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人家读后感摘抄

发布者:小桥流水 2021-11-27 00:59 来自: 文章吧

《桃树人家》是一本由朱天文 / 朱天心 / 朱天衣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桃树人家》读后感(一):读书人家的文字是有力量的

对于朱家三姐妹的了解,我其实是从唐诺的《阅读的故事》开始的。恍恍惚惚记得,在书中,唐诺时不时的就提到她们,于是就找来她们的作品看。 《桃树人家》写的是朱家三姐妹及其父母的读书光阴和纯真如棉的温暖。对于读书,朱家父母从来都没有强迫朱家三姐妹读书,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在感染着她们。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因为从小家里人也没有强迫我看书,是家里的暑假永远摆满了书,嗯,家里的长辈们也是空闲的时候便在读书,在潜移默化中我便爱上了读书。 利用空闲的时刻,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有的篇章还读了好几遍。在书中,满满的都是朱家三姐妹对于以往生活的眷恋。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到童年时期,少年时期,慢慢长大的点点滴滴在书中,我们都能一一看到。朱家三姐妹从生活中打捞出点滴之美,带给我们富有质感的精神享受。从城市的生活记忆到乡村生活的时光岁月,从大锅面到巧克力,从山花红到四季桂,从外公到舅舅,从在小家里的记忆到在岛屿上的风情,每一个美好的时刻都让她们感到温暖,并用文字记录了下来,语言朴实生动。字里行间透露着朱家三姐妹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浓浓的生活阅历,这些朴实而动人的文字,来自于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怀,穿越过时光和岁月,依旧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向我们传递着她们对于家深刻的眷恋,展现了朱家三姐妹不忘父母、不忘家乡的感恩之情,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书香家庭的幸福生活,读起来让我们感觉到真实而坦诚,遥远又亲近。 “那透明的结晶体像钻石般诱人,含一颗在嘴里可以甜好久,如果找不到这极品,便只好舀一勺黄糖充数了,如果连黄糖也没有,那就捏一撮味精解馋吧。”这是《桃树人家》里朱天衣描写《小时候的零嘴》里的一部分。读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她对于童年生活的记忆是如此的完整,如此的细致入微,也让我们跟着她的文字回忆了一遍童年。 文字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朱家三姐妹的文字,饱含深刻而独到的审美情趣,让我们在繁忙的泥沼生活中,得到一丝悠闲,领略生活中散发着光芒的美好。

《桃树人家》读后感(二):文风即是家风

读这一本《桃树人家》其实是非常轻松又非常治愈的过程,如果说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人的一生,那么朱家姐妹的童年美好地甚至可以治愈读者。书里面出现最多的除了朱家爸爸妈妈和三姐妹,其他最多的就是猫猫狗狗和其他动物们。很多很多的动物需要很多很多的爱,而这一户桃树下的人家也确实拥有那么多的爱。

阅读最初是想要试图窥见文坛朱家三姐妹的文学习得史,不知道朱天文、朱天心似乎就对台湾文学一无所知。而我对朱家姐妹的印象停留在侯孝贤的电影,小岛上漫长的夏日、明晃晃的光、晒得黝黑的青年,一切都特别慢。台湾话说起来是非常有稚气的,书里青春稚嫩的姐妹们用起来更显得恰当。时不时就要激动的“啊啊呀呀”,更显性情也拉近了读者和书中人的距离。

书里第一个让我觉得羡慕又温暖的记录是朱家爸爸妈妈仿照女儿的语气记下的日记。很多父母会想要给子女留下些成长的记录,但是哪一种都比不上从孩子的角度观察的世界呀!我们多么想要那份无法被回忆起的记忆,以及想念我们还幼小时候年轻的父母呀。也想知道不太成熟的爸爸妈妈是如何磕磕绊绊经历了和我最初的时光。对于爸爸妈妈,能够从新生儿的视角看看自己所处的周遭,恐怕也会更加有活力一些吧。

其他还有好几处,被姐妹们记录下的平实的生活点滴感动得几次红了鼻子。其中最令我感动的部分似乎都是父女之间细枝末节的片段。有一段写父亲最爱臭豆腐,有新的学生就会寻觅最“臭”的来献宝,嚷嚷说:“这回一定臭。”离乡多年的父亲始终惦记来自家乡的味道,那一抹最寻常的“臭味”成了稀罕,有一点心酸又有些怅惘。大姐回忆和父亲最独特的回忆是“父亲把《长恨歌》一句句指认讲述给我听,至今我还记得父亲下巴抵触到我头顶的实感”。这让我想起每次把小孩抱在腿上下巴抵在他们的头顶,他们总会变得特别乖巧,恐怕这种实感让小小的孩子们生出的就是足足的安全感吧!父亲生前栽了两棵高大的桂树,似乎是为了迎合生女儿栽桂树的习俗。三个女儿只有两棵桂树的谜底在父亲临终前才揭开,为小女儿栽的一盆桂从来都挂在父亲心头,每个女儿父亲都实实在在地爱着。

