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传》是一本由王育济 / 范学辉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5,页数:8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宋太祖传》读后感(一):读完了。
从三百多页以后,就是比较专业枯燥的一些制度啥的东西,夹杂一点点赵匡胤的事迹。实际这本书四百页就能说完。
如果这本书能把其他几个国家的事情描写一下更好,辽,南唐这些,但视角一直在赵匡胤这里。其他的着墨太少。只能去看旧五代史。
书中的东西,大部分王立群都讲过,但可能他面向大众,一些东西讲的没有这本书深一点。所以想省钱的可以看看王立群那纪录片。
《宋太祖传》读后感(二):一本够“份量”的帝王传记
初得此书,第一感觉是“份量”极重。
一方面,从目录到后记共计801页,皇皇63万多字,可见作者所下的硬功夫十分到家。此书的厚度和重量如此可观,可能也是写作时追求穷尽史料所致,这从外在形态上体现出严谨历史学著作所具备的厚重感。
另一方面,本书的学术“份量”很重,一打开书即是铺面而来的浓浓的学术气息。两位作者都是国内宋史研究的权威学者,强强联手,基本上每条论述都言之有物也言之有据,考据范十足,读之感觉十分踏实可信。
总体来说,这本书可谓代表了目前为止宋太祖研究的最高水准,甚至称之为《史记•宋太祖本纪》似乎也不为过。如果说要为想对赵匡胤深入了解的人推荐一本书,当首推此书。
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帝王将相的历史故事是普通民众普遍感兴趣的。该书很好地展现了赵匡胤作为古代封建帝王的独特性与普遍性,提供了理解古代帝王文化的又一把金钥匙。而从章节标题的设计等方面来看,该书也在追求学术性与可读性的平衡,只看标题就很让人有阅读的欲望。
关于宋太祖,大众最为熟知的故事是三个: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与斧声烛影。这三个故事也分别对应着古代封建王朝极具话题性的三类事件:王朝更替、君臣关系、继承人之争。我重点看了看第三章中的“陈桥兵变”,更全面细致地了解了黄袍加身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深切体会到赵匡胤“高明”之处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在全面掌握史料后抽丝剥茧、细致入策的分析,尤其是掺杂着人性化、常理性的独特研究视角。很多之前我困惑的问题一下子就觉得豁然开朗起来。“陈桥兵变”只是一个结果,种子早就在赵匡胤当小兵时一次次地冲锋陷阵中播下。他的人格魅力使得上级张永德也对其格外尊敬,一大批谋士将才也主动投入他的帐下。“赵匡胤后来之所以没有为种种障碍所阻挡,如愿以偿地登上权力顶峰,正是实力、机会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100-101页)天时、地利、人和,最终如此改天换地的大事件发生后,开封城内却“市不易肆”,市面上依旧人来人往,赵匡胤由此而创造了一项政治奇迹。(第121页)这种王朝之间的平稳过渡既昭示出宋代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也为后世各朝代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良性解决方案。后来二李起兵,京城旧臣中却无一人响应,这证明了宋太祖在处理后周旧臣问题上的超高智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臣旧臣都在新王朝的宽松政策中融为一体了。(第139页)
如果说这本书有缺点的话,似乎可以说是其过于“厚重”吧,会使普通历史爱好者“望而生畏”,觉得读起来可能压力比较大。页数太多,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是对普通读者的考验。而无插图的设计,在这个读图时代显得难能可贵,但也可能会吓走一批对纯文字阅读不感冒的人。
