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读后感摘抄

发布者:十日谈 2022-1-8 05:19

《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是一本由【英】贝里斯•高特(Berys Gaut) / 【英】莫拉格•高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新曲线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2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读后感(一):听话并不是孩子必备的品质,独立思考才是

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看到“哲学”两个字,第一反应是,哇好高深看不懂!

但是作为鸡娃大军的一员,看到这本《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时,我心动了。

这本书第一章开始前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听话并不是孩子必备的品质,独立思考才是。”

我想这就是哲学高深而有魅力的地方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贝里斯·高特和莫拉格·高特夫妇。

贝里斯·高特先生是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人类学、哲学与电影研究学院的副院长,哲学功底可见一斑。

莫拉格·高特太太则是具有35年小学教学经验,他拥有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领域的多种证书,在幼儿教育方面有非常丰厚的经验。

与其说这本书是为孩子们编写的,不如说是为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编写的。

全书通过一个个短小的故事游戏,通过提问作答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一步步深入思考。启发性的游戏故事,几乎涵盖了哲学的各个方面:政治哲学、环境哲学、社会哲学、伦理学心灵哲学等等。

❤️寓教于乐,通过游戏来思考

“思考”这个词给人的感觉,和“哲学”一样的玄妙。

经常听人说:现在的孩子太幸福啦,能买到各种各样的玩具,有各种各样的书,可比我们小时候能玩的东西多多啦。

没错,现在孩子们生活的物质环境越来越多彩,玩的东西,看的书都是我们上一辈人想都没想过的。

但是这么好的物质环境,也让孩子们面临了更大的挑战。

记得我的童年时光,是和院子里的小朋友们一起度过的。那时一栋楼里十几二十个小朋友,不管年纪大小,每天都在一起玩。

但是现在的孩子,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越来越少,与人相处的问题却越来越多。

就那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有时带孩子去公园玩,会遇到十分霸道的小朋友,只要他喜欢的玩具,统统抢来玩,只要他想吃的东西,统统夺来吃。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们的小宝贝,作为外人,我们只能让自己的孩子多忍让,遇到武力值爆棚的宝宝,就尽量多远一点。

但是读过《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之后,我觉得我的教育方法有待提高。

这本书的第三章,就讲到了“社会哲学”。人与人在一起相处,就形成了社会,社会哲学经常探讨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友谊和关系。

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老师和家长可以让孩子们去讨论:“什么是朋友”“分享”“合作”以及“接纳”。

比教会孩子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们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本书通过36个小故事,引导小朋友去思考,结果是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学会思考的过程。

❤️重于实践,没有统一的答案

对于生活, 人们都希望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生活是复杂的,人生是多样的,我们永远无法为生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

有一句名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生活也是这样,不同的人在看待同样的问题时,每个人都会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发表不同的看法。

这是生活的多样性,也是世界的多样性。 在《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这本书里,每一个小故事都有一个开头,然后会举例几个问题。

看完整本书,我发现36道思考题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例如在第一章关于“遵守规则”的小故事里,作者带着小朋友们一起讨论了我们应不应该遵守规则。

当读完这个小故事之后,我下意识的反应是:当然应该遵守规则。

可是当我接着读下去的时候却发现,作者提出了一种情况:发生危险时,还应该恪守规则吗?

例如,学校里的规则是,小朋友在上课的时间不能够离开教室。那么放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应该遵守。可是如果这时发生了大地震,那么我们还应该遵守这个规则吗?

相信大家心中都会有个答案。这个问题对于成年人来说,并不难回答。但是对于几岁大的小朋友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这一思考方法贯穿整本书,对于如何引导孩子思考也有一定的启发。

❤️以小见大,成人也能有收获

作家们喜欢用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师们也喜欢用故事来教育孩子。

《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这本书除了是一本很好的儿童“哲学”启蒙书之外,也非常适合成年人来读。

作者在导言中讲到,书中的八个章节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哲学体系。这让我们成年人在读的时候,也能从这些看似幼稚的故事中去思考。

比如“什么是公平?”“我们应该和环境如何相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愤怒”等等。

比起思考“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这三个终极的哲学问题,书里的问题更贴近生活,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写在最后

哲学是古老的学科之一,它围绕着我们的生活提出问题。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是我们人生哲学的一部分。

原来高高在上的学科,就在我们烟火气息的生活中间。

这本儿童哲学启蒙书改变了我对哲学的看法,其实不管我们活了多大岁数,都应该抱着一颗求知的心,去思考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

多思使人多智。家中有小朋友的家长和想要了解哲学的朋友们都可以看看这本书哟。

《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读后感(二):双减政策出台,最该让娃学什么?

