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读后感摘抄

发布者:小叶子 2021-12-26 05:1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本由[美]斯蒂芬·P.欣肖 / [美]凯瑟琳·埃利森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0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读后感(一):别让多动症毁了你的孩子。

注意力是这个社会最稀缺的资源,多动症的特点就是缺乏注意力,多动,静不下心来做事,这些特点导致他们在上学期间根本无法专心学习,将来的发展肯定会受很大影响。

看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本书,获益匪浅,感觉是一本针对大众却都实用的书。

书中介绍了多动症的病因,以及多种帮助多动症患者治疗的方法:药物治疗,行为治疗,食物疗法,运动疗法等等。

确实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书,值得一读。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读后感(二):总有人在默默地爱着你

看了一本科普书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仅被里面的内容吸引到,而且引发了很多的感动,为那份付出,为那些温暖,更是被这世间的爱深深的感动着......

我们俗称的多动症,现被命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这样的病例,原来不是很多,近些年来因为食物的污染,生存环境的压力等种种原因,确诊病例在逐年大幅度增长。

虽然这种病例被确证的数量是最近大量增长,但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专家们却一直在跟踪研究,尝试找到最好的能帮助ADHD患者方法。

为了让所有ADHD患者顺利完成学业,正常融入社会,而且能创造自己的人生,并帮助他们的家庭重新获得和谐、稳定,有无数的学者、专家、教授,一直在尝试、跟踪、调查,很多人为此奋斗了终身。在书中的各种数据背后,就是他们付出的辛劳。

所以,作为一名普通大众,我们永远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为了我们更好的活着,而默默地在付出,在守护着我们的幸福。

在此,向那些为了人类美好而默默奉献的人们致敬!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读后感(三):科普是必要的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牛津科普书,他让我知道了ADHD是什么?生活中真的有朋友因为孩子存在类似的问题深陷苦恼,作者从面对现实,采取行动两个角度告诉我们如何应对,真的是很好。

一个朋友的孩子,开始老师反应他在学校坐不住,朋友也只是以为孩子淘气,男孩子,淘一点很正常,没当回事,直到老师以影响课堂秩序为由,让孩子停课,才受到重视,当她带着孩子去医院,才知道孩子是病了,所以,这个科普很有必要,不要以为离我们很远,可能就在你身边,你没有意识到。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读后感(四):得了多动症,这些方法才管用。