建议再出一个线性叙事的精简版或者插图版。《觉醒年代》的编剧龙平平说,历史剧的内容创作应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此书为宋太祖相关的影视作品提供了“大事不虚”的主体框架甚至许多“小事不拘”的生活细节,非常适合进行再利用,至少可以尝试改编成影视剧,相信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宋太祖传》读后感(三):二十五年磨一“传”,史海问道思君狂——阅读《宋太祖传》
从“后记”开始,能把人读感动了的,《宋太祖传》算是近年来读过的很有代表性的一本。这是一本从邀稿到交稿,历时25年的书,这是一本在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辑、“中国历代帝王传记”丛书主持者乔还田先生看来,“可以传给子孙读的”书,这是一本由山东大学宋史研究专家王育济先生和范学辉先生合作完成的书,这是一本本书主要作者之一范学辉先生以虚岁50的年纪因病英年早逝,而未能看到本书面世的书,事实上,这本书的作者除了王、范两位学者外,还有葛焕礼、杨加深、张荣波、何昭旭、宋世桢、陈晓莹等学者,全书最后由王先生“通改和定稿”,而范学辉先生“负责对全书史料进行了通检与核实”。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山东大学近年来宋史研究的成果集锦。
历代帝王传记,是传记,第一性当然是史学的,但也不排除文学。比如本书中就宋太祖评论李煜“若以作诗(词)工夫治国事,岂为吾虏也”的评论,分析指出,这既是一流政治家对一流词家的认同与赞许,似乎也是对“曲子词”的一种极其朦胧的期待:“词”是否可以有更宏大的主题?“词”作为儒家“斯文”不灭的载体,应当有助于“文治”的政治理想。正是这种伴随着批评和期许的理性包容,为宋词发展提供了一个隐约的方向。北宋中期的“豪放派”词风,正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形成的一个文化高峰。本书在这里还引用了王小舒先生(2003年)关于宋初的诗词“比五代要来得收敛、‘干净’……与晚唐五代香奁体、宫词的盛行形成了鲜明对照”的观点,和徐安琪先生(2007年)的观点,来帮助读者理解宋太祖与宋词的发展。
由此,可能也就凸显了本书作为人物传记的一个极大的特点和优势,那就是资料权威、考证详尽、注释精准。听起来好像是人尽皆知的大路话,到要真做到这一点,其实不容易。有些知名作家把网络上抄来抄去的话放到关于苏东坡的传记里,这都并不是新鲜事。而且作为一本传记问题,似乎可以有些合理想象、有意抒情、细节描写什么的,可在严谨的历史学者眼里,历史岂能游戏呢?所以,这本《宋太祖传》完全可以整理出一本权威详尽的宋史研究入门资料清单来,不管是《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涑水记闻》《邵氏闻见录》《苏魏公文集》《国史旧闻》《鹤林玉露》,还是邓广铭、陈寅恪、蒙文通、漆侠、张家驹等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亦或是近年来青年才俊的硕博论文,凡有参考启发借鉴价值的,一一收录其观点之精华,可谓古今华章、尽收眼底。
举个例子吧,本书的前两章曾经在2010年6月开始,在中华书局的《文史知识》杂志连载六期。其中第一篇是“祖籍变迁与赵氏家族的发展”,到了《宋太祖传》这本书的第一章《家世、时代与成长》,第一节《涿州与保州:赵匡胤的祖籍》,内容显然有更新的变化,细节之一是在注解中,本书关于宋朝被称为“天水朝”最早见载于明朝,清朝和民国时期学人喜用这一称谓,引用了2016年第1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的一篇文章。可见,这显然不是简单地把10多年前原来连载的文章,原封不动地“结集出版”。这些新鲜材料和学术成果的补齐和征引工作,应该离不开生前担任《文史哲》编辑的范学辉先生的一番辛劳。
范学辉是王育济先生最早的博士研究生。这本书的厚重与苍凉,怎么估计都不为过,有些话说出来,不如不说。范老师病中曾玩笑说:“宋太祖也不过活了50岁”。没想到一语成谶。王老师在“后记”中用几句话,为本书,想来也是给范学辉先生,给出了另一种“结语”。不能不读、不忍细读。
其实,乔先生2015年以退休返聘身份重回“编辑”岗位时,在专门打给王先生的电话里,还有一句更狠的话“在你的学术论著中,你的家人、子女感兴趣的可能只有这本《宋太祖传》”,后面才是本文开头引用的那句,“这是可以传给子孙读的”。
