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是较多集中于虚拟空间和真实空间之间的看法,但更多还是集中于“为什么我们要上天”,可能算是我对题目的误解吧。
从政治、科学与哲学思考、信息交流工具与运输工具以及宗教表达对太空探索的热衷,认为人类必须要接触到真实空间,脱离屏幕前一一小块的赛博空间。由于本书更具通俗性,作者也直接表明了自己说服和劝导的目的,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其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甚至有点乐观过头了,或许今天他也会提出新的看法吧。
不过今天这个时候,保罗看到今天他认为的民主国家没有继续执着于上天,他所期盼的企业却在往赛博空间深入发展,不知道他会有什么感受。
今天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元宇宙”,实际上对于接触游戏、赛博空间较多的人来说应该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倒不如说像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角度的看法和思考,更广的空间规则和伦理道德的讨论。
我认为本质上元宇宙虚拟的存在并不可能脱离真实空间的存在,最多只是你另一个身份的再构建或再认同。但如果说要将现实与虚拟中高同步化,经济系统闭环,确实是比较好的遐想。但是尽管在这样的假设下,选择发展沉浸式还是增强现实式,都会影响我们对于真实世界的认知:前者会将我们束缚在虚拟空间之中,甚至会有真实为虚拟服务的情况存在(相较于传统的电视等非移动,但我也不能排除以后能有更方便的移动虚拟设备);而后者则会更为模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打破第四面墙的事件可能更为多见,更多的内容会联系在一起,比如说物联网。也因此我会更赞成增强现实类的线上模式作为元宇宙实施的范式进行,而非将虚拟和现实割离的沉浸式。
按书中所提的看法,这大概依然只是对内的一种发掘。不过对我们来说,这未尝是一种新的媒介延伸方式,也是对当前过于碎片化的信息和人际关系弱联系下的再重聚的一种补偿措施。尽管未必要以元宇宙的方式进行,但不变的依然是过于分散的状态会被修复。人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这应该被清晰认识到。
看到今天我们依然追逐着繁星,也追求着实在的幸福,我觉得我们也确实不应该放弃真实空间。人嘛,还是踩在实在的东西上才能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