最近常常被宝妈群里动辄几百条的聊天记录惊到。

双减政策一出,群里没有想象中的欢欣鼓舞,焦虑的情绪反而高涨起来。

有勒紧裤腰带准备给孩子安排一对一家教的。

有怕政策限制拼命屯各种英语教材的。

有摩拳擦掌准备亲自上阵辅导的。

有哀嚎线上辅导屯了大量课时退款无门的。

要知道群里的宝宝平均年龄都在学龄前,海淀妈妈的鸡娃热情果然名不虚传。

被他们这样一搞,我也焦虑了起来。识字、算数、英语是标配,再加上琴棋书画各种才艺,孰轻孰重,哪个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真是让人头疼。

终于,在翻阅了十几本教育相关书籍后,我的心里有了决断。

我决定让孩子最先学习哲学。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哲学。

当然,“生存还是死亡”这种高深又辩证的哲学命题还是留给真正的哲学家去思考吧。我要培养的是孩子的“哲学素养”,换个说法,我是要培养孩子一种辩证的思考方式和准确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让我产生这样的想法的,是一本叫做《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儿童哲学启蒙实践指南》的书。这是一本由哲学家和小学教师合著的哲学启蒙教育指南,书中涵盖了公平、环境、友谊、接纳、分享、对与错、举止、美、图画、情绪、梦境和现实等一系列与孩子日常生活相关的哲学问题。每个话题都配有几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引入主题,并指导家长如何提问,如何引导话题,如何总结提升主题,带领孩子体验哲学思辨的过程,共度一段充满趣味的亲子时光。

诚然,学习语数外能让孩子成绩突出,琴棋书画能陶冶情操培养特长,哲学这种听起来无用由“玄妙”的学科自然入不得各位宝妈的法眼。不过,等我将以下几点好处一一列举之后,恐怕很多人就要将哲学列入孩子的“必修课”了。

1、 培养哲学思维,为孩子披上面对残酷生活的防弹衣

十年前我不会想到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五年前我不会想到一场疫情让多个行业进入寒冬,一年前我不会想到学区房的时代就此终结,双减政策出台,会有一半的孩子在高中分流。

现在的我们也无法预见十年、二十年后的未来,我们的孩子面临着什么样的考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时代需要面对更多的信息和诱惑,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压力和挫折。如果没有对于信息的判断力,对人和事没有独立客观的认识,那么我们的孩子就很有可能迎来无尽的焦虑感和失败感。

学习哲学的思考方式,恰恰是培养孩子思辨的习惯,让孩子遇事先思考,能够很快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种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也让孩子看待事物不再非黑即白,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真相。

孩子拥有了哲学思辨能力,家长就能更放心的让他们去接触社会,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奔向未来的新世界。

2、 了解孩子所思所想,共度亲密无间的亲子时光

培养哲学思维短期内可能不会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与孩子一起度过的探讨哲学问题的亲子时光,却是可以立竿见影的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很多家长费尽心思让孩子吃得好、长得壮,却不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不知道他小小的心田里埋藏着什么样的种子。

孩子是很敏感的,他说的你不认真听,小小的心门就可能永远对你关闭。不要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才开始抱怨他变成了陌生的样子。

《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儿童哲学启蒙实践指南》这本书就为亲子沟通做出了很好的命题。

通过对一个个故事的讨论分析,让家长和孩子有话聊。

一个个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导孩子深入思考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通过家长的引导也能塑造孩子更健康的认知理念。

