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是一本由[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观察者》读后感(一):一个窥口
会想阅读这本《观察者》其实是被书后的简介所吸引,“照片如此短的小说,花费了我十年的时间,比我以往的任何作品所用的时间都长。”我承认,翻开这本书之前,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什么样的小说能让这样的一位大家花上十年的经历去写?”但是打开书之后,我很快就被其中的文字所吸引,忘了那些吸引我的“噱头”。 故事发生在1953年的一个普通的选举日,我们的主人公阿梅里戈·奥尔梅亚要去完成一件“无足轻重”的任务——在一家投票站当一天的监票员。这的确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任务,就像你我所知的那样,有些枯燥也有些辛苦。我以为这会是波澜壮阔的一天,状况百出波折不断;我以为这会是平淡的一天,一些琐事,无足轻重;我以为这会是充满矛盾的一天,明争暗斗,诡计阴谋……我猜对了一部分,可是我猜对的这部分无足轻重。 第一次震动不是来自于那些痴傻者吃掉了选票、错认了地方、用合唱的方式重复着名单的序号和候选人的名字;也不是来自队伍中断时的那个凳子上的女子用扭动肩膀和髋部的方式带动凳子从而踉踉跄跄地移动然后掏出了选举证……尽管,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觉得我看到了弱者、看到了荒诞、看到了悲苦的时候,下午的选举开始了,给了我的脑袋沉重的一击,然后是更重的另一击…… 那种不幸的感觉是那样真切地出现在那里,我懦弱到连想象的勇气都没有,我不知自己能做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够去想点什么。只能随着卡尔维诺的文字走下去,一边强鼓起勇气一边期望着这一切的结束,仿佛故事结束了合上书本,那些边缘的人们也就不存在了,一切只不过是一个故事一段想象而已。但我知道不是,即使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他们仍然在我的脑海里引导我去想象去思考,告诉我即使故事是虚构的但是问题是一直存在到现在的真实。 前言中收录了卡尔维诺的一篇采访文章,其中他这样说道“不能再说了,我一旦开始解释和评论我所写的内容,就会开始说些陈词滥调……总之,我想说的一切尽在小说中,再多说一个字都是对这部小说的背叛。”初看前言时,我不理解,但是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觉得我能写下的一切评价都不过是陈词滥调而已,它所表达的,我所感受的,一切都在书中,不需要我的任何评论,哪怕只是评论给我自己。
《观察者》读后感(二):旁观者看清社会
我还是第一次读卡尔维诺的作品,以前也有朋友向我推荐,但是一直没有去尝试过。究其原因,大概是卡尔维诺的作品,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我觉得我看不懂。他的作品,还是需要思考的! 这本最新的《观察者》,主要讲述了一个投票站监察员阿梅里戈·奥尔梅亚在投票那天所见所感。他就像是一个处于局外的旁观者,更加深刻地看清了这个社会的荒诞。对手党派为了拉选票。引导成群的残障人士参加投票,他们中有些是目不识丁的瘫痪老人,有的是身体羸弱的妇人,更有甚者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对手党派直接强硬地找人操作代他们投票。奥尔梅亚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对这样的行为唾弃。没有明辨是非失去自我意识的人的投票根本没有意义。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场景有些像加缪的《局外人》,同样的荒诞,同样的无语。首先,我们看这个投票的场所,像是哪个垃圾堆的角落,居然还有模有样地划分出一个个格子间,为了投票的过程暗箱操作。而来参与这场投票的人呢?就更加离谱。像是一群乞丐一般涌入进去,到个别的格子间,进行投票。而他们这样的一群人,都是有引导者的,投谁的票早已有了答案,只不过是走一遍过场。 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场当权者各自双方的表演。