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备课,实际上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基本内容包括: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例题、习题,设计好检测与巩固强化的内容、研究教学的教育素材、研究教法和学法、写好教案、授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它具有多种含义:
1、备课包含着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也含着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2、备课是知识的内化、具体化与课堂物化的预案。
3、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
4、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
5、备课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的备课要: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实处着力
大处着眼——着眼课程理念,宏观解读,做到心中有数
备课不能离开两个支撑:课程标准、单元目标。
对于课程标准,我们都知道他有用,却总是不知道怎么用。甚至觉得他对教学内容的帮助不大,而将其束之高阁。其实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并且我们也要清楚一点,它是国家 (或地方)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并且本人认为,课标给了我们很多的方法和方向,让我们知道,教师是 "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帮我们找到承上启下的支点,和串联整个教育过程的线,纠正了我们教哪一年级就只准备哪一年级内容的错误。
以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为例:
比如七年级属于第四学段,从课标中我们能了解到,整个学段(也就是7~9年级)学生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所要达成的目标,甚至一些教学方法和重要知识点,比如利用字典查阅,图书馆搜集,默读,浏览,表达方式等等。
单元目标是对课标细化,我们可以从单元导读中获得,他会告诉我们应当学习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同时统观整个单元的课前预习、课后题方向、写作、综合性学习,以及课文后面的知识点补充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重点和目标。
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目标设置为:
1、学会朗读(重音和停连),声韵之美;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2、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3、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
4、学习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5.课程标准涉及一个整体发展的三维目标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 。
在宏观解读,深入研读了课程标准和单元目标之后,对于自己的教学方向自然心中有数,那么具体到文本教学的课时目标的设立也就不难实用有效的得出。
细处着手——着手文本,感受“字字动人,句句传情”
在读了肖培东老师的课例之后,被他那根植在语言,内化到朗读,遵循于文本的干净而纯粹的语文课感动,并深深折服。他对语气词、叠词、拟声词、副词,甚至标点符号的反复咂摸品读,他对节奏变化的比较朗读,对破折号的想象朗读,对感叹号的表演朗读,模拟对话的情景朗读,圈点勾画时的默读,把抽象的感情变得具体,充分体现其对文本的尊重。
“语文学科以‘文本’这一独特的方式呈现而区别于其他课程”所以我们的教学是要立足于文本,根植于文本,牢牢扣住文本。“能在文本中解决的,就坚决不依靠其他”。
所以语文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走到语言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感悟情感之美,体会语文之美。
以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为例:
正如肖培东老师所说:“对于文本,你能都到那个程度,你就有可能教到哪那个程度。”我特别赞同裸读,也就是不看任何参考资料的读,只针对文本,尊重自己的真实阅读体验,咬文嚼字的读,才能找到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亮点。而朗读又是本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的,你不妨自己先试试。
看看《春》中反复等修辞的运用,排比的顺序安排,动词的运用,景物及场景的设置,甚至儿化音的应用,能带给你春天的气息吗?
《济南的冬天》当中,你会用“一髻儿”来形容白雪吗?作者的景物为什么都突出“小”呢?你见过“害羞”的小山吗?这些是否都能体现“字字动人,句句传情”的语言魅力呢?这些是不是解读作者情感不可缺的细节呢?
实处着力——着力核心问题,教会学生学习
“文本细读”最害怕误入,零碎的提问,将一篇篇优美的课文,肢解的面目全非,美感不在,思维的构建更无从谈起。对此能抓住一篇课文的核心问题,一节课的重点问题展开文本细节的研读显得异常重要。而核心问题的提出是极不易的,但也不是没有办法的,我们可以锁定单元重要知识点,结合学生疑问点,联系文本的情感共鸣点,确定出一组主要问题,再找出主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让整节课无论宏观把握,还是细处解读,都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课堂会变得紧凑而高效。
以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为例:
这一单元是描写景物的一组优秀诗文,具三美:美景、美情、美言。“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其中《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属于精读课。
锁定单元重要知识点: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感受汉语的声韵之美,揣摩语言之美,体会修辞表达效果,以及作文主题“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以及对细心观察,勤于思考习惯的培养。我们不难感受到编者的意图让孩子们学会“发现美,感悟美,表达美”。
既然《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分别描绘了春天和冬天的美,《雨的四季》是自读课。我们教学的过程当中将美锁定在四季上,从而打开孩子们“发现美,感悟美,表达美”的窗口。
围绕着“发现美,表达美”这一核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寻找文中的美景、美情、美言,从中习得朱自清的细腻,老舍的严谨,修辞的巧妙,景物的别致,结构的设计,情怀的美好……再用自己的美言描写生活中的美景、美情。这样以来我们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教会学生学习,岂不快哉!
精读课,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自读课学生结合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性的泛读。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还要注意,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一位有准备并且胸有成竹的教师,必能信心十足地在课堂上点拨和指导学生。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