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文化课读后感锦集

发布者:芒果小酪 2021-12-19 05:08 来自: 文章吧

《西南联大文化课》是一本由冯友兰 等著作,四川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南联大文化课》读后感(一):《西南联大文化课》:你想了解的文化,它(本书)都有!

大部分人都可能有一种思维定势,觉得古代人的思想就是腐xiu 和老旧的。现代的文化和思想,就是优秀和合理的。刨去古代和现代,将所有历史看为一个整体,实际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他的思想都是有借鉴意义的,或者说是有参考价值的,我想这也是编辑推出《西南联大文化课》的初衷之一。 所以说抱着借鉴和参考意义,阅读本书是绝对正确的一个选择。 另外一点是,在这本《西南联大文化课》里,陈述的很多文章不仅仅是课堂保留的讲义,还有很多报刊和演讲稿的节选,就有一种选出一小段来让你“尝一尝”的感觉,如果,你觉得整个文章很有意思和借鉴意义,或者在读的时候觉得有疑惑的点,可以去找整个原文来读一读。 今天,先扯出《西南联大文化课》中[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一小块来尝一尝,老师汤用彤指出,对于文化移植有三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分别是演化说、播化说,以及批评派和功能派。 而老师最赞同第3种主张,也就是文化的传播是相互的,外来的文化因为和本地的文化有相同的属性,所以才会被本土的文化所接受,对于外来文化所存在不同的属性,需要双方进行调整,然后再次被本土文化所接受,或者无法调整,被本土文化拒绝掉。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目前肯德基和麦当劳所吃到的汉堡,并不是直接照搬美国的原作法的,而是根据中国的口味和饮食习惯加以调节而诞生的,所以说汉堡还是汉堡,美国的汉堡不一定是中国的汉堡,中国的汉堡也不一定是美国的汉堡,而是美国的汉堡经过精心改良而变成中国的汉堡的。 并且读这本《西南联大文化课》,在看完这本书的整体目录后,我对这本书,书名的[文化]两个字,有了新的了解,他不仅仅包含着冯友兰、汤用彤、张荫麟、罗庸等老师对文化的见解,也包括雷海宗、吴晗、张荫麟对历史文化的解读,以及闻一多、罗庸对人文精神的分析,以及冯友兰、雷海宗对哲学与人生的领悟。 整本书为了更加契合书名,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罗列和整理,比如第一章,根据大部分人的逻辑顺序,按照文化的类型、文化的差异、文化的不同、和应持什么态度这一系列的逻辑推进,去向大部分读者呈现出不同大师眼中不同的文化。 在读完这本书的第一章后,对于[应对西洋文化持什么态度],这一节中,我突然觉得整个文风特别的熟悉,因为我觉得罗翔老师肯定也读过冯友兰老师的文章,所以对张三念念不忘,周星驰肯定也看过他的文章,所以才创造出像唐僧这种絮絮叨叨的人设(开个玩笑)。

整本书不需要任何的参考资料和参考书就能够读懂,很适合高中喜欢文科以及历史的学生当作课外读物,也很适合任何想要了解历史和人文方面的小伙伴来阅读,喜欢这本《西南联大文化课》的小伙伴,建议自己找书来读一读。

《西南联大文化课》读后感(二):在文化特性中寻求差异,在中西文化间窥见西南联大诸位先生的文化财富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这些日期在提醒着我们它的起止、它的发展以及它所经历的种种。1938年的4月4日一个看似稀松平常的日子,迎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成立,这是一所在战抗时期仓促建立起的大学却拥有着不平凡的、短暂的八年时光。

从成立到结束,西南联大仅仅存在了八年的时间,可正是这仅有八年历史的大学,却孕育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那么这所在战时仓促建立的大学是如何成就教育史上的传奇篇章的呢?由天地出版社在2021年重磅推出的西南联大通识课系列丛书将为我们再现西南联大的辉煌时刻,整个系列目前已出版完成第一辑《西南联大文学课》《西南联大国史课》《西南联大哲学课》,第二辑《西南联大诗词课》《西南联大文化课》,待出版《西南联大古文课》及《西南联大国学课》。

