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读后感精选

发布者:欸嘿嘿 2022-2-21 20:45

《自知》是一本由朱建军著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3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知》读后感(一):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寻更好的自己

《自知》作为一本心理学书籍,不仅介绍了心理学相关的知识与案例,还结合古今中外的文学、哲学作品,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包罗万象的阅读盛宴。最重要的是,本书以“意象”为核心,科学而系统地帮助读者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寻更好的自己。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开头首先向读者介绍“意象世界”的模样,然后帮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探寻内心隐秘的角落、看清最真实的自己,最后以积极的态度带领读者获得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得不说本书既专业、又易懂,大量的实例与严谨的学术理论相结合,辅以有趣的故事,可读性极强。

谈谈我在阅读中的一些感受吧。书的开头谈到心理学流派以及阅读选择的问题,这对于入门者(比如说我)来说挺重要的,毕竟心理学有许多分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喜好。所以作者在书中建议大家以心理学史和心理学流派的书作为入门读物,搞明白自己的喜好,也许这也是“自知”的一部分吧。除了流派之外,本书还介绍了一些著名心理学家,比如弗洛伊德、荣格等名人,以及他们的理论。

书中关于文学、哲学的内容也是让我非常惊喜的,跨学科的融合给读者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举个例子,在介绍心理能量时,《自知》谈到了赫拉克利特的“宇宙是永恒的活火”、王阳明的“大乐”之感……虽然源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对于人而言,其中的感知有着相似之处。

本书介绍了意象对话疗法,“意象”一词贯穿全书。让人觉得有趣的是,许多事物都有着意象,比如动物、交通工具、衣着……举个例子,蛇是常用的意象,不仅可以代表邪恶、欺骗、诱惑,还可以代表智慧……通过了解不同事物的意向,我们不仅能在心理学领域有所探索,也能在平时看电影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为什么呢?回想一下,我们是否曾在某些电影作品中看到一些象征性的事物,这些事物有没有可能蕴含着创作者的表达意图?比如画面中掠过天际的鸟儿、在苍茫大地上奔驰的野马、在轨道上缓缓起步的火车……当我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意象后,也许我们对一些作品会有更丰富的感悟。

《自知》为读者提供了认识内心、自我提升的方法,但起到决定性作用还是我们自己。当我们勇敢地做出尝试之时,我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小步,道阻且长,但指日可待。

《自知》读后感(二):认识自己很重要

古人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叫做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有时会想到这句话,觉得非常认同——了解真实的自己,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而当我们说到了解自己的时候,其实并不仅仅是了解自己能够做什么事情,不能够做什么事情,或者想做什么事情,这还包括更加深入的去了解自己,比如自己的内在在渴望什么,又在恐惧什么? 最近读了著名的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的新书《自知》,跟着作者的思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认识自己。在这本书中的一个主题是意向对话技术,作者用尽可能专业,同时有尽可能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向我们介绍这门技术。这本书教我们从自己的原始思维入手,绕开所有外界的干扰,直接接触自己的心灵世界,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本书是适合所有人阅读的。 在作者看来,他的心理咨询研究,完全不同于建筑工人按部就班地建造楼房,却很像一个探险家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去探险——到心灵国度的探险,谁也不知道你将发现什么。你所能做的,就是勇敢地探索,保持机敏和头脑的清醒,睁大你的眼睛……然后你就渐渐找到了一条道路,你就发现了心里的一些奥秘。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旅程。 在这本书中,不仅包括了关于意向对话技术如何去实践的内容,还有非常多的案例和分析,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案例是借助一些故事来向我们更加通俗易懂去展现一个人的内在状态。 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吸引了我——为什么不能说艺术家是疯子?或者换种问法,艺术家和疯子之间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在这本书中,作者对此有比较言简意赅的解释。艺术家能分清想象和真实。精神病不行,他们想象有魔鬼在害他们,就以为自己的父母、老师和邻居就是魔鬼。其实这里出现的魔鬼就是人的一种意象,而艺术家能够区分出现实与想象的内容,所以他们不是疯子。 每个人都会做梦,现代人已经不把梦中的东西当真,但是还有些人把幻觉当真。这是很危险的,假如幻觉中的形象很可怕,而你却认为它是真的,你就和精神病相差不多了。 如何去用意向对话技术来治愈来访者,是一件比较专业的事情,但是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大致的了解这个过程,以及了解为什么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要把一个人心中消极的原意象改变为积极的,他的人生也就成为积极的了。当然也有一件事情可以做,正如上面说的艺术家与疯子之间的分析,那就是改善来访者的现实检验能力,让他们能够区分出想象与现实。 其实客观来讲,我们都知道世界虽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但也绝对不是其他人(或者另一个时刻的我们)以为的那么坏。 了解自己是每个人都需要去学习的一个过程,只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我们才能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用合适的方法去治愈自己,去跨越困难。

