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世界》是一本由刘宗迪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海经》的世界》读后感(一):拨开了一直笼罩在山海经身上的迷雾
这本书主要是说山经。海经的部分在作者的另一部书中,已经下单打算继续读
千万别被这书当中长篇累牍的文字搞得望而却步。因为你一旦沉浸其中,会发现一种完全不同的乐趣
其实这本书的前二分之一,还是冲着普及去的。包括了山海经的一般知识:例如山海经的成书,山海经描述山川的原因,以及山海经为什么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妖怪
作者试图用平实的语言,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拨开自媒体、书商以及一些神秘主义者在山海经身上设定的神秘气息。并且从历史、实践应用的角度,架设了山海经产生的逻辑:
为什么有山经,是因为古代神官出于了解山川大地基本风貌的原因,梳理总结了民间、官方口口相传的地理知识和见闻,从而形成的一套成体系的地理知识汇编
山经当中的妖怪?山海经当中的妖怪其实没有什么人文学上的意义,他描述的大部分都是现实当中的动物,只不过古人没有见过这些珍稀野兽,他们用自己熟悉的动物做夸张比喻的时候,自然也就被没见过本尊的画师展现成那种奇怪的模样
而所谓“妖怪”的生活习性,也使得它们跟一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而这又增加了这些生物的神秘感
这些内容算是本书的前半部分,个人感觉论述的逻辑是非常通顺的。而且旁征博引,也让作者的论述非常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由于对山经非常了解,对于现代生物也有所涉猎,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丝毫不枯燥。而且知识量也非常丰富,如果你想大概了解一下山海经,那么这二分之一的内容就够了
让人惊艳的还是后二分之一。因为你读完前半部分,可能还会有疑问:还是会有一些地方,跟实际完全不像符合,而且还出现了好多莫名其妙的东西。那这些内容背后的逻辑、理论又是什么呢?作者在西山经部分进行了非常详实的论述。而这个层面的揭示,完全打开了读者的视野
具体是什么我就不说了,我只说我的感受。这部分是我看过的对山海经剖析得最为精彩的文字,没有之一。作者用他的古代星相学知识,结合山海经西山部分的具体内容,向我们解释了一个天地相通的理论,也让我对古代天上的所谓“分野”的概念,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从天上到地下,从秋收到狩猎,徜徉在星空的浪漫主义,在平实的文字论述当中喷涌勃发,给我一种上天入地的奇妙体验
绝对值得一读,甚至二刷的书
《《山海经》的世界》读后感(二):祛魅之指
以一句话概括本书的核心观点:《山海经》是账本;如果更详细一些,那就是从属于原始宗教档案体系、由官方力量编纂的账本。正如本书“导言”所说,《山海经》被现在的读者附加了很多神秘的色彩,从中挖掘了很多IP。从文化产业的角度说,固然是挣到了很多钱,但对事物本身的认知却未必真的深入了多少。笔者在还不知道“买书要挑出版社”这个道理的年纪,也购买了几本《山海经》的相关书籍,看下来基本上各说各的一套,固然博大精深却越发云山雾罩,本书第一次给了我对《山海经》“拨云见日”的认知感。
第一部分“怪物的真相”提出:怪物是以组合方式描述的动物。作者以“鯥(《南山经》)就是穿山甲”“鴸(《南次一经》)就是猫头鹰”“耳鼠(《北山经》)就是鼯鼠”“珠蟞鱼(《东山经》)就是中华鲎”等例子,说明《山海经》中很多怪物都是实际存在的动物,只是因为“上古博物学尚未建立像现代博物学这样标准的分类体系、形态学术语体系与描述方式,更没有博物绘画术和照相术,要用文字记述向人们介绍一种陌生动物的长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借人们熟悉的动物对之进行比方形容”,还引用了1784年英国人对从未见过的海狮也采取了类似的描述方式。这种组合式描述方法的结果,必然与原始对象有差异。这让我想起中国古代使用“切韵”注音的方法,以两个字注音一个字,由于古今发音的差异,现在用切韵法去反推某些字在古代的读音也必然与原始发音存在差异,这种认知上的代沟无疑就增加了原文的神秘感。
