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集校注》是一本由【三國】曹植 / 趙幼文著作,中華書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8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曹植集校注》精选点评:
●曹子建是天才,是一个无法用笔墨形容的天才。绣虎之才,却抱憾终生。毫不夸张,曹植是承接诗经之风重要的诗人,其诗汲取诗经、楚辞的力量,独成“风骨”一家,他父亲的作品和他比,只是强权者的“傲慢”而已。曹植,是一个让人爱上古诗词的诗人。
●《释愁文》,“思想感情迁化的标志”
●我喜欢的曹植从来都是锋芒毕露的男人。他的自负、他的锐气、他的傲慢、他的随性那么清晰的刻印在他的骨血中。我喜欢他在「与杨德祖书」中强烈的情感与抱负,我喜欢那样坚硬不懂收敛的曹植。那样的曹植不会委屈求全的写下「责躬」「应诏」,任命运侵蚀掉所有的锋芒,不会卓尔不群踌躇满志却糟蹋掉自己所有的骄傲。同袍阋墙、为臣独难,那样的曹植终究还是埋葬在邺城的高台盛誉中,而陈王也在佛老的景慕中、在离乱落寞下结束了自己黯然的半生。留下满纸盛藻,不过皆为凄楚之言罢了。
●
●岁杪竟成一病,辗转恍惚之间,满心都是子建。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曾经曾经也是可以很开心的呢。
●赵门一家三代,代代有重要的书,川中一绝。
●建安七子和三曹代表了建安时期的文学最高水平,曹植诗赋文各种体裁都精通。《释愁文》里对愁的描写很细腻,让人同感。“愁之为物,推惚惟恍。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或群或党。去来无方,乱我精爽。其来也难进,其去也易追。”
●不是研究人员,发现读过余冠英《三曹诗选》和几篇有名的就差不多不需要看这本书了,剩下的作品多为残篇或者应用文,叫人提不起兴趣。依愚见,在曹植的作品里看不到什么“超越”的或者叫人激动的东西,所以虽然是名作家,但我不太喜欢。
●10月份为拿到这本书在阴雨天转了好几次车。不知道为什么,与子建十分有缘。
《曹植集校注》读后感(一):【转】应超:论赵幼文《曹植集校注》的笺注特色——兼谈与黄节《曹子建诗注》的比较
【摘要】曹植是建安风骨的杰出代表,钟嵘称其为“建安之杰”,其作品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今,都是被人追慕的文学范式。可是由于年代久远,曹植的作品散佚不少,故对曹植作品进行整理与校注的难度也相应加大。赵幼文在选录前贤的研究成果上附着己意,按时间顺序校注了曹植全集。他在黄节《曹子建诗注》注诗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与完善了曹植诗歌的注本,校勘精细,考证详实,使《曹植集校注》笺注特色分明,成为目前研究曹植作品颇为全面的一个注本。
黄节《曹子建诗注》
《曹植集校注》读后感(二):【转】木斋|采遗芙蓉:曹植诗文中的爱情意象——兼论建安十六年对曹植的意义
【作者简介】王洪(Hong WANG),笔名木斋, 1951年生于北京, 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员,宋代文学研究学会会员,曾任中国新闻学院教授, 中外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苏东坡研究》 、《唐宋词流变》 、《宋诗流变》、《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 、《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等。
《曹植集校注》读后感(三):【转】孙明君:走向儒道互补──对曹植人格建构的动态考察
【作者简介】孙明君(1962-),甘肃静宁人。199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首届文学博士后。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汉末士风与建安诗风》、《三曹与中国诗史》、《汉魏文学与政治》、《两晋士族文学研究》、《流霞回风——中国古典诗歌散论》等。