要求参与人数多、人员来自于广泛的行业之中,甚至冲进医院,直接替那些意识不清的人做主投票给谁。我们的监察员认为这样是不妥的,强烈要求改善。但是,人言甚微,基本没什么作用。 这不正如现代社会一般,有时候我们也看不见我们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我们只知道它有,却感觉离它很远。因为有时候,我们自身可能都不知道我们的权利已经被行使。“被行使”的权利用在了各种投票上。当然,选出来的人上位如果能为主动选择他或者是“被行使”而选择他的人带来福祉,那么老百姓是没有什么怨言的。相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自然是怨声载道。 党派的候选人应当把眼光放在普通老百姓身上,这么多的瘫痪病人、这么多的失聪病人、这么多的糊涂病人……这些都是一幕幕真实发生在你面前的,他连谁是谁都分不清,你还要强迫他/做他的主投票,真是无药可救的一群人。 虽然只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看见的是苦难,各式各样的苦难。而造成苦难的原因是什么?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那些失去明辨能力的人,是不是就不能够称为人了,他们在党派之争当权者的眼里只是一个拥有他名的工具。你自己的事情已然不能自己做主,你活着的形式就是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其他的就与你无关了。就像是无奈的冤枉者在认罪书上签了字。一时的利益攫取,并不意味着永恒! 这本书是第一次中文版,其实它的原版早在1963年就已经问世了。卡尔维诺写这本书,据他所言花费了十年,内容上很直接地切入生活,对某些行为发出鞭辟入里的追问。 在生活中,我们也是一位观察者,看着这冷漠的世界,寻找那一点点温暖的东西!
《观察者》读后感(三):《观察者》:监票员的一天,那些被历史隐藏的秘密!
这本《观察者》的封面特别的简单,整体都是浅白色打底,能看出大大的“观察”这两个字,其余的都是一些纸条组成,看过推荐语的读者可能知道,这个封面和整体的剧情相关。 并且能够(在推荐语里)了解到作者卡尔维诺(卡尔维诺全名,伊塔洛.卡尔维诺),他写的这份小说,确切的说是短篇小说,花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可见他对这篇小说的重视,在我读完这本短篇小说之后,我觉得在这短短的十年中,他不仅仅是准备了素材,我还觉得在这十年里,他还学了哲学和社会学,力求在这本小说中表达出那些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本质。 当然,这本《观察者》做为薄薄的一本,内容也不多,以奥尔梅亚的一天,以及他的反思(心理活动)贯穿整篇小说。 整本小说的风格和我之前看过的外国作品都不一样,也可能是我看过的国外作品比较少,我感觉这位来自意大利的卡尔维诺,他的整体氛围中透露着一种冷淡,他和我之前看过的意识流小说不同,他没有那么强的关联性和节奏感,整体的风格也偏硬、偏冷,很有自己的(写作)个性。 作者卡尔维诺通过塑造的奥尔梅亚一角,透过他(奥尔梅亚)的视角和感想,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态和社会风貌。 我有时觉得奥尔美亚并不是作为主角出现在整本《观察者》当中,作者卡尔维诺更想通过奥尔梅亚这一设定,让大部分读者以上帝视角观看这一场拉票,进而,根据自己对环境的理解和自我认知,产生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想。 其实对于这场拉票,其中,作者卡尔维诺用[被安排的特殊群体]这一例子,你可以想一想,真的只有这些[特殊群体]吗?还是沉默的大多数都被安排了选票。 当然,其中的部分人物是为剧情的推进做铺垫,其中,同样包含着阿梅里戈.奥尔梅亚的心理活动。 当然,最后的剧情中依然以奥尔梅亚的心理活动收尾,看似美好轻松,但他对一些事物的理解早已发生了转变,这潜藏在剧情首尾他的心理活动的变化中。 通过个人来反映整体的环境,是不少作家的作品呈现方式,作者卡尔维诺没有通过语言(对话的方式)直接反映出主角奥尔梅亚的前后整体的思想变化,而是通过控制和固定主角的活动区域(场景),固定主角出现的时间(一天为单位),以及通过主角的心理描写来表现出他对周围,以及某些团体的心理变化,算是一本比较精巧文学作品。