我们认识作家好像总是更在意ta们的作品,但是这本书里面呈现了作家除了作品之外的部分。阅读前听一个作家说羡慕朱天文朱天心从小写作就知道如何投稿有出版意识,但是对生活在“用稿纸糊起来”的家的孩子来说,文学业早就和家模糊了边界,写作是如进食洗衣一样寻常的部分。阅读期间听到有作家夸赞朱家姐妹的文风颇有“传统文人的风骨”,读完才知道那也不仅仅是文风更是家风呀。

《桃树人家》读后感(三):时光匆匆,唯爱依旧

“家”这个字具有深刻的蕴涵,可以包括亲情、童年、柴米油盐,还有那书与花的香味。这本《桃树人家》收录了“朱家三姐妹”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的亲情佳作,向读者呈现了“书香家庭”的苦乐与相守。

书中有苦有乐。当你读到朱天文的“日记”时,也许会因为那稚嫩又朴实的孩童视角而忍俊不禁,同时又对她父母的文采与爱意而感到佩服。这日记是朱天文的父母写的,以朱天文的口气所作,也许是一种仪式感,又或者是以一种新的角度对孩子的成长进行记录,不论如何,都让读者从那细腻的文字中闻到亲情的味道。

《桃树人家》中也记录了苦,但这苦,多是以一种淡然的方式记录。朱天心小的时候,被同学欺负,然而在她的笔下,读者最关注的也许是她对画画的执着,反而那些不开心的回忆,都只是衬托。

三姐妹之间的感情,也让人无比动容。书中有很多细节体现了姐妹情深,而这种情感上的联结,也许可以归功于父母对她们的良好教育。举个例子,小孩子有时也会像大人一样与他人对比,就不免产生攀比之心,若这种心理被父母忽视,有可能产生嫉妒、逆反情绪,但三姐妹的母亲很细心,在准备新衣服的时候,姐妹仨可以同时拥有一式一样的新装,谁也不用等。谈到这里,我想起前段时间读的一本小说《细雨》,由于母亲的偏心,书中的两个姐姐辛苦分担家务,且很难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喜爱之物,但弟弟却能拥有心爱的玩具,这种不公持续了很多年,以至于让姐弟产生亲情上的裂痕。养孩子,不仅意味着让孩子吃饱穿暖,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关注心理发展,这是一种重要且必要的育儿理念,

关于姐妹情深,《桃树人家》中有一段让人揪心又感动。朱天衣曾遇上一场车祸,朱天心也因此在脑海里浮现出许许多多与妹妹的回忆,包括妹妹儿时的那场感冒。朱天心当时上课还惦记着妹妹的感冒,回家路上在公交车上忍不住掉眼泪,她怕妹妹就此一别,永远地离开她……但好在这只是虚惊一场,朱天心觉得“而这一天我的遭遇,是不会有人懂得的”,对妹妹的爱之深,旁人确实是感受不到的。

《桃树人家》是深情的,这其中有亲情,也有对生活的热情。人活在世上,离不开食物,也离不开精神追求。书中介绍了美食、花草,还有一个个单纯的小生命。小时候的姐妹仨,爱吃糖,不管是家里的冰糖,还是屋外的麦芽糖,都吸引着孩子们;朱天文窗前的桃树开了花儿,悄悄地,故事也被写了出来;三姐妹的母亲是很爱小动物的,家中的饭啊,人吃的和小动物吃的,差异可不大,足以体现他们对小生命的关爱……这一件件稀松平常的事情,组成了美丽的画卷,画卷里的生活,让人看到对生命的热爱。

《桃树人家》读起来是不紧不慢的,读完了一篇篇文章,时间慢慢地过去。合上书本,朱家三姐妹的文字依旧停留在我的心中。

《桃树人家》读后感(四):序言

《桃树人家:读书人家的光阴》序言文/朱天衣

每回出外座谈演讲,总被介绍出自“文学世家”,因此这就成了会后访问的主题。大家总好奇:父母是如何教育子女的,使我们姐妹仨都走上写作之路?