在《西南联大文化课》中,以主题“文化课”为引线,串联起冯友兰、张荫麟、汤用彤、罗庸、雷海宗、吴晗、闻一多等七位先生的文章。旨在以中西文化作对比,逐渐引申出中国历史文化、人文文化,并通过对哲学和人生的讲解,形成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文化的完整概述。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会是西南联大而不是其他的知名大学,我想这大抵与西南联大的创校背景以及创校理念有着莫大的关联。我们都知道创校之初西南联大曾被迫南迁,在这趟充满了荆棘的南迁之路上,那些莘莘学子都经历了课堂上不可能经历的真实生活体验,在闻一多先生南迁路上所描绘的五十多幅写生画、生物系的许多动植物标本、二百多首民歌民谣等不一不体现出这次实践教学活动的丰硕成果。

也正是这种自由教学的风气让闻一多的唐诗课、陈寅格的历史课、冯友兰的哲学课······成为照亮学子们前行道路上的灯塔。本册《西南联大文化课》中着重选择了闻一多、冯友兰、张荫麟、汤用彤、罗庸、雷海宗、吴晗等七位先生现存作品中较为完整的全集或是较为权威的单本呈现在我们面前,用不同的内容与叙述风格展现各位大师的作品中的精髓。

在本书中冯友兰、汤用彤、张荫麟、罗庸分别对文化的类型、中西文化的差异、文化思想之间的冲突与调和以及对中国今后的文化发展道路浅谈分析,并指出文化的类型如同荀子在《非相》中所述:“类不悖,虽久同理。”在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它的个性表现在它的全部“发生史”里,想要了解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必须通过两方发展史中的若干特性中寻找,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恰恰存在于这种特性之中。

几位先生在书中所提出的诸多见解,将引起我们对未来文化发展的深思,同时也让我们在这种充满了自由的教学风气中窥见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并为此传承做出努力。

《西南联大文化课》读后感(三):民族危亡之际的文化坚守

回顾历史,我发现总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每政局愈发动荡,社会愈发纷乱,而那个时代留下的思想结晶就愈发闪耀。自诸子百家之后,在西南联大之中又兴起了一场思想文化盛宴。《西南联大通识课》已然是国人的必修课,这套书首次整合了西南联大著名教授讲义与文章。既然是首次,珍贵程度自然不必多言,当下也是独一无二的。

这一本第二辑中的新书《西南联大文化课》从文化的角度整理收录了冯友兰、闻一多、吴晗、罗庸等七位先生的文章。他们在课堂上讲述人文、历史文化与人生,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阐明中国文化是如何分期的,简述古代中国的外交策略,明确四种人生境界的特点及其联系,从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对文化做出了完整概述。这与西南联大一直秉承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融汇古今、中西文化而重建现代中国文化”理念密不可分。从大师们卓越的学术风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各位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并向着他们看齐。阅读这样的书籍,无疑是与大师的思想碰撞,希望每个人迸发而出的火花都能照亮一席之地。随书附赠了一张西南联大一九三九年度校历,我觉得非常有趣,仿佛自己穿越了百年,来到了西南联大校园中,和众多志趣相投之人一起上着那个时代的文化课。

何为文化?我们总在生活中提及,但要具体说点什么,我却语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文化自信深刻作用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既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又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清楚到底什么才是我们中国的文化,它有什么特点,又与其它文化有什么异同。而这一切都在《西南联大文化课》这本书的第一章中详尽阐释。冯友兰先生更是阐述了自己对中国今后文化建设的看法,针砭时弊,见解独到,值得一读。

这些大师们对文化的见地能够引起我的思考,唤起我对西南联大的兴趣,从而让我很想了解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们是如何坚守与传播优秀文化思想的。翻开《西南联大文化课》这本书,满满的都是答案。

感谢阅读,祝您今天也要开心嗷。

《西南联大文化课》读后感(四):西南联大的成就已经无法复制,但学习态度依然可以学习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入北京,之后迅速占领了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为了保住中国的高等教育,为了中国未来的人才培养,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但长沙也遭到日本轰炸。1938年2月中旬,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日本投降,1946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举行结业典礼,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西南联大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物资极度短缺,甚至连校舍都是借用,更是没有资金来源,还是有大量的有志之士来到了这里,坚持着自己的学业。西南联大只存在了八年时间,却培育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传奇。

