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是一本由Sally Rooney著作,Faber & Faber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GBP 16.99,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读后感(一):关于sex and relationship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美丽世界,你在哪里,创意灵感来自席勒《希腊众神》里的一句话。不过这个书名真的好长哎…接下来就都缩写成《美丽世界》了~
《美丽世界》是去年大火的BBC青春剧《Normal People普通人》原著作者Sally Ronney的第三部作品。中文译本应该2022年就会出啦,抢先买了原版来看~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读后感(二):世界里的个人是美的吗?
继《聊天记录》和《正常人》,鲁尼又带来一本写年轻人的小说。
故事内容很简单,两男两女生命里的一段,关于世界和美的思考,从爱情和友情的角度,像是茶余饭后看几个同龄人的故事。
鲁尼给这本书取名标题:美丽世界,你在哪儿?(自译)乍一看,是个挺大挺空的题目,像一首诗或者一个哲学论题,落实到故事里,要怎么做呢?读完整本书后,对标题才会有具象一些的理解。
美
鲁尼在这本书里同样用了邮件这种手法,其中有关于“美”的专门段落。标题里,beautiful world,可以理解为一种审美观,或者对美的解读,现代世界里,美还存在吗?美是什么?
其实对美的理解是一个原始命题。审美不神秘,但异常强大可怕。普通人的审美替代其决定,爱什么人,做什么事,上什么班;凶残一点的审美,往病态发展,也是美,为了它,可以摧毁这个世界,消灭世界,一种干净极致的美……美是元命题。这个题很“in”。
世界
极速的无边无界的网络在眼前拉近整个世界,个人的世界变成所有人的世界,几百万公里外地一件小事瞬间来到眼前,蝴蝶效应加持,个人的世界无限扩大。进入社会堪堪站立的年轻人,摇摇晃晃的,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位置在哪儿,属于自己的美丽世界在哪儿呢?
迷茫与困惑,似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工作城市与家乡的割裂,体制外的996与体制内的一眼望到头,独身的孤独与成家的恐惧,精神理想与生活压力……美丽世界似乎无处可寻。所以我们获得了一个问句——
你在哪儿?
你是世界,或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或是一群人。我在这个世界里摇摇晃晃,有时候就要放弃了,倒下,或离开,因为你还未出现。又或者因为你的出现,你的存在,我愿意在这个世界里继续下去。或者我还在继续找,如果永远都找不到……不知道要如何。你在哪儿呢?这是个问句,也是期待,也可能是自我安慰,也可以是乐观的希望,或者悲观的控诉。
开场
读了前两本的人不知道是否跟我一样,对这个开场感到审美疲劳,混杂着高期待的兴奋与失落。害怕这是个极度雷同的鲁尼式小说。拥有标签挺好,那是站稳脚跟的第一步,但标签之下,需要搭建起实实在在的房子。第一次读鲁尼的小说的人,也许不会这么觉得,但读到第三本就会感到疲劳和不安——又是一男一女开始一段不温不火的感情,再来点儿犀利的论文腔邮件。但撑过开场后,还是越来越愉悦。鲁尼还是会创造一些意外惊喜,在精辟上稳定发挥,场景运调还是很不错,人物形象也精确描绘和把握。两个女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底谁是幸运谁是不幸。两个男孩一左一右,完全不同,有各自的魅力,也有各自的问题,一切都揉进人性里。看完之后带来一种平和的心境,这是优秀小说才能做到的。不妨坚持读完开场试试看。
风格
鲁尼的风格很不“现代“,又只有现代才能出现。现代的文字朝着模糊和混沌发展,现实主义已经不”入时“。小说这个古老的艺术走到今天,实在是选择多过束缚。鲁尼的现实主义是传统的,但并不迂腐,甚至不太“老实”,一些叙述只可能存在于现代网络世界里形成的破碎表达里。第三人称视角拉开距离,却又时常让人有种走进人物内核的感觉,切身体验到陌生又熟悉的共情。既克制又亲密。
接受度两极分化
喜欢作者的人很喜欢,不爱的人也很坚定。题材上来说,不能算宏大,甚至不太“严肃”,不过就是男女那点小事。但老生常谈的题材有时候更难写,而且确实被需要。这些看厌的话题始终值得探讨,除非我们很自信已经幸运地想明白并且做出正确的行动。我们都生活在这些小事里。一个故事也不必须做到包罗万象,能帮助到一些人就好。除开内容方面,从技法或者所谓艺术的方面来说,也能给予当下叙事方式以启发。每个阴郁的下午、落雨的晚上,都可搭配这本书食用。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读后感(三):Sally Rooney:性缘关系是女性的救赎
读完三分之一后我已经感受到了强烈的不适,硬逼着自己读完了全本。可我不知道还要如何表述阅读过程之煎熬。
这种不适并非直接来源于文体——“第三人称写Alice→Alice的邮件→第三人称写Eileen→Eileen的邮件”循环往复。尽管邮件部分确实令人烦躁,但绝对不至于叫我失去阅读的欲望。
当我读到Eileen给Simon打电话并主动提供phone sex的时候,内心的不适感才突然涌现并一下子到达一个峰值。Eileen“贴心”地给Simon幻想了一个温柔贤惠的娇妻,为他洗衣做饭提供性服务,并声称自己决不可能成为这样的娇妻。我简直恶心地快要吐出来:女人竟然为了讨好男人而替他献上一个不存在的好妻子,并且以将自己排除在外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优越性?这不就是向男人献媚么?当然作者完全可以写讨厌的角色,可我完全看不到作者任何的批判性。最讽刺的是什么,曾经意欲不育的Eileen怀了孕,最终成为了她口中的娇妻。而Sally Rooney显然认为角色得到了爱,收获了幸福。
然而很快我就发现讨厌的主角不只有Eileen。Felix被动地告知Alice自己是双性恋而Alice毫不在意时,我的不适感又增加了。让我们看看他还做了什么:在同事群里调侃Alice、聚会上当着面搜索她的名字让她难堪、发生关系后不回消息、一而再再而三地言语羞辱她、性骚扰Simon,以及很有可能卖过屁股(或者谁能给我一个Tom为什么给他钱的更合理的理由?)。Felix就是一个【厌女】【双插头】【身高173 cm】的小弔子,他的可恶甚至跟阶级没有关系。而即便如此,我们的富有女作家Alice依然不管不顾地爱上了他。我不认为Sally Rooney为Alice的动机作出了合理解释。她将Alice跟Felix绑定在一起,像极了为“女人有为了爱而选择恶臭男的自由”摇旗呐喊。
身高190 cm的金发精英男Simon则是另一种方式的讨厌。他表面温柔克制,尊重女性(作者甚至给他安排了一个女权人设)。Simon声称自己一直爱着Eileen,却不愿向她直接表达,多年来身边换了一个又一个年轻女友,而Eileen向他求助时他总能以上帝之姿降临到她身旁予以关怀,Eileen理所当然地对他产生了强烈的依恋。多么经典的passive-aggressive人设啊。一个本质虚伪,一个本质献媚,“我爱你你不爱我”来回推拉分分合合了一整本书,最后搬到一起怀孕生子happy ending啦。Eileen的收入问题、住所问题、情绪问题一下子就消失啦!
