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者:紫気東來 2022-3-4 05:21

《唤醒》是一本由冉正万 著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56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唤醒》读后感(一):回归天坑

冉正万老师的乡土文学是一个时代的回忆,天然去雕饰,正因为这份天然,催生了读者各式各样的感悟,娓娓道来,揉成了一条从冉的泉眼里流出来的,叫正万的河流。 六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是《诗人与香菇》,悲剧却淳朴,颇有道家避世的意味。天坑是麻风病人的隔离所,世人将他们遗忘在这里,任其生灭。跨越时间,“我”遇见了天坑长大的孩子“长颈鹿”(张天祥),不善言辞,“和我很像”。在朋友平洋的带领下,“我”来到天坑里住了四天,聆听了天坑三代人不一样的人生。 感染上麻风病毒的二十九人和他们的家属总共四十三人,从悬崖上垂放下来时有多么壮观,就有多么惊心动魄,恐惧和屈辱是几百吨重还是几千吨重?这份重量本身就能再砸出一个天坑。那是最初的一代人,至今只剩下了三位。“他们被参观过无数次,谦虚地微笑着,为自己还活着感到惭愧。” 三代人的付出,天坑从开始的绝望逐渐平静下来,人们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孩子们随心所欲的奔跑,土地很小,每一棵庄稼都能看得见。这里物质匮乏,精神富足。里面的人鲜有渴慕外界,“她觉得自己过很好,没什么问题。但在他人眼里,觉得真可怜,可怜到死了。”在天坑里,我们的柔肠让我们成了不写诗的诗人。 把整个人类社会当成故乡,于是故乡带上了社会的影子,天坑不但隔绝了尘世的喧嚣,还有一种无意义的宁静。这种无意义的宁静如平洋所说,看书、思考。或者不看书,也不思考,一个人发呆。我希望所有的人忘记我,觉得我既活着,又没有活着。我在这么低的地方,低过了地平线,可以逃过别人的关心。我本来是一颗小石子,一颗坚硬的小石子,对世界一无所知,后来被人捡起来,随心所欲地在两只手之间倒来倒去。我要回归原位,不再给他们倒腾。也是作者本人所想,我为什么是我,而我就是我。 虽都是避世,却很难说这里像桃花源,一个是躲避战乱,一个却是遭人驱逐,我们无法真正责怪到某个人身上,健康的人们想活着固然没错。每件事拆开看都理所当然,连在一起却又那么荒谬,难不成这才是世道和生活?我不知道。隔离开来的天坑和人间,哪一方才是真实的人生?又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被关在了所谓的天坑外。在天坑,我找到了最后的安宁……

《唤醒》读后感(二):现实生活是我们理想之路唯一的绊脚石也是唯一的垫脚石

读冉正万的这本《唤醒》时,不时会给人一种仿佛在窥探他人秘密的感觉。这种感觉大概源自冉正万笔下的人物所处的环境给我们一股陌生感,书中收录的六篇故事,前五篇都是发生在贵州的山区里,第六篇则画风一转,构建了一个科幻未来世界。 当然,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那股陌生感,冉正万笔下的每一篇故事在情节设计上总是在引导着我们走到那些秘密跟前。让我们不自觉地去猜测那些秘密,想要知道那些秘密,最典型的还要数与本书同名的那篇故事,也就是书中的第一个故事——《唤醒》。