西南联大为什么能有如此成就?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得益于西南联大优异的师资资源吗?西南联大的所有教师都是各专业的佼佼者。能够在抗日战争时期仍然坚持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都是极具专业精神,极具人文情怀的。他们包括朱自清、罗庸、杨振声、闻一多、王力、陈梦家、钱钟书、朱光潜、雷海宗、陈寅恪、傅斯年、钱穆、张荫麟、吴晗、汤用彤、冯友兰、金岳霖,等等。每一个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有他们精心的教育,西南联大才能有着如此优秀的成绩。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能够在战争年代坚持在学习第一线的学生们,他们一定都是真正的热爱学习者,在战争中寻找着那一张书桌,他们也一定会尽心尽力,能够取得后来的成就也就无可厚了。 有着好的老师,有着好的学生,当然更需要有着好的教学。好的教师,好的学生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没法复制了,但关于西南联大教学的内容却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可以复制的。西南大学那些课程、那些大家们所讲述的教案,我们依然能够接触的到、能够学习的。这套西南联大通识课,让我们可以再次聆听大师们的风采,再次接受大师们的教诲。 比如这本《西南联大文化课》就是讲述着一个个学者们都需要学习的文化常识,而这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是我们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我们社会的最根本的知识。

文化都包括什么呢,罗庸告诉我们:“吾人一举一动,莫过与文化互为因果,对文化有认识,个人言行使能自知而统一”。冯友兰又把文化从类的观点分为西洋文化、中国文化;从个人的观点又有着各种特殊的文化,个体的文化是历史,讲文化之类是科学,而文化也是哲学的一部分。 这就构成了这本书的四大部分,从总体方面讲文化,包括冯友兰的《文化的类型》,包括张荫麟的《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包括汤用彤的《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还包括文化的一些具体的类型,历史、人文、哲学等等各个部分大师讲解的内容。 在我们阅读这些大师们的文章时,可以发现他们所讲授的内容,阅读起来并不轻松。他们引经据典,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在这种阅读之中,你们就不得不去思考,不得不去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而这就是一个研究性学者必备的能力,而西南联大的同学们在听这些大师的课时就要提前掌握了。

就比如阅读汤用彤的《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想想汤用彤教授这个课程的时间,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思想被打破的时间点,在西方先进思想不断冲击中国的时候,有着太多学者表示要接受全盘的西化,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汤用彤在这方面有着清晰的认识,文化必须经过本土化的 改变,必须能够适应本土文化才能够真正为我所用,如果外来文化不改变必然被会被淘汰。而在他举例的佛教能在中国发扬光大的例证。佛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儒家的传统思想,他只是和儒家进行了更好的融合,这才能在中国广泛传播。这就指出了想要西方思想为我所用最好的方式依然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这就是西南联大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也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思维习惯,而这些道理对于现在的我们依然有着借鉴意义。 包括《西南联大文化课》在内的所有西南联大通识课读本,都值得我们现在找来反复阅读,去再次接受那些曾经大师们的风采。

《西南联大文化课》读后感(五):西南联大:8年培养出2位诺奖作者,170多位院士,它有何魅力?

在中国有这样一所学校,在短短的8年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学生,用8年时间培养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17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而成为传奇学校。

它就是西南联大,而这些卓越人物的培养,离不开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精神,而这些优秀人物所学习的文化课都被编著在这本由大师冯友兰等的课程讲义集结成为《西南联大文化课》。

在《西南联大文化课》中以冯友兰、汤用彤、张荫麟等谈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而且还讲了中国为什么需要主动学习,并不断汲取和接受外国文化,以便更好传播优秀的思想文化。

说起西南联大,不得不提起杨振宁、邓稼先、许渊冲、汪曾祺等这些人的成绩我们有目共睹,为什么这些人能如此优秀呢?实际上跟他们接受的文化教育有关。

这所学校就是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然而它只存在了八年时间,最初成立之时,连教室都没有,更别说宿舍和办公楼了。

然而即便是这样恶劣的环境里,还是云集了许多大师的青睐,比如朱自清、陈寅格、冯友兰等,他们用富足的精神和自由的灵魂,以及独特的观点与深厚的学识修养,为那些莘莘学子照亮了前行的道理,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荀子说:类不悖,虽久同理。

意思是说一类事物,必然会依照某一理,而被认为是同一类,或者说他们有着共同的特性。也可以理解为个体的事物,有着许多类,也有着多样性。

正是因为不同的个体,发扬并学习着优秀的文化,而产生了诸多优秀的人才,而这些人才源于优秀的文化传承。

也可以理解为西南联大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底蕴,在短短的八年,涌现着大批优秀卓越的人才。

