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是一本由徐则臣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城》读后感(一):她说:她必定美好的让人心碎
西夏。居延。青城。是三个词语,也是三个名字。三个女人,三种爱情。
《青城》是70后首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的最新小说集,其中就包含这样三个以女性姓名为题的小说。三个作品彼此独立,又内在相连。三位女主人公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一个可称为“三姐妹”的组合。她们成为姐妹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跨度,她们的共同点基于一种“词”缘,也基于作者对于女性的认知,她们分别代表了作者所理解的一个女性的类型。
我想西夏代表的是神秘。小说中的西夏是后天哑巴,历史上的西夏也曾失语。这样一个素未谋面的美丽女性突然进入王一丁的生活里,她勤劳能干、聪明可爱,但她的过去是一张白纸也没有画笔能表达。在最后有机会治疗好西夏的发声能力时,面对巨大的未知王一丁却犹豫了。
我想居延代表的是执着。她孤身来到北京,只凭着一条不确定的微弱选择,找寻离开的爱人。这是一个被抛弃的女人,在一段别人不想拥有的旧记忆中走不出去。而当她在北京有了安身立命的工作后,她开始找到自己,也开始发现身边更可触碰的存在。
我想青城代表的是自我。她的画有神且有自己的想法,正是她精神的写照。她努力追求过崭新的生活,也在囿于庸常时渴盼翱翔的鹰。在弥漫着中药味的两个人的房间里,有青紫的伤疤,有仅用于谋生的无神的人物画像,也有在禁锢关系里对自我的找寻。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存在近两百年的神秘王朝,居延是古代西北地区的一处军事重镇,青城则是地处西南的一座道教名山。这种取名寄予着作者的一种文化与历史情愫,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神来之思。当你读完故事你会发现,这些词汇作为三位女性的名字是如此合适,作为人物的精神符号,探讨着现代女性的情感与精神自洽问题。
徐则臣在篇末专访中说:“我越来越看重作品的文化附着。小说固然是一个说故事,固然是一个人、一群人、一段生活,固然是一件艺术品,但这个故事、这个人、这群人、这段生活、这件艺术品,我以为不应该脱离一个文化和历史背景独立存在,尽管很多与背景和出处无涉或者可以悬置背景与出处的作品可能也很优秀,但我更愿意让每一个小说都能处在一个巨大的文化和历史的场中。这个场未必很具体,可以按图索骥,与某些文化信息一一对应上,但它要与一种浩大的文化背景形成某种张力。尤其在今天,全球化,世界无限透明,生活无限趋同,你要写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作品,最可靠的差异性就来自你的独特的文化之根,他是你作为中国作家的是其所是。“
这是比故事更触动我的一段话。
《青城》读后感(二):时苦时甜是爱情的滋味,一朝一夕才是生活的本质
你是不是也曾经历过恋爱的迷茫期?是不是每夜辗转难眠时无数次地问自己:他(她)真的是我要寻找的那个人吗?
答案呢?还是得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得之,是幸运!无处可寻,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坚持内心继续寻找……
《青城》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70后徐则臣先生所撰写。书中收录了作者的两个中篇和一个短篇。也许是巧合,《西夏》写于2003年,当时的作者还是一个未婚青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迷茫;《延居》是2011年作者婚后的作品,而立之年的他已经步入了日益稳定的幸福生活;《青城》则是作者2019的作品,进入不惑之年的作者早已能内心坚定地看待事物。作者在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不同年龄段写出不同女性的文字,这之间的关联又是怎样的呢?