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妖怪的秘密”进一步论述了《山海经》中妖异现象是古人对灾害征兆的经验总结。在这部分作者只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就得到了支撑其结论的有力证据,科学方法“小试牛刀”,就如同热刀切黄油一样,轻松拨开了后人故弄玄虚附加的面纱。第105页对妖兽种类与异兆现象的统计,呈现出了明显的相关性。如果《山海经》是纯粹想象的文学作品,那么这个统计应该呈现随机性,而统计结果呈现出的与实际相符的相关性,能够支撑《山海经》记述来源于实际观察这一观点。可惜样本不够大,不足以再进行稳健性检验之类的进一步深挖,不过已有了相当的说服力。
如果说前两部分重点论述《山海经》的“账本性”,第三部分“众神的缘起”则着重论述了“宗教性”。《山海经》将各地作为众神天上居所在地面的投影,因此除了记叙各地的客观物产之外,又附加上了“神性”。因此,《山海经》兼具了博物志、地理志、资源档案、祭祀指南等多重特征,而且应当从属于原始政权-神权复合体官方档案体系,但时间埋没了原本的完整体系,只留下这一点吉光片羽,自然也就催生了无数想象。本书实际上是从“赛先生”的视角对古籍做了现代化解读,提出的“账本论”不能说天衣无缝,却符合逻辑也自成体系,吹散了无数后人给《山海经》牵强附会的装扮。
《《山海经》的世界》读后感(三):原来我们一直都误读了《山海经》这本“宝藏之书”!
《<山海经> 的世界:妖怪、万物与星空》是“中华文化新读”丛书之一,可以说将这“新读”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为何需要“新读”?正是因为时光的久远、历史的绵延、传承的断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后人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一些不合宜的误解,甚至是根深蒂固的成见。
世人对于《山海经》的认识便是如此。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山海经》早就有了专属于它自己的“定位”,其中话题最多、讨论最热的,一定要数山海经中的各种怪物,甚至说《山海经》在我们心里几乎无异于一本怪物志。
果真如此吗?
刘宗迪教授在新书《<山海经> 的世界:妖怪、万物与星空》中就呈现了一个为 《山海经》“祛魅”再“赋魅”的过程——祛除人们对于《山海经》的成见与误解,并赋予它本该散发、却掩埋于历史尘埃中的真正魅力。
在解惑的过程中,刘宗迪语调生动幽默,通俗直率,不时间出现的一些感叹,又让人深深地体悟到一种跨越千古的浪漫与愉悦,他说后人的很多误解不过是因为“少见多怪”,然后话锋一转又叹道,“怪物既不住在深山里,也不住在大海里,更不住在古人的幻想里,而是住在我们与古人之间久远的时光里”。
真是一本犀利又浪漫的书啊。
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不仅会讨论那些“流落在外”的小龙虾该怎么吃,也会调侃《山海经》中出现的各种“怪物”的食用效果,譬如《山海经·北山经》中就有记载,“(单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显然白鵺有着非常不错的“食疗功效”——“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小到咽喉肿痛,大到痴呆犯傻,一只白鵺解千愁。
有记载是不假,然而现在图书市场以及网络中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以“怪物”为噱头进行各种各样的包装,从外表到“味道”,五花八门。而《山海经》这样一部古老的书,竟被包装成了迎合现代审美的媚俗之物,它不仅像一本“怪物志”,甚至还可以是“食疗菜谱”,对于这一点,作者在导言中就先泼了一盆“冷水”,他坦率直言:他们根本没有读懂《山海经》!
《山海经》不该被这样误读,就像作者所说,“《山海经》本身像一颗宝石,藏在层层岩石包裹的坚硬外壳中”,而他在这本书中所做的,正是一层一层敲碎那包裹着《山海经》这颗文化宝石的外壳,带着读者一起进入到《山海经》的世界揭秘、探宝、追寻来自远古的真相。
既然要“祛魅”,那免不了要论一论《山海经》中的那些怪物们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
实际上,它们存在,但它们并不是“怪物”。
根据《山海经》中的记载和描述,再经过后人的一番加工想象,那些牛尾蛇身、人面鱼身、双目在背、三头六目的诡异存在,显然不会是真实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动物啊,就算经过了千千万万年的进化,它们的原始模样也不该那么奇形怪状啊。那么既然不像真实存在的,会不会是古人的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呢?
