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是一本由陆奇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读后感(一):记录日常的爱
家庭摄影,首先是家庭,是对家人的爱与关注,其次才是摄影,是对摄影技术的锤炼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书中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
拍下这些亲情的时光,是给家里每一个人的礼物,当然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就更加锦上添花啦。
《你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读后感(二):愿摄影有所成
找到这本书是源于想学摄影的冲动,我在社交软件上四处搜寻摄影的入门方法,有人提出让我好好读《你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这本书。
毕业后进入稳定工作后,也仅仅是停留在功利性地读书层面,细数毕业近7年,没有什么成就和获得。于是近月来给自己树立了阅读和摄影的两个目标。
说实话,刚刚开始养成阅读习惯的时候是痛苦的,很难坚持,也无甚兴趣,书中前些篇幅都在讲亲子摄影,家庭摄影篇幅,与我所想象的摄影大作很有出入,但读到最后一章节时我很感动:摄影风格如何形成?你有答案了吗?对,就是那些人身上特有的、独立的、自我的、坚持自己不与现实妥协的、不迎合外界的思想和特质造就了风格。不管是音乐还是摄影,风格的本质就是自己,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拍什么样的作品。所以我们不要花精力成为别人,而是要探索自己,做自己。
找到迷失的自己,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立个flag,晚上跑步5公里去。
《你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读后感(三):瞬间即所有
这本书也不是一个专业的摄影书,摄影技能和术语,对于我这个“半桶水”来说也不陌生。然而,书给人却有别的启发,去思考家庭和身边那些转瞬即逝的微小和时间。
我也算是爱拍照,但当举起手机拍的时候,更多的评价是“又要发朋友圈?”。当然也是。但我是认为,拍下让人欢喜的瞬间没有什么错,分享或当记录于圈中也没什么不好。我从不是为讨好别人而发,不是把自己当戏中主角。而是取悦自己,分享于我的朋友们,相互探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诸如此类。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不是赞美自己,而是,我很认可那些乐于分享的人,我会觉得这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表现。他/她一定是喜欢这个世界,才愿意拍下来,发出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相机只是一个工具,不管数码或胶片,看到的光,影,人,物,是美,是生动,是欢喜,是忧伤,用照片的光感传递,让静物发声,让动物脱出纸面,告诉世人所见所感。
多拍照挺好的。
《你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读后感(四):? 《你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
-
其实这本书收到很久了,偶尔随手翻翻时手感和内页印刷图片的质感明显都感觉到很舒适。但一直未沉下心去读它,可能是因为对书名的许些排斥,封面和书名都指引我联想到它是否就是本一板一眼的快餐书?
昨日,带着这种印证式的好奇心和偏见翻开了它。未料,一口气拜读完,真香!再回首看封面时,像是一种戏谑。
如果是抱着吃快餐速成技法的心态,那这本书可能要让您失望了。作者很用心的让人去感知其实比拍好照片更重要的核心是— 陪伴,这并不是鸡汤,而是提醒我们不要对习以为常的家和生活变得麻木,陪伴家人亦或陪伴自己,警醒我们不要忽视对自我向内的认知。剖析到很多顶尖的艺术作品都来自摄影师对生活、对自我的认知和探索。
当然,从宏观角度回到当下,作者也用简明扼要的人话讲清楚了镜头、数码、手机甚至是胶片不同器材的特质,让仅会用手机拍照的人都能明白照片好看的背后逻辑,哪怕看它的人不是摄影师也可以轻松阅读,或了解用来帮助筛选未来给你拍照的人。
身为摄影师在阅读其中也吸收了很多养分和一些反思,受益匪浅。总之,无论会不会摄影爱不爱摄影,都妨碍不到去阅读它,因为我们都有家心里都存着爱。
文图搭配,阅读不累:)
《你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读后感(五):《你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推荐序言原文:我们为什么要拍家庭照?
因为书籍的篇幅所限,有很多内容无法在书中呈现给大家。这里就包括本书的“推荐序言”。这个序言讲明了为什么我们要拍家庭照,为什么家庭日记一直鼓励大家拍好家庭照片。
今天就把Artnet大中华区内容总监及主编Cathy Fan 为本书写的推荐序言全文分享给大家。以下推荐序言因书籍篇幅所限,在出版过程中有所删减。因此想借豆瓣书评把全文分享给大家。
01.