孩子渴望被关注,更渴望平等的交流。

当他意识到你们讨论的不再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而是一些严肃的“大问题”时,他们会更愿意敞开心扉,也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重视和尊重。

3、 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让孩子的表达更清晰、思路更开阔

很多孩子小时候说话前言不搭后语,长大了写作文也是东拉西扯“形散意更散”。这都是因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时间久了他也不愿意说了,变成个有货倒不出的闷葫芦。

有的孩子倒是心思细腻,但是胆子很小,不敢说、怕说错。上学后在班级里变成了透明人。

《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儿童哲学启蒙实践指南》这本书恰恰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也让孩子再说的过程中更自信,更勇敢。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孩子塑造好的思维习惯,无疑会助力孩子其他学科的学习。哲学这门课,值得家长与孩子一同学习。

《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读后感(三):为什么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书名就立刻引起了我的好奇,哲学这么高深的学问,我自己都没弄懂,孩子就能学吗?在我的印象里,我们上学那时候接触过的哲学,都既枯燥又难懂,总觉得哲学是高高在上的,在现实生活里根本没什么用。不知道这本书会怎么介绍哲学呢?

本书是由两位作者合著而成,一位是哲学教授贝里斯·高特和一位是小学教师莫拉格·高特。贝里斯·高特是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主要从事哲学方面的研究。莫拉格·高特是具有35年小学教学经验的教师,曾发表多篇儿童哲学教育方面的论文并出版了相关的著作。

翻译作者,刘笑非,是安徽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博士。主要从事艺术哲学、美学、伦理学和中国哲学方面的研究。

看到了三位作者的阵容后,我相信,这一定是一本非常专业的书籍。

首先这是一本儿童哲学启蒙用书,是写给老师的实践指南用书,但我觉得也同样适用于家长。而且本书的案例都在3岁以上的孩子们中成功试用多年。

所以,从这也可以看出,这是一本非常严谨的书,书中的案例全都是经研究并且成功地运用过。

专业严谨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

之后,我翻看了这本书的导言和目录,原来哲学研究和哲学素养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很专业的研究,而后者是人人都可以通过后天习得。且这本书是专门为儿童准备的一本哲学启蒙书。涵盖了哲学的8大领域:政治哲学-公平与规则,环境哲学-绿地、垃圾和回收利用,社会哲学-友谊和关系,伦理学-善与恶,美学-美、图画和故事,心灵哲学-情绪、信念和人,认识论-梦境和错觉,形而上学-何为真,以及36个生活中的经典案例。带领孩子们在故事和游戏的方式下探索哲学问题。

内容广泛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二印象。

可能有人会说,我对哲学完全不懂啊,这怎么引导孩子呢?这个问题也完全不用担心。我看过后,觉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用的指南书,书中会提供具体如何引导方法,通俗易懂。看完后,你会发现原来哲学其实并不高深,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当我看完第一个案例后,就跟孩子的爸爸兴奋地分享了书中内容,然后我们和孩子们进行了第一个哲学话题的讨论。这看起来让孩子们也兴奋不已,就连3岁的弟弟也积极地参加了讨论。他们这么热衷于参与到讨论中,这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

按照书中的指导,我跟孩子们说,孩子们,我们今天一起来玩一个游戏(他们一听是游戏,就很兴奋)。

首先,我要公布游戏规则,请大家听好了:

1. 我们开口之前要先仔细思考(让孩子们习惯说话前要经过自己的思考。)

2. 要倾听别的孩子的话(学会倾听的能力,当别人说话的时候,仔细倾听,不随意打断)

3. 每次只能一个人发言,其他人不要说话(集中注意力能力)

4. 要尊重另一个孩子的观点(社交能力,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

5. 然后决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别人刚刚说的话(独立思考能力,对别人的话是赞同还是反对)

6. 对你刚才的意见,给出你回答的理由(批判性推理能力,给出理由)

然后,我将提前准备好的道具放在我们几个人中间。

道具

我说,下面我要开始讲故事了。

两只小泰迪熊去野餐,他们找到一块空地,准备开始吃蛋糕。请问,两只小泰迪熊应该怎么分这块蛋糕呢。

这时,姐姐举手了,她说当然是平均分,一人一半啊。

我说,很好。

但是,正当他们准备要分这块蛋糕的时候,这时来了一只大泰迪熊,大泰迪熊说,蛋糕能分给我一块吗?两只小熊说,可以。可是,大泰迪熊又说了,我比你们都大,所以,我应该多分一点。

我提问,2位小朋友,你们觉得蛋糕应该给大泰迪熊多分一点吗?这样还是公平的吗?