《曹植集校注》读后感(四):【转】刘明:《曹植集校注》收《七步诗》辨说
曹植诗文的整理本,今以赵幼文《曹植集校注》 (以下简称“《校注》”) 最为通行。《校注》收入《七步诗》,注云:“案此故实已见于六朝文中,如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有句云‘陈思见称于七步’,似不能以本集不载,即云出于附会而删之,应存疑。”其意是不宜因曹植本集不载此诗而不录,不妨以“存疑”的态度收在集子里。道理是不错,问题在于既然“本集不载”,便有必要对《七步诗》入集情况作一番认真的梳理。理由是传世曹植集的早期版本,宋本《曹子建文集》 (清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和明活字本均未载《七步诗》,这为考察《七步诗》的真伪提供了直接的实物版本依据。再者,唐李善注《文选》亦引及本集,也提供了唐本曹植集是否载有此诗的文献佐证。《七步诗》是否需要辑入本集,要重视存在的“本集不载”现象。 黄永年先生在九十年代初撰写考证《七步诗》的文章 (《曹子建集二题》,载《陕西师大学报》1992年第1期) ,指出清卓尔堪编《合刻曹陶谢三家诗》最早否定《七步诗》为曹植作,称誉为:“有见解,有断制。”兹检清康熙刻本卓编《三家诗》 (国家图书馆藏本,编目书号13548) ,其中《曹集》卷一载此诗,云: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题下有小注称:“本集不载。” 诗末有校语称:“萁向一作萁在,釜下一作釜中。”评云: “七步者,言子建尝七步而能诗成,犹八叉手之谓,魏文岂有诗不成而行大法之理?此诗亦尝时以煮豆起兴者,非对其暴戾之兄而敢作此语。《世说新语》亦齐谐之余,小说之祖,因此诗‘同根’‘相煎’,似对其兄语,以七步附会之耳。煮豆然豆萁,亦非子建口气。” 算是将此问题说得比较清楚了,《校注》不应忽视。其实卓氏也并非首发此论者,明人冯惟讷编《古诗纪》 (据明嘉靖三十八年冯惟讷自刻本) 之《魏诗纪》卷四所载此诗,诗题下已注称“本集不载”。恐怕卓氏依据的正是《古诗纪》,只是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考虑到宋本毕竟不易于经见,故冯惟讷、卓尔堪所称之“本集”应该指的就是明活字本。按明正德五年 (1510) 田澜序 (载明舒贞刻本《陈思王集》) 称:“往岁过长洲,得徐氏《子建集》百部,行且卖之无余矣……盖彼活字板初有数,而今不可得也。”徐氏《子建集》即此明活字本,推断曾印卖较盛,是明人读曹植集的重要版本。 宋本不载《七步诗》,说明宋人还没有将它视为曹植的作品而入集。但宋本曹植集毕竟是北宋初的重编本,而非六朝旧集,甚至可靠性还比不上唐代流传的曹植集。按《旧唐书·经籍志》著录曹植集有三十卷本和二十卷本两种版本,其中三十卷本即《隋志》著录本。笔者在《曹植集研究三题》 (载《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中,已考证今宋十卷本祖出唐二十卷本,而李善注《文选》所引的曹植集属三十卷本,而且还属曹植自编全集本系统。那么唐本曹植集中是否收《七步诗》呢?有理由相信,祖出唐二十卷本的今宋本不收《七步诗》,同样也符合唐二十卷本。至于三十卷本,李善凡引此本中的曹植诗文皆径引篇题 (引曹植集中之注则称“《集》曰”云云) ,不再赘称《集》。而注《文选》卷六十《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陈思见称于七步”句,却引《世说》云: “魏文帝令陈思王七步成诗,诗曰:萁在灶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表明李善依据的曹植自编集中没有《七步诗》,只能引最早载该诗的《世说新语》作注。同样,《初学记》 (据明嘉靖十年锡山安国桂坡馆刻本) 卷十“中宫部”引刘义庆《世说》云:“魏文帝令东阿王七步成诗,不成将行大法,遂作诗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文帝大有惭色。”又敦煌P.2524《语对》残卷云:“陈思王曹植字子建,魏文忌之……帝命令七步成诗,若不成,将诛王,应声曰: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并何乃急。帝善之。”