在《山经》的描述中,我们看到这些山里几乎“无处不怪,无物不怪”,这么多“怪物”,难道都是编造而来?如果真是想象捏造出来的,我们还真的不得不佩服《山海经》编著者的想象力。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书中所描写的那些“怪物”确然存在,只不过是我们误会了。
《山经》中记录了近五百座山峦、两百多条河流,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的形状、习性、功用等等也记录得一清二楚,甚至枯燥得像是一本调查报告,这样严谨细致的观察和记载,并不是志怪小说会呈现的形式,而实际上,《山经》正是唯一一部有幸流传下来的“官方文书”,它作为国土资源志,详详细细地记载了那数百座山、数百条河中的“珍奇异宝”,说它是一本“藏宝图”也并不为过。
那么再说回书中的那些怪鸟异兽到底从何而来,其实,那些所谓的怪物,不过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寻常动物而已,他们之所以会被描摹成怪物的模样,实在是后人对它们的惊天大误会。刘宗迪教授在书中这样解释道:“上古博物学尚未建立像现代博物学这样标准的分类体系、形态学术语体系与描述方式,更没有博物绘画术和照明术,要用文字记述向人们介绍一种陌生动物的长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借用人们熟悉的动物进行比方形容,‘拼凑’出形形色色的‘怪物’。” 如此“拼凑”之后,方得书中之怪。
除了揭开《山海经》中“怪物”的真相,书中还解释了关于“妖”的一些误解误传,那些我们心中“妖兽”可以带来大旱、大水的特异功能,竟然真的是有科学道理和经验依据的,实在是有趣。
低头看大地,再抬头看星空,《<山海经> 的世界:妖怪、万物与星空》中,对于“星空”的解读也是一个重头戏,更是许多介绍《山海经》的书籍中鲜少涉猎的范围,因为星空之中有着关于众神的传说,星光闪烁的天上屹立着神话里的神殿。
而作者的一番话更是像极了对于《山海经》中神话内容的“深情告白”:“如果说,在一般人心目中,《山海经》主要是一部好玩的异兽录、妖怪谱的话,那么,在学者心目中,《山海经》主要是一部可以填补中国上古神话空白的神话典籍。”
中国并不缺少神话,而《山海经》中记录的那众多神怪和故事,则是我们了解上古宗教神学真实状况的一个主要参考途径。
一部《山海经》,竟然被误解了这么多年,刘宗迪教授的这部《<山海经> 的世界:妖怪、万物与星空》让我们认识到,这样一本极尽详细的博物志、写遍山川万物藏宝图值得被认真、严肃的对待,它是来自远古声音的回响,等待我们以真诚之心去聆听。
《《山海经》的世界》读后感(四):连鲁迅都误读的《山海经》,隐藏着中国上古时期自然最真实的模样
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这段出自鲁迅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的文字,想必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看来,充斥着各种奇妙生灵和有趣故事的《山海经》,无疑是中国神话传说的开端。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他称“中国之神话与传说,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对此持同样观点的还有茅盾、袁珂等人。
然而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谭其骧先生却认为,“《山海经》中的《五臧山经》基本是一部反映当时真实知识的地理书。”那么,《山海经》是否真的是一本怪物志、妖怪谱和神话书?对此,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宗迪则有自己的见解。此次由中华文化新读系列出品的《<山海经>的世界:妖怪、万物与星空》一书正是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借由那浅显易懂、幽默有趣的文字,你将窥见一个真实、崭新的《山海经》宇宙。
《山海经》中的《山经》部分,表面上看犹如旅途怪物见闻志一般,遇见的或牛身蛇尾,或人面鱼身,或双目在背,显然不像是自然界中存在过的动物。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譬如《南山经》中“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的“鱼类”生物“鯥”,据作者考证其实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穿山甲。
而之所以后人读了《山经》的描述,始终无法将“鯥”与穿山甲联系起来,是因为上古博物学尚未建立像现代博物学这样标准的分类体系、形态学术语体系与描述方式,更没有博物绘画术和照相术,因而在记录时只能用人们熟悉的动物进行比方形容,最终“拼凑”出了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异形怪物”。
正因如此,那些看似是由多种动物的形体组合而成的“组合兽”,其实并非什么怪兽,而是我们熟知的动物;而看似荒诞不经的《山经》部分,其实是一部有着周密计划、基于实地考察和真切见闻、系统记录山川自然资源的地理博物志。
值得一提的是,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突发奇想地和微信读书群里的小伙伴一起玩了个“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的游戏,不料反响热烈;而猜测动物所用的线索,正源自书中被作者翻译为白话文的《山经》“妖怪描述”。
事实上,作者还在书中非常用心地教读者如何将《山经》中未提到的常见动物,改写成“山海经魔兽版本”。譬如用《山经》博物学语言描述的“猫”应该是:“有兽焉,其状如虎,人面豹身蛇尾,其鸣如婴儿,其名曰喵,其鸣自呼,可以养之避鼠。”
如此看来,今年的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可以变成“山海经版奇珍异兽猜猜猜”了。
自然界中,很多动物可以提前感知到自然灾难来临,譬如大象可以听到地震到来之前的次声波,鸟类则可以通过感知风速和气压的变化预测风暴的到来,犬类甚至还可以感知地球磁场的变化等等,然而在《山经》记录的众多动物中,却有一类动物极其可怕,这些动物只要一出现,仿佛瘟神降世一般,人间必会引发大旱、大疫、战争等天灾人祸。
另外,也有一些动物的出现会给天下带来安宁或是丰收,譬如五彩的凤凰、鸾鸟、文鳐鱼等等。难道世间真的存在拥有超能力的动物,可以呼风唤雨、制造瘟疫与战争,抑或为世间带来祥瑞?