2018 年的 11 月,刚刚在上海忙完一年一度“当代艺术季”的我,收到家庭日记远程约稿。
那一年的“双11”,家庭日记要发一篇“一张家庭照”的文章,呼吁大家关注生命里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又无比珍贵的东西。
作为家庭日记的老友,也是家庭日记成长的见证者,我欣然应允。
80 后的我,尚有着胶片相机和洗印照片的残存记忆——所以不仅一张,我家有一箱子胶片时代的家庭照。
这个箱子辗转又回到了我家。每次回国到家,我总忍不住揭开箱盖,一大堆随意成集的相册或零散的照片,还有成条的胶片底片交织卷曲。
但这些物件却一直被静静地搁置于琴凳下,每一次开箱,好似有细碎的话语从中倾斜而出,埋怨道:“为什么一直不对我们归档和扫描?”
有的声音似乎挥动着小手,“快来看看这个滑稽的 3 岁小胖妞!”
有的又是无言的思念,“这是爷爷的样子……”
80、90年代,登门串门还是充满仪式感的大事,那个时候,凡家里来客,总有一个“保留节目”,就是一起翻看相册。
笨重的大开本,金丝绒面的木制封面,每一张照片被收入插页时,都被赋予了最全的考量和最多注意力。
我总是不嫌重,热情洋溢地为客人们一本本端出,不过过于热情时,也会收到妈妈适度的打趣式的喝止。
在我看来,这箱杂乱的照片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全部家当”。
摄/Cathy Fan
但是,这一箱家当却并非伴随我们始终。
小学时我家重新装修,这一箱宝贝被托付给了亲戚一家。
后来,在家里房产重置期间,这一箱照片又被存放在了另一亲戚家中。
“淘汰” 在当代中国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词汇,在快速的社会进程中是生活水准的更新升级的象征。
家电几经更新,房子没少折腾,许多童年和少年的物件早已不见踪影。
几经颠沛流离,幸亏没人想过遗忘或者放弃这一箱不值钱的照片和底片。
家庭日记那篇约稿命题是一张照片,我偏题写了一箱照片,最终选入的那张名为《远山的呼唤》。
得名于 1980 年高仓健主演的同名电影,不过画面跟情节没什么关系。2岁的我穿着粉色碎花小布裙,宽边大草帽,手持超大号墨镜,在动物园绿色草坪上肆意张着大嘴,港风十足,摩登有余。
《远山的呼唤》
照片背后是爸爸温柔的题字(照片的名字和拍摄日期、地点)。
后来妈妈在外贸商店购入一个精致的粉色心形相框,我们将照片剪成心型装入其中。
至此《远山的呼唤》完成了最具仪式感的历程,成为钢琴台面上的“常驻嘉宾”。
02.
关于童年的记忆会逐年模糊,但是爸爸为我们拍照这一件事则异常清晰。
他是我们三口之家的家庭摄影师。外出必带上相机,上胶卷,洗印,题字,装框。
可惜,这一仪式感十足的行为渐渐随着我的青春期的到来消失了。
几乎平行发生的,是傻瓜相机走向数码,最终智能手机的崛起让拍照的仪式感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急速膨胀的自拍文化。
不断进化的前置摄像头将关于自己的面孔扩散至社交媒体——从摄影术诞生之日以来,这件事从未变得如此容易。
科技的进化和互联网的冲击带来快速而碎片化的展示,“自我”被放到了从未有过的位置,渴求的是“他人的目光”。
逐渐变得陌生的,甚至最终消失的是胶片时代的仪式感,这是一种对身边人长久凝视的仪式感。
书店中,摄影书的版块是我最常留意的。比如这本:英国当代摄影艺术家 Paul Graham 在 2019 年出版的一本新书《母亲》(Mother)。
Paul Graham的作品《Mother》
这几乎是艺术家本人“最为个人化和题材最为亲密”的一本。
翻开柔粉色的封面,这本摄影书只有一个主角——母亲,就连拍摄主角的机位都未曾变过。
Graham 的母亲每天都会坐在窗前固定的位置,穿着小碎花的衬衫和粉色的羊毛衫。
来自窗外的自然光,直白而诚实地展示了所有母亲脸上的细节,温和柔软地将她环绕。
有人形容,这样朴实无华的凝视,如同一次次深沉的冥想。
看上去简单和平常至极的肖像,不仅依旧肩负着自己古老的使命,同时承认了时间的存在与流逝。
Graham 自述,“呈现晚年和死亡是这组照片的主旨,但是这些图像有着二元性(双重性):我们在生死间摇摆,孩子与父母的角色颠倒——被观看者成为了观察者,而被创造者成为了创造者。”
作为观者,作为自认为常常制造图像的人,我非常喜欢这本摄影书,但更多的是对作者的一种自愧不如,或者说羡慕。
这样的惭愧并非来自技术层面,而是对于至亲的凝视,对时间的直视,何尝又不是对死亡的直视?
