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您今天收到礼物了吗?。“没有收到礼物,收到了一个小小的红包”我回答。“哦,我以为只有我自己没有收到礼物呢?似乎心里有了一些安慰。随后这位家长说:说起礼物,是我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之前过节日孩子爸爸都会给我买一束花。后来我告诉他太贵了,别买了。从此再也没有见过花了,是我自己放弃了收花的权力。我安慰她:你可以告诉孩子爸爸,我又想要花了。或许以后又有了呢!她又说了句:我家孩子没有受到爸爸的熏陶,变成了妥妥的钢铁直男,觉得连夸奖女生都没必要了。听完这些话,我们俩就开始针对节日到底应不应该有一些仪式感进行了一些讨论,今天就从教育层面聊一下自己的想法。
先表明我的观点:我觉得节日的仪式感是不能少的。从大的层面来说,每一个节日的设定都是有原因的,每一个节日也都有一些特定的庆祝方式,目的就是让大家在庆祝的过程中感受节日的文化氛围。如果每个节日都不过,时间久了,这个节日在自己心目中就消失了。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我们必须把这种文化发扬光大。
其次,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节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比如说母亲节,如果父母在母亲节那天为自己的妈妈做一件让妈妈开心的事情。孩子看到之后,肯定会去模仿,也会去为自己的妈妈做一件事情。因为父母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是超出你的想象的。相反,如果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在母亲节这天对自己的奶奶或者姥姥没有任何表示,也没有去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孩子的脑子里会接收这样一种信息:母亲节就是一个节日,也不需要去为妈妈做些什么去让她开心。时间久了,孩子对妈妈的爱与关心就会减少,在无形中孩子受到了父母的负面影响。就像那句话:每个孩子都是原生家庭的模样。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所以个人觉得,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节日的仪式感还是应该有的,最起码能让孩子学会爱别人,学会感恩。
一个注重仪式感的人,至少是一个细心的人。而这种品质是应该从小培养的。仪式感代表的是重视,并不是华而不实的东西。在这里还有一个小误区:仪式感并不一定是金钱,就算用心做的一桌饭菜,一段发自内心的话,也充满了仪式感,能够提升人的幸福感。忙碌的日子,总是让我们忽略了最亲近的人。所以我们就尽量不要再去忽略每年一次的小节日,找到诗意的生活,找到前进的微光,找到不将就的勇气。当然重要的是,为我们的孩子树立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