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里的希望》是一本由[加] 丹·波托洛蒂(Dan Bortolotti)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2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狱里的希望》读后感(一):肮脏现实中的一方净土
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读完后对“无国界医生”这个组织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明白了过去的自己对“人道主义”的见解有多么狭隘。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无国界医生”组织的印象就停留在电视剧或者小说里,想象中他们都是在战火纷飞或者灾难疾病肆意的地区,拯救人们的性命,这些医生都是英雄,都是天使,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他们也只是普通的人,他们在进行援助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扰,在回到自己国家时面对身边人和过去的工作也会产生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在这本书中,这些人,不仅仅是前线工作的医生护士,还有后勤调度人员,他们更加立体了起来,感觉上里我更近了一些。而对于MSF这个组织,他们是非政府国际组织,但是和其他的非政府组织不同的是,他们拒绝体制化,拒绝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的盟友,他们拒绝道德上的“中立”。在看到卢旺达大屠杀的时候,他们是首先站出来呼吁进行武力干涉组织种族灭绝的组织,他们看到种种反人类的罪行时,深知此时的保持中立,无异于站队,他们能摒弃非政府组织的“中立”原则,站出来大声指责或者倡导,这一切都让我意识到,MSF是以“救助生命”为首要任务的,就连书里也吐槽过,MSF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组织。 最后,分享一下书封一句吸引我的话:人道主义和慈悲不一样,它得在肮脏的现实中运作。
《地狱里的希望》读后感(二):从地狱回来,连“马路那么平坦”都让人觉得神奇
去年看过一本《摄影师》,讲的是80年代无国界医生在阿富汗的救助故事,对这个组织散发的人道主义精神非常敬佩。
在这本《地狱里的希望》里,你可以看到走在人类文明最前沿的一群人,和这个地球上最野蛮最残酷最落后最混乱的地区及其受害者碰撞交织的故事,还有这些医生个体的思考。很精彩,仿佛跟着他们在海地、哥伦比亚、南苏丹、索马里、卢旺达、扎伊尔、尼日利亚、车臣、阿富汗等地走了一圈,一次次出任务,一次次身临险境,面对那些让人痛苦的局面和左右为难的困境,小心谨慎又时而怒不可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第九章里提到不少医生在任务结束后回到平静的西方生活的感受:
“(阿姨)丢掉的甜椒比我之前在市场上买到的最好的蔬菜都要好。。马路那么平坦,你扭一下旋钮就有热水,好神奇。。你简直不敢相信只消按一下开关,房间就亮了”。
“之前每天都会看见病人步行数小时来到医疗中心,病情却严重到没有指望救活。然后回到家乡,回到那净是些流着鼻涕的病人的候诊室。。当我看见扭了脚的孩子,我不会说:‘你来干什么?要是你在难民营的话……’那样讲有什么意义?两件事完全不相干,你得克服这一点。”
“我的家人说:‘跟我们说说尼日利亚吧’。我早该知道别说比较好,但仍旧情不自禁地说:‘……冲突,有人在别人头上套轮胎……你不会相信贫民窟是那样的……’而我母亲坐在那儿说:‘真不得了耶。对了,我有没有告诉过你,我们买了新冰箱?’ ”
《地狱里的希望》读后感(三):在明知不可为之处尽力而为
看《地狱里的希望-无国界医生的故事》这本书,你需要特别的想象力,这不是说作者波托洛蒂的文笔不好,恰恰相反,他写的如此之好,充满镜头感的语言能够带着你快速进入MSF的工作现场,让你近距离凝视这群地狱里拯救受苦众生的勇士们。