首先,关于写作,父母是从未把着手教过我们什么,更没说过什么文学方面的大道理,自小在餐桌上谈的只有故事—以父亲老家为背景的故事、母亲成长中听闻的奇人异事。因为有了这些听之再听也永不厌倦的故事,许多的人情世故、价值判断就这么深植心底了。而外就是满墙被塞爆的书柜,从苏联文学到现代小说,百无禁忌,任我们拣选,看得懂的就接着看,实在难读的就先搁下换一本。父亲从未开书单给我们,印象中有那么一次,是初中时期父亲知道我开始写诗,便给了我一本余光中的《白玉苦瓜》,也就仅这么一次。

朱家合影

所以每每望着台下听者略显失望的脸庞,我如何努力也难条列整理“成为作家一二三”之类的来满足他们。要如何与他们说“身教重于言教,环境的影响甚于一切”?正如:不喜阅读的父母如何苛求孩子拥有读书习惯?鲜少陪伴谈天的亲子关系,如何奢望孩子有说与写的渴望?

之所以会出这本《桃树人家》,集结两位姐姐与我的少作,是想透过我们仨的书写,使读者更明了我们姐妹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成长的,看似无为的父母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无形地影响了我们,生命中许多信念价值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而来的。

左起:朱天衣、朱天心、朱天文

文学不只是书写与阅读,还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甚至可以是一种信仰,如书中《父亲》这篇文章谈到的:“若说信仰能让生命永恒、灵魂不灭,那么文学不就是如此?无论书写阅读,乃至生活态度,不都在突破生命的限制?心灵脑力极致开发,不正是信灵满溢般的至美?而文字的隽永不也是灵魂的不灭?父亲的身教与书写见证了这一切,而姐姐、姐夫的前行,让我无畏无惧,一样找着安身立命的所在。我何其有幸今生能与他们结伴同行,即便在这文学的国度里,我还做不到反馈,还只是个汲取者,但此生足矣”。这是晚近我的体悟,愿与徜徉在文学大河或读或写,或在生活中有所坚持的朋友们共勉。

《桃树人家》读后感(五):时光机般神奇的小书——《桃树人家》

朱家三姐妹的《桃树人家》是一本神奇的小书,它像一部时光机,带你回到朱家三姐妹的童年,顺道又拐回自己小时候。其次,书中通过三姐妹的交替书写,让读者对三个人的个性以及这一个五口之家(除去猫猫狗狗花花草草)有了更立体的了解。(都是纯B型,开个玩笑)

在这本书中,特别喜欢朱天衣的文字,活泼有趣且真诚,直达人心,时常看着看着笑出了声,看着看着,又泪目了。

朱天衣在<小时候>中,描写她小时候吃话梅的吃法,“先把外面一层盐巴结晶一点一点舔干净,再把话梅泡到玻璃杯里,等梅子慢慢染红水杯,一口口喝掉味道寡淡的梅子水,随即把褪了色的梅子咂干,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掉梅子肉,最后把核咬开,连里头苦涩的果仁也不放过,有时候甚至还要囫囵吞下硬壳”。这小孩真是馋的可以,不过倒也让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吃费列罗的一套流程,因为不喜欢最外层的巧克力碎果仁,一定要一口一口咬掉它们,力道掌握要得当,绝对不能咬破中间薄薄的一层威化,球状的威化甚至可以用手掰成两半,觉得就像两个小碗,这层威化是我的最爱,繁琐的吃法和难看的吃相为的就是,它。享用完威化后,我会慢慢含化再里面的软巧克力,直到嘴里只剩下一颗完整的榛子,然后一口吐出。长大以后,依然无法热爱坚果。

在书中的那个年代,无论家里经济是好或差,物资总归是贫乏的,而父母哄孩子的方式和那时的物资一样单一。朱天衣文中所说,她们父母临出门前会给三姐妹每人两颗话梅,照她这个吃法,确实可以折腾很久。看到这里,我又要开始翻起白眼拼命搜索记忆,记得妈妈在上班前,总会给假期里独自留守的我两颗蛋形巧克力,这种椭圆形的巧克力外面都有一层薄到恨不得一碰就破的彩色锡纸,好多颜色,红的绿的蓝的金的银的......我总以为一个颜色一个味道,所以,两颗怎么够。直到现在,不管是吃Lindor还是蜜饯大礼包,我依旧要把每个颜色都尝上一遍才罢休。这两颗巧克力两秒就被我含得无影无踪。妈妈总是可以从我隔天有没有便秘推断出是不是又偷偷多吃了几颗。父母总以为,可以把东西藏在小孩子找不到的地方,可是,这未免也太小瞧了我们。