(《宋太祖传》,王育济、范学辉,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第1版)
《宋太祖传》读后感(四):二十五年磨一“传”,史海问道思君狂——阅读《宋太祖传》
从“后记”开始,能把人读感动了的,《宋太祖传》算是近年来读过的很有代表性的一本。这是一本从邀稿到交稿,历时25年的书,这是一本在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辑、“中国历代帝王传记”丛书主持者乔还田先生看来,“可以传给子孙读的”书,这是一本由山东大学宋史研究专家王育济先生和范学辉先生合作完成的书,这是一本本书主要作者之一范学辉先生以虚岁50的年纪因病英年早逝,而未能看到本书面世的书,事实上,这本书的作者除了王、范两位学者外,还有葛焕礼、杨加深、张荣波、何昭旭、宋世桢、陈晓莹等学者,全书最后由王先生“通改和定稿”,而范学辉先生“负责对全书史料进行了通检与核实”。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山东大学近年来宋史研究的成果集锦。
历代帝王传记,是传记,第一性当然是史学的,但也不排除文学。比如本书中就宋太祖评论李煜“若以作诗(词)工夫治国事,岂为吾虏也”的评论,分析指出,这既是一流政治家对一流词家的认同与赞许,似乎也是对“曲子词”的一种极其朦胧的期待:“词”是否可以有更宏大的主题?“词”作为儒家“斯文”不灭的载体,应当有助于“文治”的政治理想。正是这种伴随着批评和期许的理性包容,为宋词发展提供了一个隐约的方向。北宋中期的“豪放派”词风,正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形成的一个文化高峰。本书在这里还引用了王小舒先生(2003年)关于宋初的诗词“比五代要来得收敛、‘干净’……与晚唐五代香奁体、宫词的盛行形成了鲜明对照”的观点,和徐安琪先生(2007年)的观点,来帮助读者理解宋太祖与宋词的发展。
由此,可能也就凸显了本书作为人物传记的一个极大的特点和优势,那就是资料权威、考证详尽、注释精准。听起来好像是人尽皆知的大路话,到要真做到这一点,其实不容易。有些知名作家把网络上抄来抄去的话放到关于苏东坡的传记里,这都并不是新鲜事。而且作为一本传记问题,似乎可以有些合理想象、有意抒情、细节描写什么的,可在严谨的历史学者眼里,历史岂能游戏呢?所以,这本《宋太祖传》完全可以整理出一本权威详尽的宋史研究入门资料清单来,不管是《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涑水记闻》《邵氏闻见录》《苏魏公文集》《国史旧闻》《鹤林玉露》,还是邓广铭、陈寅恪、蒙文通、漆侠、张家驹等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亦或是近年来青年才俊的硕博论文,凡有参考启发借鉴价值的,一一收录其观点之精华,可谓古今华章、尽收眼底。
举个例子吧,本书的前两章曾经在2010年6月开始,在中华书局的《文史知识》杂志连载六期。其中第一篇是“祖籍变迁与赵氏家族的发展”,到了《宋太祖传》这本书的第一章《家世、时代与成长》,第一节《涿州与保州:赵匡胤的祖籍》,内容显然有更新的变化,细节之一是在注解中,本书关于宋朝被称为“天水朝”最早见载于明朝,清朝和民国时期学人喜用这一称谓,引用了2016年第1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的一篇文章。可见,这显然不是简单地把10多年前原来连载的文章,原封不动地“结集出版”。这些新鲜材料和学术成果的补齐和征引工作,应该离不开生前担任《文史哲》编辑的范学辉先生的一番辛劳。
范学辉是王育济先生最早的博士研究生。这本书的厚重与苍凉,怎么估计都不为过,有些话说出来,不如不说。范老师病中曾玩笑说:“宋太祖也不过活了50岁”。没想到一语成谶。王老师在“后记”中用几句话,为本书,想来也是给范学辉先生,给出了另一种“结语”。不能不读、不忍细读。
其实,乔先生2015年以退休返聘身份重回“编辑”岗位时,在专门打给王先生的电话里,还有一句更狠的话“在你的学术论著中,你的家人、子女感兴趣的可能只有这本《宋太祖传》”,后面才是本文开头引用的那句,“这是可以传给子孙读的”。
(《宋太祖传》,王育济、范学辉,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