在《唤醒》这篇中,冉正万先是让一个小村镇粉墨登场,接着便将村里的人物娓娓道来,在说到那些与众不同的人的时候,往往难免要多说几句这人的情况。这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人之常情,人总是难免会对与自己不一样的人和事感兴趣,人总是容易对生活的柴米油盐感到厌倦。 冉正万在书中先是轻描淡写的将两位有些与众不同的人介绍了一下,只是简单说了下他们与村里人不同的地方。巧合的是,这两位都是年轻的时候来到了这个村镇,一晃就数十年过去,直到终老。冉正万字里行间,看似写意,实际上是在刻意勾起读者的兴致,让人从这两位与众不同的人的一些言行中感到秘密的存在。 在勾起读者的兴致之后,冉正万也不会吊着胃口不放,只是又要借着另一些人一些事来打开通往那些秘密的通道。最后,冉正万就把那些诱人的秘密一五一十全部抖落出来。这些被人一直保存到生命终点的秘密,不能说没有分量,但细细体会,那也不过是他人的一段人生罢了,就跟每个人的某一段人生一样,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读冉正万的作品,不会让人感到激情澎湃,既是是在揭开了一段段与众不同的岁月,读到最后,最终给人内心的感觉仍是平静。就像冉正万在《慢 生活》中所说的,去邻居家串门走上三个小时那不叫慢生活。慢生活应该是能让人内心处于平静的生活。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是越来越快了,就仿佛一刻不得闲,想要平静似乎只有像《诗人与香菇》一篇中那般,去到一个只余几户人家居住的天坑之中。在那里,手机没有信号,生活可以连电都不需要,有一所小木屋就足矣。这样的地方就是现代版的“世外桃源”,然而,在如今这个三天离开手机都不可能的时代,有几人能忍受那样的世外桃源。 书中的平洋算是某种理想的化身,也只有真的对“丝竹乱耳案牍劳形”的生活感到厌倦的人才敢去这么想去这么做。就算如此,书中的平洋所构建的也是他几年之后的退休生活,而不是此时此刻的当下,似乎在退休之前还无法完全将自己投入到世外桃源之中。读到这个部分的时候,不禁想到,冉正万的笔下,既是理想的,也是现实的,现实生活是我们理想之路唯一的绊脚石也是唯一的垫脚石。 当然,在《诗人与香菇》一篇中,冉正万仍旧是带着读者走进了另一个秘密之中,这个秘密似乎更加残酷,但也更加充满希望与爱。说爱与希望也许有些俗套,但将本书读下来之后,又不免觉得,爱与希望是让人的生活充满意义的催化剂。

《唤醒》读后感(三):《唤醒》你的情绪,既经历自己,又经历他人

《唤醒》。 作者冉正万说:“不敢马虎,是我写作的态度。”我来回应一句吧,“不敢马虎,是我阅读此书的态度。” 有些书只要粗略读一读就可以了,吸引你的是情节,是个性鲜明的人物,所以你读的很快,你能在精巧的故事中鲜明的人物中获得阅读的快感。

《唤醒》则不然,这是一本需要慢慢读慢慢品的书。书中的每一篇都并不以情节取胜,我觉得这本书最好读的地方就是他的语言。即使是《诗人与香菇》,一个关于麻风病人居住的天坑的故事,如果换一位作家写,一定把它写得非常惊心动魄,毕竟麻风这个题材是一个非常别致的题材。我居住的地方有中国,甚至可能是世界上的第一所麻风病院卫辉香泉寺,建于北宋时期,我从小听过许多关于麻风的故事,那故事中往往有着非常激烈的冲突,甚至生与死的考验,我在这个故事中却读不到这种感觉。故事中间有一个一年只用一度电的孤婆子龙二婆,她被扶贫的人送了一个电饭煲,而她觉得电饭煲是一种负担,平日里哪里不能捞一把柴火呢?何必浪费这个电费呢?老婆婆就代表着天坑中人的生活态度,就是这么淡淡的,你以为我很可怜,我觉得过得很好很自在。看到那篇文字结尾的时候,颇想改一句唐伯虎放在那里当心得体会,唐伯虎的原句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我想改的句子是“别人笑我太平淡,我笑他人管得宽。”

《唤醒》一书的设计,倒也和这本书的感觉类似,感觉设计者不是以自己的设计去展现自我,而是以设计的形式来配合书的内容,书的外封是一个暗格子状的白色半透明书皮儿,有心人会发现,这半透明下隐隐约约是这本书的内封,上面写着这书中6篇文字的题目。这种设计的方法和作者的写作方法有暗通之处,只要你用心去看,作者真正要说的内容,就在文字的朦朦胧胧之中。那些封皮儿上的小格子让我想到了一种最简单的单机游戏挖地雷,看似平平无奇的格子,实际上里面多的是爆点。 读《唤醒》,似乎记忆中的某些东西也被唤醒。作者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写的那份生活,你也许从来不曾经历过,但是,经历中的某些情绪你似乎经常经历。无论是大山里的生活、80多岁老人的生活还有非现实的科幻,这些生活都是我不曾或者不可能经历过的,可我依然能在里面找到共鸣。我想这是因为作者在描写的个体中注入了一些群体共通的因素,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就踩上了作者事先埋伏的爆破点,引发你的情绪爆破。

以《一只阔嘴鸟》为例,小说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写一位80岁的老人,每天摩挲着自己的全家福,回忆着过去虚幻着未来。作者所写到的老人对珍爱的东西的矛盾,让我特别有感觉。“越是不敢看,又越是想看,他像年少时珍惜零食一样,给自己规定每天吃多少次,每次吃多少,以便延长零食带来的快乐。”我们面对喜欢的东西时,不都是如此吗?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把控进度,而最后我们总是被进度把握,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 这是一本需要慢慢读的小说,慢慢读,慢慢品,特别有味道。

