纪欧洲的“圈地运动”可以提供佐证。人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后果,就是他不得不靠出卖自身的劳动力来赚取生活资料,并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 第三节讨论了“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作者介绍了“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以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相区分。所谓世界观马克思主义,通俗来说就是“马经”,将马克思零散的论断作为简化的教条来看待生活与世界,并以“经济主义(或经济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作为总指导;这倒是使我想起了当今的政治教科书。张一兵在《回到马克思》里说:“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思路,就不可能完整地获得对马克思哲学内在逻辑进程的科学认识。”这可以为我们提个醒,那就是:一定要重视对《资本论》原著的阅读与思考,而非停留在念经的层次。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的读书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对象 这一章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理解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的别称)的“批判”一词?作者给出的争议是: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还是资本主义的特定历史阶段?这一点还是有意义的,因为有些人(主要是特社)认为赛里斯具有无与伦比的特殊性,已经不是“作古的”“过时的”马克思所能置喙与批判的了。马克思早已为自己作了辩护: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有什么本质特征?雇佣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当今社会还有这些吗?如果有,怎么不是资本主义?至于“资本增殖”的最高理想,更是大行其道,对于这些特社人,在理论上不值一驳。 所以,政治经济学批判所“批判”的,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内在结构,纵使有新的变化,也丝毫不能掩盖《资本论》的价值。 第三章 价值、劳动与货币 这一章的内容才算与《资本论》直接相关。商品价值的二重性,已经算是一种常识,就不再作赘述。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商品的本质在于交换,而非商品本身。使用价值在其有用性。什么是价值?教科书的定义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而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需要解释劳动与价值的内在社会关系。 马克思首先根据商品价值的二重性得出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对于抽象劳动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可以称之为“自然主义”的抽象劳动;另一种是非自然主义的抽象劳动,即各种具体劳动在“交换”过程得到抽象,这种抽象劳动并不能用时间来衡量。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私人具体劳动向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转变的“三重化归”:(1)个人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只有在平均的现有生产条件下耗费的,而且对满足有效需求是“必要”的社会劳动才能形成价值;(3)更进一步,这些形成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也存在质的差别,简言之,劳动力素质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重大影响。 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幽灵般的”价值对象性,这就是说,对于价值的理解,不能从“实体主义”的单个商品的角度来理解,比如:这本书有价值;而是要从社会关系(主要是交换)的角度来理解“价值”,比如:这本书在图书市场上具有价值。 接下来是对货币的论述,书中将马克思对货币的分析总结为三个步骤,按我的理解就是:人们在原始的“物-物”交换中,寻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特殊性在于可以作为人们普遍认同与信赖的交换的中介,这一中介发展到后来就成为了一般等价物,这就是货币的起源。用公式来表示,就是:从W-W到W-G-W。 最后是对商品拜物教与货币拜物教的“秘密”的分析。商品拜物教的秘密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物与物的联系所取代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取决于商品在市场上的交换,不是人统治商品,而是商品统治人。货币拜物教也类似,即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重新下场成为了一种“商品”,并统治着各种社会关系。 第四章 资本、剩余价值与剥削 商品交换公式“W-G-W”本质上仍是一种物物交换,似乎生产商品再卖出去,是为了购买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这并不符合现实,企业的唯一目的是获得利润,那钱从哪赚的呢?这就引出了资本公式:G-W-G’。资本家花钱买入某种商品,经卖出后再获得更多的钱。这其中的奥妙在于这里的商品W,它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能够作为价值源泉的商品。这种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者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生产出了远超所获支付(也就是工资)的价值的商品,卖出去获得价值G’的货币,G’与G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资本运动的唯一目的就是实现预付价值的增殖,这一目的并不受资本家个人意志的左右,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为了实现资本增殖就需要竞争,这种生产竞赛导致了竞争的强制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的傀儡。 在这样一种资本运动的过程中,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也就是工人,在结构意义上形成了一个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相对立。在种结构意义上的阶级分立来说,并不必然会存在一种共同的“阶级意识”。资本家对对工人阶级的统治——剥削,也不必然是意志层面上的,而是结构意义上的。剥削的秘密在于,它混淆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的价值,这一混淆导致了工资的神秘化,似乎工资是对劳动者个人劳动的报酬,但实际上,工资只不过是付给劳动力商品的报酬,用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而已。至于劳动的价值,则为资本家所有。 第五章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生产特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增殖过程(生产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结论,需要更详细地考察“G-W-G’”这一资本公式。作为商品的劳动力W不是凭空生产出产品,而是要借助生产资料,比如各种机器、材料等等。购置生产资料的资本,其价值一般不会改变,而是转移到新生产的商品中,因此马克思将之成为不变资本c。新生产的商品中增加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m,资本中用来支付工资的部分则为可变资本v。 由此,一段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为:c+m+v。其中m/v即为剩余价值率,它反映的是劳动力受剥削的程度。当然,资本家才不关注什么剩余价值率,他们关注的是利润率:m/(c+v)。利润率的决定因素是剩余价值m与可变资本c的大小,因此,增加剩余价值和降低工资是每一个资本家的“神圣天职”。现代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以劳动时间作为主要标准,因此,在假定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延长劳动时间就意味着增加剩余价值。而劳动时间又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等价交换,赚的是工资的价值,而剩余劳动时间就是免费为资本家打工了。马克思把这种通过延长工作日来扩大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的方式称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缩减必要劳动时间来扩大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这种方式被称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是:缩减必要劳动时间往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假设必要劳动时间原本是4小时,现在缩减到了3小时,那剩余劳动时间就由4小时增加到5小时(假设实施8小时工作制),必要劳动时间是赚工资的劳动,3小时就赚到了原本需要花4小时的工资c,那原本的4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产生的剩余价值m也将只需要3小时就能达成,但现在的情况时,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到了5小时,实际上比原有生产效率条件下相比增加了2个小时,这其中新增的大量剩余价值,我们称之为超额利润。 但我们不能忽略不变资本v,因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往往需要购置更先进的机器,这意味着不变资本的支出将会增加,我们将它表示为v’。如果采用新的机器扩大了剩余价值,但是剩余价值的增量低于不变资本的增量,那么资本家实际上会亏本。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往往会通过减少可变资本的支出,也就是降低工资或者减少雇佣劳动力数量的方式来获取利润或者超额利润。因此,是否引进一种机器,实际上取决于它能够节省多少可变资本。 以上的分析是否意味着,可变资本c与剩余价值(率)的同时扩大,或者说,剥削的增强和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是不可能的呢?历史事实已经给了否定的回答,双赢其实是可能的,比如新的技术的出现等。事实上,“剥削”并不是指一种特别恶劣和贫困的境况(绝对贫困),而是一个事实,即工人创造的价值高于他们以工资形式所获的价值(相对贫困)。 资本家扩大剩余价值(率)的神圣职责决定了,雇佣劳动力的数量可能增加(比如操作机器的人不够),但有时也可能减少(比如引进的机器太贵)。在后面一种情况,即减少劳动力数量的情况下,就导致了实业群体的形成,马克思将其称为“产业后备军”。产业后备军的数量一般处于一种波动的状态下,但是趋于增加的情况总是占了上风,这是因为,产业后备军越增加,就业机会就显得越宝贵,谁要想提高待遇,资本家就将教育你:“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在本质上是符合资本增殖的目的的。 第六章 资本的流通 这一章将更深入阐述G-W-G’的资本运动(循环)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个层次是G-W,在这一阶段,资本家将货币资本G置换为商品W,而商品W的具体构成是生产资料Pm与劳动力A,统称为生产资本P。 第二个层次是生产,生产资本P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从而生产出一定数量的新的商品W’,称为商品资本。 第三个层次是交换即W’-G’,资本家将新生产的商品投入市场,通过交换获得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并且比原有货币资本更多,是包含了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 由此,可以将上述资本循环运动扩展为一个新公式: G-W(Pm+A)··P··W’-G’ 资本在它的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这些形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资本类别,而是资本循环中的单个部分。服务业的资本循环具有一定特殊性,即不存在一个商品资本W’,服务产品只能在被生产出来的时候同时被消费,二者是一体的。 资本不只循环一次便宣告结束,这不是资本主义。资本想要实现自身的增殖,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再生产。就社会生产的产品来说,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前者为进行再生产作准备,后者则用于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根据前面所述的产品价值公式,可以将这两类产品的价值分别表述为: 生产资料:c1+v1+m1 消费资料:c2+v2+m2 要实现简单再生产,那么生产资料产品就必须能够替代两类产品所消耗的全部生产资料,用公式表示就是:c1+v1+m1=c1+c2 同理,消费资料产品必须能满足两类产品背后的工人和资本家的需要,公式表示为:c2+v2+m2=v1+m1+v2+m2。 结合两个公式,经简化可得:c2=v1+m1,这就是说:消费资料生产中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必须等于生产资料资料生产中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 第七章 利润、平均利润与“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商品,其价值都可以用c+v+m来表示。其中,剩余价值m是利润的主要来源,而c+v则被马克思成为商品的成本。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后感(四):马克思放弃利润率趋于下降理论了吗———MEGA2Ⅱ出版后引发的新争论