小俊妈妈这次彻底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用竹棍狠狠的抽了自己读一年级的儿子,原因是他用铅笔戳破了同学的头。 看着被儿子戳伤的同学头上那道鲜红的口子,小俊妈妈除了内疚,更多的是绝望。 自从与前夫离婚后,小俊妈妈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没想到儿子的表现经常让她头疼欲裂。 跟其他同龄孩子相比,小俊过于调皮,玩具垃圾乱丢,骂脏话,打其他的小朋友,都上一年级了,动不动就躺在地上撒泼,发起脾气谁也劝不住,手上一切能摔的东西都会被毁。 小俊妈妈实在想不通,她整天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了那么多,最后孩子却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然而,这一切还只是开始,小俊刚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就跟她告状。 “小俊妈,你的孩子睡在地上半天了,好说歹说都不起来上课,你快来看看。”班主任刘老师在电话里,有些焦急。 小俊妈放下手中的工作,心急火燎地赶到学校,刚到教室门口,就看到儿子睡在桌子下边,地上的书丢了一地,有的还被撕坏了。 小俊妈一脸羞愧,真想找个缝钻进去。 刘老师一见到小俊妈,便迫不及待地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 原来,上课时小静根本坐不住,总是想走动就走动,想说话就说话,还故意逗同学们笑。 刘老师气不过,批评了他几句,“小俊,上课不能走动,不准讲话,你怎么记不住?” 刚开始,小俊安静了一会儿,没过几分钟,小俊又走动起来,拿着文具戳旁边的同学。 刘老师索性将小俊的文具没收了,小俊哪里遇到过这种状况,直接把书摔到地上,一屁股坐在地上就不起来了。 年轻的刘老师一下傻了眼,工作了四年,见过许多调皮的学生,像这种情形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叫什么回事,感觉像在家里闹着玩呢,这孩子一点纪律观念没有,还不听老师的话。 小俊妈一把拉起地上的孩子,走到了教室外,脸气得一会红一会青,但她终于还是忍住了怒火,质问儿子“俊儿,妈妈在家是怎么教你的?” 小俊把头扭到一边,向妈妈告着状:“妈妈老师把我的文具收走了,不让我学习。” 俊儿妈终于忍不住了,喊起来“俊,你怎么还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你不拿文具戳同学,老师怎么会没收你的文具。” 小俊终于低下了头。 可是,这些仅仅是开始,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小俊的麻烦一直没有间断过。 状况分析: 其实,小俊的情况,在生活中也不少见,他们经常表现出丢三落四,爱惹事,好斗,有时非常残忍,不诚实,最主要一点是,惩罚批评对他们来说,根本不起作用。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有可能是患了多动症。当然,多动症需要专业人士按照严格的程序来做出诊断。 那么,当孩子得了多动症,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本书给出专业回答。 本书的作者斯蒂芬.P.欣肖,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曾荣获美国心理学颁发的2020年度杰出科学贡献奖,2019年,获美国大脑与行为研究基金会颁发的鲁恩奖。 本书由诺贝尔获得者凯瑟琳、埃利森领衔创作,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发育行为儿科学创始人联袂推荐。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多动症的症状,发病原因,对将来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并列举了科学正确的几种治疗方法。 1、多鼓励,少批评。 其实,多动症患者自己在做事情时做不好,除了他们自己非常懊恼,别人也会对他们有意见,久而久之,他们在同伴中会被排斥,自信心就会受到极大打击。 此时,如果我们不给他们鼓励,他们就会“破罐子破摔”,朝更坏的方向发展。甚至有时他们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会故意做一些违背常理的事情。 所以,我们不如在他们作出努力时,给他及时的反馈,这种正向反馈会刺激他的大脑产生兴奋,从而向着好的方向努力。 以此相反,如果我们仅仅批评他们,他们的大脑就不会受到刺激,那么,要让他们改变行为,也就不可能了。 在学校,最常见的一些方法是,采用小红花或者积分来奖励孩子。 在奖励多动症患者前,我们可以先问问他们想获得什么奖励,然后,尽量满足他的需求,否则奖励就不起作用。 2、及时反馈,激发动机。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些多动症患者痴迷于电子游戏,在玩游戏的时候,他们会比在课堂上更能集中注意力。 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电子游戏有些共同的特点:及时奖励反馈,不断创造刺激。 用这种方法来治疗多动症同样适用,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大部分多动症患者学习动机都不强,必须要依靠外界的刺激来获得学习动力。 了解了多动症这个特点,我们就要及时给他们反馈,让他们从努力学习中获得动力。 3、目标明确,循序渐进。 目标明确,就是要让多动症患者知道自己具体该怎么做。 以整理书包为例,我们要告诉他们,你要把书本放在哪层,铅笔盒放在哪个位置,千万不要让他们说,你整理一下书包,否则他们会不知所措。 当他们学会了做好一件事,我们还要让他们不断重复练习,这样一来,他们的神经中才会形成固定模式,也就是让他们习惯成自然。 为什么要循序渐进逐渐改变呢? 如果改变的跨度太大,多动症患者是无法实现的,我们不如从点滴改变开始。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让多动症患者先学会安静的坐几分钟,这样在他们完成要求时会有成就感,他们才愿意做出下一步的努力。 考虑到多动症的特点,老师在上课时,可以给患者提供走动的机会,比如让他们发发作业,擦擦黑板啥的,同时,我们还要找一些机会多多表扬他们。 结语。 奖励时,我们要把握一些原则,比如明确、及时、降低期望值,也就是只要有一小点进步,都要及时奖励,切忌大喊大叫,冷嘲热讽,否则孩子很容易前功尽弃,产生挫败感。 多动症的治疗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配合,所以,对于多动症患者,家长更要与老师做好沟通。 多动症确实非常普遍,还好,有药可救,有方法可救。 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不能因为孩子有多动症的表现,就站在道德高点上,批评责骂他们。 更不能因为孩子得了多动症,就放弃他们,毕竟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因为多动症毁了他们的一生。 接纳多动症患者,他们需要更多关爱。 重视多动症,普及科学知识,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愿所有多动症患者,都能够通过正确的治疗方法,获得更好的成长。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读后感(五):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作者:(美)斯蒂芬·P.欣肖 (美)凯瑟琳·艾利森 解读:爱萍 凯凯是一个七岁男孩,他总是心不在焉,妈妈要他穿衣服或者收拾玩具,必须不断地重复要求;在吃饭或者看电视的时候,他也很难安静地坐下来。即使睡觉时也是翻来滚去的。他经常到处跑来跑去、爬上爬下、大喊大叫。 他做事常常不假思索,其他孩子正在玩游戏,他冲上去就要参加,还喜欢指手画脚,当别人不服从他时就变得心烦意乱、怒气冲冲。 他总是和父母对着来:“不,我不管,我就要这样!”妈妈要求他把脏衣服脱下来或者让他准备洗澡时,他总是噘着嘴,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说“不,我偏不去”对老师的要求他也很反感,一次因为他上课说话,老师罚他站几分钟,当老师请他坐下时,他拒绝坐下,就这样一直站到下课。 后来,凯凯被诊断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我们书中说的“ADHD”) 什么是注意缺陷多动症,它对孩子的人生会有什么影响,以及如何防治和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呢? 接下来让我们打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本书,来看看它将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本书作者:斯蒂芬·P.欣肖是精神健康领域的国际专家,他将毕生精力都用于研究与儿童精神相关的生物学,以及家庭和学校因素的相互作用及治疗。 