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牛马成群,树木环绕,是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让我们同作者一起,了解罗布泊的过往. 品析该文的写作手法。
一、运用对比
这篇科学小品开篇便介绍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像:"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摄氏度,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烘托出罗布泊如今恐怖、荒凉的景象,而下文"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这些词语描绘出一个宁静美丽,令人向往的"生命绿洲”,与现今的荒漠景象形成的强烈的对比,引人深究。
二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古人看到的罗布泊“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课文第八段为我们展现了昔日罗布泊广阔的水域,引用斯文.赫定的"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中的比喻句"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和拟人句"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愉的歌唱着……"生动形象的描绘了罗布泊昔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为世人敲响了警钟。第十一段中写塔里木河的两次改道,说明塔里木河与下游的生存密切相关,未下文回罗布泊的消亡做铺垫。
三用词考究、准确
第十二段中的"130多处""400多处""一万多立方米"这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了人们盲目的拼命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和第十三段中的"六十年代的1321公里""不足1000公里"说明了人们对塔里木河造成的灾难性成果,导致了罗布泊的消逝。随着罗布泊的消逝,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树从“780万亩”到“420万亩”,沙漠面积从百分之66到到百分之八十四,这一系列数字具体的说明了人们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胡杨林的税减的沙漠化速度之快,发人反省。
"二十余年"说明这里的水早已枯竭,生命力顽强的杨林都难以生存,批判了人们取水的无度,"干枯的”木乃伊,是人类对自然索取的贪婪和盲目的罪恶见证,那奇形怪状的枯枝,令人心痛。
罗布泊,曾经浸润过先辈身心的美术仙湖,繁华绿洲,如今却黄沙漫漫,寸草不生,成为一处死亡地带。他的过往美好只留在世纪老人的过往记忆深处、史书的字里行间,我们这一般的后辈不能一睹它的靓颜。现如今的“青海湖”、“月牙泉”如今已经境况不容乐观,一直自诩“聪明”的人类应该深刻的反省一番,莫等一个个湖泊消失,只能孤独地行走在无边的荒漠之上时才懊悔,因为此时为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