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说:中国京剧十讲》是一本由赵娟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剧说:中国京剧十讲》读后感(一):《剧说:中国京剧十讲》:梨园门道多,这本书里有答案
《一年一度戏剧大赛》有一期作品叫《台下十年功》,是宝藏男孩张弛为了致敬戏曲这个热爱的事业而专门排练的。没想到精彩的表演以及他对戏曲的情怀和热忱感染了那么多观众朋友。
张弛在喜剧大赛的跨年趴上说,很多网友会私信跟他讲好想了解京剧,还有网友把自己带孩子唱《叫小番》的视频发给他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了解京剧对京剧感兴趣,张弛第一次觉得自己演员的身份充满了价值。
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真正更加全面地了解京剧,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本可以说尽京剧前世今生的书——《剧说:中国京剧十讲》。
《剧说》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戏曲戏剧学博士赵娟老师,她还曾担任过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的评委。通过这本书,赵娟老师利用十堂传统戏曲普及课讲述了京剧艺术传承200年,展现了京剧的门道,无论内行还是外行,都会获益匪浅。
首先,关于京剧的起源可谓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诞生。它是在中国戏曲艺术相当成熟的基础上,以徽班进京演出这样的契机,引入汉调,使得徽调与汉调联姻形成了现如今的京剧。
当然,为了能在京城扎根,京剧自身也非常注重创作方式、创新剧目以及观众的欣赏需求。这些徽班出身的艺术家们具有极强的危机意识,注重吸收不同声腔的优势,不断地革新创造,贴近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最终形成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再加上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的繁荣和满汉文化的高度融合,都为京剧的野蛮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作为舞台艺术,京剧艺术可以接纳各种艺术手法和技术,为京剧发展拓宽思路不断进行尝试和摸索。影视技术在京剧舞台的剧诗基础上有了发挥想象的基础,同时又补充了京剧舞台艺术的不足。京剧和影视的结合是一个相互补充共同创造的过程,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更大化地传播京剧的魅力。
京剧作为国粹虽然传承了两百多年,但是对当今的很多年轻人来说,那是相当地枯燥乏味。一来咿咿呀呀节奏太慢,二来完全不理解演员们在唱什么。每年春晚必备的京剧唱段也总是那几个脍炙人口的段子。要想让年轻人更加地亲近国粹,不仅要有时间有空间,还要具备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有文化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更好地欣赏生旦净丑在举手投足间的韵味,才能从唱念做打的程式和虚拟中培养审美情趣,感受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
《剧说:中国京剧十讲》读后感(二):京剧的文化
首先说,作为外行看这本书,我是因为好奇想涉猎些京剧方面的知识。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京剧离生活比较远吧,平时还有几人会看京剧呢。可其实想来,很多古装类的影视作品的源头不也是京剧吗,京剧不仅是国粹,也是先人们留下的财富。
在本书序二里,亦提到京剧观众的锐减是不争的事实,一般年轻人远离京剧。这又让我想到,即便不是一般人,科班出身的京剧演员又何尝不再远离京剧,而且打几十年前就是如此。
知名影星成龙、洪金宝、元彪等人不就都是京剧演员出身吗。很小就学习京剧的他们,对京剧的了解不输当今的京剧学习者,甚至他们的学习要更为传统。可是呢,他们不得不转型。前段时间看电影《龙虎武师》,里面就介绍的,香港当时的武行演员,几乎都是几个戏班出来的。也就是说,香港动作电影里,绝大部分都是学过京剧的人。不能说他们不顾传承,人活着才是最主要的,而活着,就离不开赚钱。古时候的戏子不也是为了赚钱吗,转型就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国内外影视作品越来越多,还有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的大量出现,加之游戏,未来的京剧主要出现的舞台也就剩每年的春晚了。那么,京剧是否注定会灭亡呢。现在倒是不好说,毕竟还是有学校开课的,只不过很多学生也是退而求其次才上的,最终还是希望转到影视方向。这就不是一个京剧能够生存的时代,历史上的有很多早就遗失的艺术。百年后,京剧可能也就剩下些影像了。就如电影《云图》里,裴斗娜试验的角色,在新奇地看着过去的电影。也许那就是京剧的未来。
说完未来,再聊过去。本书的第一讲,把京剧的历史源头介绍的比较清楚。这部分也许是我这外行看的最明白的。从中也明白了,京剧的形成与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当然,源头不过是因为给帝王过生日,庆祝乾隆八十大寿。这也能看出,京剧在当时就是娱乐的作用。和如今相声、小品也没什么不同。很多事物只是发展久了,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几个戏班子进了京城,徽调融合汉调,逐步奠定了京剧的主要形式。之后百余年有了越来越多的分类和流派。
而阅读此书,除了了解京剧,还能提高对京剧的鉴赏程度。并且又不仅仅是京剧,京剧自身集合了各样的艺术,这里面有着中国传统艺术与美学精神,也使我对京剧的看法有所改观。
《剧说:中国京剧十讲》读后感(三):剧说戏曲内外
有不少相声,里面有很多京剧的包袱,一直以来半懂不懂,总感觉还是差点儿意思。
书的封面颇具美感
看了赵娟老师的《剧说:中国京剧十讲》,这里面的门道就清楚了不少:这《四郎探母》里,杨延辉为什么要和铁镜公主分别,他俩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甘露寺》中,乔玄回护刘皇叔的目的何在,他是真心的吗?徐延昭为何要《二进宫》,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