Eileen和Simon就是升级版的Frances和Nick:升级了的讨厌、升级了的自我沉溺;
Alice和Felix有点像升级版的Marianne和Connell:升级了的受虐/施虐。
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跟聊天对象解释自己,具体表现为:提出一个想法后往往跟一句“不是如何如何,而是如何如何”。既然角色之间互不信任、难以沟通,给她们安排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真的合理吗?
因为让人讨厌的主角们,我开始介意原本可以不介意的文体。Alice和Eileen的第一人称邮件里大量的意识流内容变得愈发空洞、敷衍、不知所云,可以认为作者编写这些邮件的时候已经完全不考虑读者的感受,甚至写到后面就是一种凑字数的姿态。Lola结婚的章节,作者依次花大量篇幅描写了Lola的回忆、母亲的回忆、Eileen的回忆、Simon的回忆,这种极其生硬的叙述方式使得整个章节变得完全不可读。从前欣然接受的无引号对话也变得异常讨厌。另外,细致入微的人物动作描写、环境描写严重影响了叙事节奏,上帝视角的部分宛如流水账。比如,真的有必要把洗碗、发短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写出来吗?当然也可以往好了想:多样化的叙事手法以及详尽的细节描写大大简化了影视剧本的改编。相信以Sally Rooney的热度,小说的影视版权应该早早就卖出去了,虽然我不认为这本无甚剧情的小说有任何被翻拍的必要。
毫不夸张地说,Sally Rooney作品里的女性角色往往都带有显而易见的奴性:
Frances反复在一段不健康的关系里沉溺,跟Bobbi雌竞,跟Melissa雌竞;
Marianne前期不停地进入亲密关系进行自我伤害;
Alice被贬低、被羞辱、被中伤,依然爱着双插头小弔子;Eileen雌竞癌,天生做娇妻的料。
在每一本小说的结尾,女性角色最终通过与男性建立性缘关系,一下子获得了内心的救赎,贯穿全书的痛苦与挣扎随即消失。爱的形式有很多种,而“爱情”之爱似乎是Sally Rooney唯一认可的形式。女主角们大多家庭不幸,受到家人的刁难陷害,呈现出完美的受害者姿态。可是每个故事的最后,家庭关系依然恶劣,但主角得到了来自性缘关系的救赎。或许作者非常努力地描绘女性友情,但友情在书中可没有救赎的力量。
一位获誉无数的当代年轻女作家不断产出违背女性意识的作品,在今天的我看来是不可原谅的事。如果我是现在而不是去年读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一定也会很痛苦吧。在这本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里,所有的意识流以及对宗教、审美、环保、政治、资本主义的探讨都只是吹捧性缘关系的粉饰。更不用说这些探讨本身浮于表面,隔靴搔痒。
抨击归抨击,谈不上对Sally Rooney有多么失望。只是以后不会追着她的新作读了。不过我倒是对她五年甚至十年后的写作状态很感兴趣,到时候会不会看到巨大的转变呢。
最后,The Lass of Aughrim是好听的。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读后感(四):a mixture of feelings
作为ronney的书迷,从去年9月发布新书消息开始期待,今年(因为疫情比国外延迟拿到两个多月)拿到书之后马上开始读完,能看到很多前两本书的影子,比如conversations里的长篇邮件通信和对宏大议题的讨论(但相比conversations—邮件似乎还能与正文相关,这本书里的邮件内容单拉掉似乎本书也同样成立,尤其是当我读到“bronze age”之类的段落简直有种两眼一黑掐人中既视感,个人觉得这些感触不如说是rooney代表新一代白人精英写作者所做的一个共有意识的反思,但不知是(短短两年)我老了还是rooney停留在原地,我已经无法像之前那样对这些论调感同身受,它们都显得苍白无力,冗杂有余深刻不足—就是那种,也许是对那种“我有罪,我们有罪,但我们对于结构性的改变无能为力“的重复论调的疲惫。)同样类似的还有simon 和eileen这一对,感觉就是normal people里conor和marianne的化身,rooney明显更擅长写这种类型的感情(确实很甜,心碎而动人)而另一对alice和felix相对来说阅读印象就平淡的多,更像是rooney本人+两个阶级化身的具象化。
另外相比前两本书,本书的sex scenes也是更为细腻、篇幅更长,但就像很多人担心的,我总有种rooney已经局限于重复题材描写而山穷水尽的感觉,也无法再像normal people时期那样被打动,个人始终认为sex虽然是核心且很重要,但情依然永远先于sex,所以缺乏感情铺垫(尤其是alice这对)的大量铺陈sex scenes让我有时候不知道我在看网文还是…?
另外其他人也有提过 本书中很多场景描写都非常影视剧本化,也有人猜测她是受之前改编normal ppl的影响。但这样其实非常影响作为小说的阅读体验,原本可以津津乐道的细腻环境(影响和反映人物心情?)有时候变得只想跳过…
但好在rooney本质的一些细微观察还是有闪光之处,摘抄两段我很喜欢的文字:
一段是关于我们对于sexuality语汇的缺乏:
For me, realising that I like both men and women was maybe one percent of the process, maybe not even that much. … almost all the other questions I have about my sexual identity seem more complicated, with no obvious way of finding answers, and maybe even no language in which to articulate the answers if I ever did find them. How are we ever supposed to determine what kind of sex we enjoy, and why? Or what sex means to us, and how much of it we want to have, an in what contexts?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ourselves through these aspects of our sexual personalities? And where is the terminology for all this? It seems to me we walk around all the time feeling these absurdly strong impulses and desires, strong enough to make us want to ruin our own lives and sabotage our marriages and careers, but nobody is really trying to explain what the desires are, or where they come from. Our ways of thinking and speaking about sexuality seem so limited, compared to the exhausting and debilitating power of sexuality itself as we experience it in our real lives.
