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正相关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好的动机可能会促使好的行为发生,不好的动机可能会导致恶劣行为,其实这都是针对成人而言的。而对于孩子来说,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如成人,有时候他的行为并不是他内心的真实动机。有的孩子可能喜欢用手去拍别人一下,去拉别人一下,去动别人一下,这些看似好像很不友好的行为,并不是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只是想去和别人交朋友,想靠近别人,甚至想让别人记住他,只是方法不妥而已。所以老师不能批评他打小朋友,而是要告诉他如何用最合适得方法去交朋友。如果刚开始我们用打人来批评孩子,孩子被误解心里肯定很委屈,如果老师一直批评,说他打人。慢慢地,孩子脑海里都是打人的思想,可能真的会去打人。其实我们自己仔细想想曾经批评批评过的孩子,一定有误解的,原因就是我们乱下结论,没有仔细分析孩子动力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孩子的事例,让我更加理解了,动机无法改变,行为可以训练的含义。
在一次吃加餐的时候,孩子都在津津有味的吃火龙果,忽然,涵涵小朋友哭了起来,老师赶紧去了解情况。原来萱萱小朋友不小心把火龙果籽儿弄到了手上,被旁边的涵涵小朋友看到了,涵涵没有经过萱萱的同意,伸手帮她抠掉手上的火龙果籽儿,但是这一行为被萱萱理解为涵涵要去抓她的手,所以顺手拍了涵涵,涵涵哭了,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的。如果不问清楚孩子事实,或许老师看到的只是部分过程,或者看到的仅仅是一个结果,可能很多时候只会顺着结果去找原因,去推测原因,而忽略了事实。其实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判断孩子的行为,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如成人,做事情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或许是无意造成了伤害。就像这件事,我们不能去说谁对谁错,涵涵小朋友出于好心,想要去帮助小朋友,可是她就完全正确吗?不是,如果完全正确怎么还会被小朋友误解呢?她应该先征求别人的同意,如果她先问问:“你手上有火龙果籽,我帮你弄掉吧?”我想萱萱也不会顺手就拍她,她也就不会哭了。而萱萱的行为是不太合适,但是我们并不能说她是出于不友好的动机。孩子一定程度上是在自我保护,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是方式不对,过于急躁,如果能够先告诉老师,或者问问涵涵为什么弄她的手,我想两个孩子也不会发生矛盾了。所以,两个孩子的动机和行为并不完全吻合。其实也很正常,孩子之间,三岁多的孩子之间打打闹闹也是常有的事儿。关键是老师一定要认真分析每个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对孩子及时引导,切不可误解了孩子,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伤害。
再比如,班里孩子经常会带来很多分享,每次都会奖励给表现好的孩子。可是我就发现每次到奖励东西的时候,一些孩子就开始做样子,做出一副表现很好的样子,就是为了得到奖励。当小朋友把奖励分享给他以后,就开始原形必露。很显然,这种动机的出发点是存在问题的,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所以针对这种现象,一定要及时引导孩子。
动机无法改变,行为可以训练。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必须从每件小事开始,分析孩子每个举动背后的动机。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我们一定要冷静下来,不可随意批评孩子,不能误解孩子。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观察,用理智去分析,给孩子正确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