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为什么重要》是一本由[英]蒂姆·英戈尔德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读后感(一):从学科本身出发引发人类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这本书去年9月份就已经购买了,这中间断断续续地阅读,直到最近才完整地阅读完,并且收获丰富。由于这本书涉及的知识内容庞大,概念和观点众多,作为非人类学专业的我来说,依然不太能完全理解和内化为知识。
蒂姆·英戈尔德,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和思想家,英国阿伯丁大学社会人类学系主任,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爱登堡皇家学会会士。本书是由周云水博士和陈祥的翻译,个人认为翻译不错,读起来不费劲,对于专业词汇的翻译也很到位。
所以,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英戈尔德从什么是人类学出发,探讨人类的自然和文化,人类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社会”在人类学研究中的角色,人类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人类学对未来生活的可能性等。
通俗地说,人类学并不是简单的关于研究部落民族、观察记录他们的生活行为,以此研究现代人的生活的一门科学。它涵盖人人类的生物、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它有助于我们思考,例如,每个婴儿生下来是一样的吗?他是环境的产物?还是自然基因的产物? 他的语言习得技能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习的?人类的语言(文化)差异和相似的地方又是如何构成联系,形成多样的文化?
所以,如果对人类生活基本问题感兴趣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一本内容精炼、知识性强、结构逻辑紧密的人类学入门读物。也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你留言一起分享你的心得。
《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读后感(二):道理如何明白,以及道理如何表达
读这本书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总是被问:人类学有什么用呀?所以,想再次梳理一下对人类学的理解,从而能够组织好语言把自己对人类学的理解更好的表达出去。
然而,读完了以后发现,道理明白,但是表达好难呀。尤其是对于初初接触人类学的人而言,这本书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读,虽然,书里最重要的部分都用大白话表示出来了,但是,看上去特别老生常谈,在没有人类学经历或者人生经历的人看来,不过尔尔。
太浅显的道理,其实是建立在深厚的研究基础上,可是因为表达不够高深而显得简单,人类学家喜欢讲故事,也长于reader-friendly的写作,也因此,讲的道理过于日常,不够高深。
然而,事实如此。这本书在阅读体验上简单得“令人发指”,可是也令人回甘,反复思索,甚至自觉应当背下使用。但是,要表达的时候,有深觉自己不好讲,因为听众和读者其实少有共鸣,那少少的人,多是人生阅历丰富的人。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像什么,像是以倍速经历多个人的人生,所以人类学者的脑回路更像是饱经沧桑、重视生活的老人,还发着少年意气的诗与远方。理论来自个体的加速感受,热爱思考的也老人家大多都能做到。
所以,这道理来自人类学者个体足够宽度、广度和时长的个人感受和认知,然后表达出去,效果全看受众。
所以哪只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对话,同行、编辑、出版商、读者、给未成年读者买书的成年父母。。。人类学是一个故事,和无数人就这个故事的对话。
《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读后感(三):隔壁的药方
第一章里面Ingold认为人类学的使命是集合世界上所有居民的智慧和经验,用参与观察的方式与人类生命本身进行对话。他定义人类学为 “一种与人同在的哲学”。听起来比较浪漫,后面三章梳理学科史,讲这个知识领域是如何走向整合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倒是言之有物。对田野工作的反思,我觉得有点过头了,好像那完全是一场欺骗、盗窃和剥削,完全无视它对保存当地文化的益处以及其中促进跨文化合作交流的一面。
最后一章的题眼是威尔森评论人类学“汇编生成了人类文化的庞大信息库”,在此基础上来谈如何克服文化、文化相对主义、民族志的“障碍”,如何跨学科去“结合科学和艺术”,不失为一种有趣的设想。可我认为对于基础研究还远远不牢靠的中国人类学,最好不要跟着人家去做这种不切实际的梦。
P156又给出一个定义:“人类学是以进入生命过程并与之相伴为工作方式的一个学科”,怎么说呢,一方面是感动,Ingold教授在后工业化社会还有如此雄心,要整合生物和文化,重新赋予这个学科整全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是慨叹这一设想后面的迟暮衰相,医疗、死亡、生育等命题呼之欲出,发展中国家关心的发展、社会正义、教育等议题却被放到了次要位置。
总的说来,这本书雄心勃勃,发人深省,和《我们从未现代过》一样,为未来人类学的发展指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但一定要放到西方人类学发展的具体情境下去理解这些主张。中国人类学当今的要务还是夯实基础,多出好的民族志,多记录这个时代,多提出好的概念和理论。在思路上借鉴别人,打开眼界,打通学科,很有必要,但决不能跟着自废武功,放弃基础训练,养成眼高手低的毛病。
《人类学为什么重要》读后感(四):没有说清楚人类学的重要性,也不适合作为入门读物。
这本书篇幅很短小,译者翻译文笔也算流畅,所以读起来并不是很费力,一天时间绰绰有余。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人类学入门读物。作者是当代西方最为知名的人类学家,而且还有大名鼎鼎的王铭铭先生做导读,所以不假思索的将其推荐给本科生看,以为可以开启他们的人类学之门。然而,读后才发现,我错啦。
这根本不是一本入门读物,完全是作者自己研究心得和理论介绍。英戈尔德是当代本体论人类学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在反思传统人类学的分科分化以及自然-文化二分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文化与自然是纠缠在一起的一对“兄弟”,两者间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这种重要性尤其可以通过他提出的“栖居视角”来认识。所以呢,英戈尔德在这本书中通篇都在介绍自己的这番观点,对人类学历史和其他理论几乎没有任何介绍,穿插出现的进化论、功能论和结构主义理论也只是言简意赅的带过。
一门学科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理论的影响力,而且还在于它与我们现实生活之间关联性。从这本小书中,英戈尔德并没有结合多少现实的案例去谈人类学的思想和方法重要性。就连他自己最熟悉的环境领域,也是一个现实案例也没有。其实,人类学对于当今世界和人的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人类学提供的地方性知识(类似于英戈尔德说的“智慧”)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生活太重要了,也是我们在这样快速流动和内卷的时代中找回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这些英戈尔德都没有谈到。谈到这种现实重要性,我以为大家还不如去看项飙先生的谈话集——《把自己作为方法》。至少对于中文读者来说,《把自己作为方法》比《人类学为什么重要》更能看出人类学的重要性。
我想,因为书名而产生的误解应该不止我一人。如果作者自己觉得这是一本入门读物或基础读物,那么只能说他对基础读物的定义与我的理解有很大差距。作为一个学科的基础读物或入门读物,我想至少应该对学科的学术发展史有一个基本而清晰的介绍和分析,如此方才可能在前人基础上去谈开拓创新。否则在对人类学历史和基础理论没有任何了解的基础上去看此书,只可能读的云里雾里,既不了解人类学是干嘛的,也不清楚人类学为什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