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老字号》经典观后感集

发布者:我就看看不说话 2021-11-21 10:05 来自: 文章吧

《神奇的老字号》是一部由执导,主演的一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奇的老字号》观后感(一):终其一生只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原来可以这么酷!

绘画作为片头真的好美,以仙鹤开幕,山水、算盘、印章、老手表等等,这每一个物件背后都是一代传承。将几百年前的老行当到近一百年的老字号娓娓道来。传承需要新老接替,所以,片里也采访了很多年轻一代。他们的工作状态跟主流一波的年轻人好像完全不在一个维度。在现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都在讲究时效,讲究流量,而讲究这些的我们也变得越加浮躁。通过纪录片看到居然还有这样一群年轻人,愿意耗时三年去做好一张宣纸,闭门潜心打磨一块墨锭,数十年如一日去重复安装那一根罗盘的针……这已经不仅仅是热爱所能够驱使的了,更多的还是一份责任。

谁说年轻人不懂责任,可以看看他们。和生活在快节奏城市里的我们截然相反,他们大多隐居在慢生活的乡镇上。当我们都在追赶着向上冲,想要出人头地,想要被人看见,而他们却在不急不躁地向下沉,沉浸在那重复的工艺之中,“死板”地坚守着那自祖上流传下来的规矩。

红星造纸厂里,有人捞纸就捞了一辈子,一辈子都在不断地精进捞纸的技术。纸浆多了纸就厚重了,纸浆少了纸就轻薄了,要做到纸浆均匀不轻不重才是上等的宣纸。人不是机器,但数十年如一日的练习却可以练就出如机器一般精密的功力。好的工艺是时间的沉淀,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传统的工艺枯燥吗?肯定是枯燥的。在与物做伴的岁月里,需要沉得住心,耐得住性子,还能受得住孤独,管它外面花花世界如何,我只有手中的一物一工具,这便是真正的匠人。

与传统的纪录片不太一样,《神奇的老字号》里面的旁白解说非常有趣。浑厚的男音里时不时夹杂着一些流行词汇,听得出来,旁白大哥是一个网感十足的碎嘴子啊,他居然一本正经地吐槽墨锭师傅立的flag太多要打脸,开涮折纸艺人秦坤顶着张飞的造型玩绣花的技术也太好笑了吧。请问旁白大哥是如何做到一面一本正经一面还这么皮的哈哈?纪录片居然可以这样玩,这才是我们年轻人喜欢看的纪录片嘛,不一定要说教,不一定要故作深沉,但氛围必须搞起来!

不知道90后手艺人秦坤在观遍文房四宝之后有没有寻到更多中式灵感。他的西方形象的折纸真的非常酷炫,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也一点不会逊色。作为一位国风爱好者,很是期待这位张飞型选手的国风折纸,一定也超级美,成品出来了麻烦网友踢我一下,我愿意为文化价值买单,如果我买得起的话

《神奇的老字号》观后感(二):传承的文化,神奇的老字号YYDS!

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每个中国人对其都是心生敬畏的,最近看了《神奇的老字号》才发现原来基本所有的老字号品牌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是由心发出来的敬佩。手艺世代相传,直至今日,这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

整个纪录片都是在展示着各家老字号,有的已经曾经失去过,在如今的扶持和怀念中,又逐渐回归视野的。正如其中有一个小故事,讲述的就是为了捍卫老字号的核心技术,失去了生命,差点也使这项技术不能再传承下来。我想,在没有实行非遗的年代,这些老字号,老项目,老技术,应该都在新的工业化时代里,被替代掉了。就仿佛是一块美玉,放在石头堆里,无人欣赏,也就失去了价值。机器的运作是不辞辛劳的,是千篇一律的,也是不需要手工技术的。有时候觉得还挺好,又快又便宜。但是,再来看看,这千篇一律的东西,似乎就是少了点灵魂。

慢慢我们都开始怀念,就要去把她找回来。就好像看言情的时候,每当大男主瞎折腾,失去了美丽可爱的女主。我们都喜欢说,傲娇一时爽,追妻火葬场。这也一样,原来不当宝,现在满地跑。这不,万幸的是,有这么些老师傅,还都是锲而不舍的坚持下来了。不然,我们还真是见不到这样的瑰宝了。

这部纪录片的风格,我也是特别的喜欢的。我去搜了程工导演的其他作品,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美丽”的 特点。画面感清晰,而且有些景取的特别美丽。作为年轻人嘛,我觉得太古板、一尘不变的风格,好像不是太喜欢,我一般很少看纪录片,除了《舌尖上的中国》,《神奇的老字号》大概是我看的最仔细的一部纪录片了。因为我自身也是学习艺术的,所以,对于色彩的变化我是很喜欢的,就像是注入了新生代的力量一样。不仅让《神奇的老字号》面对怀旧的年长一些的人,也让年轻人驻足,去看一看这些神奇的老字号。

其中,《徽韵成规》中,我觉得这折纸艺术,让我感受到了其中的那种强大的创造力以及艺术家深厚的功底,纯手工的制作,也似乎带着一种老字号的投射。一般,我们所认识的折纸艺术,都是比较线条生硬的,能做到这种类似于手办的,只能说是出神入化了。这两者,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其实还是那种技能感、归属感吧,都有着东方神韵,所以无论是老字号还是新生代,都找到了相通之处。

除了以上这些,片中还讲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比厕所间还大的纸,你见过吗?纸中之王,文人墨客,都喜欢的。它的神奇之处,我也是通过《神奇的老字号》有了一些认识。片子诉说的故事,传递的精神,文化的延续点太多,大家可以自己进入神奇的老字号的世界一探究竟,不论是哪一样,每一份传承每一个人都值得敬佩!

