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是个初一女生。在我眼里,她文静、漂亮、有主见。每次看到她,我总是忍不住想:长大以后,她会是个很有味道的女子。然而,当咨询将我们拉近,我却发现欣欣的世界并不晴朗。
欣欣不喜欢自己:她抱怨自己的智商,声称无论如何努力也很难提高分数;她不满自己的模样,将漂亮的胸牌照片擦得一片模糊;她恨自己不争气,不能让父母在同事、邻里中扬眉吐气……现在,欣欣又要辞去班长职务了——因为对成绩的担心和猜疑。
那天,欣欣带了日记念给我听,她说:当选班长的喜悦令她想从楼上一跃而下,她喜欢为大家做事,也喜欢在工作中创造性地发挥才干……然而对自己的不满常常使她背上沉重的包袱:同学指责我成绩不好怎么办?大家看不起我怎么办?父母也开始施加压力:成绩不好,少分点心……欣欣累了,她想卸下一些担子歇一歇。她说:“等我的成绩达到前五名,我还会再当班长。”
“如果达不到呢?”
“那我就不当了。我就是受不了别人说我,一点也不行。”
在欣欣心目中,班长是一种完美标志,她的表情让我感到对完美强烈的渴望。她的问题不在学习,也不在是否当班长,而在于对完美的追求,和对他人目光的谨慎。我必须帮她剥掉“班长”这层外衣,让她看到自己的苛求。
“不当班长,你对自己的要求是否可以放松?”
欣欣犹豫了一下:“……不是。”“那你的目标是多少?”“……还是前五名。”“你们年级有多少人?”
“600多吧。”欣欣似乎明白我的意图,有点窘迫地笑了。
“那为什么你进前五名呢?你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我追问。
欣欣的脸有些发红,“没有。”
“如果是这样,你不觉得不公平吗?”我追问。
“反正我就得在前面!”欣欣急了,有点耍赖似的看着我。
我也看着她,不说话,也不让步。
“那他们都不够努力,不够……”欣欣吞吞吐吐地找着借口。这个时候的欣欣,那种大气、懂事都没了,完全成了个强词夺理的小女孩。
“这么说这个年级就只有你努力了?”我继续反驳她,很想看看她背后掩藏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
果然,欣欣被我问愣了,而后她尴尬地笑笑,大颗的泪珠滑下面颊。
“我妈妈总说,同在一个教室里,为什么你总是不如别人……我对不起我妈,她每天为我做饭,给我请家教……我想让她高兴。”欣欣的眼泪滚滚而下,我感受到她小小心灵充满了自责和内疚。
也许很多人都为无法回报父母自责过,这样一个小女孩的自责尤其让人心动。但她还不能将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理想、现实分清。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他们赋予我们生命和关怀,但父母的伟大并不能代表父母的完美,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欲求和希望,也有着常人常犯的错误,也自然会提出许多的不合理要求。
欣欣谈到,她父母喜欢拿她和亲戚朋友的孩子相比,使欣欣无地自容。然而,他们的期望潜移默化地成为欣欣的目标,使欣欣也好面子,希望自己达到父母的要求,并不懈努力。但完美是不存在的,不断增添的只有失望和对自己日复一日的不满。生活在这样的心情下,她没有快乐和满足,只有自卑、焦虑和哭泣,每天都是心事重重……听到这些,我宁愿她是个无忧无虑的疯丫头!
我为欣欣画了一个分成十份的太阳,将其中的八份涂成红色,两份涂成黑色,代表乌云。
我问欣欣:“这个太阳是什么颜色的?”
“红色。”欣欣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就是许多人对你的印象。也许你现在还做不到十全十美,但‘八全八美’已足以值得你自豪。人永远做不到完美,就像天空不可能永远万里无云。有云的天空是正常的、美丽的。有缺点的你也同样是正常的、美丽的。你看到的完美都是相对的,再完美的天空也会有乌云掠过。”欣欣认真地点点头,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