这本《观察者》特别适合喜欢文学作品的小伙伴来发现新的文学表达方式,它也适合在空闲的时候阅读,书里的内容并不是很多,所以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空闲的时间就能读完,喜欢这本《观察者》的小伙伴,建议自己找书来读一读。
《观察者》读后感(四):以下内容如有雷同,纯属真实
“这部小说不长。”伊塔洛·卡尔维诺如是说。这是他为他自己的作品《观察者》作出的介绍,至于更多内容,上面的那句话也表明了他的态度。
总之,《观察者》是一本小书。但它富含哲理。
故事以意大利左翼政党阿梅里戈为视角,用第三人称叙事来描写他在投票站监票的一天。人设的基础是,阿梅里戈比起其他更喜欢做一个正直的人。正直的人对“公平”“公正”自然更敏感一些,而监票这样的工作,虽说微不足道,但阿梅里戈所参与的监票,关系到意大利政府尝试实施的新选举法,也关系到各党派的票选结果,他也深知这是“非常必要且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
说白了,就是要维护选举的合法性。
可是阿梅里戈所负责的票区,是非正常、非健康的“科托伦戈”,大部分选民都是被慈善照顾的弱势群体,他们对选举和投票甚至没有太多清晰的概念或者辨别的能力。但是,他们被反对党鼓动参加投票,不管他们本人是否愿意。总之,就算把票站拉到病床前,也要投票。
于是,与投票相关的所有人都在投票这一刻,因为投票而产生或大或小的冲突。最关键的一个冲突,应该算在监票员群体身上。以主席台为代表,对这些并不健全的投票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多数党利用这一群体为自己政治服务的行为;但阿梅里戈,这位正直的人,试图一直阻止这种行为继续,也为判定投票者是否为投票者而一再与他人发生冲突,包括其他人也因为投票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而发生冲突,到后来甚至以判定投票者是无效投票者为自身快感。但事情总不可能如他所愿。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监票员。于是,这种试图掌控局面、维持自身态度的坚持,不能如愿的失落,被阿梅里戈转移到自己可控的规律的日常生活中,可结果,正如圭多·皮奥韦内所说的,生活中满布不确定性,阿梅里戈也没能掌控好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阿梅里戈无疑是一位“尽忠职守”的观察者,如果观察也算是他的本职工作的话。投票站当天的天气、空间环境,甚至文具,都被他看在眼内,当然,前来参与投票的不同群体,包括主席台上,其他监票工作人员的态度,他也观察得细微。与自己观念相悖的现实,一度让阿梅里戈陷入思考。
围绕在投票与“科托伦戈”之间,涉及的议题颇多,比如什么是正常人的权利与残缺之人的权利;正常人支配残缺之人的权力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是什么;投票选举是否真的实现真正的民主,是否体现了自由意志,而民主真正的意义又是什么,生育的责任与生命的价值又是什么等等。其实所谓的“不确定性”,体现在这本《观察者》中,实则是两面性,事实是一面,但另一面不能单纯归类为理论,或理想诸如此类,而是复杂得多。
这种复杂的两面性,凸显了存在于现实中的失信、虚伪与非公正公平。但这些现实中的真相又被藏在被政党们搭建的美好的景观中,不特别留意可能根本发现不了。最严重的一种情况是,众人(正常人)甘愿被这种政治景观迷惑,维护它的假象,甘愿自身沦为被支配的政治工具。由此,“观察者”作用和价值,反而显得重要。
《观察者》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作者“夹叙夹议”的小说描写,以及真假融合的故事情节。如果内容涉及现实,必然会有人追究里面的细节。这一点卡尔维诺已经考虑到了。他甚至拿给圈(选举圈)中人看,确定对方也不知道里面某位人物原型是谁。
书中一天,用力十年。卡尔维诺说,阿梅里戈经历过这一天,他的思想与早上出门前已有所不同。这似乎也在暗示,卡尔维诺完成这本书的十年间,思想观念也有所变化。
读者呢?或许,读完以后,想法也会跟未翻开这本《观察者》时的,有很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