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折福
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修道人为什么要修苦行?一天只吃一餐,就为要了苦的缘故。苦了了,便是乐。福,有应享的福和不应享的福。应享的福,是自己工作所得来的代价,能够住好房子,穿好衣服,吃好东西,坐好汽车,可以享受一番。可是,要知道享完之后,就消福了,而在福报的银行就没有存款了。
不应享的福,就是在本分之外求享受,由侥幸得来的福。好像强盗,抢人家的钱,自己享受,这是不讲道理的享受,必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福报银行的户头就透支了。应享的福,享完之后,就报销了福,何况不应享的福,硬要勉强享受?这不但消福,而且还要亏本。因为这种关系,福不可享尽,享尽就没有福了;苦可受尽,受尽则没有苦。我们做人,要明白这种道理。在困难的环境中,欢喜接受逆境,这样便无怨恨,也没有不满现实的心在作祟。
研究佛法的人,其思想和行为,与世俗人正好相反。世俗人是顺着生死去造业,修道人是逆着生死来消业。无论在什么境界上,处之泰然,心安理得,便不觉得苦。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至理名言。
《周易》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你不要看着人家发财、出名、升迁……心里不平,你知道人家的祖上有多大的德行。你有没有?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为善不昌,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余殃,殃尽定昌;为恶不殃,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余昌,昌尽定殃。
乐于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
乐于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
乐于助人,贵人就越来越多;
乐于抱怨,烦恼就越来越多;
乐于知足,快乐就越来越多;
乐于逃避,失败就越来越多;
乐于分享,朋友就越来越多;
乐于生气,疾病就越来越多;
乐于占便宜,贫穷就越来越多;
乐于布施财,富贵就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