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八讲》是一本由刘少雄 著 / 林玟玲 整理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轼词八讲》读后感(一):谁人能不爱苏东坡
今天读完了刘少雄的《苏轼词八讲》。
这书是作者上课的文稿整理而成,跟随着作者的讲述,从苏轼的词中,体会了一把这个在中国文学史甚至中国人精神世界版图中有重要地位的读书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其实苏轼的一生是高开低走的,但他却是在不断与自我和解中,将这种和解外化为一首首诗词从而强烈感化并塑造了后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苏轼是我最爱的词人,这本书其实是作为阅读诘屈聱牙的《尚书正义》过程中缓解脑子嗡嗡作响的一个调剂读物,却在阅读过程中把学习经典的危襟正坐之余,顺道在另一个极致的美的思想空间中肆意遨游了一圈,与这个天纵英才那生命中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在极致的共情中得到了精神极致的洗礼后的内心安宁。
这本书是某天听了罗胖关于朱刚的《苏轼十讲》的音频推荐节目后,在网上搜索准备购书时同时注意到这本书的,这本书先到所以就先看这本书吧……
《苏轼词八讲》读后感(二):《苏轼词八讲》读后
书的纸张不错,摸着很舒服。优点是作者文采很好,有大量的华丽用词,整体感觉给高中生看看写作文会很好用。亮点是第二讲的《过七里濑》、第三讲的几首密州词赏析以及文体论的相关内容。缺点很明显:一是重“赏析”而不是“分析”。由于本书是在大学课堂上讲“词”,不是《苏轼评传》《苏轼十讲》那样的偏传记、学术研究类的作品,所以作者多就词论词,较少涉及苏轼的个人生平,分析起作者情感总是离不开“时空变换”“贬黄”“闲适”“高洁”几个词,总觉得流于表面,倒是作者所引几处郑骞的观点,颇有新意。二是由于这本书是课堂讲稿实录,很多话看视频的时候不觉得,落到纸上就显得啰嗦重复了。三是主线不明,前半本似乎按照时间线讲述苏轼各个时期的词作,到贬黄为止,第七讲后突然开始是苏轼专题研究了,元祐后的就没了,比较突兀。还有第七讲的《雨中画慢》赏析在P108已经写过,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很多语句都重复了。
《苏轼词八讲》读后感(三):性灵的书写 ——读刘少雄《苏轼词八讲》
我们只觉得东坡词美,有意境,有性灵,豪迈、动情、豁达,是流传千古的诗词佳作。但是,我们很少有机会去深入了解和学习东坡的人生经历及其诗词创作的联系。我们知道,通常认为“诗以言志”,那么词呢?
这几年,通过阅读台湾作家的书籍,比如蒋勋、白先勇等人的作品,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台湾是中华传统文化保护、研究与传承的重镇,是我们深入学习包括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参考。
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看到了这本《苏轼词八讲》的著作,书封上赫然印着“李煜词看叶嘉莹 苏轼词看刘少雄”。“哇,这又是一名古诗词研究专家!”内心不免升起一种兴奋感。对于苏轼,那许许多多的动人篇章,便立即萦绕在脑海中,《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定风波》《蝶恋花》《水调歌头》……一首首词,再现了东坡的才情、思想、性灵。
《苏轼词八讲》的作者是台湾研究唐宋词,尤其是研究苏轼词的专家——台湾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刘少雄。这本书是作者在台湾大学专讲苏轼词课程的文字版,是作者在MOOCs的课程上讲授“东坡词”的讲稿修订而成的一本专著。
这本书虽然是一本专著,但是对于普通的读者而言,并不显得深奥。这不仅在于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这一根本,还在于刘少雄老师对苏轼词深入浅出的分析。因为研究的深入,再加上作者课堂上的教学经验,让这本《苏轼词八讲》充满了人文之美、艺术之美。读这本书,不要有负担,因为读着读着,就会感觉这本书很好读,有的篇目就像散文一样,让人如沐春风。
