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历法讲座》读后感锦集

发布者:素颜浅语 2022-2-3 05:24

《古代天文历法讲座》是一本由张闻玉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0,页数:4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代天文历法讲座》读后感(一):《【共振书评周】《古代天文历法讲座》读后感》

张闻玉老师复版的《古代天文历法讲座》确实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科普书入门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装帧也是非常好,只是可惜我知识太浅薄。太多的推演我读的不明所以,到了二十四节气后面有点读不下去了。书中记录清儒:不通声韵训诂,不懂天文历法,不能读古书。确实不是没有道理,排除所学的课文老师有所讲解,自己读的古文也是有太多不明白的地方。不过收获仍是不少,明白了阳历,阴历的计数和父母之间沟通日期的障碍还是少了些。“文者象也。天先垂文象日月五星及慧孛,皆谓以谴告一人。故曰天文。”天文历法在千年后仍然能指导我们生产生活,真是不得不赞叹先民的智慧。也许再大一些再经历再阅读一些后再复读可能会大有裨益吧,我的父亲可能在当下阅读后会受益不少吧。

《古代天文历法讲座》读后感(二):古代天文历法讲座

极其推荐购入的一册。初阅的话,算数是个难事,但此事是熟能生巧之事,张老早已如“祖冲之”之算能推算出了历法表供查阅,这大概就是后人的“巨人之肩膀”。

时代的进步,尤其在数,数又可作规律和演练预判,这个也就是地球人的未来了吧,那么快。

感谢殷历(延夏),感谢战国初四分制,感谢孜孜不倦的古今老学者们愿“朝闻道 夕死可矣”的奉献专注之美德,让我们而今可以仅看一款名为“万年历”的App可知道当日岁建几何,月相如何,在验证古籍古物先秦文明上来回不断明确佐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六经皆史,三代乃根 ” ,夏商周实证的千年上古世纪,大统思想上有了不可置疑的确定,历法是也。

偶记几点:

1.观象授时时期,古人规定冬至北斗柄起于子月,终于亥月,这是实际天象,不可更改。每年以何月为正月,则会导致月份与季节之间调配不同,这就是“建正”(用历)问题。“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西周用历建丑为主,失闰才建子建寅。春秋经传历日证明,前期建丑为主,后期建子为主。”,是以,阅读古籍之时,注意古籍时代和实际农历月份区分,往往有着1-2个月的之差。

2.依据《夏小正》“八月辰(房宿)伏”“九月内(入或纳)火”“正月初昏参中”“三月参则伏”等连续的星象记载,确定中、流、伏、内是二十八宿每月西移一宫(30°)的定量表述。张汝舟在《〈(夏)小正〉校释》里详加阐释。《诗经·七月》中“七月流火”是实际天象,是七月心宿(大火)在偏西30°的位置,则六月大火正中,这是殷历建丑的标志。

3.武王步入周,BC1106。 周穆王西行BC1006。 其公历年份都是可以被正确推演的。

4.《历术甲子篇》《次度》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两大宝书,尘封两千余年,张老苦心钻研。

5. 清儒有言:“不通声韵训诂,不懂天文历法,不能读古书。

6.西周年代采用张汝舟先生可靠的336年说,商朝纪年采用628年说,夏朝纪年采用471年说,都做到于史有据。李学勤先生为此书题词:“观天象而推历数,遵古法以建新说。”以此表示肯定。

7. BC2000古埃及已制定365太阳历。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8. 得空再阅,以及加阅“楚辞讲座”-汤炳正

书架上一直没有没诗经 楚辞 ,但是内心向往许久,实在也是因为没有寻找到合适的版本,究其原因之一里面的历法无法读懂。这本册子帮了大忙,让我在寻找版本上有了较好的方向

《古代天文历法讲座》读后感(三):《【共振书评周】《古代天文历法讲座》读后感》

两星南北正直著

中有平道上天田。

总是黑星两相连,

前有一鸟名进贤

平道右畔独渊然,

最上三星周鼎形

角下天门左平星,

双双横于库楼上

库楼十星屈曲明。

楼中柱有十五星,

三三相聚如鼎形。

认识星座,我们最好从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开始。因为对这片星区,和古希腊人

同在一个纬度的黄河流域的中国人也有极为著名的解读,并赋予响亮的名字:北

斗星和北极星。从而使这片星区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国古代,人们把大熊星座组成“大熊”的臀部和尾部的七颗明亮的星看作一个

