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导论》是一本由[德]汉斯·贝尔廷 / [德]海因里希·迪利 / [德]沃尔夫冈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5.00元,页数:4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史导论》读后感(一):权当是领略下德国学风
最初是在网站的推荐上看见这本书,正好自己想转向艺术史,虽然感兴趣的是中国绘画史,但“艺术史的母语是德语”,还是买下这本书做个入门读物,特别是刚刚读完陈怀恩的《图像学》,似懂非懂之间,也希望严谨的德国人帮我复习一下吧。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导言开始讲起本书缘由,再开始第一部分限定研究对象的范围,第二部分讲事实确认,这个在过去的艺术史研究方法中好像不多见,因为它仿佛属于专门的鉴定知识,跟意义阐释不是一回事儿,但这本书将其放到了一起,可见德国人觉得在事实没有搞清楚之前谈论意义是不可靠的;第二部分就是常规的各种方法轮番轰炸,从最早的形式分析到图像学,阐释学,语境分析,接受美学,艺术社会学,女性主义,神经美学,图像媒介和跨学科研究,最后还有一篇译者记,这也许是全书最好读的一部分。
整体感觉德国人写的书跟之前读的其他艺术史著作不太一样,行文比较拗口,可能是译者为了保持原著的风格而翻出了很多长句,不是很好懂,个人觉得最难读的是接受美学那一章,可能是因为这一章跟自己以前所获知的接受美学不太一样,还有神经元那一部分,觉得有些地方离医学心理学比较近而离艺术学比较远,总之就是读不进去。但有些地方静下心来反复思考,还是觉得讲得挺好,比如用一个莫比乌斯环来说明阐释法的要义,还有“作品只有在失去功能后,才有可能、有必要被理解和阐释……阐释的开始是将我们的不解表述为一系列问题(p180,181)”,等等。
话说这本书豆瓣评分挺高的(现在是9.1),但打开看评论(一般都是看过的人才会写,但评分则不一定)又是另一番景象,不知道那些给高分的是不是真的读完了,当然我宁愿是自己还没看懂,也许这本书的合理定位应该是随手可取的工具书,在做艺术史研究时,可以随时翻开相应的内容再做重读。
另外做两小校对,一是第111页倒数第二段加黑的那句话“年代确认的基础是史源评判和风格评判的接合”中的“接合”似乎一般都用“结合”;二是第376页第一段第四行“雅克·拉康x尝试”中多了一个“x”,希望再版时订正。
《艺术史导论》读后感(二):艺术带来美,艺术史带来眼界,艺术史研究则是一门科学,带来知识
提到艺术史,大家肯定想到的就是对于古代各种艺术品的整体回顾、对于艺术家成就的介绍,也就是对于过去艺术的总结。我们最常提到的艺术都有什么呢?雕塑、绘画、建筑和工业美术,这是现在对于艺术研究的四大类型,那提到艺术史肯定就是这四者在历史上成功作品回顾了。 但当我打开德国学者们撰写的这本教科书级别的著作《艺术史导论》时,我发现了一片新大陆,原来还有一门专门对于“艺术史”研究的著作。这本书不是基于过去艺术品进行的研究,而就是研究“艺术史”本身。这本书就是让广大艺术史学者怎样去对过去的艺术品进行研究的著作合集。也就是艺术史学者系统性的学习怎样去研究艺术史的著作。
研究“艺术史”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前面已经提到了艺术的四类,那艺术史也就是这四类艺术的过去历史。涉及这些艺术的具体内容表现是什么?比如我们可能碰到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那么这幅画到底画的什么?什么时间画的?又谁画的?而在其后面的漫长时间里,对当时或后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受到什么样的评价,等等。这就是“艺术史”研究的具体内容,对于艺术本身美的属性,反而是“艺术史”研究极少的一部分。美是艺术的本身特点,但却不是艺术史更关心的内容。 艺术史研究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在这本《艺术史导论》中也就从科学的方法来具体介绍怎样研究“艺术史”,怎样完成“艺术史”的研究?