接着,朱天衣在<大锅面>里开始回想幼儿园,仅存的记忆是午餐供应的大锅面,“汤头浓郁”,“油葱爆香”,“华润好滋味”,都是她用来形容那锅面的。每次吃完一碗,她就要挣扎该不该再去盛一碗,小小年纪就被“家教”和“贪嘴”来回拉扯,回家后还努力形容,让妈妈再做一碗,却怎么也做不出那道滋味。

看到这里我又被牵着跑了。记得幼儿园大班的班主任姓王,个子高高,一头小丸子卷发,真的很高,记忆中她走路并不太稳,现在想想是不是人太高压伤了膝盖。重点是她养了一只小鸟,整天关在笼子里,王老师每天都要喂它蛋黄。午睡过后,小朋友就会围坐一圈,等待王老师把小鸟不吃的蛋白喂给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很期待那一口,至少我是。王老师掰下一小块蛋白,一个挨一个,轻轻塞进小朋友的嘴巴里。到我的时候,都舍不得马上吃掉它。轮到刚好喂完的小朋友会沮丧一个下午,至少我是。不过,隔天王老师会问,今天该到谁啦,小朋友都会记得,急忙举起小手来。

现在想想幼儿园的生活还是挺丰富多彩的,王老师还给我们班组了一支小乐队,人手一件乐器,特别对两个会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宠爱有加,而那时候的我,只能和摇铃鼓的小朋友站在一起,敲三角铃。也许是憋着这股劲的缘故,之后不久,幼小的我也开始学习手风琴了,好重,三角铃真好。

就这样,我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书,看一段跟着回想一阵,总能在差不多的时间节点上,找到自己的童年趣事,或糗事。除了阅读本身带来的快乐,回忆小时候更是一件开心的事。

除此之外,读完这本书后,我想到了杨绛先生笔下的《我们仨》,三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而这本《桃树人家》则通过姐姐笔下的妹妹,妹妹笔下的姐姐,以及姐妹们笔下的父母,父母眼里的女儿们,构成了另一幅画面(包括狗狗猫猫花花草草):五个人和一整个世界。

《桃树人家》读后感(六):寻问桃树人家,可知读书人的日常光阴小记

读书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件事情,或许读书贯穿我们成长的始末,但书香眷眷带给每一个人的触感和记忆是不同的。 对于我来说关于读书的最深刻的记忆是小时候和父母要课外书,妈妈总会固执己见的给我不同系列的作文素材,作文精选,告诉我这是属于我最好的课外书。而对于朱家三姐妹来说,关于读书最甜蜜的记忆是父母对他们姐妹耳濡目染的影响以及读书在她们姐妹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性。

这本《桃树人家》描写的不仅仅是阵阵的书香还有朱家三姐妹对于家最深的眷恋和对那段最安稳的幸福时光最深厚真挚的向往。 综合来讲阅读这本书最深的感悟是让我们明白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创作和阅读更是一种生活,在朱家三姐妹笔下她们把日常的一件小事写的津津有味,把他们最真实的生活呈现给读者让读者看到她们生活的本来面貌,看到她们对于不同事务的一种看法和态度。

本书分为三辑第一辑“朝阳庭花闻儿语”中记录了三姐妹孩童时期的种种趣味小事。在朱天文两岁的时候英因为说话不是很利索只懂得说宝宝这个词,不会用我这个第一人称词,于是就发生了系列的有趣故事。尿在裤子里时会可可爱爱的说一句宝宝很丢脸,让人不由得浮想联翩,孩童可爱的画面感不由得呈现眼前。 而朱天心则记录了画画的趣闻,或许她拾起的画笔是姐姐的断蜡笔和作业簿,但是她从来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尽管深知自己没有画画的天赋,但在画画的这条路上也依旧会坚持,或许只是课余时间的几幅人物头像画面,但对于创作者来说也意义非凡。 第二辑中则重在分享姐妹间的趣事。姐妹三章节中分享了三姐妹日常相处的趣事,虽然朱天衣作为最小的妹妹,但是他们相处过程却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仍旧处于一个平等相处的阶段且妹妹也时不时处于两个姐姐的光环之下。

第三辑中桃树人家记录了朱家姐妹成长的生活环境,花多树多,女性多,狗多,猫多,是一个各类汇聚的集合体。这里见证了妹妹的出嫁,见证了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节点。 书里的世界,书里的时间,静谧美好,让人不由得沉静。这里面的光阴,这里面的亲情让人沉静,让人向往,朱家三姐妹的故事,让人开心快乐。

《桃树人家》读后感(七):家,看似无为,实则潜移默化

这时是一九五六年八月二十四日零时,我立刻哭了,睁大了眼睛,我看到了挨得最近的大大,他的眼眶溢着泪。

这是一对父母在他们的大女儿刚出生时就以女儿的角度着手开始写的日记,大大就是父亲本人。你觉得这位父亲是一位怎样的人?有趣?有爱?文笔好?那你猜猜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成的孩子又会成为怎样的人?这位父亲是享誉台湾文坛的“朱家三姐妹”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的父亲,三姐妹最后都成为了著名作家,这本《桃树人家》便是三姐妹作品的合集,由朱天衣整理,阅读这本书,你不仅能看到朱家家庭氛围的温馨,还能看到“家”这个字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究竟有什么作用!