《自知》读后感(三):《自知》

之前听到这样一句话“世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想要了解人的心灵,堪比探索浩瀚的星空和汹涌的大海般艰难。遇到这本书,仿佛为航行的船只筑起了灯塔,寻找到了方向。

这部书上篇和中篇主要引入和介绍“”意象对话疗法“,语言具体形象,作者还添加了大量的实例辅助读者理解,对于没有心理学背景的人来说,也很容易上手。

我大学本科不是心理学出身,但有辅修一些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在逐渐了解这门学科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一些原生家庭的问题,之前的几年,一直纠结于“因”,却不知如何改变,也找不到能有效自救的方式,但遇到了这本书,不仅了解了意象对话疗法,也找寻到几个实用的小方法帮助自己,比如:自己不善于社交,那就找个社交能力强的榜样(榜样的外在条件最好和你相似),通过想象自己和别人融合而获得别人的品质,每天想象她的照片进入胸膛,扩大,直到和自己的身体一样大而且融合,每天练习10分钟·~20分钟,就会有明显收获。书中还提到了“看房子、寻找自己的守护者”、“滋养树木”等方法,我尝试着与家人一起进行想象游戏,在这样愉快的气氛中,了解到家人的内心世界,还增进了感情,确实很实用的一本工具书,强烈推荐给大家。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下篇,作者分别给心理学家和读者两个角色提供了指导,心理学家方面:作者指出,意象对话的前提是用心,再辅以心理治疗技术,理论终究要为人服务,所以用心尤为重要。作为心理咨询师,应有的素质,是共情能力,所谓共情,并非模仿来访者的感情,也非与来访者保持情感上的距离,而是把我们自己调协到来访者的频率,体验来访者的体验,却不沉溺于来访者的痛苦。而站在读者角度,作者在书中指出,意象对话的恐惧,实际上是害怕面对自我,害怕了解自己的弱点,害怕正视自己内心的需要,我深以为意,人,最难面对的是自己。作者同时也给非专业人士提供了自助的思路与技巧,印象较深的一个例子是一个人本想趁周末放松,休闲一下,选择了去雕塑公园,结果雕塑公园关门了。他的心情陷入了沮丧,总觉得计划被打破了,一天都郁郁寡欢。可是他的本意难道不是寻求放松吗?雕塑公园可以,那人民公园不可以吗?这本书给了我启发,生活中我经常如此,没有了解到自己的真实需求,常常本末倒置。可意象疗法就很容易拎出主要原因,从而通过这两个相似的意象把能量由雕塑公园转到人民公园。还有一个与家人相处的例子我觉得很妙,“好”与”不好”是两条能量之河,妻子经常看到丈夫的“不好”,总觉得缺点多于优点,慢慢地只看到缺点,最后注意力就从“好”的能量河完全转到“不好”的能量河,父母对孩子也是这样的情况,总觉得孩子可以再优秀一点,所以只紧紧盯着孩子的缺点,殊不知这些渴望孩子成功的父母,却用他们的批评和指责,日日夜夜地坚持努力做一件事,那就是毁灭孩子的自信,费力地把他们推向失败。如何挽救?先找到孩子身上的一些优点,一点点就可以,然后逐步加强扩展这些优点,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针对控制自己的抑郁这里,“是你选择了让自己抑郁”,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这句话,如果不了解,可以翻看书中254页,作者讲的很详细,我就不过多赘述了。若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如果还是选择抑郁,那句去按时间表抑郁(此抑郁非指抑郁症,而是抑郁的情绪),当然控制自己非易事,好的自己和糟糕的自己都是潜意识里的自己,若你执意一刀切,想立刻剔除糟糕的自己,那么只会让自己陷入失衡,我们需要慢慢来。如同发动机与刹车,两个自己是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完后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急于求成,忽略了潜意识里两个自己的相互对立与相互依存的关系。