虽未标注出处,但引自《世说》似无疑问。印证唐初人看到的《七步诗》都是出自《世说新语》,而非曹植集。按《世说新语·文学》 (据明嘉靖十四年袁氏嘉趣堂刻本) 载曹植作《七步诗》,云: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 (疑脱‘豉’字) 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上述唐人所引三例均由六句体易为四句体。 唐宋时的曹植集都没有收录《七步诗》,出现在集子里最早是明正德五年 (1510) 舒贞刻本。舒贞本有正德五年田澜序称“《七步诗》散见诸书”,遂辑入本集,收在卷九末题“《七步诗》附”。“附”字可以看出态度还是很老实的,表明这首诗本不在集,而是据它书附入其中。但舒贞本之后的明嘉靖二十年 (1541) 胡缵宗刻本、嘉靖二十一年 (1542) 郭云鹏刻本和万历三十一年 (1603) 郑士豪刻本,均将“附”字删掉,堂而皇之地作为曹植本人的作品。是明人将《七步诗》落实为曹植的作品,而曹植集通行本的面貌恰好又是明人建构的,遂造成《七步诗》真伪问题的分歧。故雍国泰先生称:“在目前流传的《曹集》中,即使载有《七步诗》的本子,也不能断然加以肯定。” (《七步诗与曹植》,载《四川师院学报》1991年第2期) 甚为通达!该文比黄文发表早一年,九十年代初之所以如此引起学界的注意,与八十年代出版《校注》还是有很大关系的。中华书局2016年新版《曹植集校注》载赵振铎先生《再版后记》,称八十年代该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载其父 (即《校注》作者赵幼文) 之语云:“书出版了,有人写文章评论,说明它有社会影响,应该是一件好事。论文里面有一些意见值得重视,下次再版时应该考虑采纳。”这件事提示基本典籍的整理工作,还是能够促发针对某些问题的商榷争鸣和深入思考。可以说,以文献整理来带动学术问题的工作方式,应该成为当下文史研究中突破瓶颈的重要途径。 话再回到《七步诗》的问题。《世说新语》创造的《七步诗》文本,据任昉“陈思见称于七步”似乎在南朝齐梁时已流传开来。但南朝同时也有曹植集的流传,有本集作为依据,人们不必担心真的会“挂在”曹植的头上,也不觉得这样做有何不妥。另外卓氏所言:“《世说新语》亦齐谐之余,小说之祖,因此诗‘同根’‘相煎’,似对其兄语,以七步附会之耳。”很有启发性!说明考察曹植的《七步诗》,不要仅局限于经典层面的文献典籍 (《世说新语》及据之转引的典籍) ,还要注重世俗层面的通俗记载。因为,自《世说新语》之后,曹植形象逐渐成为小说家言演义的重要素材,甚至还渗透到俗文化的层面,导致《七步诗》的情节及文字面貌也相应变化。李小荣老师有篇文章《七步诗生成流播过程中的佛教因素》 (载《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第6期) ,提及晚唐栖复撰《法华经玄赞要集》卷二十称引《七步诗》,云: 问:此方因何有梵呗? 答:疏陈思等。 按《历帝纪》云:魏文帝曹丕是魏武帝操之子,在位七年。武帝有二子,[一]号曹丕,二名曹植字子建。况 (兄) 曹丕主,封弟曹植为陈思王。陈思,郡名也,美貌有文,兄丕每礼重。偏置甄[妃]一阁,[植]遂被甄妃。后凌逼不从,自啮其臂。德困沐发,兄见妃后臂啮损,问得事由,便欲杀之。令行七步,诗成即不煞,如不成即煞。诗曰:煮豆然豆[以]其 (萁) ,豆在釜中治。一种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既成已,遂免煞之,除为何 (河) 东候 (侯) 也。 印证晚唐时《七步诗》便进入佛教僧徒面向公众的经义宣解中,直接因素是曹植与梵呗的密切关系。至于曹植与甄妃事则纯属小说家言,虚构出不同于《世说新语》的另一情节。作诗字句也存在讹字,带有明显的世俗文化印迹,反映的正是《七步诗》脱离经典文本界域而进入世俗流传中出现的变异和改造。李小荣老师还提及唐咸通间人陈盖注胡曾《咏史诗》,云: “魏文帝立,乃欲诛之。公子!公子!乃何作双陆?初进之,帝方令七步作诗,乃免其诛。诗曰: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种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遂免罪。初,为太后怜爱公子,文帝欲杀,白于太后。太后:吾不意此子若是!此乃由汝国法也!后乃免死。” 