《神奇的老字号》观后感(三):《神奇的老字号》-百炼成钢,淬火成金

看到名字——《神奇的老字号》,就让我想要揭开这些老字号的神秘面纱,瞧瞧蕴藏在老字号之下的人和事。老字号仿佛带给我一种文化的探索,穿越百年的历程。片中讲述各种古时的技能,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如今展示在我们面前,别有一番风味。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的评论说,现在社会其实已经不需要这些了。底下评论很多不乐意,有的说:你自己不用就不要说大家都不用嘛。也有的说:这是中国人的灵魂。还有的人说:我们的东西不是一样卖到外国去。还有很多,我看到了每个人心里都有对这些老物件老技术,有着怀念和认可。

《徽韵成规》的“徽”指的是安徽还是徽州?这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在《神秘的老字号》中,我了解到:徽州呀,是古时的称呼,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的名人。比如,胡开文,是徽州绩溪上村人。吴鲁衡,是徽州休宁县万安镇人。而红星宣纸是由徽州一带的纸棚艺人集中起来开始的。

徽韵,究竟是什么样的韵呢?通过《神秘的老字号》,我发现徽州人理性务实,有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他们追求仕途,追求财富,却以信接物,义利兼顾。片首,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个韵是什么韵:徽州,徽商的发源地,徽商品质,唯有一个儒字,无论是崇儒行商的贾儒,还是商路授儒的儒贾,都是在行使着“规矩”“诚信”的中华商贾独有的风骨。

徽商文化,在《神奇的老子号》中留下了绚丽的色彩,给我们呈现了文化的碰撞。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微商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纪录片里,90后折纸艺术家秦坤带我们拜访的胡开文墨,由胡开文创立。胡开文也有着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真挚,自己的信仰,在《神奇的老字号》中都有迹可循,也让我颇为感慨。而后人,亦是秉承其精神,一丝不苟,诚实守信,百练不识辛苦。如吴靖师傅、汪聚云师傅,在制墨过程中,都秉持着自己的态度,做到对得起字号之下,规矩之中,百页留香。

而在胡开文墨中又有一件代销品,你们猜是什么呢?通过代销,这也应证了,徽商友好,互相扶持的理念。他们一直以来都是以这样的理念在行商,不失为义利兼顾了。所以啊,抱团共同成就,也是一种大道吧。中华民族讲究的是“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神奇的老字号》中的各家老字号,也都是有着一个有一个的感人故事。

《神奇的老字号》中介绍的纸中之王,制做时间有时候居然要三年之久。自然价格也就比较贵。它为什么要制作那么久?又为什么是舞文弄墨者竞相喜爱的呢?在片中都给出了答案。你难以想象,这宣纸还能比北上广的厕所还要大的。随着科技发展,宣纸也不断开发,丰富精品,如今已经有很多个品类,足以满足各个阶层的需求了。

纪录片是看完了,心中情绪去久久不能平静了。所谓“百炼成钢,淬火成金”。哪一件事,哪一个人,哪一样技艺,是一朝一夕成就的,或者是天生就会的?当然不是,都是通过不懈努力,浸入精神,汇土成金的。为我们的“百年匠人”叫一声好,这种精神也值得大家学习一番。

《神奇的老字号》观后感(四):这部记录片用什么来震撼了我?

纪录片在我们的印象中,往往是刻板全机械化的风格,记录下重要的事件。然而这部《神奇的老字号》却不是。它开篇画面绚烂,以一种色彩的动感带我们走入各家老字号。

我今天看的是其中的一集,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叫做《徽韵成规》,在片中都以一种轻松的的第三视角的讲解方式去呈现的。解说的风格,也是极具中音的男声,有一种沉稳中透着小小的跳跃感。就仿佛这老字号一样,年代中带着现代感。同时,整篇,还带着一点小调皮的解说,拉近了观众的距离感,一点也不沉闷,反而有点有趣。

92年折纸艺术家,年轻一代,他所做的作品,都惟妙惟肖,灵动的像是神笔马良之作。但作为中国人,让他生出一份归属感的困惑。在他解惑的过程中,带我们大开眼界,一饱眼福。在中华传承的碰撞里,文化和技艺,再次让我叹为观止,不得不说,中华传承何其伟大。

中华传承何其多,在这一集中,向我们展示了三种文化,三个品牌,却是同一种责任和规矩。借用片末的几句话来说,就是:烟墨汗注,百炼不识辛苦;罗盘指路,一戒独贯千古;宣纸成书,细读讲信修睦;恪守规矩,然字号不负。

那就先来看看胡开文墨,胡开文是谁?为什么创立了胡开文墨?在片中,与师傅的交谈中,都一一道来。其中有一位师傅,有着十几年工龄的制墨工,他可是有“徽州鬼手”的称号。这位师傅真是了得呀。让我像是领略了金庸先生武侠片中的神功啊。还有一位女师傅,更是不得了,手速快到1秒10翻,比我们现在的电竞选手还要神奇了。其实,并非真的神人,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快,一丝不苟练就的。我在这两位老师傅身上,再次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毅力和和坚守。于他们而言,他们要对得起这个老字号,对得起天下舞文用墨之人。