《唤醒》读后感(四):去唤醒,被唤醒

六个故事,我最喜欢其中的两篇,《唤醒》和《诗人与香菇》。

《诗人与香菇》里,天坑是麻风病人的隔离所。我立刻想到了英国作家维多利亚-西普洛斯的长篇处女作《岛》。写的都是一个时代残忍的偏见,风暴中心的人不断挣扎浮沉于世,不过是为了过风平浪静的生活而已。被用来安放遗弃物品的天坑,成了天牢地狱,成了被迫“坐井观天”的人们唯一的家园。

被几百双厌恶的眼睛扫地出门,被恐惧和屈辱时刻压制着的生存挑战,被再也不能和外界联系的绝望笼罩。他们居然还可以奇迹般地按照古老的方式生活。 冉正万老师的《唤醒》应该属于读者回馈两极分化的作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六个故事,我自己的阅读感受就是调色盘一般变幻莫测。他用字里行间的魅力,唤醒我的感知力、共情能力。

有的文字荒凉到每一笔每一划,有的文字却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你内心深处不忍面对的那些真实。如果没有直面残忍的勇气,你会选择性逃离他的文字所描述的世界。如果你想看一看这真正的人间,看一看血性与人性在特殊背景下的故事,《唤醒》和《诗人与香菇》很适合。

“荒诞岁月里,即便你什么也不做,也总有一些人想方设法让你不自在。”这是《唤醒》里的原句,仅仅只是一目十行地看着故事,就觉得悲伤阵阵来袭。

文字提供的信息以字节为单位,其余全靠脑补,而视频和图片的信息量是文字的几何倍数。但这又怎么样呢,不足之处站在另一方面看恰好是闪光的地方。

一篇《唤醒》,读出了青袍玉箫客,孑然江湖行的感觉,哪怕这个酷毙了的对象居然是一位将单身进行到底的长工。一个会修汽车的潜伏者,把一生都献给了一声不能吭的事业。既伟大又悲哀。他的意志和意愿,却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承认和成全。而另一个遗世而独立的人只是一位坐愁红颜老的婆婆,清苦和错过在一辈子的等待里沉淀成迷离的底色。一切都将过去,如果永远不会被唤醒,不知道他们最终能否释然。

冉正万老师是贵州遵义人,作品多取材于贵州本土民间文化。有些大时代背景放在特定的区域里,能碰撞出不可思议的火花。比如那个隆而重之推选出来的、谦虚一番答应当地主的故事,诡异又好笑。

最后一篇名为《慢生活》,却是带有科幻色彩讽刺现代生活方式的意味。科技的发展,选项的增多,带来的可能不止是智能家居和元宇宙,惊喜和麻烦一样多。整过容的父母可能比子女更显年轻;全球电视台互相链接后,选台比看电视还累;时代信息超速传递,人类的健忘也同样迅速。这样的文字,是真正反刍自己的现状和生活际遇的人才能够整理出来的。

故事里“红色火种计划”需要被唤醒,被归置在天坑的人心底的一潭死水需要被唤醒,被太多选择裹挟着的反生活的人需要被唤醒。然而这些都是被动的。假如能做一个唤醒“红色火种计划”的人,唤醒人心底的一潭水的人,唤醒快节奏生活里迷失自我的人,那一定是一个极其有魅力的人。

推荐阅读
  •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有一个鸡蛋,非常天真的和石头在一起了,磕磕碰碰,身上伤痕累累,但鸡蛋一直坚持着,终于有一天,鸡蛋受不了了,离开石头。后来鸡蛋遇到了棉花,棉花对鸡蛋的每一个拥抱,...

    12-24

  • 生活.美文

    生活.美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溢满生活滋味,让人沉醉其中。季节终点,冬日晚风凉,斜阳渐矮只影长。 孑然一身,独吟天上月,自顾自盈缺,揉乱琵琶弦,一碗红尘一盏烟,冷暖交杯是...

    12-18

  •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在书海中徜徉,偶尔会遇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书名,但翻开之后却发现内容大失所望。这种感觉可不太好!不过,今天我要推荐的这三本书,书名可能让你感到意外,但它们绝对不...

    12-10

  •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10日,星期二。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跟生活认输,不向岁月低头,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题记在这悠长的人间旅途中,我们...

    12-10

  •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5日,星期四。多做上进的事,拥有乐观的心态,人生就会变得更灿烂和美好。—《人民日报》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步履匆匆,仿佛被一只无形...

    12-05

  •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一】不要与任何一个人去争,爱你的,不用争,不爱的,争来也没用,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二】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

    12-05

  •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些情感,它们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守候的故事,名为...

    10-18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