这本书分为三辑——朝阳庭花闻儿语、四季桂、桃树人家。

在朝阳庭花闻儿语中,我们能看到三姐妹分别描述的她们记忆里关于她们童年的样子。此文开头那一段,便是大姐朱天文所写的《朝阳庭花闻儿语》,文中记载的便是她所阅读的父母以她口气写下的日记和她长大以后对于童年的回忆,文中写道:

这段文字同样描述的是大姐刚出生时的情景,大姐自述,因为她的出生,所以大大暂时停止了他的创作,而这一切,会令妈妈感到悲哀,妈妈希望爸爸坚持创作,这不就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家庭里书香氛围的浓厚吗?不仅有人在创作,也有人一直在支持,并且给小小的孩子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姐朱天心童年时“人们以为家中有猫狗成员是再自然不过的”,长大后写下“为什么在一个相对贫穷困乏的时代,我们比较能与无主的友伴动物共存,富裕了,大多数人反倒丧失耐心和宽容”,为什么呢?因为:

童年时的猫狗,化为长大后的一场思考,最终化为一场行动,这是朱天心在文学上的造诣!

妹妹朱天衣在《我的眷村童年》里写道,念书时孩提的她像一只青蛙,生活在眷村这口井里,因为那时她是外地人,却以为本省的孩子会吃亏。

私以为,在四季桂部分,描述更多的是他们这个家中的每一个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姐姐、妹妹、姐妹仨、爸爸、妈妈。

而在最后桃树人家部分,讲述的便是他们家族的事情了。他们这一家族,一门两代三人都是好作家。朱天文在《桃树人家》里写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家,看似无为,实则潜移默化。看完朱天文的文字,我脑海里只有这一句话:这样温馨又好玩的一家。是的,是好玩的。说起文学创作,或许大家想到的都是比较严肃的,认真写稿,埋头于稿子。但是他们家不一样,他们家中不仅有稿子,还有花与树,猫与狗,人与情,每个人都在做着每个人自的事情,但是彼此之间却都未分开。一家人一起通宵赶稿真的是真实又好玩!

所以,为什么他们一家两代三人都在文学上有造诣,或许是因为天生的,但是我会觉得,更多的应该是这个家带给她们三姐妹的!读完这本书,相信你会和我有同样的想法!

《桃树人家》读后感(八):一个家庭有什么样的育儿秘籍,才能培养出三位知名作家?

壹最初我对于朱家三姐妹,了解不是很多。第一次知道朱天衣,还是因为她的作文课。当我看到这本《桃树人家:读书人家的光阴》,特别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三位知名作家?

当时我是满怀期待,结果看完书以后,略显失望。通过朱家三姐妹的文字描述,朱家父母似乎没有什么育儿秘籍。

《桃树人家:读书人家的光阴》这本书,是由享誉台湾文坛的“朱家三姐妹”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 亲情佳作合集,天衣亲自选编,共同讲述读书人家的相守日常与丰实光阴。

在这本书中,三姐妹的文章,大多是简单地记录生活。如果说真有育儿秘籍,那肯定是父母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桃树人家:读书人家的光阴》的开头,朱天文有介绍,她们的父亲是陆军官校教育处上尉绘图官。他同时也是一位作家,十分热爱写作,每天坚持写千余字。

即使是在春节期间,父亲依旧坚持着。单单从这份认真上来讲,父亲就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

而她们母亲是一位台湾极为重要的日译作家,小时候就看遍各式文学作品,谈吐甚是不凡。两个人的爱情,让人十分羡慕。

有趣的是,在孩子还没出生时,朱家父母就以孩子的口气,来写日记。在那个年代,应该很少有人会这样做。

朱家的父亲,喜欢画画。用现在的话讲,这就是个文艺男青年。或许,用孩子的口气写日记,也是文艺青年独有的浪漫。

文学创作是报酬低而缓慢又寂寞的路,朱家父亲却坚持将创作放在第一位。他的这种选择,无形中影响了朱家的姐妹。不是为生活所写,只写自己想写的。

因为我个人在写作,所以知道坚守的不易。朱家父亲的选择,真的很伟大。为什么很多人在写作之路坚持不下来?就是因为他们着急通过写作赚钱,结果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从这些文章中,我们也能发现,朱家父母的性格非常好。那些单身的叔叔伯伯,常常挤在他们家里一起吃饭聊天。