在这个胡开文墨中,还代销着一样东西。让我不禁联想起很多盗墓小说。它神秘有趣,却已经在我们生活中不多见了。然而,它有它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在科技发展的年代,很多手工传承,也是历经辛苦,都在历史的长河里浮浮沉沉,而我所看到的这几项,都坚持了下来,也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为了这份热爱,为了这份家族事业,为了很多需求的人们,将其化为一份责任,一份坚守。这其中的每一位师傅,都是有着自己的大爱,有的半生经验,全在里头,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由此,我想再次向他们致敬。作为匠人,永远将匠人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哪怕是失去生命,也不能有负这份坚守。哪怕荣辱兴衰,辛苦坚持,也不能放弃这份热爱。

其中,对人,我感受到了他们的一丝不苟,严谨态度。而对物,我觉得也是让我学习到了不少知识。在这,我就想再提一提,我接触的比较多的东西。我从小学习的国画,接触宣纸也不少,我却不太清楚宣纸的得名。然而,通过这个纪录片,让我知道了为什么要叫宣纸?

有人在这个老旧的工厂里撑起小家,奉献自我,追求梦想。有人在这个工厂里一丝不苟,成为了老公的检验官。有人已经是这个工厂的第三代纸厂工人了。多少故事,串联着一张张的宣纸。在这些故事背后,大家都有一个理念,支撑起内心交叠,百世更替。

无论是哪一样,这背后的每一个人,都担得起这个匠人精神。微商品质,以信接物,唯有一个儒字,传承中华商贾风度。在当下浮华的社会中,太需要这种让人沉得下心的片子来洗涤人心,大家不妨也来细细品一品。

《神奇的老字号》观后感(五):历史的瑰宝,中国老字号!

现在纪录片真的越来越有意思了……看完《神奇的老字号》的我如是感想。

大概是本身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很感兴趣,但目前涉猎的资料大部分都是书,内容大多是中国古建筑、清朝或者民国轶事、现代学者对古代哲学思想,其实就是四书五经那一套的再研究,除开书,最多就是去博物馆看看中国的文物,对于中国文化,好像没有别的了解途径了。

之前有个广为人知的纪录片叫《舌尖上的中国》,才播出的时候大家觉得哇好有趣,因为跟我们息息相关,而在这之间居然又有些闻所未闻的东西。

我看《神奇的老字号》也是这样的感觉,小到茶叶、毛笔、宣纸、大到丝绸、旗袍,这些不起眼的物品,细细一想,其实是直接和中国文化画上等号的。

仅限于知道、见过,但完全不了解。

比如我从来就不知道,就在我奶奶书房里的那张宣纸,普普通通,制作它却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

吃烧烤的时候,搁你桌上那青岛啤酒,已经118岁了,只比130岁的青岛市小了12岁。

小学的时候最怕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站到办公室也不敢直视老师,只敢埋着头,看着蘸着红墨水的钢笔,快速的在作业本上打着勾叉,而且那时候钢笔好像总容易出不了墨,所以一般老师的桌子上都有一罐开着罐的红墨水儿,方方正正的玻璃瓶儿,那种情景,不看这个纪录片,我几乎已经忘记了。

与其说这个纪录片叫做《神奇的老字号》,其实也完全可以换个名字——《商业上的中国》,或者说是,中国的老字号。

有时候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这些物品背后凝结着好多代人的智慧,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东西归属的老字号,现在多火爆的一个品牌,有的时候两年,有的时候五年,但更多的时候,几个月就被人忘记了,但这些老字号,跨越几百年的历史,连朝代都变了,它都还在。

拿汽水来说,天津有个汽水老字号叫山海关 ,跟北冰洋的地位差不多,纪录片里有个小哥说,之前因为诸如可口可乐这种饮料的引进,山海关受到冲击消失了一段时间,重新上市的时候,楼下的老太太特别激动,说这一看就是我们小时候喝的,小哥说不可能吧,这是我小时候喝的。隔代的鸿沟里却有着相同的记忆,就很奇妙。

或者一个老庙黄金的金镯子,外婆在妈妈结婚的时候送的,女儿要结婚的时候,妈妈又送给女儿,关键隔了几代人,还能找到这家老店,给镯子做修复重新打磨得像新的一样。

《神奇的老字号》整体节奏挺快的,每集三十多分钟,三十多分钟里讲3-4个

老字号,就是这些故事,取精髓,感兴趣可以自行再研究,不感兴趣跳过就好了,但是因为我觉得这个纪录片的文案有花心思,应该是脑暴了很久定的稿,所以整体看下来也不会无聊,甚至有的地方还会让你笑出声。

第三、第五、第六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当然可能每个人兴趣不一样,就自己去发现叭!

《神奇的老字号》观后感(六):有趣的《神奇的老字号》万一挑一!