全书共分为八章,对应了书名中的“八讲”。每一章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时间、空间等交叉的维度,对苏轼词的特点及其人生经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试图完整而客观的“拼”出一个历史上真实立体的苏轼及苏轼词的形象。
为了便于读者更好的认识词的一般意义上的特点,作者遵循诗词在唐宋不同时期发展演进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对比,给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比如,作者指出,“词的情韵是由一种冉冉韶光易逝的感受与悠悠音韵节奏结合而成,其主调是好景不长、人生易逝、此情不渝”,“春光易老,好景不长——这正如同女子的心情,一方面自盼自顾如春花般的美丽年华,一方面却也兀自惊疑春花旋开旋落,年龄美貌转眼迟暮——这种既珍爱美好又犹疑不安的情绪,是所谓的‘春情’,也是词里最重要的一种情绪”,“词善于表春情,诗则长于叙秋感;词多表达女子的情怀,诗则多抒发士子的情志;“思春”与“悲秋”,正是词与诗各自代表的某种精神特质”。对于宋词的一般性特征了解后,作者才转入对苏轼诗词创作及生平的叙说。
二十六岁,苏轼由与弟弟第一次留别,开始了自己并不如意的仕途。从陕西——京师——杭州,苏轼经历了家人的离别、双亲的离世、官场仕途的颠沛,让他的心智在时空的交替中,变得多情而敏感,当他凝望一片云彩、一片郊野、一汪清水时,追古抚今,忧思难平,内心便会生发出无限的情思。在变动的时空里,手足之情与早退之盟(与弟弟想约早退,共享闲居之乐)成了他的生命指归与定力,终其一生,他念兹在兹,如是出入进退于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形成他情思起伏跌宕的一生。
苏轼开始词的创作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在“人生有别”“岁月飘忽”的感伤中,觅得心灵的依归,在时空变化里寻得生命的安顿?这是东坡一生的大课题,此后他的文学也将充分反映这段上下求索的历程。
跟随作者叙述的深入,苏轼词的特征伴随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而呈现出由人、到景、至时空,由行旅感喟、到咏物抒情、至心灵的回归的变化,东坡开启了自己诗词创作的人生之旅。
东坡词总体赏识是积极乐观的基调。叶嘉莹指出,东坡词中“时而也隐现一种矢志流转之悲”。而“矢志流转之悲”正是个人面对时空变动不居、人生离散无常、理想陡然落空,依旧有所爱恋的悲凉情怀。正如作者指出的,东坡正视人间的悲喜情怀,也愿意走入内心的冲突、挣扎、寂寞,但绝少陷溺于情感的愁苦与饥饿之中。他往往能够以一种比较正面的态度,转换自己的事业,在情理中寻求内在的平衡,进而展现出较为旷达的胸襟。如他在经历了人生的众多坎坷之后,依旧能够突破小我以及时空的局限,生发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哲人之感——现实里的风波将不复带给心灵汹涌的波涛与惊惧,天涯海角,辽阔的天地间皆是自己生命依归之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的人生亦会经历亲朋好友的离别、亲人的逝去,也会经历人生火大获悉的坎坷挫折,会尽力人生的迷茫和困惑,甚至觉得“待不下去的时刻”,但是无论如何,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也是古往今来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人生。向东坡学习,向东坡词学习乐观阔达的精神,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豁达而又诗意。
《苏轼词八讲》读后感(四):苏东坡的诗写得那么好,为什么选择文人看不起的“小道”词去创作?
说到苏东坡的词,大多以东坡词在中国词史上的贡献为主线,延伸苏轼对词的贡献和风格。
但是很少人想去问,为何苏东坡修改词,擅用词,突破词?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让更多人了解苏轼的一生,最近几年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新传》的出版,更细致地填补了苏东坡生命线的细节。
但为什么是苏东坡对词的变革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为什么不是早期的柳永更一变到底?又为何不是同期文豪欧阳修、晏殊、秦观或者弟弟苏辙钻研词体更有成果?