哪怕分开很久,他们也会进行书信联系。如果一个人很无趣,对别人不热心,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愿意围着他。

仔细一想,这些人还是有乡愁的。他们跟着青年军,被迫去了台湾,从此就远离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他们聚在一起,正是因为他们有思乡之苦。

人就是这样,因为孤独,所以有个地方待着,心就是温暖的。可惜他们等到最后,发现回不去了,只能在当地选择结婚。

父母的熏陶,叔叔伯伯的影响,让朱家三姐妹快乐成长。在她们的笔下,即使很简单的一件事,依旧可以讲得非常有趣。

朱家姐妹常说自己是山东人,结果探亲时发现,到了江苏就不再一路向北。这对于她们来讲,有些失望。

她们所说的那种祭祖用的红枣花糕,放在盘子里面,像个小山一样大。作为一个山东人,她们所言不虚。

只是山东地大物博,这种红枣花糕,我们这边平时吃得也不多。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家里祭祖上供才会做。而且,这种花糕,也十分考验手艺。

《桃树人家:读书人家的光阴》这本书,主要通过文字,讲述朱家三姐妹的成长环境。她们的父母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传递给了她们。

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朱家三姐妹都成长为知名的作家。或许,这就是朱家父母育儿的独家秘籍。

对于我们来讲,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们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好好教育孩子。

我们要不断地告诉孩子,什么才是正确的路,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我是杰克小镇,有两个娃的超级奶爸,当个有趣的独立阅读推广人。全网同名,欢迎大家关注我,与我一起交流成长。

《桃树人家》读后感(九):《桃树人家》 :住在胡兰成隔壁的朱家三姐妹

家是来处,亦是归途。家,给我们走下去的勇气。

读书人家的光阴往往不同。杨绛说,自己家的周末,总是特别安静。一家三口在书房看书,互不打扰,傍晚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房间,每个人的头上都有一圈光晕。那是幸福的阅读时光。

出生在文学世家的三姐妹朱天衣、朱天心、朱天文,享誉文坛。她们一起回忆起父母对自己的教育。仿佛没有特别说教过什么,父亲朱西宁是一位军中作家,母亲是一位文学翻译家。

三姐妹从小受父母熏陶,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张爱玲。

胡兰成在台北居住的时候,恰逢是朱家的邻居。三姐妹曾经有幸和胡兰城近距离的探讨过张爱玲的文章。也算是幸事一件。

《桃树人家》这本书首次收集了朱家三姐妹的文章,那些有关回忆、有关文学的共同回忆,温暖,有趣。

一、姐姐朱天文

朱天文在书中说起自己拿文章给父亲看的事情,如果文章写得还不错,父亲会笑笑说:“好啊。”至于好在哪里,父亲也不说。自己却会欢喜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觉得这一篇真的是好的。

朱家祖籍山东临朐,三姐妹都出生中国台北。朱天文是老大,天心和天衣是妹妹。

朱天文在文章《两岁》里写到,因为太受保姆的宠爱,每天吃很多零食,饭点不好好吃饭。父亲为了教育自己,“狠狠”地饿了一次。自己是在忍不住,就找借口去邻居阿姨家里吃面条,结果被父亲发现,拖回家去。

文章篇幅不长,白描居多,但却把一件童年趣事写得生动有趣,极具画面感。

朱天文在文学上最大的成就,是编剧。她被誉为是著名导演侯孝贤的御用编剧,可见功底非一般人能及。

由朱天担任编剧的多部电影,都获得过金马奖的青睐。2014年朱天文获得第4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2011年,出版《意有未尽:胡兰成书信集》,书中有很多和胡兰成在文学上的探讨和交流。作为“渣男”形象出现最多的胡兰成,其文笔有很多优秀之处。

朱西宁先生生前一直向孩子们提及要回到山东老家。也经常和孩子们谈起中国的古典文学,朱天文的很多作品中,也都渗透出一种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和传承。

二、二妹朱天心

朱天心比朱天文小两岁。从小便看着姐姐随父亲学画画,跟着姐姐在院子中央背古诗。对于文学的启蒙,是姐姐给了她更多对文学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朱天心在大学期间便发表了《击壤歌》,这本纪念高中时代友情的书,让她声名鹊起。

朱家三姐妹的作品曾被称为是“闺秀文学”,颇具张爱玲之风。

朱天心曾经在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是由胡兰成启发的。毕竟胡先生在文学修养上也是传承与中国古典文学,自然对中国历史也是有很深的研究和见解的。

