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味觉》是一本由[日]辰巳芳子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与味觉》读后感(一):生命与味觉,爱的希望在锅里
辰巳芳子在《生命与味觉》里 说道:“拥有一切不起眼的小事就是幸福”。何尝不是?为爱下厨,想看到心爱的人的笑容就是幸福吧~ 除了汪曾祺、蔡澜、陈晓卿, 《生命与味觉》是我最近读到的特别感动的饮食随笔,饱含哲思却又字字浸润着敬畏与幸福。 它是日本国宝级料理家辰巳芳子发人深省的饮食散文作品,现年97岁的芳子奶奶,像极了《料理鼠王》里的小米,在悠长的人生岁月里以料理体悟生命,分享人生智慧。值得细细品味~ 糙米汤、小鱼干高汤、香菇汤、油菜花盖饭、根茎蔬菜汤、牛筋锅、蛤蜊法式清汤、大蒜汤、粥茶碗蒸……每一道料理背后都蕴藏着她对生命与自然的体悟。 饱含对生命与食物的敬畏 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生命每一餐的态度,理解一日三餐这一行为的深层意义,体悟平凡生活中的烟火与爱。 幸福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越是住在城市的人,我越希望他们能借由下厨将自然融入生活中。” “吃东西”是生命的刷新 抚育我们生命的,正是味觉。
《生命与味觉》读后感(二):生命与味觉,爱的希望在锅里
辰巳芳子在《生命与味觉》里 说道:“拥有一切不起眼的小事就是幸福”。何尝不是?为爱下厨,想看到心爱的人的笑容就是幸福吧~ 除了汪曾祺、蔡澜、陈晓卿, 《生命与味觉》是我最近读到的特别感动的饮食随笔,饱含哲思却又字字浸润着敬畏与幸福。 它是日本国宝级料理家辰巳芳子发人深省的饮食散文作品,现年97岁的芳子奶奶,像极了《料理鼠王》里的小米,在悠长的人生岁月里以料理体悟生命,分享人生智慧。值得细细品味~ 糙米汤、小鱼干高汤、香菇汤、油菜花盖饭、根茎蔬菜汤、牛筋锅、蛤蜊法式清汤、大蒜汤、粥茶碗蒸……每一道料理背后都蕴藏着她对生命与自然的体悟。 饱含对生命与食物的敬畏 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生命每一餐的态度,理解一日三餐这一行为的深层意义,体悟平凡生活中的烟火与爱。 幸福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越是住在城市的人,我越希望他们能借由下厨将自然融入生活中。” “吃东西”是生命的刷新 抚育我们生命的,正是味觉。
《生命与味觉》读后感(三):无题
为了容易生存而食,首先需思考是否要“拥有敬畏之心”。敬畏之心,是诸多日本涉及到吃食题材的影视剧的核心载体。从《海鸥食堂》、《寿司之神》到《澄沙之味》,由风土孕育而成的食材,无论肉、蛋、种子等,均是生命的开端,当吃下这些食物,生命便与被吃下的其他生命所联结,思索其它生命,等同于思考自身的生命,怀有敬畏之心,看到生命的联系,看到四季循环的往复,对季节的恩惠怀有感激之情,调理生理健康的同时,对滋养生命的食材怀有慈爱的心情,使得生命更有意义,使宗教与科学密切联系,从而上升至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态度的哲学观。我想,这便是《生命的味觉》所欲表达的人生态度。
今日所看的影片《澄沙之味》中,德江女士熬制红豆沙时,时不时便与看似无生命的豆子对话,她会鼓励豆子“你们需努力工作噢”,当食材熬熟后,她会等待并守护两个小时,让豆子充分适应新加入的糖,如同二者的第一次约会。德江女士给予店长的信中说道:“当我制作豆馅的时候,总会倾听豆子们讲述的故事,想象豆子们见过的晴天和雨天,微风把豆子们谈话的内容吹拂过来,听听它们的旅途故事,倾听它们。时间的一切,都有可以诉说的故事,即使是阳光和风,也可以听到它们的故事。”当德江辞世后,留给店长的录音中说道:“我们被生到这个世界上,去看,去听,因为如此,我们不用去成为某个人,我们自己有自己生存的意义。”影片中树木希林奶奶所饰演的德江女士对于食材的敬畏,与此刻书籍的主旨,异曲同工。与影片《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中,由山崎努所饰演的画家熊谷守一,在远离喧嚣的花园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观察昆虫的举动,保持一份平静淡泊的价值观,亦有相似之处。
尽管对于日本文化,不甚了解,但影片与书籍的思想,实则与日本茶道的精髓“侘寂”,不无关系。怀有敬畏之心,保持朴素、安静的情愫,不仅是制作食材所需具备的状态,更与日常的生活态度与思维模式相关联。大自然的生死循环,本就是生命的真谛。制作豆馅,对豆子的故事及即将给予人类的能量吉愉悦怀有敬畏与感恩之心,简朴静寂的日复重复,注重繁琐章程的耐心对待,方可制作一盘甜腻可口的铜锣烧豆馅,而不是店长从前的简便订购原材料。《生命与味觉》中,敬畏本就是正面的,通过敬畏,人才能坚持章法,坚守本分,慎言慎行,从而方可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
——壬寅年正月初二,粗读《生命与味觉》粗略简记,2022.2.1,塞外寒夜,灯下。
《生命与味觉》读后感(四):食物也有生命,愿我们一颗以敬畏之心,待之
昨日单位安排体检,不到六点半坐上了去体检医院的地铁。
走在座位上,打开蜗牛读书,一碗青菜盖饭映入眼帘。
说实话,这本书属于典型的“日本老奶奶感悟人生、尊敬自然”之作,初读几章,总感觉索然无味。
直到我将食物与生命联系在一起,才感受到对事物的敬畏之心。
由于科技高速地发展,托温室大棚的福,如今我们可以在夏天可以苹果、在冬天吃到西瓜。只要多花点钱,季节性事物对于我们来说,便不再是一种奢侈。
回想起,小时候为了能吃一口西瓜而期盼夏季到来的那种感觉,如今一去不复返。
当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金钱换来的时候,这真的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吗?
作者的答案便是,顺应风土而食。
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需要我们敬畏,一是头顶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
当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又加上了第三种敬畏:食物。
作为日本人,每次开饭的时候,双手合十,说上一句:我开动了。
饭罢,再次表达感谢:多谢款待。
你看,这种对食物的敬畏与感激之心,从心便被要求执行。直到成为日本人的礼仪传统。
当我们在为一道道美食而处理食材的时候,对于生命的理解这一神圣的过程,便已经产生。
因为我们理解每一个食材个体的生命,所以我们能在处理食材的时候,知道哪些部分适合哪种方式的烹食。
每一次的下刀都怀着敬畏之心去操作,这种行为超越了宗教。
心情好的时候,叫着好友一起搓一顿。悲伤难过的时候,独自订上一对大外卖,化悲痛为食欲。
食物,如今已经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一杯茶,一道菜,一种味道,凡此种种,都会成为我们每个个体的回忆。
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回忆。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当下的食物,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与体会。
虽说不上是顿悟,但敬畏之心,却在每次做饭与吃饭之间,不知不觉之间产生。
谢谢你们,我吃下的每一口食物。
生命与味觉
评价人数不足
[日]辰巳芳子 / 2021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