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辈》读后感1000字

发布者:清斋茶舍 2021-12-17 05:20 来自: 文章吧

《我与父辈》是一本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著作,45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1-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与父辈》读后感(一):我与父辈

断断续续的看完了这部散文,这是我第一次读阎连科的书,文字是那么的质朴,却很能引起我的共鸣。一共分了三章,第一章讲作者小时候在农村的故事,后面三章分别写作者的父亲、大伯与四叔的故事。

作者的父辈么是善良纯朴有担当、有责任感,作者写这三个父辈都写到了盖房子这一情节。他们自做了父亲那一日、一时的开始,就刻骨铭心地懂得,他们最大、最庄严的职责,就是要给儿子盖几间房子,要给女儿准备一套陪嫁,要目睹着儿女们婚配成家,有志立业。这几乎是所有农民父亲的人生目的,甚或是唯一的目的。对于现在的农村大部分父母亲不也一样嘛,干着很重的劳力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牺牲了自己的很多很多,只为自己的儿女能够将来好好的成家立业,他们的一生都在操劳奔波。

还有描述四叔那种人的“一头挑”生活那样,这样的人是很可怜的 ,在城市里干着最哭最累的活,不会像真正生活在城里的人那样悠闲,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刻担心自己在农村的家,在农忙的时候还得赶紧赶回家去劳动,一年是歇不了几天的,不像农村人农闲时那么悠然自得。而且在他们退休回到农村以后发现自己已经真正融入不到农村了,就像四叔一样,回到了农村已经感觉和同龄的人没有话题了 ,所以只能用喝酒和打麻将来填充自己的孤独。这就像现在很多农民工一样,他们属于飘在农村和城市中间的人。而作者通过当兵提干成为作家最终去到了城里生活,并且娶到了城里姑娘,成为了体体面面的城里人。对于我这一辈来说 ,家里人一直都在农村,我们只有通过教育走出来,走到城市,不再成为“一头挑”的那类人。

从作者的描写中,处处能感受到很大的城乡差异,这是国家城乡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且在短时间的很难去改变,但是我觉得很重要的改变因素还是教育,让自己的后代都去读书受教育,有了知识慢慢的去走出农村,改变自己,改变农村。

《我与父辈》读后感(二):不是书评,只是看完的一些浅薄自我的感受

本书的自序之前的《被我走丢的家》,是充满“惊喜”的一篇文章,因为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情节。看了这篇文章忽然有一种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那些不受待见还要做检讨的书了。那是一段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但同时作者那些不受待见的书对我失去了吸引力,在这之前,我曾费尽心思在网上找阎老师的“禁书”,还用高价买到《四书》电子版,甚是欢喜,因为“禁书”是现如今难以看到有关那段历史的文集。现在,之所以不感兴趣,则是因为对那段历史的兴趣现在更多的在于真相,而不是文学。即使我无法看到真相。

《我与父辈》总会让我联想到《她们》,一个写男人,一个写女人。私以为写女人比写男人更好,或许是因为我是一个男人,也或许是因为我生活的那个南方小村,那个地方的农民,我的父辈给我的感觉却不是书中的那种感觉。我相信父辈这一伟大形象不会因为地域原因有所改变,但这本书中的父辈、农民的形象很多时候无法让我感同身受,并不是说我对《她们》中人物有感同身受,而是《她们》的描写更我我觉得陌生、不可思议或者是说原来如此。

回到《我与父辈》分别通过我、父亲、大伯、四叔的描写,来建立我与父辈的联系。其中“我”中有时代的烙印,也是我非常喜欢的篇章。不知为何,我在一些描写中嗅出了对城乡差距的不服与不爽,想要逃离这片土地,也有不服的味道。这个不服不是对人生,命运或者是出生,而是对时代。在特别时代中所衍生出来的东西,这也是真相与文学社的冲突,是后时代与前时代的冲突,化解冲突的不是改变而是时间。