说了很多,最后只想推荐给更多的人看这本书,书中有理论,有实操,有例子,把它当做入门的工具书着实很赞!

《自知》读后感(四):闲暇之余,来场“白日梦”式的对话,探秘潜意识的境地

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男孩画了一张画,里面有妈妈的半身像,还有他和弟弟。8岁的男孩躺在妈妈的手心里睡觉,只有6个月大的弟弟却在妈妈的肩膀上踢足球。

小男孩想表达什么呢?其实画里的小男孩和妈妈肩膀上的弟弟,都是男孩在现世中梦想的倒影。

男孩学校里最近选拔了校足球运动员,他很想参加,也觉得自己能选上,最后却落选了。

在最近这段时间,男孩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他上小学了,小学的学习节奏和社交状态,给他带来了很大压力,他很想回到幼儿园的时候。第二个变化,是弟弟出生了,以前妈妈只有他一个孩子,现在却要分出妈妈的爱给另一个宝宝。

男孩一方面渴望回到过去,像弟弟一样躺在妈妈的身边睡觉,另一方面又渴望变得优秀,希望快快长大。

只不过,小男孩把躺在妈妈怀里的小宝宝角色给了自己,而把在学校踢足球的角色给了弟弟。这说明在这个阶段,男孩的整体状态有些萎靡,同时希望占有妈妈的爱。

这些是根据小男孩的儿童画和男孩现在的处境分析出来的,男孩自己并不知情。当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画的时候,他回答说:“我喜欢在妈妈的手心里睡觉,弟弟很厉害,他一定要进足球队。”

在过了一年以后,孩子适应了弟弟的存在,当再聊起这幅画的时候,他只记得一件事:“老师让我画背心,我给妈妈改成了漂亮的内衣。”孩子在说这句话时,满脸的自豪和骄傲。

这又是为什么呢?

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妈妈已经回到工作岗位了。孩子不希望妈妈工作,背心是可以出门穿得衣服,而内衣只会在家里穿。在半年后,他的妈妈为了更好的照顾他和弟弟,从工作单位离职,从事了在家里可以做的自由职业。

所以,后来再看到这幅画的时候,男孩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胜利了”,他只为妈妈回归家庭而开心和自豪。

儿童画里藏有许多小秘密,孩子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直抒胸臆。在成人之后,我们大多数人都丧失了这种能力,对自己的真实状态越来越麻木。也是因为这种自我隔离,一个人会出现许多不自知的心理问题,有些问题甚至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必感到懊恼和灰心,只要找对了路和方法,潜意识的大门永远向我们打开。

心理学家朱建军创立的“意象对话疗法”就是通往潜意识的一条可行之径,他将这种心理技术记录在了《自知》这本书中,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

朱建军这样理解意象对话技术:“你所能做的,就是勇敢地探索,保持机敏和头脑的清醒,睁大你的眼睛……然后你就渐渐找到了一条道路,你就发现了心里的一些奥秘。”

自知一共分为三个部分:认识意向世界、探知隐秘的自己、拥有变好的力量,通过这三个部分,让读者通过想象力进入内心世界,经过一场场内心的奇幻之旅看清楚自己,从而掌握生命的主动权。

无论是心理学从业人员、心理学爱好者,还是对心理学知之甚少的人,都可以读一读这本书,从中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自知》读后感(五):用原始思维和意象认知自己:《自知》

我们是否在他人口中和自己认为的“自己”差异巨大?是否经常把“活好自己”挂在嘴边,却对“自己”无法给予准确描述?

