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答问 杨小楼评传》是一本由周明泰著作,文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22-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枕流答问 杨小楼评传》读后感(一):京剧有多火,大概只有问当年的文人才知道
《枕流答问 杨小楼评传》是我国著名的戏曲研究家周明泰的作品,实际上是两部作品的合集,即《枕流答问》和《杨小楼评传》。
《枕流答问》是一部问答体的著作,采用了一问一答的方式,记述了一些关于京剧的见解。而之所以会有这些答问,是因为朋友们都知道周先生酷爱戏曲,闲谈间时常会有涉及,于是周明泰先生将朋友的问题收集保留,集结成册,而现在也成为了大家研究京剧的重要著作。
《杨小楼评传》则是以时间为序细述杨小楼生平,从拜师学艺到名满天下,杨小楼人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都有提及。
杨小楼先生是杨月楼先生的儿子,同时也是杨派武生的创始人,当然,人们更津津乐道的就是杨小楼与梅兰芳一起排演的《霸王别姬》。
相信很多人对于以前京剧有多火可能没什么印象,大抵觉得就和现在的影视明星差不多。其实,如果有了解民国的历史的话,京剧火爆的程度更甚。
比如之前我和大家介绍过吴晗的《历史的镜子》,里面关于不少三国人物的介绍,就是从听戏开始的。
而吴晗甚至也参与了关于新戏的点评。他说,历史的归历史,艺术的归艺术,虽然对一些人物的看法已经改变了——比如曹操——但我们没必要去改旧戏,不如排新戏。
而在《杨小楼评传》的序言里,周明泰就说到了,他们俩的缘分,就是从周明泰先生在报纸上撰文撑杨小楼开始的。如果换到现在的语境就有点像粉丝登报为偶像打call了。
不过,这种打call,又绝对不是“哥哥已经很努力了”这么的浅显,而是分析了为什么要这么演,这样演好在哪。同样的,在杨小楼和梅兰芳的《霸王别姬》里,项羽这个角色原以架子花脸行当应工, 但杨小楼以武生应行。
而这个戏里武打场面挺多,特别是九里山大战一场, 打的套子也多, 有藤牌手打开等, 项羽的武打更是吃重, 以至首场演出演完九里山一场, 杨小楼感到非常疲乏, 很想就演到这里打住, 无奈报纸已登出演全场, 所以只能撑着演完。在演垓下之歌那一节, 项羽念那首诗: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首场演出时是坐在桌子里边念的, 好像使不上劲。后来杨小楼想法增加身段, 设计泼酒扔杯后离座加用身段, 使表演更加生动。
可以说,周先生用文字还原了一段历史,尤为可惜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杨小楼先生的影像资料所剩无几,也只能用文字来纪念了。
《枕流答问 杨小楼评传》读后感(二):从民国京剧历史看时代文化魅力
说起戏曲题材的文艺作品,最有代表性的电影《霸王别姬》一定算得上是一个,它演绎的是人的悲欢,京剧在其中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时间拉进到近些年,2013年的音乐电影《百鸟朝凤》没有什么专属的剧种,仅仅以唢呐这一种乐器为切入点,表现的是老一代手艺人的悲喜;2019年的《白蛇传·情》是一部粤剧电影,豆瓣获评8.0,上映期间说是口碑爆棚也不为过。
对于不熟悉戏曲题材的大众来说,电影是一个很有效的切入点,但归根到底,真正能够解读戏曲和戏曲大家的,除了作品本身还是书籍更为有力。
《枕流问答杨小楼评传》就是这样一本专门讲述戏曲、讲述戏曲大家的小书。
《枕流问答杨小楼评传》从名字就很容易看出,是两部作品的合集。它们的作者周明泰是著名的戏曲研究家,他熟悉梨园掌故,也和很多著名京剧演员有交往,并且收藏过很多珍贵的戏曲史料和唱片。由这样的一个人来解答京剧方面的问题无疑是最合适不过的。
《枕流问答》就是这种解答。全书都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现,周明泰先生在僦居香港期间受到大量关于京剧方面的拜访和提问,他把这些问答记录下来,结集出版,形成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枕流问答》一书。
如果想要看到什么关于京剧历史系统的记录和整理,这本书里显然并没有这一类的内容。一问一答,答案是什么、是怎样的展现,主要都是要服务于问题本身。而书中所提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京剧的各类知识点,更是提及了前人所著的《梨园佳话》、《旧剧丛谭》、《国剧漫谈》等作品。
对于问题中出现的对旧有经典作品的质疑,周明泰先生的观点是“与其俟后来人考订,不如现在加以辨明”。不但会指出这些作品中细节上的错误,最后一问里他对自己旧有作品里的错误也进行了订正。
问题也涉及了一些具体的作品和名家轶事,周明泰先生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信息,对需要解答的部分详细说明,对需要更正的细节一丝不苟。
《杨小楼评传》则完全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作品了。
杨小楼是京剧武生泰斗、一代宗师,作者周明泰先生本人与他有些交往,对其为人也极其欣赏。这本书从杨小楼的家事写起,逐渐进入正题,将杨小楼一生中重要的经历、际遇、作品、人际关系、主要作品等等娓娓道来。
除了杨小楼的作品,评传中对他的人品也极为推崇。在杨小楼的一生中,他提携过的演员很多,与他合作的演员里也有很多从来没有变更过的。以为杨小楼盛名在外,与他有过合作的名家也很多,而从与他有过关联的这些人中,我们也能窥见一些民国京剧界的发展和变化。
《枕流问答杨小楼评传》介绍的是民国京剧历史,是京剧名家杨小楼的经历,但从这些讲述中,我们看到的有不仅仅如此。透过京剧历史本身,我们能够看到的是那个时代京剧的兴盛和社会文化的繁华。
《枕流答问 杨小楼评传》读后感(三):戏曲艺术的魅力所在,确实值得细细去揣摩