说需要想象力,是因为我们太少面对战乱、灾难、种族屠杀、疫病爆发等等这些危难情景,十几万字的描写还是太过简单,甚至你去问其中某一位医生: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救援尤其是在MSF,是什么感受?他大概率只会简单的说:这没什么,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人道主义援助远不是热泪盈眶的一时冲动,深入一线时你要解决太多实际而具体的问题,小到开灶吃饭、药品储存,大到与政治利益集团斗智斗勇,要辨别什么事情重要,要奔赴真正的苦难。这项工作是如此复杂,MSF坚持了数年而且越做越好,看完这本书,对他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特别留意每一位具体的医生们对职业的看法,几乎没有哪个在救援现场工作过的人回来后会极力夸赞他们的任务有多成功,更常见的是,他们勉强承认自己帮助了少许人、救了几条性命。
我拥护“人人生而平等”的论述,对书里写到的难民、孕妇、营养不良的儿童、图西族人等等人类同胞所受的痛苦感同身受,他们的遭遇令人心碎。我也同时又觉得人能绽放的价值是有排序的,比如MSF的工作人员,在明知不可为之处尽力而为,他们俯身守护众生的身姿,光芒闪耀。
《地狱里的希望》读后感(四):【2022/01/01】『他们做得已经很够了』
【2022/01/01】
#做手不离卷的阅读者#
[加]丹·波托洛蒂
地狱里的希望:“无国界医生”的故事
『他们做得已经很够了』
——你不能指望医生去阻止种族屠杀
2022Day1BOOK1
早年我对于无国界医生的最初概念其实源自于台湾小言,在那本书里,为了实现彼此理想的男女主角分手,男主角想坚持的梦想就是去无国界医生组织贡献。当时看的时候内心有一种隐隐的悸动,觉得这样的工作很帅,但是也就仅限于此。成年之后对于无国界医生最大的印象则是来自《血殇》,无国界组织布鲁塞尔行动中心的那些医生,面对的绝对可怕的埃博拉病毒,放弃的是高薪的工作。去年看的时候就是哭很惨的存在了。毕竟没有认真去想过这个世界上这些无私人付出的问题,因为他们的世界,真的离我们太远了。
《地狱里的希望》好像是一扇窗口一样,让世人去看一看无国界组织医生这一个职业。可看完之后,在唏嘘的当下,除了叹气、遗憾,我竟然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因为在我想执笔写点什么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他们的世界和我们的现实,真的离得很远。
这个远当然首先是物理距离上的远。不光是MSF医生们前往的地区往往都偏远,甚至是那些不让前往的地区,只要是需要帮助,他们都尽可能做到哪里需要他们就会尽可能出现在哪里。而这样的远所带来的第一个困境就是大环境的难以克服。蚊子多、沼泽地,这还只是小儿科,自然环境怕什么?可如果去的是政治格局混乱的地点呢?
事实上MSF医生们所进行任务的地点往往都是环境恶劣+政局混乱。比如非洲的达尔富尔村庄,“如果一个女人想去两公里外捡柴火,十之八九会遭到轮奸;若换做她们的丈夫去拾柴,则有可能被杀害,所以这些妇女还是回去。你只得咬牙忍耐,去捡你的柴火,然后期望自己回得了家。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就要绝口不提发生了什么事。”我很难想象这样的事情发生在21世纪,可纸上的字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这个世界就是有这样的荒唐所在。那里的人民是这样,MSF的医生也这样。看到医生们被杀害、被绑架、被虐待的那一块真的很想骂人,明明是出于人道主义想帮助他人,可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没有那么友好。
第二个远是更为难熬的社会层面。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MSF的工作,毕竟是人道主义的工作,对于社会上总是会有人从很刁钻的角度发表一些不好的言论,当然能在MSF工作的人,心理承受力一般都很强大。可我发现对于MSF医生来说,最惨的是身边的人都没办法理解他们的心情。“我出完第一次任务后,朋友们真的很感兴趣,我也开心他们有这么多问题想问等。我出完几次任务了,他们的问题还是那些,所以我就明白了他们根本就没弄懂。他们的问题有时候好空泛,但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或者不感兴趣,纯粹是因为他们离那些现实太远了。”是啊,真的太远了。虽然新闻图中也常看到,但是当真的静下心来看文字的时候,真的很难想象,这个时候的世界上,还会有小朋友因为饥荒饿死,还会有人连基本的卫生习惯都没有继而患病,更会有人质疑医生们的这一份人道主义的工作。
我很喜欢一位医生说起选择这一份工作时候的那一份坦然,他不觉得自己是“圣人”,他喜欢医治别人的感觉。我想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的标题会是《地狱里的希望》吧,因为对于那些生存在地狱里的难民们来说,MSF的存在,真的就是他们黑暗人生中一道明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