一段是关于我们倾向于给不同类型的关系下定义(以此获得安全感、满足期待),但也有无法被定义的流动的关系…:
At times I think of human relationships as something soft like sand or water, and by pouring them into particular vessels we give them shape. So a mother’s relationship with her daughter is poured into a vessel marked “mother and child”, and the relationship takes the contours of its container and is held inside there, for better or worse. Maybe some unhappy friends would have been perfectly contented as sisters, or married couples as parents and children… but what would it be like to form a relationship with no preordained shape of any kind? Just to pour the water out and let it fall. I suppose it would take no shape, and run off in all directions.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读后感(五):第一世界的年轻人
九月七号,萨莉·鲁尼的第三本小说《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正式上市。光看这个名字,就感觉当今年轻人的问题似乎更严重了。网上已经有很多人提前收到了书,也有了一些评论,这里我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情节:
小说家爱丽丝遇到了在配送仓库工作的菲利克斯,问他是否愿意和她一起去罗马旅行。在都柏林,她最好的朋友艾琳正在摆脱分手的阴影,并重新开始与她从小就认识的男人西蒙调情。爱丽丝、菲利克斯、艾琳和西蒙还年轻——但生活正在追赶他们。他们互相渴望,互相欺骗。他们聚在一起,他们分开。他们发生性关系,他们担心性。他们担心他们的友谊和他们生活的世界。
目前来看这本书的评价还不错,有人说这是萨莉·鲁尼最好的作品。而且我还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观点,说萨莉·鲁尼现在就是小说界的泰勒·斯威夫特,因为她们每一部新作的问世都会造成轰动,并且两人都从自己的生活汲取创作灵感。所以一定程度上,你可以在欣赏这两人的作品时窥探到一些作者的私人生活。
区别于前两部作品,在《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中,萨莉·鲁尼已经不再把大学生设为小说的主角,而是虚构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小说家。而这其中有多少是基于自己已然是世界级畅销书作家的真实经历,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坦白说,我有时候会怀疑阅读萨莉·鲁尼是不是一种 guilty pleasure,我的意思是,她的小说是不是过于畅销了?而且写的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女的故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那些廉价的青春伤痕文学类别。但同时,我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那种久违的被文字吸引而欲罢不能的感觉,让体内的多巴胺都活跃了一点。在这个靠短视频、网络游戏、漫威电影盛产快乐的时代,能单纯用文字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也确实证明了作者的才华和聪明之处。
对我来说,阅读小说从来都是出门旅行的替代品。也因此我喜欢阅读那些基于现实的、贴近生活的小说,因为它们能带我去没去过的地方,了解更多生活的可能性。在这个层面上,萨莉·鲁尼的小说是我理想的阅读品。第一,小说里的故事都发生在爱尔兰,一个会让人产生遐想的国家。第二,这些故事发生的时间都不久远:《聊天记录》发生在2012年,而《正常人》则发生在2011年和2015年之间。第三,这些故事都足够真实,虽然情节是虚构的,但那些地名、场景甚至酒吧里播放的 Kanye West 歌曲,都是真实的。因此,这两本小说得以让我见识到爱尔兰这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我觉得这才是萨莉·鲁尼的文字如此吸引我的真正原因。
萨莉·鲁尼
众所周知,爱尔兰是一个高度发达和富裕的国家,这里的年轻人享有这个世界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像其他高福利国家一样,爱尔兰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年轻人的物质压力。这或许就能解释为什么《正常人》里的男主康奈尔的母亲,虽然只是一个给富人做清洁的底层劳动者,却也能让她和儿子过上体面的生活,因为有免费医疗、免费教育、低收入补贴等各种福利支持。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没有赡养父母的压力,年轻人在一些事情上有更多自由选择的余地。比如康奈尔放弃了拥有高薪前景的律师专业而去报读很可能毕业即失业的英语专业,正是因为他没有那么迫切地需要赚大钱,相反遵循自己的兴趣才是更好的选择。此外社会的宽容也让像《聊天记录》里的女主弗朗西斯这样的 LGBTQ 群体活得更加轻松。当她和前女友分手后,很快又和一位有妇之夫产生了关系。显然,大家对她的非议并不是因为她那流动的性取向,而是失足当第三者罢了。
如果读到这里你已经开始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这可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因为在萨莉·鲁尼的小说中,尽管这些年轻人生来就在罗马,却还是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换句话说,在面对生活这件事本身,第一世界的人遇到的问题并不比第三世界要少。甚至,阅读萨莉·鲁尼的小说还会让人产生一种原来第一世界的年轻人也过得不容易的「欣慰」之情。