凯瑟琳·艾利森曾经是一位“ADHD”患者,还有一个患此病的儿子,多年来她致力于“注意缺陷多动症”的专题写作和研究,她还发表过《流言:需要关注一年》这本书。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两位作者,把他们的丰富的个人经历都带到了本书中,这本书涵盖了多动症的方方面面,为我们提供了最权威和最新的科学知识,并向我们展示了患病者的疾苦和希望。 01.什么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包括焦虑障碍、学习障碍、情感障碍,患病儿童常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这样的孩子,会给家庭和学校带来许多烦恼;更重要的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会给孩子的成长道路带来阻碍,也会影响到以后的家庭生活和工作。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注意力分散,会因为周围动静而分心。比如,写作业总是拖延,不能按时完成。上课不认真,东张西望,接话茬;好动,坐不住,爱登高爬低,翻箱倒柜,难以安静地做事和玩耍。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会不分场合地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谈话,情绪极其不稳定。 就像德国医师海因里希·霍夫曼,在医学期刊上,描述了一个典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表现: 菲儿是还不到八岁的男孩,却异常调皮而烦躁。不能安静地坐着,医师问他话的时候,他一直不停地扭动身体,傻笑着,接着又大声说“我宣布。”并且翘起凳子。 研究表明,这种身体表现和精神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虽然他们智力正常,但是,由于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和认知障碍,患儿常常出现学习困难,学业成绩常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这些孩子,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及同伴的排斥而出现焦虑和抑郁,而且会伴有对立违抗障碍、冲动、发脾气、吸毒、犯罪等情绪和行为问题。 这必需要引起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只有找到发病原因才能做好防治工作,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0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什么因素造成的,有什么影响? 研究发现,在患儿的亲生父母中,很大一部分自身都存在组织能力差和过渡情绪化问题。 奇奇是一个11岁的男孩,他是一个吵闹的、坐不住的孩子,他经常无故去推搡别人,在课间休息时威胁同学,破坏他人的东西、扰乱别人的游戏、几乎每天老师都会向他的父母反映他寻衅滋事的行为,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交往。他不做家庭作业,经常被留校。他说:“反正我是坏孩子,我就是不做作业,老师也拿我没办法”。 学习不好,他就敲打自己的头,说自己是“傻瓜、笨蛋”,恨自己,还几次说要自杀,“如果我死了,你们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了”。 原来,奇奇的妈妈曾经患过抑郁症,不过遗传只是一方面问题。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基因变异体,这种变异体可以减少大脑内关键神经多巴胺的受体。也就是说,这种基因与寻求刺激、追求稀奇的倾向有关。 这样就为进一步用药物治疗缓解烦躁和焦虑有了理论基础。基因决定大脑发育,而大脑的发育又受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因此产生行为和情绪。 环境污染对胎儿影响很大,比如,孕妇吸烟或者二手烟的危害,也会导致儿童大脑受到侵害。最终导致儿童早期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以及自闭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引发是先天因素、后天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父母的行为因素等共同作用所产生的。 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多动症就是其中一大问题。它是儿童中常见神经发育障碍之一,多动症患儿中,有66%~85%的人的症状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 治疗将变得刻不容缓 0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是行为治疗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学业和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孩子的症状让家长束手无策,让老师捶胸顿足,但是大多数家长和老师根本不知道,孩子其实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是一类疾病。他们认为孩子不听话,有的甚至对孩子进行打骂,更增加了孩子的痛苦和病情。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方法有不少,如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儿科医师布莱德利为了缓解患儿症状时,曾给他们服用一种,苯丙胺的维他命。服药后的孩子感觉很好,表现得像小天使一样,甚至在做复杂计算时也能安静下来。 用药物来帮助患儿提升注意力、学习兴趣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效果不错。但是药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替代教育和心理疏导,也就是系统的进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关注的是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与他人互动的关系,父母和老师可以利用奖励和督促激活患儿的脑神经系统。 大多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由于淘气、学习成绩不好、和小朋友的关系不好,经常会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批评与指责,这些评价和态度对他们的自我意识产生不良的影响。造成他们自尊心降低,自暴自弃,不再进取。有的甚至产生抑郁。 作为家长,若发现孩子症状,及时就医诊断。早干预,早治疗,谨遵医嘱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家长尽可能地陪伴和监督,及时对孩子的问题作出回应,设立奖励制度,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比如,患儿瑞瑞的妈妈,给孩子建立了日常规划表,制定孩子学习、玩耍、休息的时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在瑞瑞完成了一阶段的学习后会带着孩子去户外活动,配以奖励。这样一来很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由于内在因素,所以需要时时刻刻地刺激,以维持其兴奋。如果学习缺乏挑战性,新颖性,孩子很难持续下去,施以激励,奖励是对孩子很大的鼓舞。 家长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孩子还要面对学校、老师和社会,只有大家都来关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全社会共同努力,才会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愿我们都能付出真心和爱心,帮助孩子们成为栋梁之材。让我们的社会和家庭更和谐、更美好。 关于如何面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本书从症状表现开始,由浅入深讲解了发病率、病因、以及各种治疗方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所产生的危害做了详细的描述。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请看看这本书。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读后感(六):患上ADHD已经很难了,就不要再给孩子贴标签了