当代经济研究 2014年第8期

谢富胜,汪家腾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

摘要: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简称MEGA2)文本的研究,海因里希宣称马克思不仅已经放弃了利润率下降理论,而且实际上没能建立起完整的危机理论。海因里希的文章在国际上引起了激烈争论。相关争论说明,过分夸大恩格斯对马克思的修改,甚至宣称恩格斯背离了马克思,是不负责任的。马克思并没有放弃利润率趋于下降理论,无论在理论还是经验上,都可以证明马克思的利润率趋于下降理论的正确性。马克思基本已经完成了危机一般理论的建构,结合现实发展一个具体的危机理论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努力。

关键词:MEGA2;利润率;经济危机

利润率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利润率决定并且影响了资本主义积累的条件,利润率不仅可以分析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也可以阐释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1]古典经济学学者已经关注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利润率趋于下降的经验事实。斯密认为,利润率下降是由资本积累引起竞争加剧导致的工资上涨和商品价格下降引起的;[2]李嘉图认为,人口增长和土地边际收益递减引起了工资增加,进而导致了利润率的下降;[3]约翰·穆勒认为,商业风潮、生产改良、低廉必需品与工具的输入以及资本输出这几种因素是阻碍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但他也首次将利润率下降与经济危机(“商业风潮”)联系起来。[4]马克思指出,竞争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而非原因。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是引起利润率平均化从而形成一般利润率的原因,但是竞争不会导致一般利润率的下降。[5]271