在学校里,校园暴力和同伴压力滋生了霸凌。而在家里,家庭暴力也随时可能以意想不到的面目出现。不幸的是,《正常人》里的女主玛丽安虽然家境优渥,却遭受了校园和家庭的双重暴力,直到离开家乡前往都柏林读大学才算真正开始了正常生活。而康奈尔正好相反,他一向以优异的成绩和受人欢迎的人设在小镇如鱼得水,直到来都柏林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来自社会底层的现实,开始变得自卑起来。可以看出即使是爱尔兰这样的国家,穷人和富人的阶级落差依旧像一道深渊。
《正常人》剧照
此外,外貌焦虑、贫穷、抑郁也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像《聊天记录》里的弗朗西斯就总是照镜子,非常关注自己的容貌和身材。当她最穷困的时候,银行账户里只剩取不出的零头。而据我观察,《正常人》里的男女主人公似乎都深陷抑郁,以至于不得不接受心理指导和药物治疗。
放到更大层面,萨莉·鲁尼还写到了气候变化、战争、难民、资本主义黑暗面等全球化困境。这两本小说的时间都设在2011年之后,这时候爱尔兰还在努力从金融危机的重创中恢复元气,资本主义的贪婪和堕落迫使一些年轻人开始思考整个国家的未来。仔细看,这两本小说的主人公都带有一点马克思主义情结,就连萨莉·鲁尼本人也被传言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当然,这两本小说本质上都在探讨一个终极问题,那就是——爱。毕竟是青春校园小说,所以你会看到这两本书的主人公们在寻找真爱的过程中是如何互相折磨、互相伤害的。这也是为什么当我在看《正常人》电视剧的时候一度看不下去的原因,因为这两人实在太作了,而在外人眼里明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总之,萨莉·鲁尼基本写出了当下爱尔兰青年面临的普遍困境。这些人都不完美。他们虽然拥有很多自由,却常常陷入混乱和矛盾之中。就像他们一方面为气候变化呐喊抗议,一方面却也忍不住对名牌、豪宅和阶级跃升的向往。而当别人把改变世界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时,他们可能比谁都清楚自己的无能为力,因为老实说这些人的人均碳排放量要比广大第三世界的人高得多。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弗兰克的海」
试试关注我吧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读后感(六):萨莉·鲁尼会写在哪里
你永远可以信任萨莉·鲁尼的文本结构。《Normal People》行云流水般的倒叙、插叙,带来读者新鲜的仿佛解密一般的阅读体验。每一章总是以新的时间线和新的人物关系动态来开启,然后再不慌不忙地展开,告诉读者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新的动态。
而在新书《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里,鲁尼富有创造性地利用了信件这个文本形式,全书就在Alice的生活——Alice写给Eileen的信——Eileen的生活——Eileen写给Alice的信……这样首尾衔接的结构中推进。
书中两位女生的生活以及她们写给彼此的信件大致对应了show和tell的部分。开篇第1节,鲁尼展现了特别擅长的白描手法,场景和人物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好像工笔画一般(特别是对光线的描绘可谓花样翻新,书中几乎每个场景描写都会涉及到光线,早晨、午后、夜晚不同时段,来自海面、路灯等各种介质,以及光线与器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一个女人在等待与男人的会面的场景,仅此而已,既不交代两人的身份也不提彼此的关系。正如第3节Eileen和Simon这两个人物在书里的第一次会面,所有的对话、互动,也都看不出来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而随着两人的前情在下文一一揭示,读者再回头去看这次会面的场景,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这就是经典鲁尼式的写法。
鲁尼的白描永远不会让你失望。无论是环境、对话、动作都特别精确又简约,没有多余的描写,仿佛毫不费力,却能让你真正身临其境。情节张力无处不在,阅读的时候你会一直在想,这两人是不是要发生点什么,肯定要发生点什么了吧?如果说悬疑、惊悚类小说的张力是悬念的推进、最终谜底的揭开以及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恐怖之事的又怕又期待,那么笼统来说言情类应该是一种“性张力”。鲁尼写的当然不是类型文学意义上的言情,但是情感与性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她的前两部书也证明了她对于这种主题的驾轻就熟。
而在某些段落,鲁尼展现了对白描近乎执念的追求。光从窗口透进来,照亮了水槽的边缘,水槽里的碟子、马克杯,她拿起一个碟子擦着,她皱眉,说了一句什么,他笑了,随后递给了她什么……如此的一大段后,读者会有些喘不过气来,想着,可以了吧,写到这种程度真的可以了。在一个场景描写里,鲁尼从人物所在的房间一角写到了房子,然后是街道、市镇,很像从近景、中景、全景一直到远景的运镜方式。让人不由得猜测,是不是鲁尼参与《Normal People》电视剧的制片后所受到的影响。
在第3节Eileen亮相后,接下来是长达12页的篇幅,写了Eileen的家庭,她和姐姐的关系,她和Simon、和Alice的过往。这一段是纯tell,一口气把人物该交代的背景信息都交代了,感觉写法和口吻都有些不像鲁尼,让人觉得生分。这种交代方式,可能和她采取了生活场景—信件的结构有关。背景没法在信件里交代,而她又需要在即将开始的生活场景里让读者对人物的背景和关系有所认知,所以会在Eileen亮相之后一股脑地全交代了。
书里信件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是对于前一节所展示的生活的补充,既是两位女主对自己生活和思想状态的反思、探讨,也是作者借此抒发自己的见解。这里小小发散一下:作者应不应该借书中人物之口抒发己见?这好像也是一个经典的问题。在《Normal People》里,鲁尼也曾借人物之口阐述了自己对于政治的一些看法,但是那些片段显得有点突兀,与主线情节关系不大,也没有起到塑造人物的效果,属于可以删去的那种。而在本书的信件里,当两位女主就政治生态、文坛怪现状、性的本质、罪与谅解乃至人类的未来等十分宏大的议题侃侃而谈的时候,读者是否会觉得跳脱?
