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孩子买太多的书
沙海铁迪
现在,大多数父母很重视培养孩子;他们深谙读书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因此,当孩子想要买书时,他们“从不吝啬”,毫不犹豫,绝无折扣地,满足孩子的愿望。这,看上去很好,但实际却未必。和其他东西一样,书并非总是多多益善;书多了,也会滥;这一点,需要那些“好父母”特别注意。
虽然自己并非读书的典范,现在也说不上在读书方面做得有多好,可自以为尚可,在谈及读书时,总不免回想起自己的读书经历;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总是来自于自己的经验。
我一九六八年生在农村,也在农村长大;那时候,农村还是恨穷的。不要说,平日不会买新衣裳,任何新东西都很少见;书,自然也不例外。每学年发新书的日子,我们比过年都高兴;新书拿到手,欢天喜地的,那新鲜的墨香令人陶醉。
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找旧画报、年画、牛皮纸,甚至报纸什么的,包书皮。可见,那时候的孩子们是多么爱惜自己的新书。这种对书的爱惜一直影响着我,上大学期间买书比较多,我把每本书都包上书皮,在侧面写上书名。看到报刊、杂志和书籍被开了天窗,就非常痛心和生气。在学校管理图书时,见不得某些学生折书页、卷书,等等可能损坏书的一切行为;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是一定要批评学生的。
晚上,读完自己的新书,就读兄弟姐妹们的新书;一切可以阅读到的故事、文章和书籍都可能是,自己的课外读物。记得小学时,课间三四个同学挤着看一本连环画;还有一次,扫地时,发现地上有一块包过油条的报纸上,有一则故事,我就把笤帚放在扫了半块的地上,读起了故事。兄弟姐妹如果谁把书带到家里,一旦发现,就会见缝插针的阅读;同学们如果谁把课外书带到了学校,也是想法读。高中课间操后,除了上厕所,就是在报栏前读报了。大学时,逛书店,我羡慕书店里的营业员,天天可以随便看书吧;去图书馆借书,羡慕图书管理员,随时可以看所有的图书。还有一次,和好朋友去逛书店,发现一套书,我和他都很喜欢,但是,我们谁都没有钱买下那套书。最后,我们两个人各一半的钱,买下那套书。
前几天,看中央电视台“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当老子到周国的守藏室工作时,看到那么多图书,他会欣喜若狂。我觉得,自己特别能够理解老子当时的心情。
如果一个人从来都不缺少书读,他会那么爱惜书,阅读书吗?保持适当的“缺乏感”,往往使一个人更爱某种东西。这一点,我并非胡乱猜想,而是有这几年关于吃饭的体会,就是每次吃饭,都不要吃太饱,八成就行。这样,既可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又会在饭前半小时左右产生“饥饿感”。每次吃饭都是饥饿的,自然胃口就好,吃饭香甜。精神食粮和物质食量虽然迥异,但在这一点上,它们是相同的,适当限制,对于人更有利。
易得轻之,难得重之。
所以,即使你买得起书,也不能给孩子买下他要的每一本书。要知道,任何人一辈子也不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读的书能够感动自己,点燃自己就好;一个人一生会碰到哪些书,可能和一个人能够碰到哪些人一样,是一种宿命。再说,买书又不是家长的最终目的,家长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会读书。或许,理性的采取,像限定孩子的年度购书计划金额、限定日子、限定数量,等等措施,“不完全满足孩子”的购书要求,给孩子一份“不满足”,一份“渴求”。这样,孩子得到的会更多。也许,这些才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比书籍更好的礼物,让他受益终生。
2021/11/7