艺术史首先确认的是研究对象的事实确认。研究对象也就是历史上的艺术品。历史毕竟也是由一个个的个体构成,艺术史也就是一个个艺术品构成,而艺术品首先是一个个物品,物品就有物质的本身属性。怎样确定这些艺术品的物质属性是对于艺术品研究的起点。比如雕塑的材质,比如绘画的用料、比如建筑的尺寸,这样都是确定艺术品重要的一部分。现在有很多艺术品可能是赝品,而这种确认是给艺术品定性,把这些物质的具体数据研究清楚,是对于艺术品史最基本的内容。 艺术史还要研究艺术品的含义阐释。而对于不同的艺术品,对于艺术品阐述也有着完全不同方式,这就是这本《艺术史导论》的重头戏。比如有些艺术品可以从美学进行研究,有些艺术品可以从社会学进行研究,甚至还有些艺术品可以从性别进行研究,从神经科学进行研究。艺术品能够给人类带来美得感受,必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因素,而艺术史也就是把这些整理清楚,给出艺术历史的整个发展脉络。
《艺术史导论》不是一本关于艺术的著作,而是一本关于科学的著作。想了解怎样研究“艺术史”吗,那就来了解一下这本书吧,当然如果想从事艺术史研究,把这就是一本必备教材了。
《艺术史导论》读后感(三):接近生活的艺术史研究
我们的生活或者说现代人的生活是被设计的,设计的概念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正如《艺术史导论》中的这句话:“人类的私人生活该如何组织,其核心规则由设计师们提出;公认的经典标准通过设计师之手才能适配千家万户。”
我们或许会以为自己的住宅是依照自己的舒适原则布置,因为它属于我们私人所有。但艺术史家们认为,住宅其实也具有某些公共性质,是具有展示性的空间。更多时候,它的布置原则是展示和交际的。
正因城市的住宅是高度设计化的,在现实中,它也是千篇一律的,人们会渴望不一样的景观。这也许能够解释最近几年那些拍摄农村生活的短视频为何引人瞩目。
在这些短视频中,呈现的是一种几乎完全不同于城市的生活形态。而背景中的房屋建筑也较多地显示出一种私人性质。有时候一些“波普艺术”的画片贴在墙上做装饰用,这种可复制的装饰品显示出私人品味来,也呈现出一种年代上的落后,乃至整个乡村生活的落后。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关于某些具体艺术的年代变迁专著,而是一本研究艺术史的入门指南,是一本对于艺术史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以及具体内容的解释。
用艺术史这门专业的行话来说就是研究对象的范围、如何对研究对象进行事实确认和研究对象的含义。
这样的安排自然是教科书式的安排,本书也的确主要是面向此专业的学生以及想要从事相关职业的读者。因此在研究对象的事实确认部分,几位教授一再地告诫读者,艺术史的研究不能只限于书本和理论,一定要去接触大量真实的作品才可以获得真才实学。
这是艺术史研究的硬性要求。确认艺术对象的“目的是将隐藏在黑暗中的实情还原出来”,这就像是一位侦探与法医的结合体,而他的对手是时间。
为了确定真实性,他必须对原始记录、材料、艺术品的技术和保存状况等进行确认。要完成这些步骤,必须得有其他学科的辅助。艺术史研究目前已经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了。
尽管如此专业,但赖于此书行文的严谨有序以及翻译的流畅,对于想要了解艺术史是什么、它到底研究些什么以及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看到的艺术史的模样的读者来说,它依然是一本友好的导论作品。
比如,在“语境中的作品”这一章,作者告诉我们的是,观看艺术和书写艺术史的唯一正确方法其实是不存在的,这或许能够打消我们对于艺术权威的顾虑,放心地观看艺术。
而“艺术史、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与“图像媒介”等章节中,我们会发现艺术史所研究的对象其实是深深地嵌在我们的社会、观念、技术等方面的,艺术史的研究其实是与生活非常近的,甚至它的对象就在我们的日常中。
《艺术史导论》读后感(四):学艺术史的小窗
前段时间,机缘巧合之下拜读了宗白华先生的大作《宗白华美学二十讲》。宗白华先生在讲述如何鉴赏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建筑、音乐、舞蹈及诗歌等艺术作品时,偶尔也提到一些西方艺术鉴赏知识,借以中西方不同的表达方式透视中国传统艺术之美。鉴于我对西方艺术的一无所知,宗白华先生的只语片言对我总有醍醐灌顶般敲打,让我萌发了「是时候开始读读西方艺术类的书」的想法。当然,「工欲善良其事,必先利其器」,或许先看看偏方法论、研究西方艺术史的《艺术史导论》,也是入门学习西方艺术的新路径。
封面
