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折叠》读后感(一):北京折叠
“他想告诉女孩子应该安安静静坐着,当裙子盖住膝盖,微微一笑露出好看的牙齿,轻声细语说话,那样才有人爱。可是他知道他们需要的不是这些。”
折叠城市五十年家间,第三空间的建设者的孩子都已经人到中年,他们在暗无天日的底层庸庸碌碌地生活,毕竟他们的一天只有十二个小时。有点赛博朋克的感觉但又不是赛博朋克,更像是一个超写实的魔幻都市。最可怕的是老刀看清了真相,却不能改变,那有什么意义。
《北京折叠》读后感(二):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反乌托邦式小说让我深深感受到分层太可怕了,智能时代带来的不仅是富裕,也许会带来贫富差距的鸿沟。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人们的生活差距很大,无论从认知层级还是从生活方式,虽然都在一个城市里,可是享受到的物质资源却截然不同。话语权掌握在第一空间的手里,可是第一空间的人们一般只会想到自己的利益。百分之二十的人拥有百分之八十的财富。如何打破这种垄断是我们当下需要思考的难题。科技应使人类社会更加美好而不是反过来吞噬人。
他们分在不同的空间本来就有失公平,若分在一个空间也许会引发更尖锐的社会矛盾,如何兼顾更多人的利益,如何实现效率与公平,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使更多人得到滋养?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北京折叠》读后感(三):《北京折叠》和《寄生虫》
看完北京折叠,跟看完寄生虫的感觉有些类似,但两者还是有所不同。
同样关注东亚国家日益突出的阶级分化问题,两部作品都以底层人物为主角,也都展示了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之处在于,后者聚焦于希望从底层向上实现阶级跨越的两家人,先扬后抑,戏剧性很强;而前者更像是一份未来社会的纪实文学。通过文字,我们得以跟随垃圾工老刀穿梭在三个空间中,用我们的眼睛看着不同阶级之间巨大的差距,看到差距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得以感受老刀在把自己的生活和更高阶级对比后,那种“连看清真相都成为奢侈,遑论改变”的无力与悲凉。比起寄生虫里善于钻营的穷人,北京折叠里的底层人物们更温和,更像是被生活无奈地推着走,终日忙忙碌碌求一份温饱,为了上流社会的人们毫不在意的蝇头小利拼尽全力。更残忍的是,他们的劳动在机器时代毫无价值,只不过是被上层阶级塞进黑夜里、从能被看见的地方消失的手段罢了。有什么办法?作者没说,寄生虫的导演倒是借主角的想象给出了一条路:底层阶级通过奋斗,合理合法地跻身上流社会。但在现实生活中,走通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呢?
北京折叠作为中短篇小说,竟能传达如此之大的信息量,可谓笔力千钧。
《北京折叠》读后感(四):慌乱压抑的“卷”
原理只有一个,我粘上来
看到第二层阶级的时候,看到的是做金融的人,想到了自己。很搞笑,永远也上不去,永远也不去捡垃圾。就是终日庸碌,但知道自己并不是最底层,而已。
以下是粘的片段:
【“这事儿啊,不好说,”老葛砸了口酒,打了个嗝,“我看够呛。关键是,你得知道当初为啥弄人工处理。其实当初的情况就跟欧洲二十世纪末差不多,经济发展,但失业率上升,印钱也不管用,菲利普斯曲线不符合。
他看老刀一脸茫然,呵呵笑了起来:“算了,这些东西你也不懂。他跟老刀碰了碰杯子,两人一齐喝了又斟上。“反正就说失业吧,这你肯定懂。”老葛接着说,“人工成本往上涨,机器成本往下降,到一定时候就是机器便宜,生产力一改造,升级了,GDP 上去了,失业也上去了。怎么办?政策保护?福利?越保护工厂越不雇人。你现在上城外看看,那几公里的厂区就没几个人。农场不也是吗。大农场一搞几千亩地,全设备耕种,根本要不了几个人。咱们当时怎么搞过欧美的,不就是这么规模化搞的吗。但问题是,地都腾出来了,人都省出来了,这些人干嘛去呢。欧洲那边是强行减少每人工作时间,增加就业机会,可是这样没活力你明白吗。最好的办法是彻底减少一些人的生活时间,再给他们找到活儿干。你明白了吧?就是塞到夜里。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每次通货膨胀几乎传不到底层去,印钞票、花钞票都是能贷款的人消化了,GDP 涨了,底下的物价却不涨。人们根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