凡此种种,此书都有涉及。自四大徽班进京以来,京剧扎根皇城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无数风雨,从“徽汉是一家”,到“同光十三绝”,终领一代风骚,成为世人瞩目的国粹。
整部作品分为十章,从不同的侧面切入,代表京剧的一个小切口:行当、流派、造型、唱段、剧目……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京剧的种种魅力,也可以作为入门,由此对京剧做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什么是“富连成”?何为“正冠”“捋髯”“丝扎”?特别是喜欢相声的朋友,里面俯拾皆是跟包袱有关的专业用语,看完再听相声,定是别有趣味。
熟悉郭德纲的相声,一定对“叫小番”很熟悉
除此之外,想聊聊别的一些事情。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但是,现在年轻人听戏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了,熟悉这门行当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戏曲学校虽然暂时不用为招人而发愁,但正经从小做科的人越来越少,并非危言耸听,长此以往,京剧离进博物馆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我们注意到,为了创新,为了求变,各地院团也都在想办法留住观众而努力,一些戏曲为了留客,加入了杂技等更有难度的手段。这一点,书中也有专门的评述,但也颇为无奈——一些演出技巧需要特殊的演员方可驾驭,那些过于险峻的桥段,演员收山之日,便走进了历史,成为尘封的记忆。这一问题不但京剧存在,其余戏曲也存在。
更何况,创新并非一片坦途。有些院团的编剧本身能力有限,新编的剧本一言难尽;有些编剧干脆流于媚俗,一味在“取悦观众”上着力,失去了京剧本身的魅力不说,甚至在“三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人好生痛心。
其实,所有的曲艺形式都难以做到大众化和普及化,曾经为娱乐主要形式的京剧,也会让出原本属于自己的舞台。但是,京剧有其生存的土壤,也有固定的演出团队和观众。回到过去的时代怕是不太现实,练好内功才是根本。如赵娟老师一样,推出一些普及类的作品,让普通人慢慢了解这一行,哪怕100个人中出一个票友,这便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书中的插图很有看头
《剧说:中国京剧十讲》读后感(四):讲述京剧艺术的前世今生与特色魅力
公元1705年,清高宗皇帝也就是著名的乾隆皇帝要过八十大寿了。照例,全国各地的杂耍戏剧班子都铆足了劲准备进京入宫献艺,希望自家的表演能够大放异彩,博得青睐。这其中便有扬州艺人高朗亭所带领的徽调班子三庆班。
谁能料到正是这次进京汇报演出,居然会促成了中国一项国粹的诞生。三庆班的贺寿演出看的乾隆皇帝是心花怒放,龙颜大悦,可以说是大获成功。自此这徽调算是在京城站住了脚,之后又陆续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著名徽调班子进京演出,与前面的三庆班并称“四大徽班”。再后来经过后期的发展以及另一个剧种“汉调”的加入,京城慢慢地生出了一个新的戏曲品种,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京剧。
在今天这个多种艺术娱乐形式发展的时代,京剧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退,逐渐成为小众欣赏的艺术,但是京剧既然能够被称之为“国粹”,必然有其被称之的道理。
它也曾深入人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为普通大众所追捧,所以它曾经的辉煌历史不应被忘记,它的艺术特征、美学精神也应该为人所知,它在世界戏剧中独特而又鲜明的艺术特征和价值更应该被称颂。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硕士导师,戏剧戏曲学博士赵娟正是本着这样的信念,编写了《剧说:中国京剧十讲》这本专门讲述京剧前世今生的书籍。其文风深入浅出,内容却是全面细致。作者希望能够通过此书来向大众讲解这项“国粹”,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这门艺术。
平日里看京剧,武生一个个在台上舞枪弄棒,老生端着身子走着台步,花旦咿咿呀呀地唱个不停….. 这便是京剧中的“唱念做打” ,也是京剧中塑造人物性格和刻画情景的重要组成。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戏台上看似不经意的一个手势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是有讲究的,不同的人物角色运用不同的“手势”,以此来展现不同的人物性格。净行的手势粗犷,丑行中的文丑俏皮灵活,武丑则简单干净,至于生行与旦行,那讲究就更多了,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等等各不相同,决不可一概而论。
作者在书中讲述的细致,分析得明白。读过之后不由让人感叹,怪不得这京剧会被称为是“国粹”,曾引得无数人痴迷。,但是这“手势”一点,就有这么多的讲究。都说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真正地掌握京剧艺术的话,没有多年的苦功夫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将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京剧艺术传承下去是众多戏曲家的心愿,作者赵娟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在此书中她不仅仅只是讲述了京剧的诞生、发展与四功五法和行当的表演特点,还将京剧与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戏剧形式做了一番分析比较。
在作者看来,京剧与歌剧、舞剧、音乐剧都是以歌唱和舞蹈进行叙事抒情的戏曲艺术,它们在舞台上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文化的差异带来了不同的艺术形式,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东方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虽然在当下,京剧正处于一种没落的趋势,但总还是有人去坚守这份属于自己的文化。
让更多的人去认识京剧,了解京剧,这是作者所希望的,也是传承京剧艺术的一段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