记录片第三集的开头没有陈词滥调地叙述老字号的历史,而是讲了一个通过老字号获取灵感、进行文化传承的折纸神人。以前也会看到一些折纸工艺,突显的更多的是颜色,象义之类的。而他的折纸作品,线条流畅,过渡自然,确实与雕刻、泥塑等手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恰恰是这位技艺精湛的90后艺术家秦坤,他的一颗“炎黄之心”带我们一起领略了这些老字号。老字号,对于我们来说既神秘,又好奇。难道这就是老字号的神奇之处?传承的不只是货品,更是一种文化。

我边看边思考,可能是技艺?或者是国潮元素?其实,这位年轻艺术家,还真是找到了。找到的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我的理解是“匠心传承”。匠,就是人,有手艺的人,能做出东西的工匠。而心,则是做好这份手艺的一种喜欢,热爱,敬畏。传承,就是把好的文化或者技能传递和继承。那理解了这些,我对于《神奇的老字号》中的这些匠人们,更多的是敬佩。带着一种满腔热血被激发起来的心情,我反复观看了好几遍,觉得自己的内心在颤动。

起初,为之震撼的是这些师傅们的手艺精湛,慢慢地深入去看这部纪录片,最终为之震颤的,是这些师傅们对于这份手艺的态度。不仅是热爱,更是用生命在传承。这些师傅中,有年纪大的,也有年纪小的,作品中却倾注了自己的那一抹灵魂。秦坤,为了折好动物骨架,他去做兽医。这次,他为了寻找内心的归属感,拜访老字号胡开文墨,并且在与师傅的交流,与“灯盏碗烟”的碰撞中,找到了那种使命感,殊途却同归。

他们以一种中国人独有的“韧性”在用自己的方法,演绎着当代朴实而精彩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匠心独运”、“天人合一”“百炼不识辛苦”。师傅在打墨的时候,挥汗如雨,却不曾慢下来一时半会;当发现成品上有一个小气泡的时候,严格要求拿去回炉重做。这不禁又让我想起自己,演出时错了一个音,面不改色的往下圆回来,心中还自得其乐,底下的人没有发现,看我的处变不惊。而此时,被打脸的一阵红一阵白,这不是处变不惊,是放纵错误。我暗暗在心底告诉自己,得好好反思反思了,任何时候都应热爱。

《神奇的老字号》中,就给我们详细介绍了罗盘的由来、作用,制作工艺等。结合了吴兆光师傅的带给我们的讲解,又是一段传奇故事。从故事中看的出来,这其中的道义,承诺,何其重。我不得不再次以敬畏之心来审视这些个手艺和手艺人。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纸在中国也是有身份的。《神奇的老字号》也给我们展示了我们纸中之王,做出一张宣纸,要经过百道以上的工序,全手工操作。说到这,整个红星厂房内,最现代化的就是那把摇摆着的电风扇了。不过,就在这样一个厂房内,却有着这么多以纸为命的师傅们。

这制作的工艺,还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来:合则生,分则死。和睦,你为我,我为你,就能成就,否则就是失败。一直以来,中国人都是用这样的理念和态度去对待人、事、物的。

《神奇的老字号》,带我看到了中华文化,儒雅诚信,坚韧不拔,而在《徽韵城规》这一集让我看到了中华品质,无愧天地。可能在时间的洗礼里,有些货品必然走向它的终局,但是它留给当代人的文化和精神或许将以更多物种和形态进行延续,这是我发现的这部纪录片里更不一样的角度,不知道其他小伙伴看完之后又发现了什么?

《神奇的老字号》观后感(七):百年成神,手艺人才是真正的yyds

文/盒饭君

日本文化里,器物历经百年即可成神。是时间赋予了万物灵性。

看了5集《神奇的老字号》,看到这些百年老店,有同样的感觉——它们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不管是杭帮、浙商、徽商,还是山东美食、上海风韵,那些拥有百年历史的字号,也许最初只是谋生的行当,可随着时间沉淀,它们的文化属性已然超过商业属性。

知道《神奇的老字号》,是在看卢正义老爷子用木头雕刻手办,那是个很酷的事儿,也是将传统技艺焕发生机的巧活儿。里面提到了《神奇的老字号》。切换到纪录片这边,纪录片的花也开得正好。

五集节目,各有主题,但又同为传承。追求一脉相承,还能凸显差异。作为热门城市重庆的崽儿,我倒是很期待,是不是后面也会拍我们大重庆。这节目的味道,和山城重庆的味道很搭。江湖味、烟火气很浓,很有个性。

会不会拍重庆我不知道,但通过这个纪录片,不仅是认识了很多传统技艺、百年字号,还跟着镜头去很多城市溜达了一圈。首站是杭州,没想到1000多年前杭州就是“物流网红”城市了。这座城市古朴又新潮,传统又年轻。杭州占了电商的先机,得到很好的发展。传统文化率先搭上互联网的车。西泠印社、西湖龙井、丝绸印染,都是又酷又有历史沉淀的东西。沾了迅哥儿光的咸亨酒店很有意思,店里那个老食客都让人看出了孔乙己的味道,当然不是贬义地评价,而是也许食客从来都没变,人们对传统味道的情怀,从来不曾消失。

徽州的传统技艺很酷——徽墨、罗盘、宣纸。要我说,最酷的是罗盘。它在盗墓小说风靡、悬疑故事吃香的当下,罗盘这个传承了旧时人与自然探索的物件,又被当代人刷上了神秘的色彩。这种神秘色彩,是很好的切入点,让当下年轻人以好奇心去窥探传统、了解传统。