除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外,外国文化也值得我们主动学习并接受,这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将西方文化兼容并包,为己所用。

在《西南联大文化课》中提到汤用彤在“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中讲到:有人主张用中国文化做本位,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他认为都是不妥的。

汤用彤认为,外来文化思想与本有文化接触时,要分两方面来讨论:

一方面,应不应该接受外国文化?这是有关价值观的问题,有人一提起外国文化,要么认为是“毒药”,要么一味崇拜,这都是不对的,而应该学习外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而摒弃不适合我们的那部分;

另一方面,能不能接受外国文化?对于中国来说,要考虑文化移植的适配性与有用性。

那么就要注意两个要素:一是外国文化要适用于本土文化,要适应本地的文化环境;二是外国文化的引进,也要适应本地文化,所谓适者生存。

比如佛教原本是从印度引进的,但经过很大的改变,就演变成了中国佛教,从而得到了国人的认可。

也就是说我们在汲取外国文化时,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所选择地接受。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在汲取外国文化时,其实是经过了冲突和调和。

首先,是看见表面的相同而调和,也就是表面上的东西需要保持一致性;

其次,因为看见不同而冲突。很多东西之所以有冲突,是因为看的角度不同,这时就要多角度去面对;

最后,发现真实的情况相合而调和。这个步骤就是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融合,从而变成适用本地的文化。

也就是说,中国在汲取外国文化时,其实已经将外国文化融入本土文化,而这也意味着外来文化已经被本土文化同化。

这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思想的特质,这也要求西方文化来到中国时,必须要有所改变,合乎另一种文化性质,才能发生作用。

对于西方文化来说,并不是牵扯“德”、“统”,而是要懂得外国文化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它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优秀的文化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更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态度,也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中国文化的过去,从文字历史之初到孔子,从孔子到庄子,再从庄子到佛教,再从佛教到西洋文化,这些都伴随着中国文化的日益丰盈。

从农业制度的衍生,这是中国文化之基础,所以有了家庭、部落,后来有了国家,最终发展为“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

可以说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离不开道德观念、文学、哲学和艺术。比如文学、语言、哲学艺术这些具有民族色彩的东西,并不是空谈,而是要从内到外,从思想到灵魂的全面复苏。

用转变的思维来看,就是看问题的高度不一样,才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才能具备“浩然正气”,所谓道和朝闻道,也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了解。

优秀的文化的传承来看,义是道德行为,而浩然正气一方面对于宇宙人生要有足够的了解,另一方面要道德义务要有责任心。

正所谓“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事情来了,不是看自己是否有理,如果无理就退避三舍,如果有理那么虽千万人我往矣,这就是大勇。

如果一个人具备了道德境界,又具备了天地境界,那么这个人必然是优秀的,而这种优秀的人自然也是受到了优秀文化的滋养,这就是西南联大的魅力,也是西南联大文化课的魅力。

这就是冯友兰所讲的人生境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世界,而文化将每个人又紧紧凝聚在一起,正如西南联大进行曲一样: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这是文化的魅力,也是西南联大文化课的魅力。

推荐阅读
  • 生活.美文

    生活.美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溢满生活滋味,让人沉醉其中。季节终点,冬日晚风凉,斜阳渐矮只影长。 孑然一身,独吟天上月,自顾自盈缺,揉乱琵琶弦,一碗红尘一盏烟,冷暖交杯是...

    12-18

  •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在书海中徜徉,偶尔会遇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书名,但翻开之后却发现内容大失所望。这种感觉可不太好!不过,今天我要推荐的这三本书,书名可能让你感到意外,但它们绝对不...

    12-10

  •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10日,星期二。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跟生活认输,不向岁月低头,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题记在这悠长的人间旅途中,我们...

    12-10

  •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5日,星期四。多做上进的事,拥有乐观的心态,人生就会变得更灿烂和美好。—《人民日报》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步履匆匆,仿佛被一只无形...

    12-05

  •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一】不要与任何一个人去争,爱你的,不用争,不爱的,争来也没用,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二】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

    12-05

  •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些情感,它们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守候的故事,名为...

    10-18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100篇精选晨读美文,每天15分钟(4)

    4Perhaps Love愿我们心中充满爱作者:John DenverPerhaps love is like a resting place也许爱就像一片栖息地A shelter from the storm来自风暴里的避风港It exists to giv...

    07-05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