1.难以揭开《西夏》的神秘面纱
西夏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失语女孩,没人知道她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她要到哪里去。她就像是上天送给王一丁的礼物,“留”还是“不留”?从最初的怜悯、猜疑、同情、摆脱到最后的离不开,独身在北京打拼的王一丁因为西夏的到来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没有谁喜欢孤独,不会说话的西夏和孤独的王一定依偎作伴相互取暖。在得知西夏的失语有机会治愈时,王一丁再次面对“治”与“不治”的艰难选择,生活就像是一个连环锁,环环相扣,王一丁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2.爱情至上的《居延》破茧成蝶
涉世不深的居延为了寻找爱人,只身前往北京。举目无亲的情况下她结识了“半个老乡”唐妥。本着能帮一次是一次的想法,唐妥热心地为居延忙前忙后,钱花光了爱人依然音信全无,倔强的居延凭借自己的老本行教书在北京立了足,随着自身的潜力一点点的发挥,她惊喜地发现自己迅速成长起来了,她无数次地问自己“那个男人对她有那么重要吗?”,想离开的留不住,想留下来的撵不走,面对体贴温暖的唐妥,居延会怎样做呢?
3.向往天空的《青城》心静如水
青城就像老铁的一根救命稻草,在她女性的柔情和温暖下,他重拾起已经丧失的男人自尊、自信。原本以为换个地方就能重新开始的青城,却在遭遇了老铁咳嗽久治不愈,难以维持生存的窘迫之际遇见了“我”,青城和“我”有共同的语言,学书练字和看鹰。她和“我”都渴望拥有一对翅膀像鹰一样在蓝天上自由飞翔,但背负的责任和担当让她眼睁睁看着“我”的离开。她今后的生活会怎样呢?
爱在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也许是偶然,又或许是必然吧,作者用了16年的时间等来《青城》,《西夏》《居延》《青城》“三姐妹”才得以团聚,没有为什么,只有心里认定“必须这样”的执念,这个执念叫做——从未放弃!
《青城》读后感(三):徐则臣《青城》:一场千里追夫的悲剧背后,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很久没有这样酣畅淋漓地看完一本书了,昨日孩子去游乐园挖沙,我拿着书坐在一边,三个小时读完了这本《青城》。
《青城》
其实以我的阅读速度,不需要三个小时的,但我昨天在阅读的时候,被书中第二篇故事《居延》中的女主人公居延给感动了。
她就像万千世界中的你和我,从懵懂地爱一个人,到找到自我价值,再到真正明白爱是什么。
这样一个过程,她走得很艰辛,我也看得很感动。
很多女人,陷在第一步就爬不出来了,就更别提找到自我价值和找到真正的爱了。
居延人生中第一次到北京,是为了找消失了的爱人胡方域。
胡方域这个男人,在居延嘴里,是个温文儒雅,事事都能办妥的大学老师,还是个已婚的大学老师。
当然,后来胡方域同居延同居时,他离婚了。
两人在一起时,胡方域觉得居延的工作忙,不能照顾家里,于是撺掇她办了停薪留职。
就这样,居延成了胡方域养在家里的金丝雀。
后来,胡方域就在一个晚上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就消失了。
居延认为他来到了北京,于是单枪匹马来到北京找她。
这个时候的她,没工作,没钱,只凭着一腔信念,来到陌生的北京,找寻一个消失了的“爱人”。
为了找到胡方域,她到处贴寻人启事,依然一无所获。
一个不想让你找到的男人,怎么可能就轻易被你找到呢?
你那么美,做自己就好
不过在不幸之中的万幸就是,她遇上了同在北京的老乡唐妥。
就是这个男人帮她找房子,帮她找工作,还帮她找胡方域。
时间已然悄悄逝去,胡方域依然没有找到,但是属于居延的爱情和事业已悄然来临。
因为心疼,或者是男人特有的保护欲,总之,唐妥在和居延的一次次接触中,喜欢上了她。
而居延也因为教学能力突出,在北京找了一份教师的工作,薪资节节攀升。
在居延千里寻夫未果的这一年,她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事业价值,还收获了最真诚的爱。
故事的最后,居延在某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偶遇了消失多日的胡方域。
不过这时的居延,早已不是那个等着胡方域来爱的金丝雀了,而是重获了新生。
居延的这一路历程,由懵懂地相信爱人,到重获新生,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
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就等于给了别人伤害你的权利。
网上有这么一个热门话题: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爱情?