当你深入进去看,手艺人们做一方罗盘,追求的是啥?是天人合一的精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些东西非常的有历史韵味、中国底色,是旧文化在新时代的全新呈现。但它又不是古旧的,又是当下人们的生活理念。

看到山东和上海,更是按耐不住。山东让人按耐不住的是,它勾起了人的食欲。而上海探讨的是女性议题,这个话题正当时。这两集,一个是对味蕾的冲击,一个是对精神与审美的冲击,都可谓力量十足。食色性也,对美食以及美好的事物的喜好,都是人的本能。

好吃的猪蹄、德州的扒鸡、国潮饮料山海关,和百年历史青岛啤酒,凑在一起就是一个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夜市。在夜市里寻味,再好不过,吃的喝的,都齐全了,那些味道还是从老一辈人开始就传下来的,禁受住时间考验的。

我们都说最好的是“妈妈的味道”,仔细想想,那就是手艺,是不疾不徐的,有情怀有温度的东西。这些东西,我在山东这一集里都看到了。甚至看完点开了外卖app,想吃点什么,来犒劳自己的味蕾。

上海的风韵,以及这种风韵下的老字号,是现代女性对美的追求,是个性解放,是追求平等、自在,是表达自我的媒介。“大上海”“上海滩”这样的词,总会把我们带回一个江湖儿女的世界,女子都身着旗袍,人们开始挣脱束缚。龙凤旗袍承载的是一个时代女性对压抑的抵抗,是女性觉醒的象征。女性追求美是天性。所以,对传统的古法美妆、金银首饰、古今内衣的表现,都无不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豪放大气,在女性之美上,他们走在前面,也有足够的底气去肩负这种传承,发扬这种传承。就像片子里老奶奶说的,现在的女性就是好,谁都说不得,想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不依靠谁。

这些带有女权意味的老字号,在百年前的上海出现,现在看来,一点都不意外,它和这座城市的气质完全吻合。

这几年“国潮”这个词很火。国潮这个词也很酷,它是中国的,是传统的,是承载了历史与人文的,但是它又是“潮”的,是有新生命的,是传承革新的,是符合当下年轻人喜好的。每集纪录片都在用年轻人的方式讲老故事。B站上到处是年轻人,年轻人看的也都是年轻人的故事。《神奇的老字号》满足了底蕴与新潮,也找到了年轻人的所在与所爱。

《神奇的老字号》足够新潮,同时又像一部工整的章回体小说,每章每节都有它的定式,有它工整的标题,有传统的味道在,但旁白解说又充满了打趣,热词与押韵,调侃与黑话,感觉仿佛在听一首Gai的嘻哈。Gai的《苦行僧》《空城计》《沧海一声笑》就是这味儿,它们唱的是传统的东西,形式又是新潮的,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

在纪录片里看到有那么多年轻人投身这些传统的技艺,继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就永远不会过时,反而在互联网时代会焕发出独特的全新的生机。纪录片里拍了很多手艺人,不去追求快,而追求一种柔韧而有力量的方式去打动用户,这种坚守,经历百年仍没褪色。

因为手艺人们的坚守,这些技艺有了人情味,成了一门艺术。我们在城市里丢掉的人情味,在他们身上重新找回。一切其实可以不用那么追求快节奏,慢下来,也能看见美好。慢下来,或许更能创造出更加精致的事业。一如这些传承传统手艺的匠人。

《神奇的老字号》观后感(八):不故步自封的老字号们,这次可真香

说起老字号,你会想起什么。

张小泉剪刀,同仁堂药房,全聚德烤鸭,北冰洋汽水... ...这些民族品牌既是历史的厚重积淀,也是产品的无形价值... ...

但对更多人而言,老字号其实承载着时代的辉煌与个体记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对我们的父辈而言,那些老字号都曾是他们美好的回忆和追求,涵盖吃床住行生活的方方面面。

70年代,结婚四大件:上海牌的手表、永久牌的自行车、蝴蝶牌的缝纫机和红灯牌的收音机;80年代的结婚四大件包括韶峰的电视机、艳舞的录音机、威力的洗衣机以及雪花牌的电冰箱。

绿皮火车上,德州扒鸡的美味;北京小馆里,北冰洋的酣畅;

纪录片《神奇的老字号》共8集,每集时长30分钟,聚焦于历史上那些辉煌的民族品牌,以京杭大运河为主线,以7个省市作为载体,30个老字号品牌轮番登场。

虽然讲的是“老”字号,但内容却十分“新潮”。

玩梗也是手到擒来,就拿旁白简单举几个例子您听听,“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小杜不易,老李更难”... ...

时不时再整个单押,看明白了,年轻人喜欢的那一套主创全都懂,而且玩的比你还溜。不得不让人对这些主创来一句,“你咋不上天呢”?