假如你身处下列场景中:

孩子不到2岁,不愿意睡午觉,晚上很晚才上床,早上六七点就起床,而是总是叮叮咣忙个不停,随意摆弄家里的东西,稍不留神就跑到大街上去。只要他在家,身边就得有人时刻看管他,以免他破坏家具,威胁到家里兄弟姐妹或宠物的安全。

你对他做出要求或命令,他会极力反抗,就连最平常的小事都要演变成不断上升的家庭斗争。好不容易熬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更大的麻烦来了,他坐不住,不好好吃饭,不听老师的话,经常恐吓幼儿园的小朋友,有时候甚至被请到教室一角。

这绝不是开玩笑,有着这些冲动或多动行为的孩子可以让一个完整的家庭生活,陷入到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危机”中。

遇到这样的状况,你该怎么办?

这正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关注的群体现象,一群患有ADHD的孩子们。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考察群体集中在美国,作者是斯蒂芬·P.欣肖和凯瑟琳·埃利森,是该领域的一流专家和学者,他们把丰富的个人经历和职业经历带入这部作品,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对于国人不具有普遍参考性。

但是,我想说的是,世界的变动带来的情感和感受方式的变化,虽然各个国家各个族群可能在ADHD诊断测试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但不应遗忘的是,我们仍然身处“现代”,即便在已然铺展的全球化、后现代之中,冲破阶级、性别、种族等界限,或许对ADHD的认知仍有共通的地方,仍有可供探讨的空间。

患有ADHD的儿童通常会被家长、老师和朋友贴上“麻烦制造者”、“问题儿童”、“多动症”、“躁动狂”的标签,久而久之,连他们自己也相信了,从而强化孩子最坏的本能,无意识中也强化了这种刻板印象,甚至变成巨大的鸿沟。

当我们说ADHD的孩子是问题儿童时,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多元状态的不接纳。

本身一个几岁的孩子正处在内心寻求安全感、力量感、成就感的阶段,其身体素质和语言能力相互同步的程度就参差不齐。很多ADHD孩子的表现也是遵循身心发展规律的外显现象,比如捣乱、爱玩、坐不住,这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接纳的。

在ADHD的孩子身上,他们总是发各种奇怪的信号,也许只是渴望被看见;他们总是抢着说话,也许只是害怕被忘记;他们总是坐不住,也许只是不想错过身边温暖的瞬间……

面对这些星星般的孩子,你怎么能不希望给他们创造和守护一个空间,一个接纳和成全的空间,一个免于贴标签、批判和伤害的空间,一个爱的空间?