在文章《那年,冬天》里,朱天心回忆到小时候,住在台北的眷村。每一家都养狗呀猫呀的。自己家的小狗死了,还难过很久。

眷村的附近有河有山,朱家三姐妹也像很多孩子的童年一样,和小伙伴们疯跑在村子外。记忆里都是一些幸福的小事情。

朱天文对流浪的动物有很敏感的爱护之心。她在文章中说:“欧洲议会通过法案,人有尊重一切生灵之义务”。她还说,不相信在努力之下毫无意义。

在厦门的鼓浪屿,有很多流浪猫,和游人和平共处,成了当地旅游一景,和谐、美好。

三、朱天衣

朱天衣是朱家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个。

朱天衣在文章《我的眷村童年》中,写到在眷村的生活很满足。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每一家都是算计着过日子。母亲也在空余时间找一些零工做,补贴家用。

笔者曾去过台北旅行,在接踵擦肩的夜市,因为工作的原因,那些所谓的网红小食。一眼就能认出菜系和出处。

食物,不过是一种乡愁。

朱天衣也写自己是山东人。小时候听着父亲讲家乡的故事长大。山东人豪爽,有着又憨又直的性格。

朱家三姐妹一直以山东人自居。这也许是父辈对他们的无形教诲所至。

朱天衣和两位姐姐同为当代作家,朱天衣的代表作品有《旧爱》和《青春不夜城》,北京晚报曾经对朱天衣有过评价:“朱天衣是一位具浪漫情怀兼质朴可爱的才艺作家”。朱天衣细化唱歌,还获得过歌坛的“金韵奖”。

《桃树人家》收集了朱家三姐妹的多篇散文。每个人对自己的童年成长独有不同的记忆。但是对于父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都是一样的。

有人说:“苦难经历,是作家写作的财富”。其实,幸福,也是作家写作的财富之一。在幸福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文字都具有温度。

《桃树人家》读后感(十):温暖的冬日午后,读台湾文坛三姐妹温暖的治愈散文,真美好

成都的这波疫情,说来就来,一下子迅猛到让人措手不及,于是乎我们的日常生活快速被按下了暂停键,好在鉴于这两年和疫情一直战斗的经验颇丰,不管疫情怎样肆虐,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这几日的成都天气甚好,天天都有暖阳,于是每日午间,当孩子们回宿舍午休后,诺大的操场上总是有三三两两的老师们在晒太阳享受难得的午休时光。

生活在这里

忙完手里的工作,我也捏了《桃树人家》去操场晒太阳,操场上银杏也泛着金黄,读着台湾朱家三姐妹的文字,还有同事递上来的烤红薯,这样的生活不要太幸福!

《桃树人家》封面

这本《桃树人家》是享誉台湾文坛的“朱家三姐妹”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的首部亲情散文佳作合集,由小妹朱天衣亲自选编,共同讲述朱家这一台湾著名“文学世家”的寻常读书相守的日常与丰实光阴。

朱天文台湾著名作家、编剧,曾主编《三三集刊》《三三杂志》,并任三三书坊发行人。朱天心台湾著名作家,曾主编《三三集刊》,多次荣获时报文学奖及联合报小说奖,现专事写作。朱天衣台湾著名作家,祖籍山东临朐,一九六零年生,与姐姐天文、天心三姐妹在大学时即创办三三书坊。

三姐妹的文笔个性不同,但文字间都有对文字执着的爱和追求,读这样的散文,总是容易让人沉浸其中,在台湾的那个靠山的小院,一栋两层楼的小院,门口有两颗桃树,春天桃花开的时候,妈妈带着一堆散养的猫儿狗儿去远一点的山间回望桃花盛开的家门口风景……

桃花盛开

35岁以后,我的性子慢慢的慢了下来,开始盘算着也要在山边去寻一个小院,种花养草,每日里闲暇无事就只管看书码字,简单的生活。

《桃树人家》里,这样的生活就是他们姐妹三童年的记忆。

签名

朱家一门三姐妹,算上文学家爸爸和翻译家妈妈,全家五口人个个都是文字工作者,所以难怪被冠以“文学世家”的称号。

既然是“文学世家”,自然是少不了被各类采访和追问家庭教养方式的,实际上读完《桃树人家》,我们可以发现,三姐妹没有谁真正的给出朱家的家庭教养方式,却又时时处处的让我们感受到朱家无处不在的温暖和文学修养。