双陆是皇权的象征,曹植作双陆意味着觊觎帝位之争,而不为曹丕所容。当然这同样是小说家言,情节虚构与《世说新语》和《法华经玄赞要集》则又不同。且与《法华经玄赞要集》所引《七步诗》相较,均作“一种同根生”,与传世本大都作“本是同根生”差异明显。藉此还原出的晚唐通俗世界中所传《七步诗》面貌,与经典文本很不同,呈现出经典与世俗并行不悖的两种界面态。而据考证作于北宋初的旧题唐柳宗元撰《龙城录》,尽管并未提及《七步诗》,却也记载了有关曹植的故事,云: “韩仲卿 (即韩愈之父) 日梦一乌帻少年,风姿磊落,神仙人也。拜求仲卿,言某有文集在建邺李氏。公当名出一时,肯为我讨是文而序之,俾我亦阴报尔。仲卿诺之,去复回,曰:‘我曹植子建也。’仲卿既寤,检邺中书得子建集,分为十卷,异而序之,即仲卿作也。” 之所以再引此条记载,是想说明大概中唐之后民间开始大量涌现以曹植为原型的逸事,而作为最有“噱头”的《七步诗》自然成为编造这些逸事的主要素材。而这些记载相较于经典文献 (即《世说新语》及据之转引的典籍) ,有着明显的通俗性。 而改造最著者恐怕要属《太平广记》 (据明嘉靖四十五年谈恺刻本) 。书中卷一百七十三《俊辩》“曹植”条云: “魏文帝尝与陈思王植同辇出游,逢见两牛在墙间斗,一牛不如,坠井而死。诏令赋死牛诗,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不得言其死。走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尽不成,加斩刑。子建策马而驰,既揽笔赋曰: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赋成,步犹未竟,重作三十言自愍诗云: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世记》。” 同卷“边文礼”条和“荀慈明”条均注明出自《世说》,证与《世记》似并非同书。相较于《世说新语》不仅文字有差异,情节也很不同,还是有别于甄妃、双陆的又一情节。很难确定这则情节源自何时,但大致应也产生在晚唐五代北宋初这个时段内,再次印证曹植形象集中世俗化、故事化发生在此时期。在此过程中,着眼于情节的需要而不断移植、改造既有的《七步诗》面貌,从而造成其文本“变动不居”的现象。 《世说新语》本具备小说家言的特点,特别是营造的《七步诗》情节。但由于文人的垂爱和推崇,本身已跃居经典文献的“行列”。因此凡是经典性层面典籍中的《七步诗》,均祖出《世说新语》,而保持着大致的稳定性。而在通俗性层面,故事情节演义的需要则赋予《七步诗》更多的文本表现面貌。具体到《七步诗》进入曹植集之前的时代,由于《集》中根本就不存在《七步诗》,故不管《七步诗》在通俗世界如何变花样,都不会视为曹植本人的“真实”作品。况且着眼于通俗化需要,而构建出来情节本是小说家言的虚构,心知肚明,也就更不需要有所“忌惮”了。归根结底,还在于有“权威”定本曹植集作为约束。通过经典和通俗两层面的梳理,可以清楚《七步诗》多种变化的根源在于《世说新语》赋予的虚构性;而在曹植集呈现出的真实文本世界中,《七步诗》不过是一首压根不属于本集的“集外诗”。明人重编六朝人集存在尚博倾向,其用心是良好的,目的是将相关的资料尽可能一网打尽。但也因“务得贪多”而“失于限断” (《四库全书总目》之语) ,导致一些伪作混入其中。后人不察,不做版本源流层面的文献甄辨,很容易将之作为凭信的依据。职是之故,《校注》不宜将《七步诗》置于正文之中,完全可以视为伪作,最多也只是列在“附录”中以供参考可也。 新版《曹植集校注》,由中华书局重加编校出版,有裨学界良深!绝不宜以此小眚而淹全书之大德,况且这也是尊重作者著述原貌的结果。怎么更好地处理?近读明张燮编《七十二家集》本《陈思王集》,正文卷四中也收录了该诗,但在篇题下有行小注,云:“《世说新语》曰: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张燮显然清楚此诗的真伪性问题,附加此条小注以交代来源。《校注》也不妨照此方式,以编者按在篇题下附加此小注。尽管《七步诗》出自《世说新语》属常识,但如此处理可于“无声”之中避免歧解。新版《校注》是好的开端,期待有更多的六朝别集校笺整理大著付梓问世,从而将六朝文学文献研究再向前推进一步。
原题为“《曹植集校注》收《七步诗》辨说”,作者刘明,发表于《古典文学知识》2018年第2期。引用请参考原文及出处。
《曹植集校注》读后感(五):【转】兴膳宏:《七步诗》为什么是七步呢?