在由恩格斯编辑完成的《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指出,“一般利润率日益下降的趋势,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6]237马克思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竞争使得资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价值增殖,促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利润率趋于下降。在长期,利润率的降低将破坏资本积累的基础,并且会使得作为一种历史制度的资本主义制度加速灭亡。在《资本论》第三卷出版后,许多对利润率的研究都是从理论与经验的正确性方面来评价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的。相关争论主要围绕两条线索展开。第一条线索集中在逻辑上,即理论本身是否成立。其一是从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出发,对该理论持否定态度;其二是基于斯拉法生产价格体系的数理模型上的“置盐定理”,即所有降低成本的技术必然使利润率上升。第二条线索则偏重于探究利润率下降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关系。20世纪30 年代大萧条后,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将有机构成上升作为危机理论的出发点;20世纪70年代,曼德尔指出,牵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增长速度长期波动的核心问题是资本积累过程中利润率的长期变化趋势,他的研究开辟了随后大量的经验研究。[ 7 ]

2012 年8 月,经过德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诸多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多年努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即MEGA2 的第Ⅱ部分(《资本论》及其准备著作)已经全部出齐了。MEGA2 II发表的材料激起国际学术界的强烈兴趣,一些学者开始发文阐释新的解读,引起了新一轮的争论。迈克尔·海因里希教授在美刊《每月评论》上撰文,宣称对MEGA2 文本的最新解读得出,马克思不仅“未能证明”利润率下降趋势,而且始终对该论断抱有怀疑。《资本论》第三卷所呈现出来的基于利润率下降的危机理论,只不过是恩格斯裁剪的结果,而马克思本人根本没有完整的危机理论。[8]海因里希的文章立刻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反响,一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很快都参与到了这场讨论当中。例如,迈克尔·罗伯茨发表的批评海因里希的博客,不长时间内便收到来自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80余篇长篇评论。

一、“马克思放弃了利润率下降理论”:海因里希的新论点

海因里希是德国柏林工业与经济学院经济学的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是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和政治经济学学说史,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为《资本论》三卷本撰写的导读,2012年由《每月评论》出版社翻译出版。[10]基于MEGA文本的阅读,他最基本看法是始终将《资本论》当作一部未完成的著作。那么,海因里希又是如何解读马克思的利润率趋于下降理论的呢?

1. 马克思变化的“分析框架”

海因里希一开始就提出,马克思“没有对危机理论做最终表述”,[8]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不仅在表述上不够清晰,而且在理论建构上根本没有完成,因为马克思的“分析框架”始终是飘忽不定的。其主要依据是:

( 1 ) 马克思对危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经济危机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直接威胁。1857~1858 年危机爆发。马克思密切关注形势并做了大量研究,形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然而,这场危机很快便过去了,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出现社会和政治的剧烈震荡。“1857~1858年之后,马克思不再坚持资本主义经济会有一场最终的总崩溃的理论,也不再把危机与革命直接联系起来。”[8]( 2 ) 马克思使用的概念和范畴发生了变化。例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还没有对“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作出区分,而后又强调劳动的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关键”。又如,马克思原本打算将“资本一般”和“竞争中的资本”严格区分开来论述,但1863年以后他不再提及“资本一般”这个概念。( 3 ) 马克思的写作计划发生了变化。在1857~1858年所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序言中,马克思宣布了著名的“六册计划”(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而1861~1863 年,他发现六册计划过于庞杂以至于不可能全部完成,于是宣布将他的研究限制在资本这一册。由此,海因里希主张,过去公认的将《1857 -1858 年经济学手稿》、《1861 -1863 年经济学手稿》和《1863 -1865 年经济学手稿》合称为《资本论》的三个原稿的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这种说法“暗示马克思的研究思路具有连续性,从而掩盖了马克思理论分析框架的转换。”[8]应当以1863年为界,将马克思的一系列手稿视为两部独立著作的原稿:1857 ~1863 年,是6 册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63 ~1883 年,是4 册的《资本论》。[8]

2.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失灵”

对于马克思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海因里希的诠释是:“在长期中,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利润率一定会下降。”[8]基于这样一种绝对化的认识,海因里希开始了他的批评。首先,用经验研究来检验利润率下降趋势是行不通的。他说:“马克思从这个‘规律’推出了一系列假说,而这些假说在理论上既不可能被证明,也不可能被证伪。‘规律’宣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的发展会导致利润率下降。即便过去的利润率下降了,也构不成支持该理论的证据———因为规律旨在描述未来,而从过去的事实得不出任何关于未来的结论;即便过去的利润率上升了,也构不成反驳———因为规律本身不要求利润率永远下降,只要求存在一个下降的‘趋势’,而将来还是可能发生的。”[8]其次,海因里希从利润率公式质疑马克思的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利润率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p = (s/v)/1 +(c/v) (1)