当你仅把“认识自己”这件事停留在想法时,此生注定难以企及。而唯一的解决路径,就是看清它是一种有方法、有策略和可实现的行动过程,并为之选择真正强大有力的工具。

朱建军老师的《自知》向大家介绍了心理学中的意象对话技术,教你巧妙地从自己的原始思维入手,绕开外因干扰,直抵自己的心灵世界。通过一场场生动有趣的想象探险游戏,逐一拆解、看清自己,并彻底掌握让自己变好的主动权。

当你用至简、有效而奇妙的方式与自己亲密为伴、真实靠近时,会发现这世间看似最艰难的事——认识自己,原来如此简单。

一 读懂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朱老师看来,很多古老的学科就像一棵树,树干是该学科内学者们承认的基本定律,在这个树干上,分出学科的各个分支。但是对于心理学而言,就像灌木丛,没有大家公认的基本定律,各个学派有自己的基本定律。

行为心理学注重人的行为,认为思想、情绪、感受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家不应该去管一个人心里的感受是什么,只需要知道他的行为受什么影响即可。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心活动很重要,心理学家需要了解人的心灵深处的那些潜藏的心理活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是很有潜力的,人性在本质上是善良的。心理学家需要去引导和挖掘人去发现和认知内心深处的善良。

心理学不同学派之间相互观点不一。人本主义认为行为主义的方法太过机械,精神分析又太爱挖人心灵深处的那些病态念头;行为主义觉得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都不够严格,而精神分析觉得行为主义太过肤浅。

二 意象对话技术的缘起

朱老师最开始学习心理学源于对释梦的兴趣,并逐渐接触到心理学家关于梦的理论观点。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为了满足愿望,而这些愿望是平时被压抑的愿望,主要是性的欲望。他认为,梦之所以表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不同,归根到底是一种“伪装”。而荣格认为,梦不是在伪装,而是在揭示。他认为,在潜意识中,心灵仿佛一个“活在我们心中的原始人”,“他”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表达方式,“他”不需要伪装,而是用梦来启发我们。作者更认同荣格的观点,认为梦、艺术家的形象思维、精神病人的思维、催眠状态下的一些心理活动都是人格中另一种认知方式的表现,是一种象征性的原始思维。

在借鉴荣格关于梦的理论观点之上,朱老师同时吸收了其他思想,如美国心理学家阿瑞《创造的秘密》,以及道家和佛家的观点。随着思想的不断完善,朱老师提出假设,即催眠状态下的想象和梦都是同一种认知方式的表现,并通过实验得以证实。同时,由于来访者往往不能清醒记着自己做的梦,这导致释梦自身存在局限性。因此,朱老师认为不必非要释梦,而是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让来访者去想象一个意象,治疗者参与到意象中和来访者对话,这也就是本书介绍的核心心理治疗方法,意象对话技术。

三 意象背后的认知逻辑

梦和意象具有象征性,代表了人的一种原始认知。而象征和我们常用的逻辑思维是不同的(可参考我之前做的总结 象征和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的功能是客观地观察世界,而原始认知的功能是主观的观察,观察自己的心灵和心灵中映射出的世界。作者进行的释梦工作就是把意象背后的原始认知翻译为日常生活中逻辑思维中的语言。

从这个思路看,也可以解释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精神病人的臆想有何不同。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时所进行的想象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当艺术创作完成后,艺术家回到现实,并没有失去现实感。相比之下,精神病人往往无法区分想象和现实,在实际生活中失去了现实感,这是将意象的原始认知误用作现实生活认知方式所导致的。