我觉得并没有。这一方面是得益于信件这个讨巧的形式,属于什么都能往里装的,另一方面,两位女生谈到的话题,多是接着前文生活场景的展开和深入,也就是建立了与主线情节的关系。同时她们的思考和探讨,是对人物形象的进一步塑造。这样深入坦诚的交流,也是她们友谊的象征。而她们一面可以“仰望星空”,却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一面写着长长的邮件,却并没有急切地想要在现实中会面,甚至会面后还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这简直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通病。于是那些长篇大论仿佛又带上了一点讽刺的意味。美中不足的是信件的口吻稍显雷同,如果没有信件开头的称谓,不太能看出是谁写给谁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在谈论谁的生活。
关于作者是否能借人物之口说话,想起前一阵看淡豹的小说集《美满》,在我心中引起的疑问。豆瓣的一篇书评感觉是说到了点子上(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846682/),这篇解读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作者以小说形式的上的失败来换取一些表达上的自由。我对这种写作思路本身不做什么判断,但是如何处理其实是见功力的。比如像鲁尼那样的处理方式,既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同时又与全书的结构和立意完满地融合在一起。当然长篇小说的体量大,更容易塞东西进去,而短篇小说对文本里的各个因素的要求更高,必须要精确地各司其职。
接下来继续说行文中的“性张力”,男女之间的角力,尤其是Alice和Felix这一对,两人在智识、阶层、收入等各方面的差距,使得Alice更像传统关系中的男方,也即更多掌握了两人关系的走向。Felix一面为Alice所吸引,同时对于两人阶层的差异,尤其是看到和Alice相比,自己工作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严酷后,而产生出了一种不平的心理,并似乎因此更想要从两人的关系中“找补”回来。即便在Alice展现出包容,甚至说出了I love you后,Felix始终没有放下心防,甚至认为这是Alice操纵人心的一种方式。
行文至此,我们一面惊叹于鲁尼对于亲密关系中的男女心理以及权力关系的洞见,一面又不免好奇,Alice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慷慨宽容还是Felix认为的冷漠自我、善于操纵?而关于Felix的背景,鲁尼并没有像在前文介绍Eileen和Simon那样详尽,读者只在只言片语中得知他原来住在伦敦、他过往对女性做过一些“不可饶恕”的事,他与兄弟(没看出来是哥哥还是弟弟)之间有恩怨等等,都让我们对这个人物产生越来越多的好奇。
至于拥有漫长前情的Eileen和Simon这对,在读者以为他们终于要happy ending的时候,情节又突然走向了一个岔路。一开始,读者对于Eileen的反应觉得不能理解,她显然对于Simon一直有特殊的情感,并且看起来对于两人的未来也抱有美好的期待,甚至对母亲提到了结婚的可能性。然而在party上发现Simon的约会对象的事后,她一下子完全冷了下来,在Simon追上来问她是否愿意认真试着在一起的时候,她退缩了。
这时,读者未免会觉得Eileen有些作,也会为她感到惋惜,觉得她没有把握幸福的能力。随后在给Alice的信中,Eileen提到之前她发表一篇文章后接到了出版的邀约,她考虑再三后决定不予理会。这个事例刻画了Eileen的性格,也让我们理解了她面对Simon的反应。
这里鲁尼又一次展现了我戏称为“马后炮”的写法,也让我想起《Normal People》里,每次男主或女主做出一个看起来不合情理的选择,带给读者错愕、不解甚至反感之后,鲁尼再不慌不忙、抽丝剥茧般地在接下来的篇章里展现给我们看,为什么他们会这样选择,为什么他们只能这么做。
鲁尼的“马后炮”写法,一点点地交代人物关系、背景,一笔又一笔耐心地勾勒,人物形象的呈现是缓慢且扎实的塑造过程,并且读者也参与见证了这个塑造过程,并由此造成了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再加上鲁尼对环境的白描功力、充满了戏剧张力的对话,都让阅读的过程流畅、愉悦,带着舒适的刺激感而欲罢不能。
从第25节,Eileen和Simon去看Alice开始,进入了全书的高潮部分。人物的性格、形象、关系(两个女生的友谊、她们各自的爱情)剥洋葱剥到现在,终于露出了最内核的部分。其中,Felix对Simon的撩拨,是非常有意思的岔笔,是对于这两个人物形象非常有力的补充。不长的段落,看得胆战心惊,好像随时在脱轨的边缘。鲁尼实在太会写人物之间这种充满张力的互动了。
两场重头戏是高潮中的高潮。一场是在Felix朋友的生日派对上,Felix先后与Simon和Alice的“交锋”,并且那个神秘的兄弟终于露面了。稍显不足的是前面铺了很多线索,让人以为Felix和兄弟之间有什么了不得的前情,甚至Felix这个人都是充满了不可知的危险的。没想到答案揭晓,只是因为Felix不愿意签字卖掉母亲留下的房产。诚然这点再加上Felix照顾前任房主留下的狗狗,都是给Felix的性格增添了一层柔光,可又不免觉得前面那些铺陈有些虚张声势。
最后一场重头戏,也是全书的收尾。四个人坐在一起聊天,两个女生谈崩了,男生分头去安慰女生。Eileen终于说出了一直以来的心结,认为Simon并不需要她,而Simon也终于艰难地吐露心声。另一头,Alice和Felix则要剧烈得多,Alice经历了一次情绪崩溃,Felix始终耐心温和地守护在她身边,并且透露自己也曾经历过精神崩溃。这里Felix的形象完成了最后的定型,也铸就了两人继续走下去的基础。但我觉得作者对Felix是有偏爱的,继在生日派对上给他的性格增添柔光之后,这里更是给了他非比寻常的锐利目光,头头是道地分析两个女生之间的症结,并且还指出Alice搬到此地、与自己约会的深层心理动机。诚然这一大篇对人物心理动机的抽丝剥茧的分析过程看得很爽,但是看完之后又不免觉得,Felix这个人也未免太厉害了,厉害到有些不真实。更像是作者在跳出来炫技。
全书的最后两节是一年半后两位女生之间的通信,无论从全书结构还是情节交代的完整性来说,都是最合适不过的安排。合上书后,我想,鲁尼想要表达一些什么?我的理解是与自我的和解。与自己的才能、使命、欲望、出身,更关键的是,与自己的本性的和解。在Eileen与Simon这么多年的观望、犹豫、不舍中,在Alice与Felix犹如跳探戈般的攻守进退间,经历了那么多撕裂和痛苦后,终于来到了与自己的本性和解的时刻。而如此幸运的是,身边就是那个能够真正接纳彼此的本性并互相爱悦的人。
P172,Eileen给Alice的信里说到她有一本日记,用来记录下每天发生的开心的事。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她每天都能找到可以写在日记里的素材,她的整个人和感官都是打开的,雨滴、花香,她能感受到整个世界在她面前展开,一切都是可能的,会有人欣赏她、爱她、给她带来幸福。然后慢慢地,这种感觉就不再了。这种生命的活力,后来她又短暂地体会过一次,却仿佛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她终于明白,或许她真的不再年轻了。那种独属于年轻的生命力、勇气,对世界的爱,都永远地离她而去了。
而全书的最后一页,同样是Eileen给Alice的信,在结尾处,Eileen写道:“It’s not the life I used to imagine for myself either. But it’s the life I have, the only one.”(这不是我曾经想象过的那种生活,但这就是我所拥有的生活,唯一的生活。)正所谓,不要此身要何身,不生今世生何世?