有个回答是这样的:应该是刚好两个半圆,组成一个整圆。
但是,没有多少人这么幸运,能够刚好遇上与自己严丝合缝的那一个半圆。
大部分好的爱情,应该是两个半圆遇见,然后通过相互磨合和沟通,变成两个独立又紧急联系的整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拥有独立的自我。
而作为女人,能否遇上一份好的爱情,对方的品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坚持自我。
你那么美,做自己就好
西方神话中,夏娃是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是男人的附属品。
换句话说,没有男人就没有女人。
父系氏族社会发展到今天,女人觉得有男人可依附就有安全感,而男人觉得保护女人是自己天生的职责。
这确实也是一种可行的生存方式,但是就像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说过的一样: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青城》这本书里还有另外两个故事《西夏》、《青城》。
《西夏》的女主角叫西夏,《青城》的女主角叫青城,西夏将自己牢牢依附在陌生男人王一丁身上,而青城则为了年少时的信念(在我的理解下),甘愿一直照顾自己的伴侣老铁。
我无意批判她们对于爱情,亦或是责任的态度,但是就结局而言,我认为居延生活得最是洒脱和自由。
在我的内心里,我其实是期望自己能做居延的,但现在的我,大概还居于西夏和居延之间。
没有过分依附,但也不够独立。
好好爱自己
很喜欢封面上的一句话:
每个女人,都很美好,但请掌握好自己的命运,别给别人伤害你的权利,也别让自己太容易就受伤。
END
[email protected],左手带娃,右手写作,专注情感与育儿,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交流,感恩阅读
《青城》读后感(四):读懂这三个女人的婚恋观,也许就能读懂女人的一生
你会因为什么原因去读一本小说?我读小说,喜欢读主角复杂的性格,看作者传递出的人生道理。
比如读严歌苓的小说,我喜欢她笔下女子坚毅不屈的性格,读张爱玲的小说,我喜欢她笔下女子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求爱求生存的坚毅,读亦舒的小说,我喜欢她笔下女子精明漂亮的活法。
但这些都是女性作家笔下的女子,男性作家笔下的女子是什么样子呢?
最近读了一本小说《青城》,作者是70后首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他说这部小说的写作时间跨越了十几年,也是写他对女性的了解的过程。
《青城》集结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篇幅都不长,几乎是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由此也认识了三个可爱的姑娘,她们真的像极了人群中的我们:
西夏有着少女般的神秘和善良、居延为爱执着也会因爱犯傻,青城则表现了女人的隐忍、欲望和守护。
读懂了她们的婚恋观,也许就读懂了女人的一生。
01 西夏:先相处再相爱
第一个故事有一个很神秘的开始。30+北漂单身青年王一丁某天突然接到警察局电话,要他接走一位从未谋面的哑女西夏,只因对方有一张写了他姓名和电话的纸条。
然后再也没有任何交代,但王一丁又不得不把她领回家。王一丁曾误会西夏偷钱把她赶走,也曾因为身世不明把她送走,但西夏始终守在王一丁身边,任劳任怨、倾情付出,最终感动了王一丁,两人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爱情,就像被安排好的一样,看起来有些盲目和被动。然而这种爱情在生活中常见,比如那些先结婚后相爱的伴侣。
你是谁,有着怎样的过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结婚后两个人是否同频,能不能互相包容。
因为不够了解,相处过程中难免产生误解和分歧,但因为彼此靠近、互相取暖,才愿意放下心结,彻底交出自己。
特别想说的是结局,作者一直没有交代西夏的身世,而王一丁最终也放弃了解秘的想法。