《枕流答问/杨小楼评传》是我国著名戏曲研究家周明泰的两部作品的合集,也即《枕流答问》和《杨小楼评传》。前者,是一部问答体的京剧史著作。作者由于身份背景的原因,对京剧有着长足了解,与京剧诸多名家都有交集,所以对于京剧旧闻非常熟悉,也因此成就了《枕流答问》这篇作品。后者,不仅是关于京剧武生杨小楼的传记作品,而且其中也涉及到当时京剧舞台的演出情况以及一些社会生活,所以同时具备比较大的参考价值。
作为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京剧的历史很多都已经成为文学常识。譬如,京剧,被誉为中国国粹,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同时在南方比如上海也很有影响。京剧的形成源于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四大徽班进京,与汉调合流,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于清末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京剧以二黄、西皮为主要声腔。2010年,京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历史上的名人非常多,比如程和庚、谭鑫培等,晚清民间画师沈蓉圃曾经绘制过《同光名伶十三绝》,挑选了清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也即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刘赶三、杨鸣玉等,用工笔重彩把他们扮演的剧中人物描绘出来。“十三绝”之一的杨月楼,即是《枕流答问/杨小楼评传》这本书中杨小楼的父亲。可见,由此入门,对京剧可以有一个细致入微的观察窗口。而从杨小楼的成长史可以看出,任何一个京剧名家之所以成为名家,都经历了一个艰难卓绝的学习、成长过程——天赋不是没有,但不是非常必要的因素;有家学传统,只是成为名家的有利因素,却非必然而然。其实,不仅京剧是这样,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名家,都有大致相同的过程——假如有兴趣,不妨看一下金庸小说中的诸多武学奇才,多半其实都在印证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的道理。
不过话也说回来,京剧虽然格外有名,被外国友人视为中国的符号;但即使是在戏曲艺术里,其他剧种也各有魅力,譬如评剧、秦腔、豫剧、越剧、黄梅戏,以及如山西“四大梆子”这样的一些小范围内流行的剧种,其实都是各有魅力、各有拥趸的。
《枕流答问/杨小楼评传》这本书,对于了解京剧的一些基本知识、流派等都有益处。而且正如书的“出版前言”中所说,作者周明泰对于自己作品中的一些错误,也常常会作剖析和纠正,做学问的态度非常端正,非常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在读《枕流答问/杨小楼评传》这本书的过程中 ,不妨仔细揣摩一番,或许就会有学习、了解京剧一些知识之外的别样收获。
《枕流答问 杨小楼评传》读后感(四):《枕流答问 杨小楼评传》:京剧表演艺术家演绎经典背后的故事
记得几年前去天津五大道游览时,走过一幢一幢故居,在每一处宅落前仔细阅读门牌介绍,想象着旧时宅邸的模样。我看到,这其中的一座旧宅是属于周明泰的,当时,我对周明泰先生知之甚少,于是特意做了一番查阅。
周明泰先生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戏曲研究家,也是著名的戏曲史料搜集整理者。1949年,周明泰先生将珍藏多年的戏曲图籍及其文献资料寄存于上海合众图书馆,后捐献给上海市人民政府;1957年,周明泰先生将收集的百代、胜利、高亭等公司制作的京剧唱片全部捐献,现由中国京剧院收藏。
这本《枕流答问 杨小楼评传》就是周明泰先生的著作。周明泰先生在序言中讲到,之所以会有这些答问,是因为朋友们都知道周先生酷爱戏曲,闲谈间时常会有涉及,于是周明泰先生将朋友的问题收集保留,集结成册——凡此问答之词,其留有底稿者,日久成帙。
枕流答问,有一问是讲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梨园佳话》是否有误,周明泰先生就此问题详列了二十五条错谬,并一一辩明。阅读这一段时,生出许多感动,它让我体会到了周明泰先生严谨认真的态度,同时也感受到周明泰先生对梨园掌故的熟悉程度。
后半部分杨小楼评传,从杨小楼的父亲、文武老生杨月楼讲起。
杨月楼、杨小楼父子同为京剧名家,杨小楼更是与旦行梅兰芳、生行余叔岩并称为“三大贤”。
杨小楼是京剧武生,杨派艺术创始人,享有“武生宗师”盛名数十年。光绪三十二年,初进昇平署充当外学教习的杨小楼,就很得慈禧太后欣赏,夸赞道:“这个小杨猴子真不错”——因杨小楼的父亲杨月楼善唱猴戏,灵活如猴,外号“杨猴子”,故称杨小楼为小杨猴子。
书中以时间为序细述杨小楼生平,从拜师学艺到名满天下,杨小楼人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都有提及。周明泰先生的讲述,穿插有许多台前幕后见闻,非常有趣。比如杨小楼反串《法门寺》的老生赵廉,就因为一桩可笑的公案。不过,虽为反串,唱词不多,杨小楼依然是十分认真地对待,时而惊惶,时而严肃,不曾有丝毫轻慢。
其实,跟随杨小楼生平,能够一窥晚清民国京剧的发展脉络。周明泰先生以文字再现了京剧盛况,京剧剧目的发展以及表演艺术家们演绎经典背后的故事。
书中讲,杨小楼曾与著名京剧艺术家、“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有过短暂的合作。
民国十一年,杨小楼与梅兰芳将之前的前后本《楚汉争》删繁就简,初次合演了《霸王别姬》。当日,只见饰演霸王的杨小楼站起来走到台中间,带使身段念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要知道,这四句诗原先都是坐着念,正是杨小楼改动,令整部剧目大放异彩,成为难以复制的经典之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