很多文学史的真相,都需要两个因素吻合,一个是个体天赋与性格秉性作为稳定因素,另一个当下时代洪流是被动因素。
苏轼绝非横空出世的词体改造者,这里到底是有多少巧合,多少归功于个人努力的愿望,多少的社会接纳程度,都将决定了此刻我们所了解的宋词去向。
台湾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刘少雄老师,研究“东坡文学”多年,《苏轼词八讲》就是以东坡词是如何在苏轼笔下孕育而成果的过程,从一首首词中间沿着苏轼的生命脉络娓娓道来。
读懂了苏东坡,不一定读懂他的词,但读懂了他为何用词这种文体抒发情感,便也懂得了苏东坡。
小词自唐五代以来被视为小道末枝,一般词人多写闺阁庭园之景、伤春怨别之情,士大夫借以抒怀,也很少有直言家国忠爱的之言。因此,得不到正统文人的特别关注和青睐。
苏轼在去杭州之前,也随波逐流把填词当做歌舞宴乐之间、赏游送别之际的应酬之作。
苏轼21岁与弟弟一起随父亲离家赴京参加科举考试,22岁金榜题名,可谓前途光明,旗开得胜。
然而命运和他开起了玩笑,短短三四年中,他失去了三位人生中重要的亲人。金榜题名时得到母亲家乡病逝的噩耗,爷三人急忙赶回家治丧守丧三年。
丧期一过,父子三人再次上京师为仕途做生涯准备。随即面临父子兄弟的离别调任,东坡从小与弟弟苏辙从未分离,死亡和离别在他二十几岁的成长中紧密地连接着情感忧思。
背井离乡在宋朝是寻常之事,但与弟弟情同手足,感情笃深的,恐怕没有几人可以达到如此程度。
终于盼到三年官期已到,回到京师与父亲和弟弟团圆之际,妻子王弗因病去世,第二年父亲苏洵因病亡故,两人送棺木返乡,服丧三年。
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由之前的阅历和环境所促使并进的,如果一直处于安定稳定的生活中,势必会促发想要寻找刺激和冒险的境遇。
但苏轼在短时间内经历了生命中重要的三个人的离世,以及26岁初入官职就遭到排挤,抗争无效,深深感到,即使用尽心力去力挽狂澜争取光明和意义,还是大局已定,无能为力,每一件事情都敦促他的人生观:时空流转,漂泊不定。
到此为止,从命运的走向来看,苏东坡并非是最悲惨的,宋朝文仕多命运坎坷,调离工作岗位,与亲属生离死别是常有的事。司马光也在30岁之前失去至爱双亲,多地当官,但苏轼的特别之处在于,时常在命运的确定数与不确定数,悲观与乐观之间的思考。
如何在人生有别,岁月飘忽的感伤中,寻觅心灵的归依,在时空变幻中找到生命的安顿处,始终是东坡一生的大课题。
情思思考是诗人的良好创作根基。所谓“才思泉涌”势必出自肥沃的土地之上。
苏东坡这一阶段做了大量的诗文,诗体的限制逐渐承载不住汹涌的情感宣泄。他在36岁,外放杭州做通判时,在杭州山水间终于将词拿来为他所用,自然选体创作,变成了个人抒情的新体诗词。
苏轼的杭州词中包含了很多离别之作,思乡情怀。这在前辈婉约派创始人柳永已经开拓出这类词境,苏轼选用词体,一则用词练笔,二则多一种抒发的文体,承载满溢的情思。
柳永对词调的创作、章法上做了较大的改革,尤其对慢词的探索创造,使得苏轼、辛弃疾等人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柳永之前的词以小令为主,小令体制短小,一首多则五六十自,少则二三十字,容量有限。柳永大量创作慢词,从根本上让文人更多注意到慢词的优势:慢词的内容含量,体制篇幅扩大,是苏轼尝试填词的最大吸引力。
苏轼在杭州时的小试牛刀,逐渐意识到词质的凝练,研美,个人情怀、生活境界、愁思言志更能承载他的输出需求。
1074年,苏轼到密州,写了《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词中主要展示“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时代意气风发。尤其“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的人生体悟和哲思态度,已经完全脱离了之前仿照柳永的新词主题。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继续以男性化的豪情之词,“挽雕弓”、“射天狼”、“酒酣胸胆尚开张”这些男性化文字,打破传统上表现爱情、以女性柔情为底色的表述方式。至此,他从根本上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词境,改革了词体方向。
从主题上来说,苏轼没有变,人到中年,对于命运飘忽不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果幸运,人生过半,所谓的中年危机,就是对下半场人生的不确定性焦虑。
然而,他却找到一种“自成一家”的平衡方式,就是探讨矛盾,哲思飘忽,但不沉溺于悲情,不管是诗还是词,所有的悲楚之处,转而能看到反弹的积极力量。
此时的东坡开始尝试长调,夹叙夹议,文笔挥毫,宦途沉浮中遭受的苦难落寂之心,但也未来可期,等待理想成真。
此时的婉约风格,豪迈风格用来得心应手,悼念亡妻王弗的经典缅怀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缠绵悱恻,爱意绵绵。
妇孺皆知的东坡名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也是出自这个时期。
他在密州期间写给朋友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吟诗作赋两种文体,字斟句酌有何不可?如果没有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和充沛的情感需要输出,宋朝的诗人真的不会去碰“词”这种小气之作。
金人元好问评东坡词为:“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这是作为读者的深刻感受。我认为苏东坡用词抒发男儿本色豪情壮志之时,胸中真的有种冲破文体束缚的激情:性情在胸,文字奈何?