四 意象的意义

意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或许都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弗洛姆根据意象的象征方式将其分为三类,惯例的象征、偶发的象征和普遍的象征。

一个人向女友表达爱意时,是在一个下雪天,那么多,下雪天以后对他来说,就是恋爱的象征,是偶然的象征。这种偶然的象征来源于某个人的经历,其他人是难以体会到的。

普遍的象征与其代表的事物联系密切,光明代表善良、争议等,火代表热情、勇敢、活力等。不管一个人所处的背景和时代怎样,一般都可以理解这些象征。

惯例的象征,实际上是日常语言和生活中的象征符号。在梦和想象中,惯例的象征出现得比较少。

五 意象对话技术和其他疗法的异同

意象对话技术和精神分析关系密切,朱老师认为它是精神分析技术新的分支和发展。朱老师由精神分析的释梦技术开始,把意象的分析和翻译引入心理学,由此发展了意象对话技术。

意象对话技术和荣格心理学更为相似。朱老师自身基本接受荣格的所有思想,同时又将弗洛伊德和荣格作对比,弗洛伊德虽然发现了研究人格的深层即潜意识。但是他的立足点是在意识,在理性思维。他所做的事情,也是试图用理性的逻辑思维理解原始逻辑,掌握潜意识。而后者荣格的立足点在深层的人格中,他自己体验了潜意识、深层人格和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换句话来说,弗洛伊德是用逻辑理解原始的非逻辑,而荣格则是用原始逻辑本身理解原始逻辑。

意象对话技术同时吸收了J.E.舒尔的意象治疗的一些方法。意象治疗是一种人本主义定向的治疗,它主张每个人有他自己心中的世界,心理治疗者只有了解来访者的世界才可以帮助他。来访者意象被理解为来访者心中的世界。同时,两者也有略微不同,意象治疗是让来访者想象,使治疗者了解其内心世界,作用类似于投射测验。而治疗中的想象不具备治疗性质,他矫正来访者行为靠其他技术。意象对话技术不仅可以让治疗者了解来访者,同时也是一种有效促进来访者改变的手段。

六 结语

我们浩瀚的心灵世界潜藏着一个秘密:她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待你发掘。如果你遗憾错过它,会在认识自己的这条路上举步维艰、处处碰壁;如果你幸运找到,必将轻松成为自己的主宰者。心灵是个性十足的“原始人”,用原始思维和意象认知自己,你终将与自己惊喜相遇。

推荐阅读
  •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有一个鸡蛋,非常天真的和石头在一起了,磕磕碰碰,身上伤痕累累,但鸡蛋一直坚持着,终于有一天,鸡蛋受不了了,离开石头。后来鸡蛋遇到了棉花,棉花对鸡蛋的每一个拥抱,...

    12-24

  • 生活.美文

    生活.美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溢满生活滋味,让人沉醉其中。季节终点,冬日晚风凉,斜阳渐矮只影长。 孑然一身,独吟天上月,自顾自盈缺,揉乱琵琶弦,一碗红尘一盏烟,冷暖交杯是...

    12-18

  •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在书海中徜徉,偶尔会遇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书名,但翻开之后却发现内容大失所望。这种感觉可不太好!不过,今天我要推荐的这三本书,书名可能让你感到意外,但它们绝对不...

    12-10

  •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10日,星期二。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跟生活认输,不向岁月低头,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题记在这悠长的人间旅途中,我们...

    12-10

  •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5日,星期四。多做上进的事,拥有乐观的心态,人生就会变得更灿烂和美好。—《人民日报》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步履匆匆,仿佛被一只无形...

    12-05

  •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一】不要与任何一个人去争,爱你的,不用争,不爱的,争来也没用,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二】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

    12-05

  •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些情感,它们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守候的故事,名为...

    10-18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