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父母分两种,一种成为孩子一生崇敬的榜样,一种让孩子明白永远不要活的像父母那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习惯培养,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样子。好比你照镜子,发现镜子里面有个黑点,一直擦镜子,却不知道原来是自己的身上脏了。
生活中,父母的这些坏习惯一定要改,否则会影响孩子三观和格局,更严重的,甚至会害了孩子一辈子。很多家长都曾经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孩子一哭就给糖吃,孩子不好好吃饭就给玩具。它的后果就是,孩子习惯了你的套路,转而“变本加厉”地哭闹,去跟父母索取。
曾经一则新闻上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某日下午,一个20岁的年轻女孩看中了一部价值2000多元的手机,但超出了爸爸的经济预期,爸爸因此不同意买,可女孩没有理解爸爸的难处,竟一气之下冲到马路上,横卧路口中央,当时情形十分危险,过往车辆纷纷避让,交通民警也立即上前为该女孩组成人墙,防止其遭碾伤。20岁的孩子以这样的方式要挟爸爸买手机,简直让人哭笑不得,同时也不寒而栗。
当然在故事的最后,女孩还是如愿以偿,爸爸给她买下了手机,这件事情就此画上句号。但这件事就真的结束了吗?这个女孩今天可以躺在马路上要挟爸爸买手机,明天,又会做出什么事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位爸爸从小是怎么教育他的女儿,让他的女儿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呢?你希望你的孩子变成这样吗?如果你不想养出这样的孩子,那么,请不要溺爱孩子。溺爱孩子,不仅会害了孩子,父母最终也会自食苦果。
心理学上有个“德西效应”,指的是过多的外部奖励,会降低孩子对事情本身的兴趣。物质可以安抚一时,不能安抚一世。孩子的情绪最终没有得到解决,自然不会满足于物质带来的暂时快感。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和劝解孩子,花费时间和耐心去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
教育专家王人平老师曾说:要让孩子看到父母对生命的热情。一个悲观无趣、苦大仇深的成人世界,孩子怎会对未来有憧憬?生活本不易,一味的抱怨,并不能改变恶劣的情况,只会传播负能量。生活中最难能可贵的品质是,在各种困难面前,我们还能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父母,才能养出内心阳光的孩子。记得网上有个小学生写作文吐槽自己的爸爸:“别人的爸爸都带他们的孩子去玩,你就叫我看书,我真的非常生气,你已经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尤其是寒暑假,孩子们在家的时间变长,很多孩子喜欢在家看电视、玩手机,而且一看就是一整天。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往往就会抱怨孩子不务正业,有的甚至为此跟孩子发生冲突,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变得更叛逆更难管。不可否认,手机已覆盖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家长不用手机是根本不可能的。而错误其实不在电子产品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平衡和使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想让孩子玩手机游戏,首先要做到自己也不玩手机,想要孩子经常看书,自己也要经常看书,有时间多带着孩子出去玩一玩,去游乐场或是运动场所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家长真正的将自己的生活全部都安排在阳光之下后,并努力的做着,孩子才会受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好的影响,这样比家长一百句批评和督促都管用。
愿天下父母懂得,真正的陪伴,要身心同在。不错过孩子成长的点滴精彩,才能见证孩子生命中的每一个高光时刻。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83%的家长曾有过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孩子作比较的行为。很多家长比得过就沾沾自喜,比不过就捶胸顿足,郁闷生气。父母爱拿“别人家孩子”和自己家孩子比较,是一种“心理偏盲”现象。这样的父母往往总是放大“别人家孩子”身上的优点,而放大自己的孩子的缺点。一旦这种心理现象发生,父母就更加焦虑,孩子就更加挫败。别人家孩子,从来都不能成为孩子努力的标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短处,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拿过去的自己,跟现在的自己比。正视自己的改变,反思自己是否有进步,这才是更为明智的教育。
教养的本质,是一个生命陪伴另一个生命,一起成长。意味着做父母的我们,要一路付出,一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