我想作者不仅仅是想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也可能是想表达一种相处智慧吧,与其执着过去,不如珍惜现在,活在当下。
02 居延:错爱、寻找与成长
读居延的故事是最痛快的。虽然从传统观念来看,居延不算是一个好女孩,她与已婚男人纠缠,对方还是她的老师。
其实居延本性并不坏,她只是从小被保护得很好,没有什么主见和判断,误以为自己遇到了真爱。
没曾想,这个叫胡方域的已婚男人,一眼看穿她的单纯,只用了几句话就把她撩得春心荡漾,陷入他编织的温柔陷阱里。
胡方域一步步操控了她的人生,生活规划、人情往来、工作方向,甚至是做全职准太太,都是他一人说了算。可就在居延以为要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的时候,他却忽然消失了。
居延为爱寻人,山穷水尽时遇见了男主角唐妥。唐妥帮居延寻人、找房子、找工作,居延在他的帮助下慢慢成长起来,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频繁相处,两个人产生了微妙的情愫,可胡方域一直横在他们中间,谁也不愿直接面对。
直到有一天,居延在街头重遇胡方域,彻底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最终与唐妥终成眷属。
居延曾将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她慢慢把自己的那点对生活的方向感忘了,好像就是为爱而生,为相夫教子而活。
她在这段感情中,早已不知不觉成为了对方的附属品,如果胡方域没“丢”,她未来的生活其实一眼就能看到头,每天守在家里患得患失,苦等丈夫回家。
幸运的是,胡方域走了,居延不停地寻找,恰恰找回了最珍贵的自己。
03 青城:隐忍、欲望到守护
第三个故事,女主人公叫青城,故事发生在浪漫的成都。青城和男友老铁都是搞艺术的,老铁身体不好经常咳嗽,离过婚受过情伤,青城一边工作一边对他照顾有加,日子过得平淡如水。
然而一个租客打破了这个平衡,合租的文艺男青年,年轻精神,笔下有苍劲有力的赵熙字体,心中有展翅翱翔的雄鹰。看到他,青城好像在灰暗的生活中看到了一道光。
于是,青城在不知不觉慢慢走近了他,陪他一起去看鹰,同睡一个帐篷,挤在一个睡袋里,还和他手挽手同游了杜甫草堂。
两个人发乎情止乎礼的一段感情,其实全都被老铁看在了眼里。老铁一夜未归,最后被发现警察晕倒在杜甫草堂里,晕倒前,他用一夜的时间画了无数张雄鹰翱翔的画。
老铁的举动让青城瞬间清醒,这段感情继续下去会给老铁带来多大的伤害。于是,她给男主人公留下一句“老鹰不会咳嗽”,就回到了老铁身边,可从此多了个练赵字的习惯。
青城的故事是三个故事中最简单的,作者用最简洁的话语,既表达了一个女人的冲动、欲望,又表达了她的善良和忠贞,在青城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女人最挣扎和最复杂的感情。
她深爱老铁,但又被老铁多年的咳疾、暴力所累,她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她向往自由翱翔的生活,也想冲出这个的牢笼,但又舍不下多年的感情,丢不下深爱自己的老铁。
她活得纠结、彷徨,更痛苦,她让我想起了《猎场》里的罗伊人,一边是爱着的郑秋冬,一边是癌细胞扩散的男友老白,她最终选择了老白,错过了郑秋冬。
也许这就是女人吧,因为善良,不忍伤害,最后伤得最深的是自己。
04 写在最后
张爱玲、严歌苓等作家笔下的女主角离我们这个时代太远,而看到《青城》中的三个女主角,好像看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作者写她们的艰难、辛酸、迷茫与坚执,写她们的正直、坚韧、善良与仁爱,不正是写这个时代肆意活着的女孩吗?
走走旧时光(ID:zoutongshuai):作者走走,爱这世界更爱品人生百味,希望我的文字,能与你温暖共鸣,我们一起成长。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关注我,没心机,没包袱,特温暖,欢迎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