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脑科学》是一本由[法] 鲍里斯·薛瓦勒( Boris Cheval) / [法]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懒惰脑科学》读后感(一):这本书,正确的名字应该叫《懒惰的科学》如何从床上立马起来去运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措施
感觉跟学习完全不搭边呀~不过了解了一些知识点,是可以的。还有看一个小时电视,等于缩短22分钟寿命,作者两个人,为了做这本书,损耗了自己15天的生命能量。假设一个人从小都不看电视,那么他会比另一个人多活几十年嘛?这个比喻,我咋觉得有点逻辑不通啊~锻炼&运动能让我们的大脑保持年轻.
身体活动通过神经可塑性,即通过改变脑灰质(信息加工工厂)和脑白质(连接这些工厂的通道)来改善大脑的能力。
比如,身体活动可以促进海马区神经元的生长,而该大脑区域与记忆相关。
经常进行跑步、快步走或者骑自行车等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的人,具有更好的认知能力,如空间记忆能力(在空间中定位),陈述性记忆能力(通过语言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表述),工作记忆能力(推理),以及更高的认知灵活度(从一项任务快速转向另一项任务的能力)。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也能让我们的大脑变得年轻。
有研究表明,我们越是活跃,大脑的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越小。
《懒惰脑科学》读后感(二):理性与冲动
人类真的很矛盾;我们有意图与冲动,也就是控制机制(理性的),和自动机制(冲动的),
多年来的进化让我们喜欢省力与懒惰,但是身体的进化让我们更适合耐力运动,不运动又会使得身体不健康,同时我们的基因中也有运动的基因,让我们去运动,在运动中获得愉悦,这在以前人类需要长途跋涉打猎的社会中,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人类进化的很慢,科技发展的很快,我们的身体并不适应于我们的生活了,我们需要认识我们的身体,从而达到更健康的 生活方式,也就是尽可能的让控制机制起作用,或者让控制机制变成自动控制机制。
而且控制机制需要费力,而自动控制机制并不需要费力,也就是放松的专注,跟禅有点像,但又不是,我们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想要让自己更加的自由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要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的自动运行的机制,利用他,而不是被它利用,比如说,戒除一些不好的多巴胺的释放,不去成瘾,这会降低自己对于身体的控制。利用身体的一些自动机制,又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达成目标,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快乐。
控制机制并不是 人的意识吧,因为人的意识也有潜意识,这是属于自动控制机制的一部分吧;
以上的二分法哲学当然没有办法概括良质了。
《懒惰脑科学》读后感(三):麻麻,原来我爱葛优躺也是遗传与你们啊!
〈PART 3 久坐的吸引力〉
前一章的《懒惰脑科学》里讲过,对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研究显示,我们的体育运动能力47%依靠遗传基因。
但据说,这项研究同样发现,我们的久坐行为31%也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因此,遗传因素不光决定了我们无法抵抗久坐的诱惑,更可以说是阻止了我们想要去运动的想法。
所以,上一篇我甩锅麻麻和她老公,或者爸爸和他老婆,是我不爱运动的最大元凶,果然不是空穴来风的。就想继续回家问问父母,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好消息是,从书里不仅能找到甩锅对象,还可以知道,我们大脑中负责自控力的区域:前额叶皮层,越是激活去做运动,对环境的依赖就越少,越不容易被沙发和躺着所诱惑。
因为当荷尔蒙开始起作用,让我们感受到运动变得愉快而且带有奖赏性,就可以激发欲望让我们重复进行这项能够带来愉悦感的活动,运动得越多,我们的机体就越想运动。
所以哪怕你现在仍然在躺着,为什么不抽出30分钟来看一下这本《懒惰脑科学》给自己增加点奇怪的冷知识和有可能即将开始运动的助力呢?!

《懒惰脑科学》读后感(四):懒惰脑科学:你的不爱运动原来来自于父母遗传?!