让人意外的是,虽然讲述的是中华老字号品牌,但纪录片不倚老卖老,而是依老塑新,赋予老字号新形象、激活老传承新力量用影像视觉吸引人群,以故事为载体,展示老字号的前世今生。

这感觉就像,私塾里穿着长褂的老师突然课堂上给你唱RAP,混搭跨界,体验很棒,让人瑞思拜。

《神奇的老字号》用光影记录时代,忆往昔峥嵘岁月,也展望未来发展。

这里提到的老字号,那说起来都曾是行业翘楚,也是无数人心中的经典回忆,简单拎出来几个听听看,定让你打开眼界。

比如,曾制造出中国第一只国产手表的海鸥手表;中国第一滴墨水的产房的鸵鸟牌墨水;以及,出生于1902年的天津人国民饮料——山海关汽水... ...

毋庸置疑,这些曾经辉煌的老字号品牌,多少跟您的家人或者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读书时候没用过鸵鸟牌墨水,再或者去您爸妈的百宝箱里瞅瞅,说不定就藏着一块作为定情信物的海鸥牌手表呢。

但话说回来,你肯定也疑惑,怎么似乎感觉这些品牌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年代记忆呢。这还真不是错觉,人生有起起伏伏,这些曾经辉煌的民族品牌其实也都面临着难题与困境。

就拿鸵鸟牌墨水来说,因为计算机无纸化的办公方式,让鸵鸟牌墨水几乎没啥用武之地;何况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化,中国市场逐渐放开,越来越多的洋品牌进入,对本土老字号品牌形成了巨大冲击。从根本上来说,老字号无法跟上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在信息爆炸、消费者的选择无比丰富的时代,光靠过去金字招牌的名气,确实无法笼络更多的消费者,这些对每个中华老字号来说都是困境挑战。

难道真的如那句老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滩上?别忘了,还有这么一句老话:悲观者从机遇中看到困难,乐观者从困难中看到机遇。面对新时代与舶来品的冲击,这些老字号也没有躺平,而是开始创新,跟紧时代的潮流。

海鸥手表方寸之间也大有乾坤,设计款式更新,用色更大胆;鸵鸟牌墨水面向年轻人市场,搞好研发和创新、营销和宣发,老品牌开发新东西;山海关复苏,历史点滴汇聚,丰富品类和口味。

看见没,这些“神奇的老字号”没有固守老字号的传承故事,而是讲述经典基础上的创新与传承,不满足于讲述国王,更着眼于开创未来,探索老品牌与年轻人之间的巧妙化学反应。

除了海鸥牌手表、鸵鸟墨水和山海关汽水,在纪录片《神奇的老字号》里你还能看到青岛啤酒、知味观糕点、德州扒鸡等等很多优秀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也能从中窥见老字号与年轻人之间的相辅相成。

大浪淘沙留存到现在的国货品牌,很多所拥有的不仅仅是一个IP,传承下来的历史资产还包括了工艺、严谨的态度和做事守则。

在纪录片中你不仅能看到老字号的涅槃重生,也能看到技艺传承和工匠精神,此外还能品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形的品牌与无形文化相互交融便是《神奇老字号》的最大魅力。闲暇时间刷刷这部纪录片,你一定也会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折服。

《神奇的老字号》观后感(九):老品牌的新滋味

我接手这个行业纯属偶然——鲁味斋的新一代掌门人王剑辉一句句说起自己怎么样接手家族产业,原本专业是计算机,原本是要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坐在办公室上班,因为对老店的感情,因为想要把家族企业做强做大,放弃了原本的专业,致力于老字号的革新和传承。和他有相似经历的还有吴鲁衡罗经老店的传承人吴兆光,同样因为怀抱对家族产业的感情,继往开来经营老字号。每个老品牌都有故事和困境,但是传承问题都是最核心的,《神奇的老字号》的着眼点一上来就抓住了最重要的关键。

传承责任与压力,新一代匠人的突破与创新,这几乎是每个老字号都要时刻做的抉择,后继者看待前人事业,日复一日夫的重复,多少都会觉得枯燥和乏味,但是因为家族企业的责任和感情,又决心担负起发展的重担。《神奇的老字号》不仅展现了每一个品牌背后的故事,更是将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和争执如实呈现,这对于很多当下想开个店铺的年轻人来说,也是商业实践的教科书。

家族动力的驱使下,吴剑辉在和父亲的争执中开起了分店、在电商直播中吃着扒蹄,尽可能的满足济南城中的老顾客和新口味,借由网络的力量,让每一位观看视频的食客能够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大快朵颐的酣畅淋漓,用流量和下单来支持鲁味斋的发展。吴兆光心中的责任感克服了对于每日技术劳作带来的不悦,家中的天然磁陨石是吴氏家业的宝贝,先祖更是为了保护陨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两个品牌的传承人,都有相似的经历,家族荣辱皆是系于一人之上,其中滋味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神奇的老字号》中的吴兆光,年龄不大,但是背着手走在老街的青石板上,俨然已经有了持重的作风,片中人物的神韵和内心跃然于镜头前。

时代在变,如何留住顾客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老问题,经历这个考验的还有鸵鸟墨水和山海观汽水以及海鸥牌手表。墨水原本只是写字的工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代的年轻人喜欢各种缤纷的色彩和带有香味的笔触,老一辈对于质量的坚守与新品质的要求产生了矛盾——欣喜的是,也因为对于匠人这一份工作的坚持,所有的分歧最后都能找到融合之道,每一个故事最后都是归向和合,《神奇的老字号》这个立意的选择也是中正大方。