然而,接纳也是有底线的。一些ADHD患儿的淘气行为确实会造成大麻烦,这就需要扮演教育者角色的父母或老师把握尺度,及时干预,把住制造麻烦的底线。而这些底线,正是生成孩子说出“停止”的基石。

教育中最美的部分,莫过于相信和尊重。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宇宙之子,都是带着宇宙任务而来,即使是ADHD患儿,他也在为这个美丽新世界的尽善尽美,做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努力。

对于ADHD患儿,我们要积极干预和引导,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和安全感,用欣赏和尊重陪伴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要忽视,及时诊断并治疗

疏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现并带孩子进行ADHD诊断是非常不容易的。虽然有些专家声称在患儿两岁时就能诊断出ADHD,但事实上直到孩子4岁,才有可能明确区分ADHD行为和正常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区别。

不过,目前根据行业标准也设定了一个孩子可以被合理诊断的年龄,那就是:学前班最需要集中注意力自我控制的时候。

假如你的孩子正好处在这个年龄,同时出现了语言表达上的问题,健忘,无法听从指令,不能集中注意力听故事或玩耍,或者出现了早期课前阅读障碍,那么,也许这正是孩子患有ADHD的首要标志,你需要带孩子去正规机构诊断了。

如果孩子被诊断出ADHD并及时治疗的话,恶化的概率是可以彻底减少的,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在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下,最终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相反,如果不治疗,很多孩子将难以完成作业、失去朋友,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糟糕的青春期,灾难性的生活……他们日后面临的可不仅仅是这些。

当然,改变的发生需要平淡日常的“溶解”,这种溶解是生命历程中复杂因素的交织和反应,需要时间,更需要持久的耐心和坚持。

以一颗真诚平常的心对待ADHD患儿,以一颗微风轻轻浮动的心对待ADHD患儿。不急,不躁,不执。

不要有敌意,哪怕充满挫败感

教养ADHD患儿,可能是一个充满挫败感的过程,跌跌撞撞,还会走很多弯路。

作者指出有ADHD症状的孩子会导致父母的教养带有敌意,极有可能因缺乏耐心且反应过激。反过来,这种敌意会加大孩子ADHD相关症状的风险和严重程度。

一个自带困难型气质的孩子很可能挫败一个温柔的成年人。

父母情绪反应越大,孩子的行为可能越糟糕。更极端的是,孩子极度的反应和过度的反抗,可能会导致父母完全放弃教养或采取更严厉的惩罚措施,或者二者交替循环,最终使孩子情况更糟糕。

ADHD的孩子确实会让父母烦恼,但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天赋也让人惊叹。精神病科医师爱德华·哈洛韦尔就将ADHD描述成一种非常难以掌握的天赋,但是这种天赋需要大量的管理和支持。

例如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在9岁时候被诊断患有注意缺陷障碍,但他有着非凡的体力,在妈妈的支持和专业教练的训练下,菲尔普斯14岁就打破了20岁年龄组200米蝶泳的纪录,之后运动生涯直线上升,至此,他获得了22枚奥运奖牌,其中有18枚金牌,成为奥运历史上获得奖牌及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这表明,无论ADHD患者在哪里完成学习、工作或生活,他们都可能需要他人多多理解会和支持。正如作者所倡导的那样:环境不但可以使这种疾病变成天赋,也有可能带来冲突和失望,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孩子,就是我们经过一番努力种下的一颗种子,决定他未来成长的,是他自己,但是,父母作为教育者,需要为这颗种子的发育和生长创造更适合的环境,并且让自己也成为生长环境的一部分,最终是种子和环境共同决定了他长大后的样子,这是一个需要透过时间来完成的过程。

以奖励为基础进行行为治疗

患有ADHD疾病,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行为治疗同样扮演着积极作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一书中,作者列举了6种行为治疗方法。

① 直接权变管理

针对急性症状的患儿可以采取直接权变管理,这是一种强度特别大的行为矫正方式,实施场所通常是教室、夏令营或住院部。为了及时强化患儿进步会设计各种方法,哪怕孩子进步一点点,也会给予激励,并以此为起点,逐渐进步。

② 家长管理

简单来说,就是给家长们上培训课,教家长如何在善于挑战各种底线和击中家长要害的孩子面前保持理智,目前比较专业化的培训形式是--亲子互动治疗,主要为2-7岁患儿的父母提供强化指导。

③ 家校联合治疗

说服ADHD孩子的老师加入到治疗中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现在的老师面对拥挤的课堂、较低的工资,以及不断提供学生成绩的指标考核,还有疲于应对ADHD孩子制造的各种麻烦,因此,这样的团队合作真的很难。