〈引言&PART 1 一起骑马!〉
〈PART 2 身体活动大爆炸〉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明明想去慢跑,却总是窝在沙发里不能动弹?
这本目的是帮助我们理解操纵我们行为的无意识机制的书(《懒惰脑科学》)大概可以替我们解答疑问。
但是因为这书把“人生来就注定懒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放在了结尾处,所以我必须克服我的大脑的间歇性懒惰,要坚持把书看到最后才可以,解惑。
你知不知道,科学家们为了更好地了解意图与冲动之间的关系,建立过一个二元模型,把解释我们行为的大脑机制分为两类:控制机制(理性的)和自动机制(冲动的)。
控制机制对应行为中理性和有意识的那一部分。而自动机制与之相反,它对应的是我们行为的冲动和情绪化的那一部分。
所以,我们下意识、凭直觉做出的反应就是来自这些快速且耗能少的,动用极少认知资源的自动过程。就比如我们明明想去慢跑,却总是窝在沙发里不能动弹。
自控力足够时,我们就能平息冲动,按照理性的目标作出行动,反之,冲动占据上风,我们就会心安理得地继续坐在沙发上。
不过,据说,当我们唤起理智来采取某种行动时,会权衡这一行动的可行性(我能做到吗)和自我意愿(我想做吗)。
所以,有时候即使你有意采取一项新行动,也仍然需要动用资源来做出改变。但如果你累了或者想做别的事,那么下定的决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可能性就会像太阳下的雪一样迅速融化,消失不见。
现在知道了,为什么你总是容易做一些你根本不会去做的计划了吧,比如每年年初都会做的那个,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总会给自己找理由不去做而已。
至于我为什么一直不爱甚至是拒绝跑步,书里也给出了解释,假设你第一次跑步时,大脑会在记忆中建立与跑步这一行为相关的或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反应。跑得越多,这种关联重复得越多,大脑会在记忆中不断加强这种关联。
换句话说,你越是享受跑步,大脑越能将跑步与“健康”这一概念联系起来。反之,如果你在跑步中体验到的负面情感越多,跑步与“不适”的关联就会越强。
于是作者说,“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这句话,不仅不适用于体育锻炼和健康,而且
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这句话,还会阻碍我们的行动。
如此看来,从现在开始,与其不断立志和鞭策自己要开始迈出健身第一步,倒不如开始寻找一下你与健身之间的积极情感反应,以让自己觉得是主动做出的“我愿意”去健身的选择,而不是感受到“我被迫”选择去运动和都是别人说我该运动了。
因为我们需要明确的一件事就是,在控制系统和自动系统的相互作用下,如果我们总是放任控制和自动系统的拔河,即便理智最终战胜了冲动,也很有可能面对的结果是,我们可能会用尽自控力。以至于,如果我们再遇到新的冲突,冲动占据上风的可能性会更高。科学家们把这种自控力疲劳命名为“自我损耗”。
自我损耗会导致过度补偿,即一旦定下的约定被打破,我们很容易破罐破摔。比如,在明知戒烟失败后,干脆抽掉整包的香烟;或者努力想成为素食主义者失败时,就过度食用肉类。
所以,书里给到的良心建议是:如果你希望改变自己的行为,就要确保自己制定的目标在合理的范围内。也就是父母很小时候就告诉过我们的,别贪功别冒进。
另外,在第二PART里,有个最有趣的点在于,如果你记住了,以后在父母或者朋友嫌弃你不爱运动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振振有辞,理直气壮地甩锅:有研究表明,我们体育运动的水平一部分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书里讲到,英国一项针对700多对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研究显示,异卵双胞胎比同卵双胞胎花在身体活动上的时间差异更大。
快拿出笔来划重点:研究人员以这些数据为基础,预测我们体育锻炼47%由遗传基因决定。
所以,看完第二PART的我,预备要学有所成地回家跟我亲爱的母上大人翻白眼,不是我不努力运动,而是遗传基因决定了我不爱运动,那么无奖竞猜来了,到底是谁(爸还是你)更不爱运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