内敛和回避似乎无论怎样都会存在于我们作为东方人的基因、性格和习惯中,虽然这种爱丝毫不输给西方人。
可就像我们一直都不曾习惯语言中表达“我爱你”,我们的视觉也本能地回避直视。
我几乎可以很轻松地将镜头对准任何人任何事,但唯独很难对准自己的父母,为他们拍下如此一组照片。
Graham 日复一日给母亲拍下的肖像,让我想起日裔艺术家河原温贯穿几乎一生的“重复”行为。
看似沉默,却如此掷地有声。这是最内敛,疯狂,有诗意的一件事。
Graham的《母亲》让我深感惭愧。
惭愧于,即使醉心于摆弄照相器械,擅长在社交媒体上用图像代替我讲述对世界的观感。
甚至可以营造一个自认为无懈可击的文艺形象,却依然无法做到一件最简单的事情——凝视至亲。
可是我并非是那唯一一个惭愧,或者说困惑的人。
03.
家庭日记社区成员拍摄的家庭照片,有杂乱真实生活场景,不施粉黛的新生儿母亲,未经修饰和摆弄的细节,有突如其来被他抓拍下的鬼脸。
他们给了喜怒哀乐同等的关注,给了生老病死同等的尊重。
“真实的人生,不都是由快乐组成的,往往五味杂陈。”
摄/家和
之所以为“日记”,那么一张照片的标准,不再是影楼里,对于完美面孔和画面的负责,而是“对记忆负责”。
画面中看似零碎、杂乱的、平淡的细节,往往就是波澜不惊的生活最好的证物。
然而谈到拍摄陌生人家庭都经验十足的家庭日记的主创之一仲铭,曾经也会因为拍摄自己的家人露怯。
在我的解读中,仲铭有着最“中国式的父与子关系”。
童年记忆中,父亲总是少言寡语,眉头紧锁,而仲铭心思细腻敏感,少时总是盼着离家独立的那一日。
纵然拍摄过那么多陌生的家庭,仲铭与父亲的交流依然隔着沟壑。
后来一次赴北欧的旅行中,仲铭把镜头对准了父母,他意识到“只有照片才可以把父亲看得那么仔细”。
言语无法做到的事,就试着交给镜头,而镜头也迫使仲铭对他们的观察、凝视和倾听。
对儿子拍摄的不设防(或为见惯不惊),让父母在镜头下也如同往常,如往常的不苟言笑,偶尔眉头紧锁,依旧读书看报。
摄/仲铭
摄/仲铭
有了镜头作为“借口”,仲铭的凝视的顾虑越来越少,越来越自如。
这组照片中,有父亲握着方向盘苍老的手,有长久阅读后被父亲取下的老花镜,也有父亲依然紧皱的眉头。
一起旅行 20 天,十足算的上一次深度之旅,是一次北欧深度之旅,也是仲铭走近父母的深度之旅。
这些诚实的片段,是这次家庭内部的探询和和解最好的证据。
04.
比起古老的油画,19 世纪初才出现的摄影术还十分年轻。
人类和家庭,作为题材在摄影史上并不是鲜见的。
相反,在 1955 年,时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摄影部主任爱德华·史泰钦(Edward Steichen)策划了被称为摄影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展览“人类一家”(The Family of Man,或被翻译为“人类大家庭”)。
The Family of Man展览现场,1955,MoMA
以“人”为中心,以“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为出发点,向全世界征选两百余万张照片,最终从中选出 503 张来自 68 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师的作品。
现代艺术史的殿堂,借用这个展览,向外传递“摄影艺术是一种最为通俗易懂的世界语言,也是最富于真情实感的艺术。”
虽然这个展览中的“家庭”是广义的人类族群的概念,但个体的人是当中之核心,组成了小小的、狭义的“家庭”,由此才构成了广义的“人类一家”。
家庭,最小的社会组织单位,作为一种主题,在摄影术进入人类社会生活之后,从未缺席过。
无论是十九世纪末期,清末官宦人家的家庭合照,或者是多罗西·朗格(Dorothea Lange)镜头下的移民母亲和二战期间关押日裔美国人的集中营。
探究摄影和摄影史之所以有趣,是从中总能见证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之于个体的影响。
上世纪 80 年代,女摄影家南·戈尔丁(Nan Golden)的《性依赖的叙事曲》将“私摄影”这一概念带出。
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 - Nan Goldin
至此,当代影像分类开始逐渐模糊,自我意识和私人空间,被带入了公共展览空间。
这些自传式、以幻灯片展示的影像,直接、粗暴、血淋淋、赤裸地把私密记述下来,而且暴露在公共领域。
这些抓拍的镜头下,诚实呈现了这些“另类家庭”(即拓展型家庭,extended family)当时的生活状态。
“私摄影”这个名词,在今日早已不甚新鲜,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甚至有人将私拍与其混为一谈。
但是在日本摄影评论家、《私摄影论》一书的作者饭泽耕太郎的看法中,广义的“私摄影”是所有具有拍摄主体(即拍照的人)的照片。
甚至“所有摄影都是私摄影,都是经“私“与拍摄对象(现实世界)形成的这个关系网过滤得来的”。
所有照片,在拍摄者按下快门之前,都是经过不同程度思考的产物。
而狭义的私摄影,如我们认知中的家庭相簿、家庭日记,记录最小的自我之“私“,是缩小范围后的“私摄影”概念。
从这里看来,无论是曾经引起巨大争议的萨莉·曼(Sally Mann),或者是当代中国年轻摄影师高山,都属于后者。
Sally Mann《亲密家庭》
前文提到的仲铭与父母的北欧之旅亦在这一范畴内。
对于私摄影和家庭摄影的研究论述,已有不少前辈为我们提供了反复耐读的理论精品,也不在这里斗胆作出展开。
我想,家庭日记的三位主创,用坚定温和的语气表达想要做“家庭日记“的时候,也并非从理论出发进行的实践,
而是一种真正的从外向内,用镜头去诚实揭开隐藏在我们家中的,那些内敛含蓄的儒家文化下的、细碎真挚的情感和关系,挣扎与困惑。
而这些,通常在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中是无以言状的。
那些看似琐碎的点滴和细节,对于拍摄记录者的是反思,是普通人在时光中的修行,对于观者又何尝不是一种情感和记忆的调动?