其中,s表示剩余价值,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p表示利润率。显然,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s/v同向变化,与有机构成c/v反向变化。如果假设有机构成不断上升,同时剩余价值不变,那么利润率就自会下降。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本身”。尽管存在一系列“起反作用的因素”,但马克思认为,从长期来看这些反作用因素不足以逆转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海因里希认为,问题不在于“规律本身”是否一定能够压过所有“起反作用的因素”,而在于“规律本身”在逻辑上就不成立。他认为,资本积累一方面导致有机构成提高,另一方面又导致剩余价值率上升,而这可能抵消利润率的下降。他强调,马克思得出的结论是建立在分子不变假设的基础上的,但剩余价值率不是不变的。马克思曾经阐述过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机制:生产力发展表现为以节约劳动为主要特征的技术进步,工资品变得更便宜;在实际工资和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剩余劳动时间延长。因此,技术进步虽然导致有机构成提高( 分母增大),但同时也导致剩余价值率提高(分子增大)。既然“没有证据表明何者变动更快”,我们也就无法确定利润率最终会朝哪个方向变动。海因里希说,马克思始终不能得出最终结论,于是就翻来覆去地断言利润率会下降,而越重复,他自己的怀疑也就越来越“明显”。再次,马克思曾指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导致剩余价值率提高,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有机构成上升造成的利润率下降,但这种补偿是有一定限度的。“两个每天劳动12小时的工人,即使可以只靠空气生活,根本不必为自己劳动,他们所提供的剩余价值的量也不能和24个每天只劳动2小时的工人所提供的剩余价值量相等。因此,就这方面来说,靠提高劳动剥削程度来补偿工人人数的减少,有某些不可逾越的界限;所以,这种补偿能够阻碍利润率下降,但是不能制止它下降。”[6]276海因里希认为这一证明是无效的:“只有当现在雇2个工人所必需的预付资本(c+v)至少和过去雇24个工人所需的预付资本一样多时,马克思的结论才是对的。”[8]他认为在公式p=s/( c+v) 中,马克思只说明分子上的剩余价值s可能下降,但马克思没有考虑到处于分母上的预付资本(c+v) 的贬值。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可变资本的价值v下降,这一下降不一定能为不变资本的价值c的上升所弥补,所以分母不一定会增加;而一旦分母和分子都减小,那么整个式子的变化也就不确定了。简言之,海因里希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变得更加便宜,因此资本家需要投入的预付资本可能缩小,从而利润率可能升高。

3. 危机理论:马克思的还是恩格斯的?

海因里希认为,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只是散布在作品各处的零星火花,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在马克思的手稿中,有关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这部分手稿原本并没有划分章节,也没有小标题;所有的章节划分和小标题的添加,都是恩格斯做的。“恩格斯大幅度地修改了马克思留下的材料,拼凑出一个基于该‘规律’的第三章来。恩格斯对这些材料加以浓缩、删减、订正,并分为四部分。这就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马克思已经有了一个基本完成的危机理论了。”[8]海因里希认为,马克思在许多地方强调过工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个消费不足论者,但至少表明他认为完整的危机理论必须包括对生息资本和信用制度的分析;马克思也并未打算以利润率下降趋势作为基础,构建一个完全不涉及价值实现的危机理论。可是,马克思还没有完成对信用、国家银行等对象的研究就去世了。继承了遗留手稿的恩格斯非但没有沿着马克思的方向走下去,反而按照自己的理解“拼凑”出了一个仅仅基于有机构成提高和利润率下降的危机理论,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误导。所以,过去公认的第三卷中比较“系统”的危机理论,实际上是恩格斯意见的产物。

4. 马克思在1870 年代的研究: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进一步,海因里希提出了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观点:马克思自己就对利润率下降趋势有所怀疑,而且实际上已经承认自己无法完成《资本论》。首先,海因里希声称马克思对利润率下降趋势存有怀疑:“对于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的怀疑,想必使马克思大伤脑筋。”[8]他在文中举出了两个证据:(1)1875年的题为《剩余价值和利润率的数学分析》的手稿中,马克思列举了一些利润率上升的数值例子。他说,马克思本来“试图通过大量的数学计算和多种条件分析,从数学上澄清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之间的关系,证明‘利润率变动’的‘规律’。然而结果表明,利润率的各种变化都可能出现。”[8](2) 马克思在他自用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 上加了一个批注,这个批注后来被恩格斯作为脚注保留在了《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三、四版中:“为了以后备考,这里应当指出:如果扩大只是量上的扩大,那么同一生产部门中,较大的和较小的资本利润都同预付资本的量成比例。如果量的扩大引起了质的变化,那么较大资本的利润就会同时提高。”[11]725其次,海因里希宣称,马克思已经承认无法完成《资本论》的创作———不仅是语言表述,还包括理论构建。他提出的唯一证据是1879年马克思致丹尼尔逊的信,说马克思在这封信中“终于写道,自己无法完成第二卷(包括《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8]海因里希认为,这再一次表明马克思本人没有完整的危机理论,因为马克思本人希望建立的是一个包括了信用、国家、世界市场的危机理论,并且确信只有包括了这些范畴的危机理论才是正确的。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在晚年开始研究信用和美国、俄国的情况,甚至开始自学俄语。马克思之所以在生前没有出版《资本论》第三卷,是因为他自己觉得理论建构尚未完成。海因里希的意思是:如果马克思本人实际上都对这个规律有所怀疑,而且终其一生都不能证明其成立,那么利润率趋于下降以及建立在其上的危机理论的正确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二、是否要“取消马克思”:对海因里希的反驳

