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唱大唐》是一本由陈尚君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诗唱大唐》读后感(一):诗唱大唐
陈尚君老师的新书,书名就充满浪漫的气息。老师对唐朝不同作者的诗歌进行了分析,有一节写“唐朝的孩子们在想什么”,与我们印象中的唐诗大相径庭,尤其是学郎诗,虽然作诗手法技巧不够高妙,却展示出小学郎们活泼泼的面貌,妙趣横生。
另外老师还在诗中写到中日诗歌交往、全唐诗中的伪好诗例评,学理与科普兼而有之,值得我们细细阅读。
《诗唱大唐》读后感(二):读陈尚君《诗唱大唐》
本书是陈尚君先生十余年间札记随笔之合集,其间文章,或通俗易懂、或浪漫感人,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仍然是作者深厚的唐代研究功底。
唐朝的皇帝作诗,我们如何来排名论次?状元们春风得意,他们的文章究竟如何?大唐立国二百年之盛大时刻,缘何朝野上下一片寂静?陈尚君先生在书里带领读者,从唐明皇的诗歌讲起,一直到花蕊夫人的宫词,体会唐朝的伟绩丰功与雄伟状阔。
不过单纯从学术角度来说,此书正如书名所暗示的那样,并不是一本专业读物,而是一部大众通俗读物,书中言语亦是如此。以平常之心来读,经历读书过程之中的莞尔而笑,或许才是此书价值之所在。
《诗唱大唐》读后感(三):读《诗唱大唐》
说唐诗,众人多先说李杜,后说李商隐、白居易等人,而陈尚君先生避开众人所“重”,先说唐代皇帝的诗歌,说他们政治上的作为和诗歌上的创作,然后才说到“诗圣”杜甫。 文章通俗易懂,又幽默有趣。说诗人的交友圈是朋友圈,谈学郎们为何心情不太愉快,讲武后是位强势的老妈。 虽说是通俗易懂,又颇具风趣,但是全书囊括了众多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要在知道历史的更替、政治兴衰等因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了解皇帝、杜甫等人为诗的原因。 因此,对我来说读陈尚君先生《诗唱大唐》最大的收获是了解到了更多的史实和各家说法。如《刘禹锡之得妓与失妓》一篇,读完才知道刘禹锡不仅仅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德馨者,也是一个行为放荡之徒,再如《诗人王鲁复的进取与落寞》一篇,于我而言,王鲁复是个再陌生不过的名字了,或许可以这样说,不读此篇,不知于何时知此人物。 《诗唱大唐》唱着朝代更迭的帝王之诗,似从远古大唐而来,唱出了大唐的恢宏,也唱出了唐代市井的烟火气。
《诗唱大唐》读后感(四):诗唱大唐音如虹,眺望繁星亮若梦
民间的八仙之一韩湘子据说原型是韩愈之侄?唐朝二十一帝中留下诗篇者一十六位;写下《宫词》的花蕊夫人究竟是三位中的哪一位?
大唐是一个符号,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情结。唐朝既有潇洒无忧、浪漫飘逸的盛世,亦有动荡不安、咎由自取的晚唐末世;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时代,这个时代即使面临危险仍然可以在跌跌撞撞中恢复元气,唐诗的典雅从容、包罗万象、浓烈绵长也被包裹在每一次动荡的褶皱中,显露出独有的光华。
除去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些闪亮的名字,《诗唱大唐》涉及到的夹杂在历史篇章中的唐诗,更多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的唐诗研究回归到文本典籍之中,抽丝剥茧、厘清史迹、串联行踪,这本书就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唐诗心得笔记,原刊连载于《古典文学知识》,如今整合成书,才情与学术兼备,吹去唐诗厚厚的尘土,让读者通过阅读了解发生在唐朝的故事,慢慢接近大唐文学的真相。
全书选文十九篇,研究对象上至帝王将相状元官吏,下至遣唐使禅僧孩童女子,不管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作者的涉猎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历史上只留下六首诗的唐文宗李昂,吉光片羽之中也留下了“清冷”“高古”的评价,“良工运精思,巧极有神。临窗时乍睹,繁阴合再明”,可恨热爱艺术的李昂生在帝王家,摆平不了藩镇与宦官,甚至连自己的太子也保护不了。
除了优秀的唐诗佳作,本书还选择了一些不为人知角落里的无耻无良之诗,一些鸡鸣狗盗,欺世盗名之徒,《窃李义府诗》的张怀庆,外号张狗儿,本领有限,偷取他人名作每句加两字发表,后人讥讽他“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作者考证此话有误,因为王昌龄成名晚半个世纪。然而,此行为不仅被当时人所深恶痛绝,现代人也有“不知知网为何物”,如此“生吞活剥”,洗文抄袭更是不宜多乎。
作者所选用的唐诗来处不局限在《全唐诗》,还包括《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白氏长庆集》等,甚至还有敦煌遗书。在《唐代的孩子们在想什么》一文中,通过对敦煌、湖南、新疆等地的考古资料,他发现了出自许多唐代孩童之手的学郎诗。唐时,敦煌等地就已经有了规模比较大,蒙学制度内容都已经完备的学堂,不管是识文断字的的初等文化,比如《千字文》,还是儒家经典和佛教知识,有《论语》等劝学诗。这些学堂里的学郎,他们把自己的所学、业余生活、抄经贴补家用、饮酒出游、谈情说爱,不想上学等各种吐槽,都像弹幕一样写在书本、佛经、残纸上,很多稚嫩风趣的小歪诗可能并不押韵,字数也有残缺,比如“高门出贵子,好木出良才。丈夫不学问,官从何处来。”这就是典型的劝学诗;“今日好风光,骑马上天堂。阿须家有好女,嫁与学士郎。”这是青春懵懂的爱情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古时候的小朋友和现在也一样,在繁忙的学习间隔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忙趁东风放纸鸢”。那些一千年前的小学郎留在纸头上的文字,定格了唐朝人酸甜苦辣的童年与青春。
盗贼蛰伏十年盗钱财,题诗壁上笑僧侣;禅僧巧用诗句,拈花妙语应答如流;遣唐使行走在长安古道,书写思乡之情;皮陆唱和,尽显文人雅兴慷慨论世——一本《诗唱大唐》,时间跨度三百年,大唐群像中的百姓、帝王、才子佳人、异乡人,他们是流动历史的亲历者,提着文字的明灯,穿梭在大唐的大街小巷、朝廷乡野,共同见证着大唐的历史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