看起来是happy ending了,但是我相信鲁尼并没有满足于这样“Love conquers all”的设定,她写的是女性的成长。成长从来不会停留在某一个完美的时刻,而是永远向前。在与自我和解之后,仍然会有暗礁甚至巨浪,但她们会在一次次的冲击下变得越来越坚韧的。
不喜欢鲁尼的读者,会觉得她是青春疼痛文学,Chick Lit。事实上,鲁尼的第一本书《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我确实没有看下去。因为隐隐猜到了剧情的走向,年长女性的trophy husband被自己所吸引,带着禁忌和背叛的张力,成为年轻女性自我认同和自我魅力的证明。这种略玛丽苏的设定让我没法进入本文。而在本书中,鲁尼阐述了对当代文学的某种批判后,也把矛头对准了自己。她借由Alice人物之口说自己写的书无关政治等宏大题材,写来写去无非是友情爱情,几个人的兜兜转转。可随即她又借Eileen的信来进行了回应或者说自我辩护,那就是,作者只能写自己能写的东西,而且,难道友情爱情和每个人真实的生活,不才是真正重要的吗?
“我们可以仅仅为了自己,为了些许愉悦而写作”。(出自荞麦的微博)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读后感(七):鲁尼还可以“艺术”多久?
读鲁尼的小说,时常让我想起鲍姆巴赫的电影《婚姻故事》。亚当和斯嘉丽,多像是《聊天记录》里女作家Melisa和演员丈夫Nick的艺术家庭,光鲜魅力的背后是敏感,脆弱,琐细的争吵,以及争吵后洒了一地的碎玻璃。亚当对斯嘉丽歇斯底里地喊:“每天醒来,我都希望你死了。”艺术和爱情,不知道哪个粉碎得快。
艺术在鲁尼的小说里从不缺席。James Baldwin说过的,Artists are here to disturb the peace,艺术家的出现,是否就是打破和平、制造不安?在鲁尼的世界里,我想情况又微妙了一点:如果说后千禧一代面临现实的崩塌,鲁尼小说里的人物在崩塌下抱有的艺术想象,则一起搅动着现实的不安;随着感情破碎重建,给我们缓和与慰藉的,又同样是那些充满艺术的笔触,比如:
《聊天记录》里,Frances和女友Bobbi谈论诗歌也谈论一夫多妻制,转而在Melisa的文学聚会上和Nick调情,作为读者的我们窃喜又心惊;《正常人》里,Marianne劝了Connell死活也要去念英语系,二人分享的毕肖普石黑一雄列进粉丝长长的书单。据说,BBC剧版《正常人》的开车戏份总共长达40多分钟,在演员和滤镜的加持下,我们像看文艺片一样一帧帧慢慢欣赏,从不腻烦。Connell避闪情感,Marianne自我斗争,我们怎么看都觉得是隐藏的自己。小说最后人物达成和解,鲁尼点题写下:“Now she is normal.”
所以,一开始进入鲁尼这本新书的时候,我很自然地笑出声来:小说家、杂志编辑、都柏林……各种元素,依旧是鲁尼擅长的艺术、爱情题裁;一贯的语言风格,轻灵、机敏,不管多formal的词,在鲁尼笔下都能瞬间鲜活。那个熟悉的鲁尼,又回来了。
根据鲁尼的后记,书的题目Beautiful World,Where are you取自席勒1788年创作的长诗《希腊的群神》,豆瓣有人贴过这首长诗的翻译,这句译为“美丽世界,而今安在”。1819年,舒伯特在曲词中也采用了诗的片段。
小说情节上,相比读Normal People时,我们要不断回顾两人分手的时间线,这本仅有两名友人电邮的穿插和她们现实生活的循环往复。另一点,双男主的交错并行,也是鲁尼之前书中较少出现的处理。
但,不知道是巧合还是鲁尼故意为之,相比前两本,小说里Simon已过而立,Alice、Eileen几个人也都一齐走向人生的30岁关口。因而某种程度上,故事内核又比《聊天记录》和《正常人》都更接近了《婚姻故事》。好奇的是,这个阶段,她们要怎样回答世界、家庭和感情抛出的问题?千禧、迷茫这些标签还能适用么?走过了一片赞声和批评的鲁尼本人,又怎样看待这本小说,以及,她还可以用艺术感动我们多久?
2017年,处女作《聊天记录》后,鲁尼名声大噪;去年,《正常人》改编剧的大热,再次把她推到讨论的中心。她被奉为“新时代的塞林格”(Salinger for the Snapchat generation),卫报的世纪书单评选她的小说,纽约时报、纽约客的文艺版永远不乏关于她的采访和评论。但鲁尼好像就这样抱着她冷静的姿态,疏离地站在舆论聚光灯外,坚持阅读、创作,保持着对“名”的距离。在最近的采访中,鲁尼感激她的小说能为读者带来意义,但同时,她这样解释成名的困扰:“Your name becomes a kind of floating signifier that people can attach to things that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you. And you’re like, wait, no, I want that back.”
而她想要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谢绝参与《聊天记录》的影视版制作后,鲁尼转而继续完成这本2018年开工的《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鲁尼也透露,过去几周,她旅行中碎片化的阅读来自《卡拉马佐夫兄弟》,以及她又重新拾起了读亨利·詹姆斯的快乐。我想,鲁尼一直拒绝一些固定的标签和定义,她是那种置身事外,不追求形式束缚,而对创作抱有绝对清醒的作家。毕竟她说过,You don‘t have to be really good at trying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world.