显然真相并非如此。为此,作者特意为《山经》中51种“神奇动物”做了清单,结果发现,所谓的“神秘力量”完全是后人给它们加的戏——文中说某某鸟兽“见(现)”必将有天灾,并非指的是某某鸟兽像妖怪一样会导致了灾祸,只是单纯表示某些动物的行为跟自然灾害存在相关性罢了。
进一步说,这同如今我们说天灾发生时,动物会有一些征兆行为并无二致,而书中的内容,也不过是古人朴素的灾害征兆知识。所以说,中国古代很早便知道如何通过观察动物们的行为,来预测天灾的发生;至于天灾发生这件事,终究跟这些因惊吓而现世的动物没什么关系。
或许读到这儿,有不少小伙伴就要郁闷了。说了半天,《山海经》里居然一个妖怪也没有呀!虽说这本书里确实没有妖怪,但是却不乏令人仰望的神明。
中国古人非常敬神,对各种神灵都有一种发自本能的敬畏感、恐惧感,特别是那些长相怪异的山神,更是会敬而远之。于是国家便利用这一点,将那些蕴藏宝藏的山宣布为神山,如此一来只需借助山神祭祀制度,便可以在不用派兵把守的情况下封禁山川宝藏,保护自然资源。
因而《山经》中对古人世代崇拜、祭祀的宗教圣地,即上帝降临地面时的离宫别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西次三经》所记载的以昆仑为中心的群山之中,有数出上帝在地上的设施:昆仑之丘是上帝的宫殿,槐江之山时上帝的菜园,另外旁边还有上帝的花园、上帝狩猎的兽苑,以及上帝采玉的玉田。
除了与上帝有关的一系列圣地外,身为下属的众神也有自己的栖居之所。无论是拥有死亡和丰收双重面孔的西王母,还是以鸟为官的秋天之神少皞,抑或是妇孺皆知的嫦娥,乃至中国版“无面男”帝江和洪荒巨怪烛龙等等,皆能在此见到。
他们各居一山,各司其职,正如人间朝廷由职责各异的官府组成一样,并与上帝的诸多设施一起,构成了一个气势恢宏、规模庞大的万神世界。
倘若你以为,这些错综复杂的设定是古人随意捏造出来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群山中的帝都苑囿,皆是天上神殿在地上的投影,而天上神殿的排布则是由群星幻化而成,因而无论是天宫还是作为它投影的山海经万神世界,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
由此可见,上古时期的中国同希腊、印度、北欧一样,也拥有自己独特且瑰丽的神话体系,中国先民并不缺乏宗教创造力,看似失落的中国原始宗教体系,实则原原本本地记录在了《山海经》之中。
因而从某种角度说,《山海经》不仅仅是一本记录了各种物产所在地,帮助人们按图索骥将其找出来的“藏宝图”,更是一本展现古代中国宗教信仰以及祭祀文化的力作。而刘宗迪创作的《<山海经>的世界:妖怪、万物与星空》一书,无疑为我们拨开了认知的迷雾,让我们得以跨越千年岁月,重新审视这片记录在《山海经》里的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