【作者简介】兴膳宏,中国文学研究家。1936年生于福冈。1961年京都大学本科毕业,1966年京都大学博士课程修了。1989年获京都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爱知教育大学、名古屋大学,1974年起任京都大学助教授、教授,2001年任京都国立博物馆馆长。现为京都大学名誉教授。著有《中国的文学理论》《文心雕龙译注》《文镜秘府论译注》《异域之眼》等著作。
为什么会谈到这个问题呢?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包含用数字“七”题名的诗文,其数字的意义也有似乎并不明显的时候。
在这方面最早的作品,是西汉枚乘(?——前140年)所作的《七发》。全文由楚太子与吴客之间的问答组成。其内容梗概是,探望患病楚太子的吴客,从对太子的关心引出话题,最终使太子病愈。《文选》李善注认为,《七发》是吴客以“七”件事来启“发”太子,此说虽较为稳妥,但文中的“七”相当于什么,却是始于穿凿,还需要反复地思考,否则就容易引起混淆。六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对《七发》之名,另做了一番解释:“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子弟也”。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是由其奢侈的生活所引起,要想使他心情快乐,必须逐渐摆脱奢侈的生活。从《七发》的内容上来看,这种解释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甚至也可以说是完全的“望文生意”的解释。
在枚乘的三个世纪之后,三国诗人王粲(177——217年)、曹植(192——232年)都曾写下了以《七哀》为题的五言诗,并有数首代表作。王粲的《七哀》诗共三首,其中二首收录于《文选》中。
这首诗为王粲《七哀》诗的第一首,它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了汉末动乱所造成的惨象,因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而曹植的《七哀》诗则是:
这是一首在美丽的月亮照耀下,假托一名女子的口吻诉说与丈夫离别的孤独的妻子悲愁的《闺怨》诗。它与诗人晚年怀才不遇的心情颇为相似。只是,这里的《七哀》的“七”的意思有些不太好懂。一种说法是,这是一首以表现悲哀为主题的七首组诗,在此之后杜甫所作的以《八哀》诗为题的八首组诗,大致也是沿着这个思路创作的。无论是王粲,还是曹植,以及创作有同一题目的阮瑀、张载,七首诗一直能够保存到现在的一个人也没有了,当然这种说法完全得到实证也还是较为困难的。另一种说法是,“七哀”原本是用音乐组合在一起的乐府的诗歌,“七”是指其中的乐曲由七小节组成,但这种考证还是较为困难的。
曹植还有另外一首以《七步诗》为题的著名的诗,此诗收录在记录魏晋名士逸事的《世说新语》(文学篇)中。曹植是著名三国英雄曹操的三子,其父死后,他与兄曹丕(魏文帝)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因而受到其兄一些莫名的压迫。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些类似于日本的源义经和源赖朝之间的关系(源义经是源赖朝的同父异母弟,平安末期的日本武将。源义经响应其兄源赖朝的举兵,与其另一兄长源范赖共同讨伐源义仲,并在坛浦消灭平氏。后因与源赖朝不和而矛盾日深,遂投靠藤原秀衡,秀衡死后遭其子泰衡袭击而自杀。译者注)。当时,兄逼迫弟无理地说:“吾今限汝行七步诗一首,若不能,则从重治罪”。当时,以当代杰出诗人著称的曹植,果然在七步之内,迅速地作诗一首:
全诗没有用什么比喻,也没有什么说明,但却使阅读此诗的曹丕感到格外羞愧。这首诗在《文选》的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文章中,被李善注所引用,但上面的六句诗少了开头的两句,变成了五言四句诗的形式。