这时,姐姐又很快举手了,她说,不行,这样不公平,不能因为大泰迪熊大一点就应该多分一点。理由是,只有3只熊平均分,每只一样的才是公平。而且大泰迪熊是后来才来的,这块蛋糕也不是它的呀。

爸爸说,嗯,这个理由不错,你注意到了物权的问题,这块蛋糕不是大泰熊的,所以,不能由他说了算。但是大泰迪熊的确比2只小泰迪熊大,他需要的食物就是要多一些啊。那怎么办?

姐姐开始思考了。

这时,弟弟也举手了,他说,我觉得不是,我觉得应该多给大泰迪熊多分一点。因为他大,需要的食物多。

爸爸又说,嗯,你说得也很有道理,就像爸爸妈妈比你们大,所以,吃的食物比你们多呀。

爸爸开始引导说,但是,给大泰迪熊分多一点,小泰迪熊会不会不开心呢?

弟弟陷入思考后,他说,哦,会的。

这时,姐姐又举手了,她说,我觉得就是不应该给大泰迪熊分多一点,这样一点都不公平了。

爸爸说,所以,你认为按平均分配才是公平的?而不是谁需要得多,谁就应该多分点,是吗?

姐姐说,嗯,是的。

后来,我们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玩得很开心。最后,由爸爸做总结。

从哲学上来说,这是一个按平均分配,还是按需分配的问题。什么时候应该按平均分配,什么时候应该按需分配,是需要视实际情况而定的。

游戏结束后,姐姐还吵着要继续玩,但由于她还有别的任务,我们就暂停了游戏。最近,我们家每天都会玩一个这样的游戏,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陈述自己的理由。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

所以,内容有趣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三个印象。

除此之外,书中的插画也很温馨,会触动到我们内心很柔软的部分。

总的来说,《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这本书很适合每个有3岁以上的宝宝的家庭,经常跟孩子讨论生活中的哲学问题,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生活不是考试,没有唯一的答案。通过探索哲学问题,能够有助对孩子们面对困难时,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推荐阅读
  •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些情感,它们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守候的故事,名为

    10-18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4Perhaps Love愿我们心中充满爱作者:John DenverPerhaps love is like a resting place也许爱就像一片栖息地A shelter from the storm来自风暴里的避风港It exists to giv

    07-05

  • 美文欣赏:在时光的罅隙里

    美文欣赏:在时光的罅隙里

    作者 东方春晓​ 无论快乐或不开心的日子,时间都如流沙,在指缝间“哗啦”流失。当暮春的秀手,叩开夏日的门楣,亦将逝去的五月,演绎相逢或告别的剧情,浅浅喜,淡淡愁。

    07-03

  • 缘分的秘密 !(美文)

    缘分的秘密 !(美文)

    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所谓福分,就是能和有缘人共享人生悲欢。缘分浅的人,有幸相识却又擦肩而过,缘分深的人,相见恨晚从此不离不弃。有的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

    07-03

  • 精选每日晨读,美文100篇‼️
  • 情感美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

    情感美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

    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奇妙的缘分。我们或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与某个人擦肩而过,然后彼此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但有时候,这些相遇却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

    05-16

  • 美文,日子,盛开在五月

    美文,日子,盛开在五月

    靡靡之香,穿过弄堂,绕过亭长,在城中漫溢......车窗,划过玲珑紫粉,偶有留白,丰富了五月的层次。是丁香,结成花海,分列长街,随风涟漪。浅夏,登场。取之不尽的暖意。

    05-15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