山海关的汽水也是在肥宅水的围攻下一度沦陷,但无论品牌的传承人还是作为顾客的我们都不希望它们死去,革新与发展是必然,但融合与想象却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这其中需 要革除弊端,拥抱新潮流,更要坚守品质的高地,让人欣喜的是,这些曾经处于困境中的匠人,说起其中艰辛,神色还是平静,《神奇的老字号》用近景的拍摄抓住了这个特点,这种特点是独属于匠人对于技术的孜孜以求。事物构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看着曾经的老品牌散发出新的光芒,我们也会觉得温暖,好像是一个老朋友从未离开,不断地以各种形象满足我们的各种新需求,但是我们都知道,它还是老朋友,从未远离。一瓶汽水打开,妈妈说还是喜欢橘子味,因为那是老味道,女儿喜欢桃子,但不变的是一份情感的温度,连接了两代人。这样的母子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说这同一件事物带给自己的影响,《神奇的老字号》也是很适合一家人坐在一起观看的纪录片。

旗袍要有小肚子穿着才好看——女徒弟们深知这是龙凤旗袍的技术总监徐永良的老派观点,同时他也强调说旗袍可不是简单的两片布拼在一起,可是市场需要拓展,审美也在变化,如今已经有了各式各样适用于不同女性身材的旗袍,这是老一辈匠人和新一代手艺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初看这个画面,我被惊艳到了,记忆当中,能把旗袍拍的如此美轮美奂的片子,这还是头一部,而且还是一部纪录片,金色的刺绣镶在红色的绸缎上,看着画面都忍不住想给女朋友买一件,摄影师的掌镜功底可见一斑。

近代旗袍是女性天性解放的象征物,没有那个女性能够拒绝旗袍的美感,我第一次对这句话的认识是在大学毕业的论文答辩上,依稀记得当时一位身材瘦弱的女同学特意在那天穿上一身刺绣银色旗袍,以示庄重。既是对自己四年的告别,也是表达对于所有师生的情谊。如今差不多快十年过去了,那位女同学叫什么名字我已经忘记,可是她那天的一身贴身旗袍却是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神奇的老字号》中的几位上海囡囡穿着旗袍坐在一起话家常,仿佛可见民国光影,排出了些许张爱玲笔下老上海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虽是纪录片,却是不输电影美工。

老品牌,有新故事,《神奇的老字号》中的若干小故事,展现出时代的转折和匠人的孜孜以求的精神,所做之事,虽然方寸之间,行的却是吃穿用度的天地大道,这一件件物事稳了,人心也就稳了,《神奇的老字号》中出现的的一个个新老匠人,脸上皆是归于平淡的烟火味道,也是一个个立得住的人,抓的真准,真好。

《神奇的老字号》观后感(十):从前慢,用尽一生饮一壶酒

如果一家老字号的传承能够超过两代人,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品牌,而是一种串联时光的感情,偶然点开这部纪录片,曾经驻足过的小店全部回忆起来,画面中热气腾腾的包子,绿如新芽的黄酒,颤颤巍巍的食客,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呈现在画面中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木心先生写下这首诗的时间是具体不可考的,据说是在一堆的手稿中被翻了出来,也许这就是木心先生一点小小的故意,把时间隐去,忘记自己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忘记那是什么尘封的记忆在脑海中翻涌出来,只是记得有那么一个场景,那是民国,那是在乌镇,那是少年时的江南水乡,邻居街坊都是一脸木木的诚诚恳恳,说什么便是什么,孩子早上去上学,青石板路上,远远的看见一盏灯,冒着热气,是味觉在视觉里的延伸,是浩瀚生命长度中不灭的底色,温暖一个人的一生。过去的时光回不去了,但是看着熟悉的镜头,仿佛重温旧日,些许感动从心中涌起。

小学的上时候,在上学的路上有一家馅饼店,老板五十出头,一台大煎锅,在鼓鼓囊囊的馅饼上几把油,十几分钟出锅后,软硬甜咸适中,有点零钱的时候,总想买一两个解解馋,很多年后老板换了店面,再遇到时看老板已经是头发全白,一个姑娘带着约莫五六岁的女儿来,一边等一边和老板聊天,姑娘说自己上小学就开始吃老板的馅饼,现如今自己的女儿马上也要上小学了,一晃这么多年过了,老板笑着说是啊,很多人到他这里来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我在旁边看着,心想也许再过几年,我也会带着自己的孩子过来品尝吧。看着《神奇的老字号》中展示的知味观的包子,不禁想起这些过往的小细节,这就是一部好的纪录片带给人 的抚慰,正如片中的老人家,晃晃悠悠的走进店里,掷地有声的说:“我要喝黄酒----”

大约在六、七年前的时候,和姐姐在杭州城里闲逛,彼时的她离婚不久,我是一个稀里糊涂的小男孩,不懂她的心情,看她浓妆艳抹中有神色清冷,她是欲说还休,我是言不知从哪里起,陪她走着但是全身手足无措,她看在眼里亦是微微不答,在风景秀丽的西湖边看满眼的游人如织,看的心情如施了粉黛的天空,薄薄的。走的累了,看见一面招牌,上面写着——知味停车,闻香下马 。欲知我味,观料便知。走进去,点了几个包子,姐姐看见“幸福双”、“猫耳朵”、“西施舌”这些名字,脸上露出些许微笑,依稀记得我们还一起品尝了“鸡汁银雪鱼”、“干菜鸭子”、“武林熬鸭”,我能感觉到很多难过在她的脸上暂时消失了。第二天我们继续闲逛,去了灵隐寺、西溪,累了就找个小店进去,再看这部叫《神奇的老字号》的纪录片,想起了酒店的名字,依稀记得那天我们找个清净的地方坐下,要了一壶黄酒,几碟茴香豆,姐弟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零零碎碎的话,彼时的我不知婚姻为何物,更没有谈过恋爱,她是都懂得,懂我什么都不懂,也不埋怨我。看这个片子里的一件件物事,看到杭帮菜的镜头,看到观味知春的黄酒,绿油油的往杯子里倒,往昔画面在脑海里越来越清晰。