这首诗在曹植的本集中原本并没有收录,当时的创作情况后世也不能象法官一样去做出什么判断,或许此诗也可能是假托曹植所作的。只是因为这首诗作得特别的好,因此在后世才得变得非常有名。在李白的诗歌中,也有此类的题目。盛唐李翰编撰的在日本拥有众多读者的《蒙求》一书中,也有以《陈思七步》为题的诗,并刊载有关这首诗的故事。陈思是因曹植的最后封地为陈,并且死后谥封为“思王”而得名。此外,杂剧《西厢记》的作者、著名元代戏剧家王实甫也曾写有《曹子建七步成章》的杂剧,这个杂剧被收录在了钟嗣成的《录鬼簿》中了。从为启蒙儿童所写的《蒙求》,到娱乐庶民的元杂剧,都收录这首《七步诗》,可见这首诗的名气是多么的大了。然而最能使这首诗的名气大增的,大概肯定要数小说《三国演义》了。在第七十九回的“兄逼弟曹植赋诗,叔陷侄刘封伏法”中,《七步诗》的故事有一个完整的记述。当时,曹植的兄长曹丕先以水墨画中的两只斗牛为题,强迫他在七步的时间内作一首五言八句的诗,而且强调要“应声而作诗”。曹植便马上作了一首,例子中的豆、箕之诗便也是如此而来的。但是这首诗是五言四句,首句是“煮豆燃豆萁”,后面的句子接《世说新语》中的四、五、六句。这便是一般人们所熟知《七步诗》的原型。
在我国(日本)的文学中,《万叶集》、《怀风藻》以及《徒然草》等,常常引用《七步诗》的故事,由此亦可以看出,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自古以来都确实是极为重视诗歌的。
笔者最早了解《七步诗》时,大概是在中学的国语课上,这首诗可能是我所最早接触的汉诗了。从那之后,我对这首诗虽谈不上有什么关心,但在数年之前我偶然想到了《七步诗》为什么是“七步”这个问题了。在看到落语(日本大众曲艺之一,由“小咄[小笑话]”发展而成的日本独特的说话艺术,语言滑稽,类似中国的单口相声。译者注)《浮世根问》时,我常常想“为什么会是七步呢?而不是五步、六步?或八步、九步呢?”如果没有什么意义的话,也就算不上是什么无价值的问题了,这本来也就是一个不太好决定的话题。怎样来解决它,还是要具体情况来定。在想到这个问题时,我想起释迦牟尼出生时,在走了七步之后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之类的话。我想这是我们所不能说的,故而一笑了之,但忘却是忘不了的。但在最近我想起了一件与此有关的事,当然还是与《七步诗》的意识有关,在以前有关释迦牟尼的联想我并没有认为是毫无意义的。
释迦牟尼的故事,在东汉的竺大力和康孟详共译的《修行本起经》、三国时吴国的支谦译的《太子瑞应木起经》、西晋的竺法护译的《普曜经》、刘宋的求那跋陀罗译的《过去现在因果经》等佛经的传记经典中可以看到。现从《太子瑞应木起经》所引用的故事,其记载如下:
这句话的意思虽有种种不同的分析,但作为佛学门外汉来看这句话的话,其关键是在强调释迦牟尼诞生时便有着超人的奇妙智慧。释迦牟尼的“七步”,虽有种种解释,但现在都被搁置了下来。曹植是以他早熟的天才而闻名的,据《三国志》“魏书”的本传记载,“(曹植)年十岁余,诵《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光《论语》的字数就达一万六千字以上,由此可以推知“数十万言”的意义是多么的了不起啊!从一个十岁的孩子的角度而言,曹植确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神童。
曹植的父亲曹操作为一个诗人现在也是获得极高评价的人,当他看到曹植的文章后曾吃惊地问道:“你是请谁帮你写的文章呢?”曹操没有看过这个孩子的作品,当时曹植的回答是:“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言语之间表现了相当的自信。不久曹操召集儿子们作赋,曹植很快提笔写完了一篇,而且写的非常好,连他父亲也不禁为之称奇。正史中所记载的类似的天才,大概便是后世小说家创作《七步诗》的动机吧!如果说作者是以释迦牟尼的“即行七步”为范例的话,也并非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以上所谈的话题,笔者并不是拘泥于释迦牟尼的“即行七步”故事的。穿凿于“七步”背景的故事,大约发生在六朝至唐代。就事实来看,曹植并不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在初唐道宣编撰的护教论文集《广弘明集》中,收录有曹植的《辨道论》的文章。这篇文章论述了道教所说的养生术是充满欺骗不值得信赖的,虽然没有直接宣扬佛教,但如果从道教的论敌佛教的观点来看,它大概是借助诗人曹植的鼎鼎大名了。编者道宣在《辨道论》的后面,还为曹植加了一段简短的说明,其中有“植每读佛经,则流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极”的记载。曹植不仅信佛教,而且也推崇道教。曹植本人的诗文虽然没有言及佛教,在《三国志》的本传及裴松之的注释中也没有看到他与佛教有关的叙述,只有在道宣这里,曹植不知何时成为了佛教徒了。
