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审议通过了第三个《历史决议》,发布了全会公报。公报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指引未来。本来不是一两篇评论文章可以概括得了,笔者在这里谈三点个人感受与看法。
第一,继往开来。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笔者认为“决议”的核心主题简单来说,就是继往开来!中共历史上的两大著名《历史决议》,分别为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及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两份重大历史决议从理论上分别总结了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的经验教训,为之后的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这次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份《历史决议》,则是继承了这种历史决议的重要工作方式,同时也明确论述了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从广义而言,这份《历史决议》、这份公报,继承和延续中国共产党振兴国家、复兴民族的初心,这份初心自始未变,变的是因应不同时期的革命和建设需要,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两个确立”意义重大
这份《历史决议》突出了“两个确立”。公报指出,“党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确立核心地位,有利于全国上下一盘棋,尤其是面对百年大局这种波谲云诡的情势,统一领导、科学决策,才能高效应对局面。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更是为接下来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解答和实践的指导。
另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和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如六中全会公报所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是前所未有的提法和实践。
第二,行果并重。行,是指过程;果,是指结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中国充分运用和发展民主这种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体现。严格来说,早在201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明确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上个月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则提出更加清晰精准的论述:四个“要看”、四个“更要看”的标准: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
简单而言,民主与否,既要看民主参与的过程、程序和规则,也要看民主决策的质量、结果和成效,皆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过程,但结果却完全不如人意、完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与领导人在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的“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相互呼应!可见,执政理念是连贯而前后一致,清晰而合乎民情常理。甚至再引申发挥一下,西方的民主实践,只重过程(当然还有资本力量的幕后操控)、却忽视结果;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则重视结果(例如均贫富)、却疏于参与。现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执政理念,则很好地结合各自的优点,更修正了各自的不足,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
其实,六中全会公报中还提到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这不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党内民主中的体现吗?
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第三,标本兼治。公报中还提到:“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
许多评论者把这一段话的焦点全然放在港澳问题上,诚然这是在涉及港澳问题和祖国统一问题内容上的阐述。但这种标本兼治的思路,却并不是只限于这些问题上。只不过是以往在香港问题上,中央付出了最大的耐性,希望香港能自我调整,把精力集中到解决深层次矛盾上来,既保持繁荣稳定,更以实践来体现“一国两制”的优越性,从而有利于整个祖国统一事业的大局。奈何仍旧酿出近几年诸多政治事件,中央才出手,以颁布实施香港国安法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等重大举措,对香港问题采取治标更治本的大手笔治理,一下子拨乱反正,重回正轨。这种标本兼治的思路,恰恰反映了国家领导人和执政党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负责任态度,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会听之任之。治理香港特区如是、推进统一大业如是,复兴国家民族亦当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