海因里希的文章在英语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之间激起了强烈反响。安德鲁·克里曼和阿兰·弗里曼等五位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联合撰文,反驳海因里希。他们指出,海因里希的这篇文章是严重错误的,因为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马克思理论的质疑、否定、补充,而是要凭不确切的证据直接“取消”马克思的理论。[12]1.“稻草人靶子”:海因里希歪曲了马克思的本意克里曼等人指出,海因里希全部批判的前提,即他对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的理解,从一开始便是错误的。海因里希在将马克思的理论解说成利润率“一定”(must) 会下降时,并没有给出直接的引文。然而,马克思的表述完全不同:“所以,这个规律只是作为一种趋势发挥作用;它的作用,只有在一定情况下,并且经过一个长的时期,才会清楚地显示出来。”[6]266比较接近海因里希说法的文字仅有两处。一处是:“我们已经看到,实际上利润率从长远来说会下降。”[6]255可是,这里的“会”(will) 和海因里希所说的“一定”(must) 明显不同。另一处是:“不变资本同可变资本相比的这种逐渐增加,就必然会有这样的结果:在剩余价值率不变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不变的情况下,一般利润率会逐渐下降。”[6]236但这里马克思是在讨论“规律本身”,此处他假定剩余价值率不变,则利润率的下降就是一个数学上的直接结论。可见,马克思的本意是:利润率在长期中会起决定性作用,不排除特定条件下发生下降的可能性。海因里希则对马克思的理论进行了歪曲,他认为马克思想证明的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利润率都一定会下降。他先把马克思的“趋势”偷换成一种对未来的绝对的、必然的“预言”,然后加以批判。海因里希全部错误的根源,实际上都在于这种绝对的、机械的错误理解。克里曼等人文章中的一个类比非常生动地阐释了这一点。他说:“我们来考虑另一个解释现象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它解释的是物体为什么以及如何倾向于相互靠近。但如果海因里希是一位物理学家,他会在《每月物理评论》上发文(前面还要附上编辑的溢美之词) ,说万有引力定律断言,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两个物体一定会相互靠近。他会要求证明这一定律,接着把月亮绕地球运行而没有撞上地球的事实,当作证伪万有引力定律的证据。然后他会得意洋洋地宣布:万有引力定律失效了。”[12]实际上,这不是海因里希第一次使用这种手法。典型的例子便是系统体现他思想的《马克思〈资本论〉三卷本导读》。虽然从书名看,这只是对马克思理论的一个介绍,但海因里希基本上是在批判或者“改造”马克思的理论。他常常自己构造一个“马克思的理论”,指出其“缺陷”,然后代之以自己的理论。问题是,他所批判的“理论”实际上往往根本就不是马克思要表达的意思。这就好像树立一个“稻草人靶子”然后进行戳刺,目的只是使自己的理论显得更加有说服力。究竟该如何正确地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趋势”? 克里曼等人认为,马克思与斯密、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一样,只是试图解释当时被公认为事实的利润率下降。马克思说:“尽管这个规律经过上述说明显得如此简单,但是我们在以后的一篇中将会看到,以往的一切经济学都没有能把它揭示出来。经济学看到了这种现象,并且在各种自相矛盾的尝试中绞尽脑汁地去解释它。由于这个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极其重要,因此可以说,它是一个秘密,亚当·斯密以来的全部政治经济学一直围绕着揭开这个秘密兜圈子,而且亚当·斯密以来的各种学派之间的区别,也就在于为揭开这个秘密进行不同的尝试……它们从来不能解开这个谜。”[6]237~238所以,马克思的意思是: “如果观测到利润率的长期下降,那么根本的原因是有机构成提高。”[12]

2. 需从长期趁势来看剩余价值率提高及其补偿作用

怎样证明长期中有机构成上升一定超过其他因素,从而利润率确实存在下降的趋势呢? 克里曼等人指出,要证明这一点,我们还是要回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积累的基本假设上来。马克思认为,资本是不断追求增殖的价值,因而资本的不断积累就成为一个自发的、原初的动力;同时,技术的进步最主要的特征,便是节约人类的劳动。假定人口、工作日和劳动强度不变,社会在一个周期内提供的活劳动是一定的,但这些活劳动却被日复一日堆积起来的、越来越庞大的不变资本所摊薄,结果必然是利润率的下降。这是因为,活劳动即使全部转化为剩余价值(这代表了生产力高度发达,工资品极为廉价,以至于工资可以忽略不计),总量也是有限的,而资本积累是无限的。因此,马克思就用极限的思想证明了他的观点:在长期中,利润率最终将不可避免地趋向于下降。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在他本人亲自修订、增补过的《资本论》第一卷中,也表达过类似的思想。“从两个工人身上榨不出从24个工人身上同样多的剩余价值。24个工人每人只要在12小时劳动中提供一小时剩余劳动,总共就提供24小时剩余劳动,而两个工人的全部劳动只不过是24小时。可见,利用机器生产剩余价值包含着一个内在的矛盾:在一定量资本所提供的剩余价值的两个因素中,机器要提高一个因素,要提高剩余价值率,就只有减少另一个因素,减少工人人数。”[11]702海因里希对公式(1)的批判,其问题在于:(1)假如海因里希这里谈论的是s和(c+v)的绝对量,那么(c +v) 的减少说明社会的预付资本总量减少。这意味着资本积累出现了“逆转”,而这显然违背了马克思的前提假设。“要证明雇佣劳动的减少永远可以由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所弥补,从而利润率永远可以上升,海因里希假定而且必须假定资本没有积累(dis-accumulation) 。”[12]( 2) 假如海因里希谈论的s/( c+v) 只是一个比值,即使不变资本(注:原文如此,应为可变资本)的价值趋近于0,从而全部劳动都转化为剩余价值,那么利润率p=s/c也会因为技术进步而下降。根据马克思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发展表现为采用了节约劳动的技术,等量劳动使用的资本量不断上升,也就是剩余价值和预付资本的比值s/c下降。