这本书分为三辑——朝阳庭花闻儿语、四季桂、桃树人家。

目录

少年的军官,和只见过三次面却不顾一切离开家要来在一起的年轻文艺女青年,本该写满情爱的情书里,却满满的都是彼此对文学的热爱,这样的热忱,是年轻的朱爸爸和妈妈的青春记忆。

内页

大姐朱天文是少年夫妻的第一个孩子,自然享受到了夫妻二人更多的关爱,比如那些被爸爸抱在膝上诵读的诗词,比如那些捉着手练习的书写,而这一切也自然培养得大姐格外的温润,早早的就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活。

二姐朱天心的童年记忆里,有很长一段是在外婆家。少年军官夫妻的小日子,在有了二女儿后自然是有点忙乱不堪的,所以二姐开始了在外婆家住的日子。

内页

医生外公一生都是要强的,极宠外婆,会在闲暇时用留声机听唱片,也会在外孙女走到诊所附近喧闹时大声呵斥,所以天心的记忆里,外婆家的这一段让我印象很深。

小妹天衣童年最眷恋的是阿太,哪怕阿太家有一地家畜粪便时不时就会踩雷,可是却也有阿太一人给她的独宠。

内页

三个孩子,在一段时间里各自在一个相隔不远的家里生活,这样的日常,原来在朱家也曾经历过。

朱爸爸对祖国的眷恋,让他多年没有买房子的计划“买房子就意味着安家,安家就意味着不回去了”——这样对故乡的执着,是爱。

朱家对文学的热爱,从孩子们的记忆而言,是刻在骨子里的。

内页

爸爸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写作,妈妈也不和其他家的妈妈一样去寻些补贴家务的事情来做,偏偏也是没事就埋头翻译,还时常忘记了做饭和准时来学校接女儿……

家是来处,也是归途,这样的家庭氛围,是文学的氛围,是精神极度充盈的世界。

内页

从来都算太过优渥的家庭环境,爸爸的军饷是时常不够吃的,除了养活自己一家,还有周末时时上门来朱家“打牙祭”的各类文学青年们,还有妈妈喜欢、孩子们喜欢各路捡来的猫儿、狗儿一群群。

这个“用稿纸糊起来”的家,从来都是爸爸妈妈的稿费在支撑,没有大富大贵,却从来不曾让孩子们的生活缺少品质。

内页

院里开得漂亮的茶花于妈妈而言,是日日剪来插在屋子里的鲜花,享受当下的生活理念,妈妈一生都在积极的贯彻,喜欢合唱、喜欢打球,三个女儿的记忆里,妈妈炒菜时的歌声、甚至在临终的病床上的歌声,会是一辈子的财富。

身传重于言教,环境的影响重于一切。

父亲赶稿睡得晚,妈妈早起带着孩子们去山头玩耍摘野菜,是体贴。

内页

家里从来大方,宾朋来来往往,妈妈总是有办法让上门的人吃饱尽兴而归,是智慧的仗义。

夫妻俩像两个学生面对就坐各自赶稿的画面,切换到父亲和女儿面对面各自赶稿,是家风。

最深刻的眷恋,最安稳的幸福,都在家里。

朴素,幽默,随意,正直——朱家这一家子,实在太让人羡慕!

我喜欢读这样安静的文字,这个洒满阳光温暖的午后,被这样的文字治愈,幸福满满!我是宸妈,2020年读书160本、一周至少读3本书的读书人。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推荐阅读
  •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有一个鸡蛋,非常天真的和石头在一起了,磕磕碰碰,身上伤痕累累,但鸡蛋一直坚持着,终于有一天,鸡蛋受不了了,离开石头。后来鸡蛋遇到了棉花,棉花对鸡蛋的每一个拥抱,...

    12-24

  • 生活.美文

    生活.美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溢满生活滋味,让人沉醉其中。季节终点,冬日晚风凉,斜阳渐矮只影长。 孑然一身,独吟天上月,自顾自盈缺,揉乱琵琶弦,一碗红尘一盏烟,冷暖交杯是...

    12-18

  •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在书海中徜徉,偶尔会遇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书名,但翻开之后却发现内容大失所望。这种感觉可不太好!不过,今天我要推荐的这三本书,书名可能让你感到意外,但它们绝对不...

    12-10

  •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10日,星期二。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跟生活认输,不向岁月低头,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题记在这悠长的人间旅途中,我们...

    12-10

  •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5日,星期四。多做上进的事,拥有乐观的心态,人生就会变得更灿烂和美好。—《人民日报》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步履匆匆,仿佛被一只无形...

    12-05

  •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一】不要与任何一个人去争,爱你的,不用争,不爱的,争来也没用,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二】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

    12-05

  •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些情感,它们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守候的故事,名为...

    10-18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