有时,人生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有时,波德莱尔真不如一碗馄饨------这是木心在题为《小上的艺术家》里的留下的句子,每个人都应该有过这种感觉,漫长的人生是没有光亮的黑洞,不如一行短诗能给人带来慰藉,可是再多的慰藉,又不如一碗热气腾腾的混沌来的实在,由口入胃,木心的从前慢怀念的是记忆中的江南,文革结束后,老先生流浪至大洋彼岸,写下这些诗句的时候一定是他分外想家的时候,一定是他分外孤独的时候,干瘪的生活会榨干一个人所有的激情,心力交瘁的颠簸流离让人产生绝望,一行诗、一碗馄炖,一壶老酒便可以抚摸所有悲伤,抬起头来,见对面再坐着一个体己的人,就是完满了,这人间至味,只独享与经历沧桑的中年心境,少年人的心火太旺,品不出淡淡的明亮和哀伤。画面中的江南杭帮菜,恬恬淡淡,不激不越,也就是这样的品性,成就了一个个老字号的岁月历练,多少年来延续至今,曾经的遗憾不能弥补,看着《神奇的老字号》中的一个个人物和故事,平淡朴素,多少有些释怀。

六七年前的懵懵懂懂被这部《神奇的老字号》引出了记忆,这些年过去了,姐姐的生活依旧没有归宿,我也渐渐明白了何为没有归宿,前尘往事被《神奇的老字号》翻涌出来,看着镜头中若干小菜,听着几句吴乡软语,想起她了,想跟她坐在一起,两把竹椅,在西湖周边的田埂上,冲一杯龙井,几粒茴香豆,一盘臭豆腐,一碗红烧肉,饮一点黄酒,或是在小桥流水的乌镇,坐在靠窗的旁边,看一叶一叶的乌篷船驶过,说一说这些年的喜悦和颠簸-----

最后再说回来这部纪录片《神奇的老字号》吧,最让我感动的是里面的每一位素人出镜,无论中药制作还是面点师傅一脸质朴的说自己对工作的热爱,甚至超过了另一半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抑或是红星造纸厂的夫妻二人在回家后依旧讨论怎么样把工作改进,这其中呈现的都是日日一日的劳作与艰辛,没有豪言壮语,说不完道不尽的都是平凡,这也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滋有味。

推荐阅读
  •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付出,得遇上对的人 !(年度美文)

    有一个鸡蛋,非常天真的和石头在一起了,磕磕碰碰,身上伤痕累累,但鸡蛋一直坚持着,终于有一天,鸡蛋受不了了,离开石头。后来鸡蛋遇到了棉花,棉花对鸡蛋的每一个拥抱,...

    12-24

  • 生活.美文

    生活.美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溢满生活滋味,让人沉醉其中。季节终点,冬日晚风凉,斜阳渐矮只影长。 孑然一身,独吟天上月,自顾自盈缺,揉乱琵琶弦,一碗红尘一盏烟,冷暖交杯是...

    12-18

  •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不要只看书名!这三本美文深度优雅,让人沉醉

    在书海中徜徉,偶尔会遇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书名,但翻开之后却发现内容大失所望。这种感觉可不太好!不过,今天我要推荐的这三本书,书名可能让你感到意外,但它们绝对不...

    12-10

  •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10日,星期二。人间一趟,积极向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不跟生活认输,不向岁月低头,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题记在这悠长的人间旅途中,我们...

    12-10

  •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美文)

    你好,早安!今天是12月5日,星期四。多做上进的事,拥有乐观的心态,人生就会变得更灿烂和美好。—《人民日报》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步履匆匆,仿佛被一只无形...

    12-05

  •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6篇超治愈的精美小短文,读起来触动人心

    【一】不要与任何一个人去争,爱你的,不用争,不爱的,争来也没用,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二】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

    12-05

  •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每天一篇情感美文,总有一篇会感动你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有那么一些情感,它们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为外人所知,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守候的故事,名为...

    10-18

  •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情感美文)

    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无法挽留。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而柔和,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我们试图用双手去抓住它,却只能触摸到空气的虚无。爱情,亦是如此。那些曾经...

    09-24

  •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美文欣赏】岁月静好

    秋风轻抚过岁月的痕迹。落叶在静谧的小径上缓缓铺展,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光影,与老槐树下斑驳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09-19

  •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每日精选美文分享#

    美文欣赏:为我生活的城市守望作者 东方春晓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言说的后进落寞,有赞誉的秀色丽景。外地的朋友浅游小聚之后,都会在送别的站台,紧握或拥抱时道一声:过...

    08-19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