3. 马克思已完成了他的危机理论

海因里希说马克思在致丹尼尔逊的信中承认自己无法完成《资本论》。但事实上马克思说了些什么呢? “在英国目前的工业危机还没有达到顶峰之前,我决不出版第二卷。这一次的现象是十分特殊的,在很多方面都和以往的现象不同,完全撇开其他各种正在变化着的情况不谈,这是很容易用下列事实来解释的:在英国的危机发生以前,在美国、南美洲、德国和奥地利等地就出现这样严重的、几乎持续五年之久的危机,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因此,必须注视事件的目前进程,直到它们完全成熟,然后才能把它们‘消费’到‘生产上’,我的意思是‘理论上’”[13]345显然,这封信只说明马克思希望等待最新的材料来检验和丰富《资本论》,这恰恰反映了马克思作为一名科学家的严谨态度,而不能用来说明马克思“承认自己无法完成第二卷”。[12]克里曼等列举大量事实表明,马克思确信《资本论》在理论建构上已经完成了。早在1865年7月31日,马克思就致信恩格斯说:“再写三章就可以结束理论部分(前三册)。然后还得写第四册,即历史文献部分;对我来说这是最容易的一部分,因为所有的问题都在前三册中解决了,最后这一册大半是以历史的形式重述一遍。但是我不能下决心在一个完整的东西还没有摆在我面前时,就送出任何一部分。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14]135可见,马克思认为理论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1866 年2 月13 日,马克思致信恩格斯说:“手稿虽已完成,但它现在的篇幅十分庞大,除我以外,任何人甚至连你在内都不能编纂出版。我正好于1月1日开始誊写和润色,工作进展得非常迅速,因为经过这么长的产痛以后,我自然乐于舐净这孩子。”[14]181马克思认为包含理论内容的手稿已经完成,所需要的仅仅是整理和“润色”,使之更加易读。1867年4月30日,马克思致信迈耶尔说:“我希望全部著作能够在明年这个时候出版。第二卷是理论部分的续篇和结尾,第三卷是十七世纪中叶以来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史。”[14]543也就是说,马克思在此时认为《资本论》的第二卷即将臻于可以付梓的境地。假如马克思对自己的理论有所怀疑,甚至根本没有完成危机理论的构建的话,以马克思一贯的态度,是不可能说出这番话的。1877年11月3日,马克思致信肖特说:“实际上,我开始写《资本论》的顺序同读者将要看到的顺序恰恰是相反的(即从第三部分———历史部分开始写),只不过是我最后着手写的第一卷当即做好了付印的准备,而其他两卷仍然处于一切研究工作最初阶段所具有的那种初稿形式。”[13]385这里,马克思说他是先大体完成了第三卷和第二卷,再回过头去写第一卷的。尽管第三卷的完成只是理论意义上的,而形式上仍停留在“初稿”的阶段。

4. 马克思并未放弃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

海因里希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列举的一些利润率上升的情况,说明马克思无法证明自己的理论而感到困惑。克里曼等人指出,这种看法还是建立在错误的理解基础上的:如果马克思真的是想证明利润率在任何情况下都必然下降,那么每次马克思举出利润率上升的例子,自然就成了马克思“怀疑”和“不能证明”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证据了。[12]事实上,如果阅读一下《资本论》第三卷第三篇,那么我们马上就会明白,这正是马克思进行研究的思路:首先假定大部分变量不变,再逐个放开。因此,马克思举出的数学例子只是他自然的研究过程而已,并不是什么“大伤脑筋”的表现。就马克思在自用本旁边批注中的“提高”,应该如何理解,克里曼等人指出,这里的“提高”更可能只是单纯的笔误。因为联系这个脚注的上下文,不难看出,马克思在此处要阐述的是“规律本身”,也就是如果暂不考虑剩余价值率变化,有机构成上升会导致利润率下降这样一个自然结果。而“提高”完全是与上下文意思相反的。如果马克思本来要批注“提高”,那就好比伽利略轻描淡写地在自己的著作上写了一句“待考:地球是静止的”一样,令人匪夷所思———因为这是足以颠覆其整个体系的问题。[12]

三、如何认识这场争论

我们可以看出,海因里希的所谓批判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别新颖的见解(他甚至完全避开了关于置盐定理的争论),不过是在重复着杜冈—巴拉诺夫等人早在19世纪末就提出过的诘难而已。在大部分研究者不熟悉德语且尚未对MEGA2 进行仔细研究的情况下,作为为数不多的熟悉MEGA2 原始文稿同时又能以英语写作的专家,海因里希的观点似乎具有某种特殊的可信度。一时间,问题似乎已经不在于趋于利润率下降理论是否正确,而在于马克思到底是否打算坚持这个理论本身。克里曼等人已经针对其每一个论点做了精辟反驳。下面,我们结合MEGA2II版本编辑和马克思手稿的相关论述,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1. 恩格斯“背叛”了马克思吗?