我们如何拍出好照片的前提,不正是我们要去思考为何要拍出好照片?什么又是好照片?
05.
从 2015 年家庭日记发出第一篇文章至今,不知不觉已经过去近六年的时间。
最初,我也曾听到许多怀疑和不解的声音。
多年之后,在国内提起家庭摄影,许多人就会想到家庭日记。
这是极其不易的过程,当中的苦辣酸甜,我作为旁观者,也许仅是窥豹一斑。
创业企业会经历的种种,同样会在他们身上:
多年来有各种尝试,当然也会有失败;
团队中有争吵,也有铆着劲儿一起去完成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项目;
有需要和社群成员事无巨细的沟通的白天,也有无数沉静写作、备课的夜晚。
虽然在纽约从事着相关工作,但许多关于国内家庭摄影的新知的确是从家庭日记或者主创们的个人动态中来的。
家庭日记并未局限自己的未来在一个“拍摄工作室”或“线上摄影教育平台”。
他们更大的远景(已经在逐步实现)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家庭摄影师的社群,鼓励大家去拍摄家庭。
让我惊讶的是,我也是从他们这里,才知道了国内大众对于艺术教育和文化社群的渴望。
在此前家庭日记出品了国内第一本集合十位优秀家庭摄影师作品的画册《家庭日记》(Famliy Diary)。
我在参与翻译校对过程中,也读到非常多的家庭摄影师的心声和故事。
家庭日记,从最初声音的微弱和备受质疑,不受重视,到如今做到在细分领域中深耕,被更多的人了解并认可,保持着一如既往的谦逊和开放的态度。
我的工作中会接触国内外的美术馆和画廊,其中不乏行业顶尖。
但是家庭日记这样一个平台,却从社群开始,承担起大众艺术教育的责任。
将遥远的、陌生的、令人生畏的艺术拉近到普通家庭的跟前。
种种以上,让我钦佩,让人动容。
家庭日记的主创们总提到,家庭摄影通过影像让人回归自我,回归家庭。
所以这对于家庭摄影师最基本和重要的要求即是真诚。
真诚用镜头去面对生老病死,真诚面对聚合分离。这是家庭日记一直鼓励的。
我想再此加上一个: “勇敢”。
如能面对孩童笑颜,希冀我们勇于也能面对病榻话别,勇于琐碎,勇于凝视至亲,勇于在漫长的时间中,在历史大叙事中,坚持讲述最小个体和单位的故事。
—— 2020年3月于纽约
补充:落笔之时,新冠疫情正在全球各国肆虐。春暖花开,我却和许多纽约客一样,被关于自己小小的公寓中。
全球停摆,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与工作都受到了限制。
当我与一些艺术界的前辈交流的过程中,对方称这是他们“一辈子最大的历史事件”。再看自己写下的这篇序言,更是感慨良多。
几天前,我在网络上看到大卫·霍克尼的一句话,“记住,它们无法取消春天。" 并配上一幅颜色鲜艳水仙花。
大卫·霍克尼用 iPad 创作的作品水仙花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这位 82 岁,最贵在世当代艺术家,晚年一直醉心于用 iPad 画自己寓所窗前的鲜花、日出与日落。因为疫情,他一直待在法国诺曼底。
胜于万语千言,谨借着这位老人的一句话给家庭日记和所有的读者送上祝福。
Artnet大中华区内容总监及主编
Cathy Fan
2020年3月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