关于逃离生养自己的土地,我不知道从作者身上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不想逃离,却也无法忍受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我也热爱故土和文学,而无法通过以此来改变命运。

和《她们》不同的是,在阅读描写父亲,大伯,四叔的篇章,我的脑海中没有浮现出任何有关我父辈的形象,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对其有太深感受的原因。只有有关描写大伯的篇章有一些感想:关于死亡、尊严和人生。

父辈们都拥有各自的人生,我们无法评判好坏,我们从他们的生活和日子中明白: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柴米油盐、生老病死。

而我们也是。

《我与父辈》读后感(三):很短的书评

P25: 知青下乡,确实是一代人和一个民族的灾难。可在知青下乡之前,包括期间,那些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生存,他们数千年的命运,那又算不算是一种灾难?

P30:他们的出现,证明了城乡的不平等差距远远大于原有人们以为的存在,远远不只是一般的乡村对都市的向往与羡慕,还有他们来自娘胎里的对农民和乡村的一种鄙视。

P112:我后悔,没有在还来得及时,去询问他们在特殊的三年岁月里,是如何带着一群孩子,熬过了哪整个中国都在超越极限的极度饥饿中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想,我错过的不仅是一场纪实的答问,一定还是一场泱泱大国的农民为了生命和亲情,和所谓的四然灾害用活着的信念,去抗争接和死亡的一部生命史诗。

P212:醉酒的四叔半夜回来后,忽然哇哇地哭,哭着反复地说着一句话:“人活着咋这么辛苦哪!人活着咋这么辛苦哪!”反复地说仿佛是为了把一个钉子一锤一锤地砸在我心里,直到我给四叔倒了几次水,让他喝完安静在床上睡着后。

以上是我印象最深的选段。P112选自《织洋袜》这一篇,讲述大伯为了养活自己的儿女到深山邻村卖洋袜的故事。作者从三年饥荒的时代背景入手,写明大伯卖洋袜的原因和辛苦。大伯每次卖完回乡都会给儿女和侄儿甥女们分卖货所得的糖果。他一人分一颗,坐在地上看着孩子们吃完,然后各自把糖纸折成各种形状活着可以吹飞的蝴蝶蜻蜓,会露出喜悦和惬意的神色,倍感温暖。大伯是个普通的农民,他顽强的撑起的家庭的几十年就像在书写一部伟大的生命史诗。他在生存的夹缝为了孩子们奔波穿行,透支生命,穷困潦倒也有安慰温馨的时刻,是看到孩子们童稚笑脸的时刻。越是艰难世道里的温情越是感人至深。

作者写了大伯,父亲和四叔。前两者是普通农民,后者是农民工。及其入微的描写,让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他们为了生存何其艰辛,就如同P212所说,总结一句话就是,“人活着为什么这么辛苦!”,就像一台永动机,无休止劳作的同时饱经自然灾难和社会剥削、不平等带来的磨难。中国这片土地上有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人和农民工。他们在大众想象里总是脏兮兮的,口音很重的,没有学问的,但是他们是这个国家的底色和根基。轻视他们就是背叛了曾经是农民的父辈们在这个民族在遭受种种磨难时挺起的铮铮铁骨,忘记了自己的本源,也是最自私,最不善良的行为。

我记得以前问在医院问路时说普通话时,农民工大叔一直不理解,后来我学着用河南话说“出口”,他听懂时微笑着如释重负的神情。可能在陌生的城市听到乡音,可能内心涌上一阵感动和被理解的喜悦吧。希望他以后务工的日子,能被周围的人善待。

这本书再次让我确认故事的叙述和真诚的描写是理解的桥梁。

《我与父辈》读后感(四):我与父亲的电话

高铁上读完阎连科的《我与父辈》,感受力太强也不是什么好的能力,很多段落哭成狗。“走了就出息些”“回来就吃饭吧”类似的话,我父母也经常说。这些年和父母的通话基调都是父母的惦记和担心,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表达出“我真的过的很好”“单身是我骄傲的选择”,并不希望他们为此忧心……今年开始每天会写几句话的日记,我把有趣的事情分享到朋友圈,希望我的父母能看到我的开心。婚姻并不是人生唯一的方向,很多事情很多风景比男欢女爱、家长里短更有意义,我接受命运的所有可能性,接受单身的自由,也接受恋爱结婚……