自恩格斯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卷以来,怀疑他曲解了马克思的意思,使马克思的作品变得平庸了的观点就始终存在。马克思遗留下来多份手稿的不完整性和其思想一直处于发展过程的不连贯性,给恩格斯的编辑工作带来远比我们今天所能想象的困难要大。为了提供一本可读的书,恩格斯给马克思原始手稿安排了相对系统完整的结构,在内容上做了大范围的重新调整,改变了部分概念和观念,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15]例如,基于 MEGA2II 文本的比对研究表明,就《资本论》第三卷第三篇来说,恩格斯将马克思原始手稿中的第三章改为他编辑的书中的第三篇,将200多页的实例浓缩为20多页,划分三章并给所有强调的内容增加了标题,在第十三章增加了补充说明预付资本的利润率和成本价格利润率,第十五章将马克思的“结束”(Klappen) ( “这个过程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结束”,.. .“Dieser Proce? würde bald die capitalistische Production zum Klappen bringen, ”) 替换成“崩溃”(Zusammenbruch) “这个过程很快就会使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崩溃”并将这句话移到该段的结尾。[16]正如克劳斯·穆勒在比照MEGA2II的4.3分卷后指出的,“恩格斯对马克思拟就的草稿进行谨慎而连贯的编辑……恩格斯采用了马克思原文的结构和所有核心内容,……使整体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样式,……所拟的标题精确地符合马克思原文的内容”。[16]如果我们比照马克思的其他手稿,我们会发现,恩格斯的改动是符合马克思的本意的。“表现为利润的剩余价值同预先存在的资本之比的减少。……这些矛盾会导致爆发,灾变,危机,这时,劳动暂时中断,很大一部分资本被消灭,这样就以暴力方式使资本回复到它能够继续发挥职能的水平。当然,这些矛盾会导致爆发,危机,……这些定期发生的灾难会导致灾难以更大的规模重复发生,而最终将导致用暴力推翻资本。”[5]269恩格斯上述改动的那句话有一个限定句,“如果没有相反的趋势总是在向心力之旁又起离心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说资本主义的消亡会因为利润率的下降而自动来临。因此,海因里希指责恩格斯强调了资本主义自动走向危机的观点更是站不住脚的。他也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恩格斯严重地改动了或者违背了马克思的思想;而且他自己也承认,19世纪的编辑享有的自由要高于当代。事实上,对于散乱的马克思手稿,这些“浓缩、删减、订正”的工作恰恰是一名合格的编辑应该做的工作。“在恩格斯的版本中没有任何一句关于危机的陈述是马克思的草稿里没有包含的。”[16]恩格斯所能做的只是将马克思已经存在的危机理论加以整理,使之更加清晰易读。过分夸大恩格斯对马克思的修改,渲染两人的分歧,甚至宣称恩格斯背离了马克思,都是不负责任的。

2. 马克思放弃了利润率趋向下降的理论了吗?

马克思在1857~1858 年手稿中认为利润率的下降是“从每一个方面来说都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要的规律”。[5]267他在1861 ~1863 年手稿中进一步指出,“利润率在资本主义生产进程中有下降趋势。”[17]293克劳斯·穆勒指出,“即使在现在发表和更晚写的文稿中,也没有一点线索表明,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还摇摆不定。”[18]实际上马克思所分析的利润率下降是指预付资本的利润率下降,本意是指,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主义生产会遇到它自身的限制,这种限制本身只能通过其进一步创新来克服。“引起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同一些原因,又会产生反作用,阻碍、延缓并且部分地抵消这种下降。这些原因不会取消这个规律,但是会减弱它的作用。……它的作用,只有在一定情况下,并且经过一个长的时期,才会清楚地显示出来。”[6]266从理论上看,即使存在一系列使利润率上升的因素,马克思也丝毫没有怀疑这一规律。在1861~1863年手稿中,马克思放弃了剩余价值率不变的假定,指出“利润率下降———虽然剩余价值率这时保持不变或提高———是因为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减少了。因此,利润率下降不是因为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而是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9]498在大纲中,他给出一个精妙的证明,“如果工作日中原来代表必要劳动的部分是0.001,生产力提高为1000倍,那么资本的价值[剩余价值]就不是增加到1000倍,而是还增加不到0.001工作日;资本的价值增加了0.001~0.000001,即0.000999 工作日。”[20]从经验研究来看,也证明了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的正确性。按照海因里希的观点,一切自然科学的规律都无法证明———因为即便第一万次重复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相符,还是不能保证第一万零一次实验的结果不违背理论。马克思说的是在长期中有机构成的上升必将压倒其他因素,从而利润率一定会呈现下降的趋势。如果长期中观察到了利润率的下降,那么马克思的理论就得到了证明。巴苏等研究了美国1869~1992年的利润率变动,认为长期内利润率呈现随机游走的“长波”变动,一旦控制了“反作用因素”的影响,则利润率确实存在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的趋势。[21]李民骐等研究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自从19世纪中期开始的利润率及资本积累率的变化,从已经经历过的四个长波来看,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22]考克肖特等人研究了英国不同产业的利润率,发现尽管高有机构成的部门的剩余价值率也明显更高,但利润率和有机构成仍然显著负相关。[23]这表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不足以抵消有机构成提高引起的利润率下降趋势。