而除了创作,在现实中,鲁尼也是一个和Alice、Eileen一样,频繁和朋友聊天通信,讨论气候变化、政治经济,分享琐事的普通人。她有一个很爱她的丈夫,在爱尔兰有一栋房子和稳定的生活。我们翻开小说第一页,看见那个看似孤独冷静的小说家Alice,也的确瞬间联想到了鲁尼本人。Alice对名望的疏离、感情的探求,给我们打开了鲁尼小说的另一面。
这是鲁尼和读者新的对话。
纽约时报书评
回到这本小说的人物,主要出场大概四个,关系线也很简单:小说家Alice,毕业在咖啡店工作,写过两本小说后一举成名,评论认为就是鲁尼自己的投射;Alice的多年挚友Eileen,大学念爱尔兰文学,后来做杂志编辑助理,有着和《正常人》里Marianne相似的原生家庭;Simon,Eileen儿时的玩伴、邻居、十几岁就暗恋的对象,后来从事政务工作,也是虔诚的基督徒。
当然,如果认为小说里所有人都环绕在艺术和政治的聚光灯下,那也未必。Felix,Alice在Tinder上的偶遇,大概是整本小说最不艺术的主角:他在爱尔兰当地一所仓库工作,货架间的工作单调沉闷,偶尔还会有工伤;有一个时常跟他争论房产的兄弟;平时很少读书,认识Alice也并没改变太多他对文学的贫瘠认知;过往感情生活一团糟,还会被朋友当着Alice的面嘲笑。
后来,在采访中,鲁尼提及她对Felix的看法:“My Dad fixed phone lines for a living, I’m not from a background where people like Felix aren’t in my family.” 大意是说,鲁尼自己的父亲以修电话线维生,Felix那样的普通人在她家里也不是没有。
坦白说,Felix作为开场出现的人物,一开始并没有太让我喜欢:我印象中这就是一个满脸胡渣粗线条,过往不堪的糟糕男人。有一幕,Felix把他的手机递给Alice打修理工的电话,但解锁屏幕却还停留在他刚才浏览的porn页面,场面一度尴尬。纽约时报一篇书评对Felix的评价是“spiky”,尖刻,易怒,又难对付。
但是转念想想,鲁尼笔下的角色,没有一个是完美的。他们有的脆弱,有的挑剔,而我们在阅读中就好像和主人公一起,从迷茫到清醒,经历着他们的成长。这也是鲁尼处理人物的微妙处之一,更显出艺术与非艺术的、理性与排他之间的冲突张力。
正因如此,随着小说展开,Felix对Alice的感情在我看来越发可贵:那是一种超过了常人的肤浅认识,撇开了大众光环,朝夕相处里对Alice性格的熟悉。在前面发生的冲突中,Felix自觉在Alice面前卑微,而Alice也对Felix直言彼此并不了解也无法走到一起,可是缓过神来我们发现,两人恰好都在最需要对方的时候,露出了柔软的一面。看到了Alice的软弱处,原来Felix也一直是那个舔舐伤口、独立内省的人。后来,他们越来越亲近,Felix棱角磨平,变得越来越温柔,温柔得说出这样的话:
而Alice,或者说鲁尼的替代,同为小说家,她们真的在意所谓艺术所带来的名声么?回到小说开始二人的相识,Felix问及Alice写作的内容:“And what are your books about? ” 而Alice只是简单地回答:“Oh, I don’t know. People.”后来,Alice带Felix参加签书活动,二人眼神遇上,只是远远点头;即便一起去罗马,也始终保持着讨论的距离。或者说, Felix 了不了解她的文学,对Alice来说也许从不重要:她习惯了活在孤独和偏见里。除了一个朋友Eileen,我们甚至不了解Alice的家庭,唯一知道的就是她的父亲not reliable。对敏感的Alice来说,她见过外界的太多误读,习惯了名望带来的舒适与不安。因而在Felix面前,她单纯只是一个褪去了外壳,渴望爱和被爱的人。艺术和名望,是她之所以成为Alice的部分支撑,却不是被Felix了解的必需。
该怎样形容Alice和Felix之间的这种感情?在后来写给Eileen的电邮里,Alice写了一段话,是我认为全书最好的金句段落之一:
在这段话中,人与人普遍的关系被喻作沙和水,我们在交往中赋予其具体的容器和形状。而有没有一种关系是流动脆弱、没有固定形体可言的?水入水出,四方流散,也像极了千禧和Z世代流动的人际网络,或者说,这本小说就是鲁尼继《聊天记录》里各种对“交往关系“的形式探索后,接力写下的另一则寓言。
这很艺术,也很鲁尼。
写了Alice和Felix,再说一说Eileen和Simon这一段。
如果把Eileen和Marianne对比,Marianne孤绝、冷僻,而Eileen算得上大学里的红人,广受簇拥。但两人都一样要强。Marianne在大学里会为了功课拼命出风头,而Eileen甚至有些天赋式的成功:“She collected almost every academic award for which she was eligible and even won a national essay prize.”
还有一点是她们都有一个难言的原生家庭。Marianne的妈妈会在女儿被弟弟欺负时无动于衷,而Eileen同样有一个寡言的父亲、争吵后从不指摘女儿只会大哭的母亲,更绝望的是她还有一个争强好胜的姐姐Lola,常常嘲笑她行为怪胎,挖苦她的工作年薪。活在这样不快乐的家庭里,也可以理解了Eileen对Simon的幻想和回避型依赖。
就像西蒙的名字透露出来的,他一出场就自带大男主光环:牛津高学历,家庭还算和谐,政府工作让人仰慕又好奇,最重要的是,他始终有着坚定的基督信仰。相比Felix,Simon的背景注定了他是相当复杂丰富的人。Eileen给Alice的信中,一步步质询自我,也深化了Simon的谜样人格。这样的人,除了Eileen,又有谁能对他保持始终的注意?一个从童年就一直小心翼翼地注视对方,一个辗转在自己的信仰教条中,两人就这样一直在朋友和恋人之间若即若离。越到后面,也就越是感情善变的过程:一开始有肉体上的联系,又全然不提感情、相处正深的同时第三者又介入……似乎是鲁尼笔下人物熟悉的做法。但吵闹过后一句“If God wanted me to give you up, he wouldn’t have made me who I am. ”让人看见,Simon就是这样自带光环,而你会恐惧他随时消失的人。
Eileen和Simon的爱欲描写大概占了书的大半部分。说到这里,我觉得纽约时报的John Williams评得很对,鲁尼不计篇幅大胆写性,高明处又在于她用细腻又自然的对话和行为描写,几乎让我们和人物同呼吸在一个房间里,从不感觉突兀或尴尬: “The fact that her characters speak and feel the way they do while rarely making the reader feel embarrassed for them is an achievement. It’s an uncomfortable line to toe, but Rooney succeeds by standing so close to it.”这个,我想是很多批评鲁尼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的一点。
好的地方还有事后小说视点的转换。有一晚二人依偎,Eileen在信里说,那种亲密感就和15年前一模一样。第二天,Simon带Eileen去教堂做弥撒,Eileen站在身后望着,并不觉得弥撒时的他和昨晚有多么不同。(I know I keep saying how ordinary he was, but it was precisely the seeming absence of any change in his personhood, precisely the fact that he went on being fully and recognizably the same man as always, that was so mystifying to me.)