勺子形状,叫做北斗星。斗身的四颗星曰魁,就是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分管考试

的神。在科举时代,参加科举是贫寒人家子弟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每逢大考,

不知有多少举子仰望北斗,心怀无比虔诚默然祷告,把自己的无限希望遥寄天宇

星汉。

《古代天文历法讲座》对古代社会使用的天文历法知识进行了详细解说。全书共

分七讲,分别讲述了文史工作者与天文历法、纪时系统、观象授时、二十四节气

、四分历的编制、四分历的应用、历法上的几个问题等内容,并附有几篇根据天

文历法考证文献时间的具体案例。

天文,作为业余爱好能给生活增加不少乐趣,一旦成为了专业,关于星空的浪漫

幻想就变成了数学,物理,计算机等艰深的课程。需要物理好,需要数学的基础

星座星象。

南京大学的天文学系就是全国高校历史最悠久的,设置最齐全的院系。

天文通过研究太阳和地球与大气有着一定的联系,大气科学也有研究太阳活动对

天气气候影响的内容,但是气象与天文是两个学科,两者研究的基本对象完全不

同。简单地说,天文是研究宇宙间日月星辰变化和天体运动规律的科学。而气象

是研究地球大气层中发生的风、云、雨、雷电、霜冻等物理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具体地说,在地球大气内、尤其是近地层大气中,时常发生的风、云、雨、 雪

、雾、霜、雷电等物理现象和过程。统称为大气现象,简称气象。而研究大气现

象的成因和大气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这些现象、规律对人类的影响的科学叫做

气象学。

国际上有星座学的硕士。

喜欢星星不

《古代天文历法讲座》读后感(四):玄妙星象 窥探宇宙 尽收此册

文/捷Jesse

古人讲究“观象授时”,诸多典籍均存有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是西周时期人们写在《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天文气候知识;“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是王勃写在《滕王阁序》中的天文地理知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苏轼写在《水调歌头》中的月历知识…

在中国古代,修习天文历法似乎是项必备技能。古人不仅能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还能将生产斗争中对天文地理知识的发现和创造梳理形成历法,并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比如,我们看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来定方位等等。天文历法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是古代文明的标志。

有幸读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古代天文历法讲座》,这是该社“大学问”系列丛书中的一员。作者张闻玉先生通过七次讲座,分别讲述纪时系统、二十四节气、四分历的编制及应用等内容,并附上部分天文历法考证参考文献的具体案例,令人对天文历法知识重新有了个系统性的认识。

张闻玉先生师从贵州大学张汝舟教授,不仅继承了张汝舟教授“读通古书,结合结合现代天文科学成就和出土文物中的史料,对过去学者研究成果论证,去粗存精”的学术研究方法和成果,还将张汝舟教授建立起的古代天文历法科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提升,形成了更加通俗的传世讲义。

作为炎黄子孙,必须了解自己的文化与历史;作为文史爱好者,必须有一定的古天文学知识。古代典籍相关学科,无不与古代天文历法有关。虽然天文历法是一门专科学术,但它依然源于自然和生活,现代人也能在专业书籍的帮助下掌握它们。不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些基本概念吧。

关于时间,并非人的主观臆造。古代先民以太阳东升西落确定一天的时间,单位为日;以月亮的隐现圆缺确定一月的时间,单位是月;以寒来暑往及草木禾稼的荣枯确定一年的时间,单位是年;于是,计时单位体系形成。通常说的时间,包括某一瞬间的“时刻”以及两个瞬时之间的间隔。

关于天文,它是天象,是日月星辰在天幕呈现有规律的运动形式。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而影响着支配着人类的各种活动。而“历法”则有两个层意思:“历”为计量年、月、日的方法,是对年、月、日的安排;“法”指法则、规律。因此,历法是利用天象规律调配时间的纪时法则。