3. 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危机理论

与克里曼等人的观点不同的是,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是马克思从不同角度涉及危机的片段性论述,他确实没有提出一个逻辑一致的危机理论。马克思的对危机的论述,其目的是指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但是,正如马克思本人所指出的,“现实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引出”。[19]585在论述危机的相关分析中,马克思为什么主要着眼于资本主义生产呢? 马克思本人指出了这样做的缘由:“这就是危机的两种形式上的可能性。……在没有信用的情况下,在没有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危机。但是,在没有第一种可能性的情况下,即在没有买和卖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却不可能出现第二种可能性。”[19]587“因此,如果说危机的发生是由于买和卖的彼此分离,那末,一旦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危机就会发展为货币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出现了危机的第一种形式,危机的这第二种形式就自然而然地要出现。因此,在研究为什么危机的一般可能性会变为现实性时,在研究危机的条件时,过分注意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发展中产生的危机的形式,是完全多余的。”[19]587~588利润率的波动是资本积累的内在限制的松紧程度的表现,而利润率的下降是资本主义所内在的多重社会经济矛盾加剧的集中体现。与利润率下降相联系的矛盾成为了马克思论述的中心。随着利润率趋于下降,伴随着的直接剥削的条件与实现之间的矛盾、在对抗性的分配关系的基础上社会生产力与社会消费力之间的矛盾、价值增殖目标与实现增殖手段之间的矛盾、资本过剩和人口过剩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发展和与受到限制的资本积累之间的矛盾,共同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因此,马克思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危机理论的建构。

参考文献

[1]G. Dumenil and D. Levy. The Economics of the Profit Rate[M]. Aldershot: Edward Elgar,1993: 4 -12.

[2]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79.

[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03.

[4]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69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霍华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30 -150,317 -322.

[8]M. Heinrich. Crisis Theory,the Law of the Tendency of the Profit Rate to Fall,and Marx's Studies in the 1870s[J]. Monthly Review,2013,(4) .

[9]Michael Roberts. Michael Heinrich,Marx’s law and Crisis Theory[EB/OL]. http: / /thenextrecession. wordpress. com/2013/05/ 19/michael -heinrich -marxs -law -and -crisis -theory/

[10]M. Heinric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ree Volumes of Karl Marx’s Capital[M].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2012.

[11]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2]A. Kilmanet et al. The Unmaking of Marx’s Capital: Heinrich’s Attempt to Eliminate Marx’s Crisis Theory[J]. MPRA Paper 48535,University Library of Munich,Germany,revised 22,2013,(7) .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B. Riccardo,F. Roberto. Re -reading Marx New Perspectives after the Critical Edition[M]. Palgrave Macmillman,2009:43.

[16]Klaus Müller. Das Gesetz des tendenziellen Falls der allgemeinen Profitrate –Engels versus Marx? [J]. Zeitschrift für marxistische Erneuerung,2011,87( 11) .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93.

[18]克劳斯·穆勒.“反恩格斯主义”、利润率下降和马克思的1867—1868年经济学手稿[Z].即将发表.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04-305.

[21]Basu D et al. Is There a Tendency for the Rate of Profit to Fall? Econometric Evidence for the U. S. Economy,1948 -2007[J].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2013,45( 1) .

[22]李民骐,朱安东,世界利润率长波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J]. 海派经济学,2006,(16).

[23]Paul Cockshott,Allin F. Cottrell. Does Marx Need to Transform? In Bellofiore ed. Marxian Economics: A Reappraisal[M].New York: Macmillan and St. Martin’s,1998,2:70 -85.

推荐阅读
  •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些情感,它们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守候的故事,名为

    10-18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4Perhaps Love愿我们心中充满爱作者:John DenverPerhaps love is like a resting place也许爱就像一片栖息地A shelter from the storm来自风暴里的避风港It exists to giv

    07-05

  • 美文欣赏:在时光的罅隙里

    美文欣赏:在时光的罅隙里

    作者 东方春晓​ 无论快乐或不开心的日子,时间都如流沙,在指缝间“哗啦”流失。当暮春的秀手,叩开夏日的门楣,亦将逝去的五月,演绎相逢或告别的剧情,浅浅喜,淡淡愁。

    07-03

  • 缘分的秘密 !(美文)

    缘分的秘密 !(美文)

    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所谓福分,就是能和有缘人共享人生悲欢。缘分浅的人,有幸相识却又擦肩而过,缘分深的人,相见恨晚从此不离不弃。有的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

    07-03

  • 精选每日晨读,美文100篇‼️
  • 情感美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

    情感美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

    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奇妙的缘分。我们或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与某个人擦肩而过,然后彼此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但有时候,这些相遇却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

    05-16

  • 美文,日子,盛开在五月

    美文,日子,盛开在五月

    靡靡之香,穿过弄堂,绕过亭长,在城中漫溢......车窗,划过玲珑紫粉,偶有留白,丰富了五月的层次。是丁香,结成花海,分列长街,随风涟漪。浅夏,登场。取之不尽的暖意。

    05-15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