道宣在其后又说:“(植)遂制转读七声升降曲折之响,故世之讽诵,咸为宪章。尝游鱼山,闻空梵天之讚,乃传模于后”。所谓的“转读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从文字上来看,是指带有七种声律升降曲折的法曲,或指所谓的梵呗(指颂扬佛德的歌唱。译者注)。也就是说,曹植似乎成了的梵呗的创始者了。他在登鱼山(山名,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时,听到了天空中响起的梵天的音乐,于是模仿这种音乐而作梵呗。稍后于《广弘明集》的、由道世(道宣之弟)所作佛教百科全书《法苑珠林》,其呗讚便叙述了曹植闻梵天之讚的情况。其声响是:“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待御皆闻。植深感神理,弥悟法应。乃模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显梵声之世,自此为始”。
《广弘明集》和《法苑珠林》中类似的记述,大概是根据前人的传说而写成的。如果分析一下,其原典的出处大概是梁代僧佑所编的《法苑杂缘原始集》了。此书自身的正文久已失传,但同为僧佑所编的《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却记载了该书的详细内容目录。根据这本书的记载,在卷六经呗导师集中,保存了《陈思王感鱼山梵声制呗记》的文章。僧佑是六世纪前期的著名学问僧,传说《广弘明集》的编者道宣生于其后,道宣沿袭了他所尊敬的先觉的著述中的记事。
与僧佑同时代的惠皎在其所著《高僧传》中,也有陈思王制呗的记述。按照卷十三“经师部” 的记载,曹植是在鱼山的体验中获得灵感的,他根据《太子瑞应木起经》而制作梵呗三千余声、四十二契。这类的传承大约始于何时目前尚难断定,但至少可以确的是在五世纪刘宋时的刘敬叔所撰的《异苑》中便已记载这类事了。大约在僧佑和惠琳活跃时期的前半个世纪左右,这本书便已编撰了。最早的记述源头,大概是《三国志》曹植的本传中的一节:“初,植登鱼山,临东阿,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自六朝之后所流传的曹植制呗的传承,便肯定是由这些正史故事附会而成的。
刘宋时期的大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梁代文学评论名著、钟嵘所著的《诗品》也认为:“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他把曹植看作了是文学之神。在对曹植有了这样认识的时代,从佛教的立场而言,曹植便被当做了梵呗的元祖而祭祀着,这也是十分有道理的。只有把君临古今文学最高地位的曹植看作是梵呗的元祖,梵呗的权威才可能会有更大的提高。从传承的背景来看,作为统治阶级的贵族生活已深深地浸透着佛教的影响,但当时的社会氛围还不能说佛教达到了深入人心的地步。再反过来看,《七步诗》的成立过程产生于六朝时期,曹植所处的位置不正是很微妙吗?《七步诗》传承的形成,正是四世纪初的东晋南渡至刘宋初期的佛教兴盛时期,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可能是这个故事始终给人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了。
附带说一句,在京都的大原,有声明是从中国唐代传来的鱼山大原寺来迎院,那可能应该是陈思王曹植的余裔吧。
李寅生 译
原载《中国文化景致》(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