④ 参加社交技能小组

现在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不少关于ADHD患儿的社交小组和机构,目的是帮助他们表现得更好,与同龄人融洽相处。但是,作者却建议家长们擦亮眼睛,谨慎对待,检查组织者的背景资质之后再决定。

⑤ 组织性训练

纽约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阿比科夫发现,组织性行为训练对3-5年级的ADHD患儿非常有效。训练内容包括各个方面,整理书桌、书包到时间管理等,重点强调了家庭作业管理,包括记录家庭作业内容、收拾完成家庭作业需要完成的试卷和书籍,估计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确定各项作业完成的顺序和检查是否认真等。

⑥ 认知-行为治疗

这种一对一治疗方法对青春后期的孩子比较有效,治疗师主要帮助患者认识到情感、思维和行为之间的联系,逐渐改变那些有害的行为模式。

以上6种行为治疗方法关注的是孩子在日常家庭和学校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关系,而学校和家庭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学习场所。

我们经常强调孩子是学习者,家长和老师是输出者。其实家长和老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用心去学习,亲子互动、师生互动就是没有生命力的,是干瘪枯燥的,是没有心与心的共鸣的。

其实,我们对ADHD患儿的认识大都停留在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暴力倾向的层面,读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之后才发现,原来ADHD典型症状有两组,每组症状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了解了ADHD发病原因竟然也有家族遗传,知道了ADHD的影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演变,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除了科普药物治疗的利与弊,还详细介绍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替代方式——行为治疗法。

如果恰好你的孩子是ADHD患儿,如果你也是一个关心孩子、关心教育的人,一个爱思考、关注教养的人,抑或是一个教育外行,都可以翻开这本牛津科普读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想必我们都剥过洋葱,洋葱总是一片一片相互紧紧地包裹着,剥了一片又一片,似乎怎么也剥不到头。而且,在剥洋葱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辛辣的气味,会让你忍不住涕泗横流,考验着你继续剥下去的勇气。

面对孩子的教养,就像剥洋葱,层层剖析,不断反思,时常拷问,偶尔会沮丧,但也应越来越勇敢。以前,我们红着眼睛剥过洋葱,以后,可能还会继续,因为每一个孩子都不应该被放弃,哪怕他是有点特别的ADHD患儿。

推荐阅读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4Perhaps Love愿我们心中充满爱作者:John DenverPerhaps love is like a resting place也许爱就像一片栖息地A shelter from the storm来自风暴里的避风港It exists to giv

    07-05

  • 美文欣赏:在时光的罅隙里

    美文欣赏:在时光的罅隙里

    作者 东方春晓​ 无论快乐或不开心的日子,时间都如流沙,在指缝间“哗啦”流失。当暮春的秀手,叩开夏日的门楣,亦将逝去的五月,演绎相逢或告别的剧情,浅浅喜,淡淡愁。

    07-03

  • 缘分的秘密 !(美文)

    缘分的秘密 !(美文)

    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所谓福分,就是能和有缘人共享人生悲欢。缘分浅的人,有幸相识却又擦肩而过,缘分深的人,相见恨晚从此不离不弃。有的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

    07-03

  • 精选每日晨读,美文100篇‼️
  • 情感美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

    情感美文:不论结局,感恩相遇

    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奇妙的缘分。我们或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与某个人擦肩而过,然后彼此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但有时候,这些相遇却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

    05-16

  • 美文,日子,盛开在五月

    美文,日子,盛开在五月

    靡靡之香,穿过弄堂,绕过亭长,在城中漫溢......车窗,划过玲珑紫粉,偶有留白,丰富了五月的层次。是丁香,结成花海,分列长街,随风涟漪。浅夏,登场。取之不尽的暖意。

    05-15

  • 幸福,其实并不遥远(美文)

    幸福,其实并不遥远(美文)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幸福,幸福的最高境界是清欢。 千百年来,一代代人绵延不断,奔波不停,都是为了美好生活,为了得到幸福。 幸福是人们的理想目标,是人类的最高追求。 一

    05-01

  • 美文,时光倒数,春花惊艳

    美文,时光倒数,春花惊艳

    寒城,花总是迟的。漫山遍野的芳菲浪漫,是别人家的灿烂故事。我们的花开,总要等到春很深很深时才来。四月荼靡,方为春始。再等几天,花苞才会勉为其难的苏醒,惺忪的坐在

    04-14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