圣歌响起的时候,Simon用理解的眼神回头看了看她,她觉得他就像一座雕像,恍惚而神秘。然后在牧师导引下,Simon握住Eileen,“He shook my hand and said ‘Peace be with you‘, and by then I wanted him to mean it.’’
这是我觉得小说最美的场景之一,宗教和艺术的极致。除了Simon,小说里大概没有人会这样独一无二,神秘、坚定、理性、完整。
全书最重要的一条线,Alice和Eileen,我们又该怎样看待她们之间的感情?前半部分,我们沉浸在两人吐露的心事中:她们彼此知悉对方的感情走向和心理危机,彼此含糊又暗自期待着相见;在文字里或者互倒情事,或者高谈阔论。Eileen在维基百科读到一则历史故事,于是巨细靡遗地向Alice陈述;去了一趟便利店,于是对廉价衣服和塑料瓶产生美的幻灭——Eileen认为,1976年PET被用于制造塑料容器之后,人类对美的直觉就消失无存。一旁读到这样较真的文字,简直要发笑。但不论历史、政治、艺术或私人生活,两人就这样肆意倾吐,一面抛出问题一面解答,为我们呈现了相知相交的理想状态。而现实是,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这样的倾听者都难说。
回到最初的问题,艺术光晕的环绕,并不意味着现实就完整无缺。小说精彩的在后部分,随着人物冲突加剧,几条“隐线”慢慢展开:我们了解到Alice曾经的情绪障碍,又在Felix的试探下产生了同样的疑问:Eileen和Alice,既是多年好友,为什么Alice搬去了爱尔兰海边,住在教区房子里过着隐秘生活,而Eileen却也忙于编辑工作,安排的行程一再拖延?在Alice的那段创伤期里,Eileen和Simon发生了什么,给予了什么?这都是小说后面会揭开的谜底。
直到小说25节,我们才终于读到了Alice和Eileen现实中的交汇——这当然不是对社媒时代人际变化的讽喻,我想鲁尼的原意也不在此。在现实的空窗留白期后,四个人开始一段新相识,我们站在新的视角,回顾四人各自的过去,厘清那些重新被撕开的伤口。海滨漫步、共处一室的甜蜜生活,友人的激烈碰撞,这些元素,当然早已经被欧美小说写烂了。但看鲁尼笔下的人谈笑、争吵,我们还是会随时会心一笑,随时会突然揪心。好在,可能结尾加了调皮的彩蛋,阅读结束,我们像是被鲁尼从深水里拉上来透了口气,回到现实荒谬又真实的世界。
有记者问鲁尼,为什么你的小说常以开放式想象戛然而止,而非传统小说那样有着工整的结尾。想想也是,比如短篇Mr. Salary结尾,女主结束一段感情,就这样望着桥下的水面出神;Normal People,就像剧版的名字改了又改,我们也不明白Marianne最后到底是普通了,还是正常了。是因为那些传统意义的结尾不适用于鲁尼的主人公吗?鲁尼这样回答:
鲁尼巧妙地用了下棋的比喻。一场棋局里,她最喜欢的是中场。而小说的中间位置,开场已铺垫,我们基本认识了人物,故事刚好卡在一半。而这份不完整,恰是让人觉得充实的地方。因而,结尾倒并不意味着绝对意义的结束:这些人,比如Eileen,比如Alice,她们的通信会一直写下去,她们也许就生活在你我之间。
对我来说,这个未完待续,最好的处理是在第25节车站重聚那段,也是我觉得小说最好的场景之一。如果有改编剧本,我想在Alice和Eileen的拥抱过后,取景框会留出一个久久的空镜,像鲁尼写的:站台只有脚步声、喷嚏声,陆续有人拿行李下站的模糊影子,广告灯牌闪烁;然后画面渐静,只有远近高低的嘈杂声、交谈声。这就是她们所看到的美丽世界:
这就是全部。
最后,再容我可耻地引一段话,也是出自John Williams对鲁尼的尖刻分析。Williams提到,在1997年《爱情小说的终结》一文中,批评家Vivian Gornick断言,爱情作为母题,已经不再具备支撑一部小说的能力了。浪漫小说泛滥,再没有那么多的障碍阻止人们去爱(或停止爱)他们想要的人,反复写都再难摆脱一个调子。
同样的问题,钱佳楠针对爱尔兰和美国当代文坛“小清新”现象也感叹过。那些小说看似精致而生活场景描写有限的作家,反倒广受追捧,多少有点文学精神的落寞。她借保罗·哈丁的话:“我不喜欢那些总在抱怨白人中产阶级生活的作品,那些书本身就构成了他们所不满的粗糙的物质主义的一部分。”
而鲁尼?Williams肯定了鲁尼笔下依然深刻的感情障碍。她的角色当然有新世代新的爱情症候,她的文学版图也绝不至于落寞。但我担心的是,从《聊天记录》到这本,鲁尼的角色会不会越来越固化,比如一些显而易见的缺点:女性角色的刻画为什么大都类型化而雷同?社交媒体的外衣(哪怕并非重点)还可以穿多久而不烂俗?再直接一点,故事基调上,用费滢评《聊天记录》的话,“庸俗可笑;口语化且流水账的叙事和朝三暮四的精神交流”,好像也没什么不对。如果鲁尼的人物一直“艺术”姿态下去,又是什么促使我们阅读她而不觉厌烦?
我一边读,一边在书里找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它出现在小说第12节,Eileen写给Alice的一封信中,关于她对当代文学的看法:
这好像是鲁尼对质疑的承认,也像是一种思考和回应。反过来想想,作为读者的我们不也同样,一面批判着当代文学的庸俗琐碎,一面又沾沾自喜地捧起这样一本小说,每天浑然不觉,重复做着一样的事。
鲁尼还可以“艺术”多久?依旧是可以抱有期待的问题。
参考
John Williams, Sally Rooney and Love in the Time of General Systems Collapse, New York Times, 9/1, 2021
Lauren Christensen, How Sally Rooney Wrote Again, New York Times, 8/31, 2021
Sally Rooney’s Attention Span Has Improved 2/23, 2020
James Baldwin, Last Interview
钱佳楠,《有些未来我不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