《艺术史导论》是德国著名艺术史家、艺术史教授汉斯·贝尔廷与哈勒—维滕堡马丁路德大学教师 海因里希·迪利、汉堡大学教授沃尔夫冈·肯普、 慕尼黑艺术史中心研究所前所长及慕尼黑大学教授威利巴尔德·绍尔兰德、 汉堡大学退休教授马丁·瓦恩克等多位研究艺术史的专家联手撰写的一本艺术史学科导论性质的著作。书中,作者从「艺术史专业在研究什么」开始讲起,再从艺术作品的确认:艺术史家如何鉴定艺术作品的状态、并维护它原本形式等内容,讲到艺术作品的阐释方法,并由此展开从美学、社会历史、性别等诸多角度进行讨论。无论是写作前的讨论,还是书本定稿的内容,作者们并未将《艺术史导论》局限于艺术层面,而是把视野放宽到一个大历史范畴之中,从跨学科、跨主题地展开研究及讨论。而作为一名门外汉读者,当我从第三部分《研究对象的含义阐释》读起时,我更是强烈地感受到这本书的超大跨越性。
我们看一幅画作时,映入我们眼中、跃入我们脑海的就是画作上呈现的图像;而我们赞美画作之美时,更是会用「栩栩如生」之类的词语形容画作中的图像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所以,阅读本书第八章《内容与内涵:图像志-图像学的方法》之前,我从未想过画作其实不仅仅只是图像。
或许,欣赏画作时,我们会关心画作图像的创作背景、故事背景,以方便运用历史知识鉴赏画作。但其实,画作上的图像还包括它所呈现的轶事、寓意等内容,鉴赏时,我们需要借助一切可以入手的图像或文字来源来探寻这件画作它的意义。这里,包括但又不限于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及图像学阐释等层次的研究及分析,进而试着探索画家是出于怎样的内心诉求创造了这幅画作、画中又表达了什么意思,是否反映了创造时的大时代背景,是否带着时代之间的差异......书中讲述这些内容时,并不是简单地做文字分析,而是结合多幅画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以「偷听」这一题材展示并分析了两幅来自不同年代、有着不同创造背景的画作《偷听的女子》及《偷听的书记》:告诉我们,同样「偷听」上级的行为,偷听的书记为什么可以被诠释为「对真理的追求」。
油画《偷听的女子》
无论是到博物馆欣赏画作,或是翻开书籍打开网页寻找某幅画,还是慕某艺术家大名、前往其个人展上一探真迹,我们大多会先行搜索作者及画作的背景资料,出发之前更带着某些预想及构思。就像去赴某位熟悉网友的约一样,我们知道TA是什么、但又不怎么了解TA;我们也明白TA来自哪里,但也不清楚TA身上有哪些出生的烙印;我们迷迷糊糊地知道TA会做什么,但还没面对面交流之前我们又无法笃定TA将做什么......这些准备及心理活动是「接受心理学」与「知觉心理学」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对我们鉴赏画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
在第十一章《艺术作品和观看者:接受美学的切入点》中,作者结合「接受心理学」与「知觉心理学」等心理学内容对欣赏者、欣赏行为进行分析。其中,以尼古拉斯·梅斯的素描画作《偷听的女子》为例,进行解析:画作中的女子,是一位带我们进行观察的引导者,她希望我们与她行动一致,以此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到她那侧;这既是一种行为视角,又是向视角欲望的媒介转换。透过这样的一位引导者,我们很容易参与到那场她与我们都没有参与的交流中......
素描画 《偷听的女子》
《艺术史导论》是一本偏学科型的著作,是面向艺术史专业学生的学习指南;书中的内容偏理论及方法研究等内容,当然也配有大量的作品进行案例解析,挺适合作为入门艺术史的探路拐杖,开启你学艺术史的小开端。但作为一本德国研究型专家所写的书籍,这本书将「艺术史」的范围限定在欧洲艺术历史和基-督-教-时代的考察、描述和解释上。虽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听欧洲人讲欧洲艺术鉴赏,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从我这类非艺术科班小白的角度出发,这本书的视角挺特别的(也可能是小白见的世面少),分析也都挺到位的(但略嫌不够深入),感觉没什么难度、可读性还算强。对了,读罢我特别想赞下翻译:书中第十一章导言处引用了卡夫卡《变形记》的部分内容,翻译在页脚处注明引用来源时写得特别清晰(包括作者、书名、译者、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等内容)。总的来说,这本书满满都是干货,内容很好,翻译、编辑、出版也都非常地用心,非常适合入门学习西方艺术史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