2021.4.10我与父亲的电话

刚刚结束了和爸爸52分钟的通话,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一个寡言少语、性格执拗的老父亲表达的主要谈话议题是希望我恋爱、结婚。我说着城市青年的职场焦虑、社会压力,他絮叨着我将来的健康和养老问题。谁也没说服谁,因为我们都知道彼此说得都对。 我父亲文化不高、性格坚毅,他比同等生活环境下的人眼光更长远一些。他教我成人、育我读书,一步一步托举送我走出小山村。他问我:“为什么我帮你走了九十九步,就差一步你就不肯往前迈呢?你这样一直原地踏步,我和你妈怎么放心。” 年近而立,父亲还在为我生活发愁。得知今晚加班的我晚饭只吃了一根香蕉,他心疼地“嗞~”然后又绕回他的理论“如果早点成家,你多晚下班回家都有热乎饭吃……”我在窃喜少吃一顿晚饭可以体重瘦一斤时,他还在忧心我的健康问题,在他看来饭菜不论好坏,最重要的是热乎。“我的两个闺女,三十多岁了还是一个人,在外面没有人疼没有人帮,万一生病了也没人管,下班了没饭吃,想到这些我就吃不下饭,晚上也睡不着觉…”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可我这棉袄有点透风。自从工作以后,每年过年回家都要哭一场,任何理由都可以成为眼泪宣泄的借口,好像这一年在外面受的委屈能一股脑倒出来。他说“你都快30岁的人了,别总让我快60的人惦记你,你现在可以靠我、再过两年还能靠我,可是我老了,过几年就靠不动了,你一个人我不放心,我希望你成个家,有人帮你、你可以靠他。” 我对择偶恋爱这件事总是可有可无、自由至上的态度,罗列了很多框架条件,父亲说“我不希望你找个多富贵的,简简单单平常人就行,爸爸没给你们创造那个生活条件,你就找个条件差不多的,人丑也没关系、经济条件有限也没关系,我和你妈还能帮你们一点,人品好能让着你、身体健康以后可以照顾你” 电话的结尾,他说“你不买房,考个驾照弄个车也可以,想自己干点什么需要钱给你钱也可以,需要啥我和你妈都会尽力帮你们。我这一辈子都是为了你们,我就想你们都好好的。” 晚上10点半,记录以上文字的时候,泣不成声。

推荐阅读
  •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有一个鸡蛋,非常天真的和石头在一起了,磕磕碰碰,身上伤痕累累,但鸡蛋一直坚持着,终于有一天,鸡蛋受不了了,离开石头。后来鸡蛋遇到了棉花,棉花对鸡蛋的每一个拥抱,...

    12-24

  • 生活.美文

    生活.美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溢满生活滋味,让人沉醉其中。季节终点,冬日晚风凉,斜阳渐矮只影长。 孑然一身,独吟天上月,自顾自盈缺,揉乱琵琶弦,一碗红尘一盏烟,冷暖交杯是...

    12-18

  •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在书海中徜徉,偶尔会遇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书名,但翻开之后却发现内容大失所望。这种感觉可不太好!不过,今天我要推荐的这三本书,书名可能让你感到意外,但它们绝对不...

    12-10

  •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10日,星期二。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跟生活认输,不向岁月低头,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题记在这悠长的人间旅途中,我们...

    12-10

  •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5日,星期四。多做上进的事,拥有乐观的心态,人生就会变得更灿烂和美好。—《人民日报》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步履匆匆,仿佛被一只无形...

    12-05

  •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一】不要与任何一个人去争,爱你的,不用争,不爱的,争来也没用,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二】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

    12-05

  •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些情感,它们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守候的故事,名为...

    10-18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