“乌台诗案”是东坡生命与创作的转折点,就像梵高的割耳事件同样是大师创作风格的转折点一样。
苏东坡贬谪黄州,最初的社交、钱财、理想、安宁全部破碎,掉入时空的缝隙里,就像梵高突然发病,分不清清醒和发病哪一刻切换一样。梵高写给弟弟的信中说:“不幸处境也是有益的,你赢得了学习时间。”
天降之灾不是为了铸造大师们的步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而是因为大师们早已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已经具备了抛开外境,稳固内心的能力。
苏轼之前的词从应歌而作,有调名表明唱法。之后抛开词调束缚,大多缘事而发,因情而作,主要用于抒情言志。但是词长于抒情,不用来叙事,苏轼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了标题和小序的形式。所以苏轼开始写了题序,表明因何事生发。
苏轼的“以诗入词”,把词家的“言情”与诗人的“言志”很好结合起来,正是由苏轼将词向诗的靠拢,突出“志之所之”,将唐诗的高远古雅复归。所以,词之“雅化”也取得了本质性的突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就是《水调歌头》的小序,《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是典型的叙事词,最大的特点,在于使事用典,冯唐的故事嵌入词中,增强了词的现实感和历史感,这在之前的词中是没有过的。
“以诗为词”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法,主要体现就是用了题序和用典。
“以诗为词”是有两个前提的。
第一个是在密州的三年里,苏轼食不果腹,彻底地脱离了音乐填词的环境,在孤山野地中,词不再是歌舞升平的节律,变成了苏轼手中独立的抒情诗体。
第二个是“乌台诗案”后遗症,以诗文获罪,怎可迎风而上,短期内避开正统诗文创作,词的文体本就得心应手,此刻自然成为优先首选。
此刻的词多为阅读而用,并非听曲而舞,抒情言志为主,音律规范反而不再成为束缚,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如泉水汩汩而出,婉约、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形成独一无二的东坡词。
47岁到被贬黄州,归田躬耕,像他这样的恬静之士,往往就成了陶渊明。但为何还会出现《念奴娇》这样磅礴大气的赤壁文学?
黄州数月,风头已过,朋友的往来通信越加频繁,躲在清贫之地,心系国家民情,站在“赤壁”幽幽历史名站之地,对照古今、梳理人生,谁知道他还会不会有回到朝廷那日。当作生命的结束,自然悲从中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从个人情怀到历史自然大空间中转换,强化了词的文学性,弱化了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对于后代词所指出的一条“向上一路”。
面对赤壁,苏轼先填词,后作赋,先后有了《念奴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文学的大作。
苏轼至此,已经明确词的创作态度: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
后人对东坡词的喜爱和追随,堂堂正正地把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一样位置重要的抒情文体。
写在最后 东坡的人生故事精彩绝伦,大起大落一身浩然。认识文豪最好的方式就是解读他的作品,还是要好好阅读东坡词,除了感受他荣辱有共,冷静旷达的人生态度,才是更深刻理解苏轼的伟大。
刘少雄老师《苏轼词八讲》用极其精细的解读方式代读东坡词,“阅读东坡作品,认识东坡一生”,也解开了为何大宋文坛出了一个巨匠苏东坡。
苏轼的诗大概有二千七百多首,表现力惊人,被后人称赞“天生健笔一支”,以诗的创作水平早已超越老师欧阳修,但是命运、是性格、是满腔的情思,是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使得中国词走向了更高的发展道路,而对于他,何尝不是一种解脱的方式,放纵的文体。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