世界上的历法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合历。太阴历是以月球受光面的圆缺晦明变动为基础,利用月球运行周期为标准制定的历法;太阳历是以太阳的回归年周期为基本数据制定的历法;阴阳合历则是兼顾日月运行变化而制定,既考虑四季近于天时便利农事,又照顾月相周期。

那么,我们从何着手开始学习?又应如何学好古代天文历法学?书中大致提及四个维度。从历史学角度研究,通过翻阅典籍记载进行推演;从考古学角度研究,借助出土文物、鼎盘铭器等进行复盘与推演;从现代天文学角度研究,结合数学演算展开。

最后便是张汝舟、张闻玉师徒等人从考据学角度的研究。他们提出纸上材料 (文献记录)、地下材料 (出土文物)、天上材料 (实际天象)对证,做到“三证合一”才算可靠,当中很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星历观点才不至于被千百年惑乱所迷,认真熟练的推算才能掌握整个体系。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纪时系统。先说纪年法。从西周金文及殷商甲骨可以看出,当时都按帝王在位的年数来纪年,称为帝王纪年法,比如《越语》中有“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周语》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等等,这种纪年法因为不统一,在乱世时期就会显得比较混乱。

到了汉武帝建立年号后,便更改帝王纪年法为年号纪年法,比如“万历十五年”等。春秋时代,人们观测行星,确定木岁为岁星,实行了岁星纪年法,比如我们阅读《左传》有“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后来又发展了太岁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十二生肖纪年法等。

再来看看纪月方法。 对应岁星纪年,星学家提出了十二支纪月法。古代还将十二支纪月与十天干结合,成为了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法很少有科学上的意义,现实生活中只有在命理预测、推算生辰八字中才有广泛应用。

纪月最大的特色在于别名,《尔雅·释天·月名》有“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此外,古代还将音律与历法纪月相互联系。

纪日与纪时在古今都十分重要。日是最基本的时间计量单位,古代较精确的计时器为漏壶,最常用的纪日方法包括干支纪日法、数序纪日法、星期纪日法等。对于时间的测报则借用表影的方位来报时,如圭表便是最为常见的工具。

书中对四分历法的介绍,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是重中之重。简单来说,四分历是以365又1/4日为回归年长度,29又499/940为朔策(平均一月长度),十九年闰七为置闰方法的最简明历法。张汝舟先生在发现原有四分历误差的基础上,发明了3.06年差分算法,修正了误差。

“文者象也。天先垂文象日月五星及慧孛,皆谓以谴告一人。故曰天文。”天文历法在千年后仍然能指导我们生产生活,真是不得不赞叹先民的智慧。书中还有观象授时、二十四节气、历法答疑等诸多精彩,不能一一而足,还需要读者朋友一同细细品阅、认真推演学习。

推荐阅读
  • 生活.美文

    生活.美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溢满生活滋味,让人沉醉其中。季节终点,冬日晚风凉,斜阳渐矮只影长。 孑然一身,独吟天上月,自顾自盈缺,揉乱琵琶弦,一碗红尘一盏烟,冷暖交杯是...

    12-18

  •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在书海中徜徉,偶尔会遇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书名,但翻开之后却发现内容大失所望。这种感觉可不太好!不过,今天我要推荐的这三本书,书名可能让你感到意外,但它们绝对不...

    12-10

  •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10日,星期二。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跟生活认输,不向岁月低头,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题记在这悠长的人间旅途中,我们...

    12-10

  •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5日,星期四。多做上进的事,拥有乐观的心态,人生就会变得更灿烂和美好。—《人民日报》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步履匆匆,仿佛被一只无形...

    12-05

  •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一】不要与任何一个人去争,爱你的,不用争,不爱的,争来也没用,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二】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

    12-05

  •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些情感,它们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守候的故事,名为...

    10-18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4Perhaps Love愿我们心中充满爱作者:John DenverPerhaps love is like a resting place也许爱就像一片栖息地A shelter from the storm来自风暴里的避风港It exists to giv...

    07-05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